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会议书讯 >> 理论 >>
纳日碧力戈,龙宇晓 主编:《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2013年卷,总第1期)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25

 

【出版信息】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月。

【作者简介】

纳日碧力戈,全国民族学人类学领域首位“长江学者”,贵州省省属高校“候鸟型”高层次人才计划人才,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龙宇晓,贵州师范学院教授,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富布莱特学者(J.W.Fulbright Scholar),美国明尼苏达州康科迪亚大学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苗学会副会长。

【内容提要】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是全国第一家以“山地民族研究”为核心主题的学术集刊,秉持“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学术理念,突出“本土化,国际化,跨学科”的办刊特色,确立“贵州经验,中国实践,面向世界”的学术定位,旨在为广大学界同仁提供一个发表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以期推动中国山地民族经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的学术真正融入世界学术主流。

【目录】

卷首语 迈向中国山地民族研究的新天地【纳日碧力戈 龙宇晓】/1

山地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

从山地民族符号到中国关键符号

  ——中国关键符号体系建构的人类学辨析【纳日碧力戈】/3

透视贵州高原的“寨子文明”

  ——土著观点与他者视角的双重观照【潘年英】/14

山地民族民事纠纷非正式解决机制研究

  ——以湘黔桂边区侗族为例【郭 婧】/24

黔北乡土民居装饰的山地民俗文化脉络【聂 森】/36

侗族拦路仪礼歌的当代变迁【吴文仙】/44

雷山苗族鼓藏节田野调查报告【潘定发】/67

山地民族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

侗族传统山地林业研究四题【龙春林 杨昌岩】/103

侗族地区传统“林粮间作”模式探微【秦秀强】/123

香禾糯遗传资源传承保护的社会性别分析

  ——来自一个侗族山村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报告【龙宇晓 蒲 琨】/131

山地土鸡品种的社区参与式保护与开发探索

  ——贵阳市郊洛坝村的实践及其启示【李 丽】/150

贵州山地猪种多样性传承的文化驱动机制

  ——基于民族动物学的研究视角【郭玉红】/163

山地民族文献遗产与社会记忆

清水江契约文书疑难字词考释【魏郭辉】/175

清水江下游苗侗碑刻文献遗产的人类学田野考察【龙宇晓 秦秀强】/186

苗族山林契约文书著录整理规范研究

  ——从姜于休家藏契约整理校注谈起【胡展耀】/206

山地民族开发史

清王朝对湘黔“苗疆”的管控与开发

  ——基于政区治所的历史人类学分析【凌永忠】/219

民国时期民族地域分布研究述评【吕艳玲】/237

清初开发与经营山地民族地区的典范

  ——故临安府三长官司地的个案研究【付 春】/252

明王朝对西南边疆山地开发与统治的深入

  ——以十八寨守御千户所设立筑城为例【曹洪刚】/267

山地民族人口、旅游与经济

抗战时期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在云南的人口普查【杨海挺】/277

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复兴与衰退

  ——以贵州高原的天龙屯堡为案例【吴亚平】/289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