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会议书讯 >> 理论 >>
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史上的族群及国家认同》
来源:边疆史 作者: 边疆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23

【出版】

北京:三联书店,2018年1月。

【作者介绍】

姚大力,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1975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史地系。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7年任教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1987年至1991年)。1993年至1995年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东亚语言文学系当访问学者。1997年调至复旦大学工作。先后发表专题论文三十余篇,著有《北方民族史十论》、《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司马迁和他的<史记>》、《读史的智慧》等,并参加了韩儒林主编的《元朝史》、由陈得芝担任分卷主编的《中国通史》 “中古时代·元时期”的写作,此外还主编《清华元史》辑刊。

【内容提要】

收入此书的文章共分为四组。第一组凡七篇,泛论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组的五篇,主要聚焦于如何认识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积极贡献。第三组由五篇构成,以蒙古帝国、元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讨论主题。纳入最后一组的四篇论文,则分别考察族群认同在回族、满族形成和鲜卑拓跋部早期历史的书写之中的作用问题。

【目录】

【何谓“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再谈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国认同
传统中国的族群和国家观念
变化中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国家观念史的研究述评
评“新天下主义”:拯救中国,还是拯救世界?
从以赛亚.伯林到自由民族主义:读陈来《归属与创伤》札记
谈民族与民族主义

【 “中国”的多样性】
中国历史上的两种国家建构模式
内陆亚洲与中国历史:读《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札记
可以从“新清史”学习什么:《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回应新清史》读后
略芜取精,可为我用:兼答汪荣祖
关于“现地语史料第一主义”:意义与文献处理技术

【换一个角度看元朝】
怎样看待蒙古帝国与元代中国关系
重铸“天下”一统的洪业: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汉文明在元时期:果真存在一个“低谷”吗?
面对故国的忠诚
报告文学能讲述历史吗:《成吉思汗、他的继任者们与今日中国的形成》汉译本序

【民族认同与民族形成】
“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
附录一:对《“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的两点补正
附录二:元代泉州《清净寺纪》碑文的文本复原
附录三:回族形成问题再探讨(报告稿)
追寻回民意识的当代心灵历程:读《心灵史》
“满洲”如何演变为民族:论清中叶前“满洲”认同的历史变迁
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

代后记:读《通向文化多元主义的奥德赛之旅》札录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