【出版信息】
长沙:岳麓书社,2015年1月。收入“中国边疆史地文丛”。
【内容提要】
《江山多娇:抗战时期的边政与边疆研究》紧紧抓住民国时期边疆治理和边疆研究学术史两个命题展开研究。《江山多娇:抗战时期的边政与边疆研究》对抗战前后的边疆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些变化,认为虽然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各项边疆政策及举措并未触及占人口最大多数的边疆地区底层人民的生活,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边疆社会的落后状况,但对保证抗战时期边疆地区的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团结各族民众以及开发建设边地还是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作者的这一结论从历史实际来看,是较为客观公允的,同时,国民政府所遭遇的困境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对我们今天治理边疆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价值。在边疆研究学术史方面,《江山多娇:抗战时期的边政与边疆研究》对抗战时期的边疆学术研究状况、趋势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指出:在学术传承和政策导向的双重影响下,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不仅延续了20世纪30年代的势头,而且再次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涌现出大批研究边疆问题的学者、刊物及团体,各种边疆、民族考察活动层出不穷。边疆研究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史地范畴向人类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拓展,研究视野、范围、方法不断丰富和扩大,日益成为一门综合化的学问,加之特殊的时空背景,使得这一研究在学术趋向上出现了合流的态势,分工合作渐成为学人共识。边政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学科由此而雏形初现。
【作者简介】
孙喆,1971年生于辽宁岫岩。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从事中国边疆民族史、清史研究。著有《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研究》《边疆、民族、国家:(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合著),发表《对1689—1727年中俄外交关系的考察》《时代变局下知识分子对“致知”与“致用”的探索——从顾颉刚创办(禹贡)半月刊谈起》《以沿革地理学重构边疆:顾颉刚及(禹贡>半月刊对边疆问题的研究》等多篇论文。
【目录】
绪论
一、背景及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边政学的形成
(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边疆的治理
(三)抗战时期中国边疆研究
第一章 统一与“自治”:抗战前夕的边疆危局
一、东北沦陷
二、内蒙古“自治”
三、康藏纠纷
四、班禅回藏
五、新疆事变
六、班洪事件
第二章 “无实力则需有政策":1928-1937年国民政府
治理边疆的思想和政策
一、同一国族、统一国家
二、以三民主义治边疆
三、从刚性实力政策到羁縻
江山多娇:抗战时期的边政与边疆研究
四、扶植边疆地区僧俗上层人物
(一)建立蒙藏回疆地方长官及宗教领袖进京展觐制度
(二)优容十三世达赖
(三)扶持九世班禅
五、开发边疆
第三章 抗战与建国并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实践
一、扩充蒙藏委员会机构建制
二、加强对边疆地方的管理与控制
(一)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
(二)加强绥境蒙旗指导长官公署等机构的作用
(三)实现对新疆的直接管辖
三、确立国民政府在活佛转世问题上的权威地位
(一)颁布喇嘛管理条例
(二)十三世达赖转世灵童之寻访与征任
(三)九世班禅转世灵童之寻访与征任
四、全面开发西北和西南
(一)西南:抗战的根据地
(二)西北:建国的根据地
第四章 “俾尽书生报国之志”:两大边疆研究会在战时的活动
一、顾颉刚在抗战时期的边疆研究
(一)抗战初期对西北的考察
(二)在大后方时期的边疆研究
二、新亚细亚学会在抗战时期的活动
(一)学会恢复与月刊复刊
(二)月刊复刊后的研究内容
三、延续和发展:以中国边疆学会为例
(一)三会合一
(二)编纂丛书与发行期刊
第五章 “一体”与“多元”:抗战时期边政学的双重内涵
一、抗战时期的中国民族学会
(一)中国民族学会的成立与发展
(二)中国民族学会与边疆民族研究
二、一门新的学科——边政学的出现及边疆研究的整合与多元发展
(一)边政学的内涵、范围和体系
(二)边政学体系下边疆研究的整合与多元发展
三、国民政府边疆民族政策之矛盾性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