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会议书讯 >> 藏学 >>
索 珍:美国的涉藏研究机构和藏学研究人员现状及分析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5-01

 

  美国人最早涉足中国西藏地区是在19世纪末叶,他们多是以“传教”、“探险”和“经商”等非官方身份踏上西藏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的。尽管他们人数不多,但是却对美国早期西藏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威廉·伍德维尔·柔克义(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① 是第一个进藏的美国官方人士。此人曾于1884年被派往北京,任美国驻华使馆的二秘。3年后辞去了外交官职务,化装成僧人,对西藏进行了为期4年的秘密“调查”。虽然所得资料十分有限,远未掌握有关研究西藏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充足资料。然而,柔克义用自己收集的有限资料写了很多游记和论文,如《拉萨的达赖喇嘛及其与清帝的关系》(The Dalai Lamas of Lhas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Manchu emperors of China,1644-1908)、《喇嘛之地》(The Land of the Lamas: notes of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Mongolia and Tibet)、《西藏》(Tibeta geographical, ethn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ketch derived from Chinese sources,1891)、《1891-1892年蒙藏旅行记》(Diary of a Journey through Mongolia and Thibet in 1891 and 1892)等。他在上述著作中,提出了“西藏是宗主国中国的属地”的说法②。 由于他是第一个写出有关中国政府和西藏地方关系的美国人,加之他在1908年又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因此他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早期的西藏政策,即在事实上只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Suzerainty),排除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③。 在柔克义之后,一些美国人也以这样那样的名目进入了我国西藏和其他藏区,随后也开始了他们的“藏学研究”。

  从学术角度而言,美国的藏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以前);成熟期(195070年代);兴盛期(1978年以来)。从第三个阶段开始,中美藏学界间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逐渐加强,但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中美两国关系也随着有了变化。美国政府利用“人权”、“民主”等手段压制中国,并将西藏问题作为一个棋子,为两国关系正常发展制造了不少障碍。由此,两国间的藏学研究交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美国研究者的研究也“很合时宜”地提出了一些为美国政策服务的观点和结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更多的美国学者来到中国,走进西藏,在他们眼前展现的是变化中的藏民族生活,听到的是发自藏民族的声音。看着西藏切切实实的巨大变化,使他们不得不把体会到的和深切感受到的写进他们的文章、书籍,由此美国藏学研究开始走向一个较好的阶段。

  可以说,美国人最初以“传教”、“探险”开始了他们的西藏之行,而其“藏学研究”最初却是以政治为目的的。本着这样的目的,美国前前后后有许多机构、个人开始了对我国西藏及其他藏区的考察、研究,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藏学的“专家”,先后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章,出版了诸多著作,也相继建立了一些涉藏研究机构。

一、美国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及其藏学研究人员

  美国的涉藏研究机构和藏学研究人员主要为大学的相关系科、研究所,以其中的教授为主要力量。分别介绍如下:

  1、哈佛大学

  美国藏学研究中首当其冲的是闻名全球的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以人文科学研究著称于世,其藏学研究的历史源于梵文和印度研究。哈佛的藏学研究对美国学术研究以及政治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哈佛大学下属的梵文和印度学系、哈佛神学院、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哈佛-燕京学社等都有藏学研究的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

  哈佛大学梵文和印度学系 The Department of Sanskrit and Indian Studies     1872年,哈佛首次开设梵文课,拉丁语法学家詹姆斯·格林劳夫(James B. Greenough)把梵文和比较语言学列为拉丁语选修课程。查尔斯·兰曼(Charles R. Lanman)于1880年在哈佛首次执掌印度-伊朗语言系,并于1888年出版了《梵文读本》(Sanskrit Reader),该书至今仍然是标准的教科书。1891年,《哈佛东方学丛书》(Harvard Oriental Series)编纂出版。1902年,印度-伊朗语言系更名为印度语言学系。1951年,哈佛大学将原有的“印度语言学系”更名为“梵文和印度学系”,增设藏文课程,包括精读《汉藏史籍》、《萨迦世系史》以及萨迦班智达的《正理藏论》等教学内容。该系现任主任为范德康(Leonard W.J.van der Kuijp)。

  范德康(Leonard W.J.van der Kuijp)④ 19529月生于荷兰,1975年获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学士学位,所学专业为藏学、汉学、蒙古学和哲学;1976年获萨斯喀彻温大学硕士学位,专业为藏学、蒙古学和满学;19771979年获德国汉堡大学博士学位,专业为藏学、汉学、印度学和哲学;19801983年,在加德满都尼泊尔研究中心担任尼泊尔-德国手抄本书稿保存项目负责人;1984年,在尼泊尔和印度开展研究项目;19851987年,在德国柏林大学担任助教,讲授藏族语言文学和佛学;19921993年,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后任该校亚洲语言文学系助教,讲授藏族语言文学和佛学。自1995年起任哈佛大学“西藏和喜马拉雅研究”(Tibetan and Himalayan Studies) 教授,后任哈佛大学梵文和印度学系主任。范德康研究领域为印藏佛教、西藏文化和政治史、藏蒙和藏汉关系史。1997年他出席北京藏学研讨会,提交论文《仁达瓦及其遗著》。20012月和20021月,他与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筹划并举办了哈佛藏学研讨会。其主要藏学论著有:《关于克珠杰的地方语和方言研究》(Studies in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Mkhas grub rje IV: Mkhas grub rje on Regionalisms and Dialects ),载柏林《印度学研究》(Berliner Indologische Studien 2 1986),汉译文收入《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7辑;《一部研究吐蕃王国史的新作》(A Recent contribution on the History of the Tibetan Empi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1 1991,94-107),收入《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12辑;《15世纪西藏的印度和锡兰游客》(Still in Search of Dharma: Indian and Ceylonese Travellers in Fifteenth Century Tibet)和《1113世纪藏传佛教认识论的发展》(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t Epistemology From the Eleventh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ies)等。作为博士生导师,范德康教授已带出了10多名藏学和印度学博士。

  哈佛神学院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创建于1816年。近几年设立了藏传佛教讲席,2001年美国著名藏学家杰尼特·嘉措(Janet Gyatso)进入哈佛神学院,使神学院与藏传佛教结缘,开始了藏学研究。

  杰尼特·嘉措(Prof. Janet Gyatso)⑤ 现任哈佛大学神学院“赫尔希佛学教授”(Hershey professor of Buddhist Studies)。1950年出生。神学院设立藏传佛教讲席后于2001年下半年加入。目前所授课程有:西藏宗教、佛教哲学问题、女性与佛教的关系、佛教在亚洲和美洲的理论与实践。杰妮特·嘉措前夫为西藏贵族后裔鲁康·洛桑嘉措(Lukhang Lobsang Gyatso)。她曾向藏族高僧达孜夏仲活佛(Thartse Shabdrung Rinpoche)、德雄活佛(Deshung Rinpoche)、噶鲁活佛(Kalu Rinpoche)、丁戈钦则活佛(Dingo Khyentse Rinpoche)、珠多活佛(Drubtob Rinpoche)、堪布喜饶班丹(Khanpo Sherab Palden)、顿珠活佛(Tulku Thondup)和南喀诺布活佛(Namkhai Norbu)等学习藏传佛教,先后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为:《唐东杰波的文学传统――西藏幻想的佛教研究》(A Literary Transmission of the Traditions of Thang-stong-rgyal-po: A Study of Visionary Buddhism in Tibet)。她提倡使用现代和后现代的方法去研究西藏,尤其是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宗教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性和性别的概念、西藏医学传统、佛教寺院实践和怛特罗(密宗)中妇女的地位。其代表作为《自我的幻象:一位西藏的幻想家的神秘自传――晋美林巴(Jigme Lingpa)的水中舞月和达基的伟大的神秘谈话的翻译和研究》(Apparitions of the Self:the Secret Autobiographies of a Tibetan Visionary: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Jigme Lingpa's Dancing Moon in the Water and Dakki's Grand Secret-Talk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360p.)。她与汉娜·哈勒维克(Hanna Havnevik)合作编辑了《西藏妇女》(Women of Tibet)文集,2002年由赫斯特(Hurst)出版公司出版。还编著了《记忆明镜――印度和西藏佛教中的思维和记忆反思》(In the Mirror of Memory: Reflections on Mindfulness and Remembrance in Indian and Tibetan Buddhism),由桑尼出版社(Suny Press)出版。杰妮特·嘉措目前担任国际藏学研究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ibetan StudiesIATS)主席、鲁宾艺术博物馆(Rubin Museum of Art)顾问、智能出版社印度和西藏佛教研究专著丛书编委等学术职务。

  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成立于1955年,时称东亚问题研究中心。当时费正清(Fairbank, John King)成功引进了卡内基基金和福特基金,开始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两大系列课题的研究,使该中心迈出了最艰巨的也是最成功的一步。该中心不久就有了自己的教师和研究队伍,有了可观的学术成果,为美国和西方学者搭起了一座与东方文明接触的桥梁。1961年更名为东亚研究中心,1977年易名为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⑥。该中心从近几年起不仅出版有关研究西藏的书籍,而且邀请藏学家访问、合作研究,并在200211113日召开了主题为《当代西藏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Tibet)的藏学研讨会。由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办,梵文和印度学系、法学院协办。又于200242021日召开了第二次藏学研讨会。主题为《冷战及其在西藏的遗产――大国政治与地区安全》(The Cold War And Its Legacy in Tibet: Great Power Politics And Regional Security),具体主办者为哈佛冷战研究计划、哈佛亚洲中心、美国和平学院。两次会议为政治性很强的学术会议,关注“西藏问题”,从各个方面探讨,试图推动“西藏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加强了哈佛藏学研究,而且扩大了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影响。

     克纳斯(John Kenneth Knaus)是该中心客座研究员。早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博士毕业后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成员,现已从此局退休。其代表作为《冷战的孤儿》(Orphans of the Cold War),此书在美国有较大影响,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还在《哈佛亚洲季刊》(Harvard Asia Quarterly, Summer2000)上发表了论文《不确定的联盟:美国政府与西藏》(An Uncertain Ally: The US Government and Tibet)。克纳斯还于19993月也就是在《冷战的孤儿》出版前一个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发表了《美国对西藏的外交政策》(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o Tibet)的演讲⑦。

  哈佛-燕京学社(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  是美国一非盈利的基金组织,创建于1928年。旨在资助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高等院校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及发展。自从由国际知名的汉学家杜维明⑧ 接管后,开始涉足藏学。先后邀请中国藏学专家作为访问学者,开展藏学研究。

  在哈佛大学,除了以上几个机构外,哈佛戴维斯俄罗斯研究中心以及亚洲中心、法学院、社会学系、政治学系等也有一些藏学研究的项目或人员。其中有的机构还与哈佛的其他相关机构联合召开过有关西藏的会议。

   2、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该校坐落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占地550英亩的公园式大学区内。该校的人类学系和“西藏研究中心”因著名人类学家和藏学家梅· 戈尔斯坦(MelvynC.Goldstein)等学者而被人知晓。他们利用申请到的基金开展多个项目研究,而且也培养了不少藏族博士、硕士,并邀请中国学者作为访问学者进行藏学研究。

  梅·戈尔斯坦(Melvyn C. Goldstein)⑨ 是该校医学院国际健康兼职教授(体质人类学)以及“西藏研究中心” 教授兼系主任,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藏学家。193828生于美国纽约市。1959年获密芝安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60年,戈尔斯坦以《西藏的僧兵(ldab-ldod)研究》(A Study of the Ldab Ldod)论文,获密执安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68年,戈尔斯坦以论文《西藏政治制度的人类学研究》(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ibetan Political System),获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随后他长期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19681971年,戈尔斯坦任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人类学助教授。1971-1977年,任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人类学副教授。1975年至今,戈尔斯坦先后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人类学系主任(1975年至今),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人类学系教授(19781990年),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西藏研究中心” 主任(1987年至今), “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 西藏事实调查代表团成员、国家科学院立项的“华北草原科学课题组”成员(1991年)。“喜马拉雅山两国自然保护项目”(尼泊尔和中国)“森林山地研究所”高级顾问委员会成员(1991年至今),IREX(国际研究与交流委员会)蒙古项目(蒙古牧民的生活方式跟踪研究)的负责人、“人类学和人种科学国际联盟委员会” IUAES)国际老龄化委员会委员(1992-1993年),“西藏扶贫基金会” 理事、“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1997年至今),《亚洲腹地》(Inner Asia)杂志编委(1998年至今)。

  自1961年至2000年,戈尔斯坦共获得了美国民间和官方所提供的42项研究赠与和资助,其中与藏学有关的项目达25项。

  可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其研究领域主要在西藏。戈尔斯坦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就与其他学者合作,开始对域外藏区(印度和尼泊尔等国的藏族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藏族的论著。

  戈尔斯坦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获准到西藏考察和研究的外国学者。戈尔斯坦于19855月到达拉萨,当时他的课题是收集现代拉萨藏语新词汇,为编撰《现代藏语藏英词典》(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做准备,同时也开始为《西藏现代史――喇嘛王国的覆灭》(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1913-1951: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一书收集资料。198663,戈尔斯坦和美国体质人类学家辛迪娅·比尔(Cynthia M. Beall)与西藏社会科学院签订了一项关于对西藏西部牧民进行为期17个月的联合实地考察的协议,考察的对象主要是昂仁县帕拉牧区的55个家庭、253口人的恰则区。实际考察时间为18个月(19861988),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西藏西部牧民――一种幸存的生活方式》(Nomads of Western Tibet: The survival of a way of life),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西藏改革开放后所发生的变化。1988年,由戈尔斯坦牵头,西藏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制订为期10年(1986-1996)的合作研究计划。在这10年当中,他几乎每年都要到西藏进行为期数月的考察和研究。1997-1999年,西藏社会科学院又与该校合作进行为期3年的“西藏农区家庭、老年人与人口生育状况调查”的项目,试图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西藏农区家庭和人口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199811月,受美国前总统卡特所主持的“卡特中心”的委派,戈尔斯坦与凯普斯坦等人到中国的藏族聚集区进行了为期18天的考察,对藏区尤其是西藏的宗教信仰现状、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现行政策以及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了重点考察。后经“卡特中心”的两名美国学者总结分析,写成题为《中国、美国和达赖喇嘛对西藏的见解》(Reflections on Tibet, China, United States and the Dalai Lama)的报告。

  戈尔斯坦在藏学研究领域最为突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藏语文研究、近现代西藏研究和当代西藏研究三个方面。其藏语文研究作品主要有:《现代藏语:拉萨方言》(Modern Spoken Tibetan: Lhasa Dialect)(合著)、《现代藏文:语法和读物》(Modern Literary Tibetan: A Grammar and Reader)、《现代藏语藏英词典》(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藏语入门》(Tibetan for Beginners and Travelers),《现代藏语英藏词典》(English-Tibetan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现代藏文精粹》(Essentials of Modern Literary Tibetan: A reading course and reference grammar)、《现代藏语藏英新辞典》(The New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等。其中,《现代藏语藏英词典》自1975年在尼泊尔加德满都面世之后,曾5次再版,不仅冲破了印度学者达斯的《藏英词典》长期垄断国际藏学界的局面,而且弥补了达斯词典在现代藏语文词汇方面的不足。戈尔斯坦对西藏社会历史的研究,分为两个“时段”,即近现代西藏研究和当代西藏研究。近现代西藏研究,可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界标,重点考察和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西藏封建农奴社会。其主要作品为《僧兵研究》(硕士论文,已有汉译本),《西藏政治制度的人类学研究》(博士论文)和关于农奴制的一组文章。代表作则是《西藏现代史(19131951)――喇嘛王国的覆灭》。实际上是由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发展而来的, 1989年,该书获得了美国亚洲学会颁发的约瑟夫·利文森奖――20世纪最佳中国图书荣誉奖(提名)。当代西藏研究著作主要有:《西藏西部牧民――一种幸存的生活方式》(与辛迪娅·比尔合著)、《为现代西藏而斗争――扎西泽仁自传》(The Struggle for a Modern Tibet: the Autobiography of Tashi Tsering)(与扎西泽仁等合著)、《美国、中国、西藏与西藏问题》(Tibe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flections on the Tibet Question)、《雪狮与龙――中国、西藏和达赖喇嘛》(The Snow Lion and the Dragon: China, Tibet and the Dalai Lama)、《当代西藏佛教――宗教的复兴与文化认同》(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Tibet: Religious Revival and National Identity)(与凯普斯坦等合著)。

  3、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建于1754年。该校宗教学系和东亚语言和文化所在美国藏学研究领域赫赫有名。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宗教系的罗伯特· 瑟曼教授、东亚语言和文化所的塔特尔教授、罗伯特·巴那特博士。

  罗伯特·瑟曼(Robert Thurman)为哥伦比亚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是国际知名的藏传佛教专家。1960年曾在哈佛大学学习,1962年获得英语学士学位;1969年获得东亚研究硕士学位;1972年获得梵文和印度学博士学位。曾在新泽西州拜由西藏赴美的卡尔梅克高僧格西旺杰⑩为师,并入美国的第一座藏传佛教寺——新泽西州藏传佛教寺院学习藏传佛教。他是当时西方第一位藏传佛教僧人。瑟曼教授还俗后,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运用传统的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古文和手稿,工作重点在印度和西藏的哲学研究,包括研究梵语中的佛教原文,尤其对宗喀巴和格鲁派研究情有独衷。瑟曼教授除了研修藏传佛教外,还向美国公众阐释藏传佛教。他的关于藏传佛教的通俗书籍、谈论和在电视中的出现使他在整个美国出名,1997年被美国《时代》(Time)杂志列为全美25位有影响人之一。在美国也有一些学者批评他使宗教过于单一化,而且对于西藏和西藏的文明的看法过于传奇化和浪漫化。他在西藏问题方面与我国政府持敌对态度。

  葛瑞·塔特尔(Gray Tuttle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所教授,他是西方第一位现代西藏研究的终生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是研究现代西藏历史的历史学家,出版了《现代中国进程中的西藏僧侣》(Tibetan Buddhists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是一本有关中国人对于20世纪早期西藏佛教的观点的书籍。

  罗伯特·巴那特博士(Robert Barnett)是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及讲师。出生在伦敦,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他是研究20世纪西藏历史和政治及当代文化的专家。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参与“现代西藏研究”项目和研究。这类项目研究在西方尚属首次。他在东亚语言和文化所以及国际和公共事务学校工作,开设“现代西藏之理解”(Understanding Modern Tibet)课程,目前正开展当代西藏的文化如电影和电视等的研究。还与弗吉尼亚大学合作进行双向培训规划:在西藏大学为外国学生建立一年一度的夏季培训计划(暑期藏语文学习班――学习和考察),为西藏的若干学者和教师在弗吉尼亚大学进行培训。从19871998年他曾在伦敦西藏信息网工作。已出版的藏学著作有《西藏的领导者名录》(Leaders in Tibet: A Directory)、《十世班禅喇嘛的秘密**》(A Poisoned Arrow: The Secret Petition of the 10th Panchen Lama)、《切断阴险人的头》(Cutting Off the Serpent's Head)和《西藏的抵抗和改革》 Resistance and Reform in Tibet)等。

  4、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1819年创立。其藏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杰弗里·霍普金斯(Jeffrey Hopkins)和大卫·杰玛诺(David Germano)。该校与西藏大学合作开办暑期藏文学习班,他们先后多次邀请了西藏大学和西藏社科院的老师和学者在图书馆进行培训。

  杰弗里·霍布金斯(Jeffrey Hopkins 是弗吉尼亚大学宗教学系著名教授,并且是该校宗教学系的创始人,美国著名的藏传佛学家。196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拜格西旺杰高僧为师,入美国的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美国喇嘛教佛教寺学习藏传佛教。他主要是运用语言学的方法对藏传佛教格鲁派典籍进行翻译和研究。2004年退休。

  大卫·杰玛诺(David Germano 是弗吉尼亚大学宗教研究系的教授,也是一名人类学家。 他作为“西藏研究计划”的负责人在2004年代替了同年退休的杰弗里·霍布金斯教授。他的早期工作和专长是研究宁玛派哲学。20世纪80年代到西藏进行过考察。自从1997年以来专注于帮助西藏发展教育资源,同时也发展他所在的宗教学系。1998年,他和同事一起建立了“西藏和喜马拉雅山的数字图书馆”(Tibetan and Himalayan Digital Library,简称THDL)。他与西藏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主要是针对藏族和外国人关于藏语教学、文化和共同开发计算机资源,以数字技术进行学科间合作,支持藏学研究。他娶有一藏族女子为妻,本人能说流利的藏语。

  近年来他负责或参与的主要项目有以下几项:西藏主要的历史遗址:合作项目协调官之一;拉萨邻近地区规划: 设计者、组织者和研究者;旧木如寺院:协调、顾问、摄影、翻译;阿里项目:设计、主任;西藏传统口碑资料整理项目:项目的最初报告整理,参与田野调查和分析;宁玛派文献收集: 设计者和主任;保存现有传统藏人民间的音乐项目(收集):在2000年、2001年、2002参与田野调查;西藏大学文献中心: 中心三位创立人之一和一般顾问;藏语言学习资源:TLLR主要协调官,包括田野调查、软件设计等;藏文统一的字符编码标准项目:设计者和主任。

  5、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建于1817年,是美国最早、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唐纳德·洛佩兹(Donald S.Lopez,Jr.)是该校亚洲语言和文化系的佛学和藏学教授,是国际知名的藏传佛教研究专家。他主编出版了《佛教实践》(Buddhism in Practice)、《印度佛教实践》(Buddhism of India in Practice)、《中国佛教实践》(Buddhism of China in Practice)、《西藏佛教实践》(Buddhism of Tibet in Practice)等书。他撰写的《香格里拉的囚徒――藏传佛教与西方》(Prisoners of Shangri-La,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一书,揭示了藏传佛教在西方的影响和西方人对藏传佛教的研究和认识,纠正了很多西方人士对于西藏佛教用语的误用。他最近开始着手研究20世纪西藏宗教的作者和哲学家,特别是对根敦群培的研究。

   6、美国国会图书馆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成立于1800年。是美国国立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目前,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达1亿2千多万册,包括470种文字的图书。该馆亚洲部中文分部的中文藏书量在西方国家排名第一,中文书籍达48万册,是美国最早收集中国图书的图书馆,也是中国之外最大中文书籍收藏馆之一。中文分部还藏有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有200多种藏文木版印刷品,400多种满文资料和3000种云南纳西族东巴文资料(11)。 迄今,美国国会图书馆每年仍在不断地从中国内地、台湾和港澳地区购进搜集大批量的书籍、期刊、报纸,以充实其书库。该馆所藏藏文文献涉及佛学、历史、地理、医学、乐谱、占星术等诸多领域。

  20世纪60年代,金·史密斯通过美国国会图书馆项目,在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收集了4000多卷翻印的藏文文献。这些资料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18所大学最早收藏的藏文文献, 奠定了美国藏学研究的基础(12)。

   7、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 The 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 ,简称TBRC

  1999年由金·史密斯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藏学家范德康在美国波士顿创办。TBRC为非盈利组织,以金·史密斯个人收藏的藏文文献为主。该中心于2003年迁至纽约。TBRC共有12000余卷藏文文献,内容包括宗教、哲学、医学、艺术、心理、星相、历算、诗学、历史等,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觉囊派以及苯教文献都有收藏。包括德格版甘珠尔和丹珠尔、拉达克手写本甘珠尔、第一世至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传、第一世至第八世班禅喇嘛传以及其他藏传佛教各教派传承喇嘛传记等珍贵文献。TBRC收藏的最早的藏文文献包括为忽必烈刻制的时轮金刚释文,该文献附乌金巴大师回向文,其印刷年代为1294年至1304年。目前TBRC主要有两个项目,第一是将TBRC所有的珍贵文献资料扫描、刻入光盘。截至20047月,TBRC已完成了12000卷中4000卷文献的扫描和刻录。世界各地的大学、图书馆、研究机构和个人可以向TBRC订购藏文文献光盘。TBRC的另一个项目是建立藏文文献信息资料网上数据库。TBRC的网站(www.tbrc.org)是搜索藏传佛教历史人物及作品目录的网上工具。在该网站的主页上,搜索的内容包括书名、地点、人物、大纲、主题等。在搜索栏内输入所需查询内容的藏文转写,就可以查到所需信息,内容包括作者姓名、生卒年、性别、师徒姓名、作品目录等。到20047月,TBRC的网站上共存有7000位作者以及20000个书名的信息(13)。

  金· 史密斯(Ellis Gene Smith)(14  是美国纽约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藏文文献专家。美国哈佛大学荣誉讲师、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系藏传佛教专业副研究员、美国智能出版社编审。 金·史密斯1936810日出生于美国犹他州奥格登的一个摩门教家庭。先后毕业于阿德费学院、霍巴特学院、犹他大学;1959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亚洲区域研究学士学位;1960年至1964年,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业为蒙古语和藏语。 1964年,获博士学位;1964年-1966年,获得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到荷兰莱顿大学学习梵文,之后到印度从事藏语的研究和田野工作;1966年-1968年,金·史密斯获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资助,在印度和尼泊尔从事田野研究工作。

  19682月,金·史密斯作为一名藏文专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新德里办公室任藏语和印地语顾问。由此他开始通过美国国会图书馆(Public Law 480)项目在印度、尼泊尔、不丹购买翻印的藏文文献资料。该项目历时20多年,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18所大学以及美国部分公立图书馆各买了40005000卷藏文文献。19748月至19859月他曾先后担任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新德里办公室主任助理、副主任、美国国会图书馆海外项目主任助理、美国国会图书馆新德里办公室主任等职。19859月至19947月,调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雅加达办公室主任;19947月至199612月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开罗办公室主任。40年来,金·史密斯已发表40多篇有关藏文文献研究的论文;出版了两部专著,即1969年出版的《华盛顿大学藏文文献目录》(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ibetan Catalogue)2001年出版的专著《藏文文献――喜马拉雅高原的历史与文学》(Among Tibetan Texts: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the Himalayan Plateau)。

  在40多年的藏学研究中,金·史密斯为无数藏学研究者提供资料、解答疑难、指导研究方向。其创建的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因他收藏的珍贵藏文文献以及他的名声而成为纽约藏学研究的机构之一,不少藏学家专程从美国各地甚至从国外来到纽约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查询资料、请教金·史密斯。一些年轻的美国藏学研究者例如哈佛大学、哥仑比亚大学的博士、硕士,更是积极申请成为该中心的义工,借此机会接触大量的藏文文献。

  8、喇孜(15)――当代藏文化图书馆(Latse Contemporary Tibetan Cultural Library

  喇孜――当代藏文化图书馆是美国利众基金会的项目之一。该馆地址设在纽约,藏有1万多本书和1万多份报刊和杂志。现有4名工作人员, 白马奔( Pema Bhum )是主任,他曾在印地安那大学教授语言和文化课程,目前在研究现代藏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丹增诺布(Tenzin Norbu)目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藏语讲师,对西藏的自然环境和音乐颇感兴趣。 索朗达杰(Sonam Dhargay)持有印地安那大学颁发的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硕士学位,致力于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藏文化中。李·克里斯帝娜 Kristina Dy-Liacco)在威斯康星大学完成了藏文化方面的研究生课程,获有图书馆和信息研究硕士学位。她还从事云南纳西族文化中的藏族文化研究颇感兴趣(16)。

  图书馆的宗旨是“提供一个进行公开资讯和研究藏文化的场所”。目前该图书馆影响广,吸引了不少对藏文化感兴趣的人们。图书馆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搜集和提供多语种书籍档案、多媒体资料以及其他科研资料。

  9、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印第安纳大学创建于1820年,在全国共有8个分校。这8个分校中的布鲁明顿分校,自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长兄土丹晋美诺布到该校任教后开始与藏学研究结缘。

  土丹晋美诺布 幼年即被认定为当才仁波切(Taktser Rinpoche)的转世,然后被送到塔尔寺出家修习,后来其胞弟于1939年被认定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其全家从青海迁到拉萨。土丹晋美诺布于1960年结婚,在19611965年间曾担任过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助理馆长,负责编目馆中所收藏的西藏文物。1966年自纽约巿迁居印地安那州布鲁明顿巿,在印地安那大学乌拉尔语与阿尔泰语研究学系(Department of Uralic and Altaic Studies)任教,主要教授西藏语文、宗教、僧侣制度和政治组织等课程,从此在藏学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培养了像史柏林那样的美国本土的藏学研究人员。土丹晋美诺布于1987年自印地安那大学退休,后来主持自办的西藏文化中心。

  史伯林(Elliot Sperling 1983年在印第安纳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印第安纳大学阿尔泰语和乌拉尔语系的教授。他熟悉藏语、蒙古语、汉语等。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西藏地方史、汉藏关系等,重点在于明朝时期的西藏地方史。他曾经就有关元明时期汉藏交界的历史变迁、近代赵尔丰在康的“新政”、红军长征在康区等方面做过研究,同时也关注当代西藏问题。20024月出席哈佛大学藏学研讨会,提交了题为《中国与西藏的人权问题》(China and the Issue of Human Rights in Tibet)的论文。他曾出席美国国会有关“西藏问题”的听证会。

  他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东方民族特色”与西藏传统的暴力表现》(1997)(“Orientalism and Aspects of Violence in the Tibetan Tradition)、《卓仓多吉强和明朝的早期关系》(Notes on the Early History of Gro tshang Rd- rje-vchang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ming Court(2000)、《西藏――中世纪的贸易、旅游和探险》(Tibet:Medieval Trade, Travel, and Explorations: An Encyclopedia)(2000)、《流亡与抗拒》(Exile and Dissen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in Tibet Since 1950)2000)、《敬畏和屈服》(Awe and Submission: A Tibetan Sristocrat at the Court of Qianlong)(1998)、、《藏人、蒙古人和满人》(Tibétains, Mongols et Mandchous)(法文,1997)等等。

   10、其他涉藏研究机构及藏学研究人员

  除了上述涉藏研究机构及其从事藏学研究的主要人员以外,还有几位在藏学研究方面颇有影响的美国学者。

  凯普斯坦(Matthew Kapstein 是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宗教研究的教授,兼法国巴黎高级研究实验学院(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tudes )藏传佛教研究的主任。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梵文学位、布朗大学哲学学位。他精通梵语和藏语,是一位享有声誉的学者。其研究领域为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历史和教义,重点是宗教在西藏文化和印度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近作有《佛教的西藏同化》(An Assimil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与戈尔斯坦合作主编《当代西藏佛教――宗教复兴与文化认同》(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Tibet Religious Reviv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南希·列维尼(Nancy Levine 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人类学系副教授。“她是犹太人,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开始学藏文读博士学位。她对藏族文化特别是游牧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研究西藏,她曾经到瑞士拜一位喇嘛为师,学过三年藏语。”(17 1970年在里德学院(Reed College)获得学士学位;1972年在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获得硕士学位;1978年在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后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目前其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当代藏区,曾先后到西藏阿里、青海果洛和四川色达进行实地考察。

  她先后出版和发表了“西藏阿里传统税收制度之比较研究”(Traditional Taxation Systems in Western Tibet: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西藏研究》1993)、“西藏少数民族的变异和文化”(Ethnic Variation and Cultures of Tibet)、《白莲花:西藏文化简介》(White Lotus: An Introduction to Tibetan Culture) 雪狮出版社,1990);《一妻多夫之功能:在西藏边境的血缘关系、家庭生活和人口》(The Dynamics of Polyandry: Kinship, Domesticity and Population on the Tibetan Border,芝加哥大学出版,1988)、《西藏三个社区关心孩子的差异》(Differential Child Care in Three Tibetan Communities,人口和发展回顾,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31987)。

    谭·戈伦夫(Tom Grunfeld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帝州学院(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Empire State college)历史学教授,毕业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院和纽约大学。他的代表作为《现代西藏的诞生》(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18)。“20008月,谭·戈伦夫教授参加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Ⅹ IPSA World Congress),提交了题为《西藏与美国》(Tibet and The United States)的学术论文,补充了在《现代西藏的诞生》一书中未涉及到的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插手‘西藏问题’的历史。同年4月,戈伦夫发表了题为《重估对藏政策》的文章(‘Time to Reassess Tibet Policy, The Progressive Response, Vo1.4,No.10,2000.)。”(19

    乔治B.J.德莱弗斯(Georges B. J. Dreyfus 是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 在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宗教系的教授。他在印度的西藏佛学院学习了15年,是第一个获得格西头衔的西方人。他在弗吉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第一本专著是《认识本真之在:法称哲学思想及其在藏地的译介》(Recognizing Reality:Dharmakīrtis Philosophy and Its Tibetan InterpretationsAlbany,1997);还著有一本关于《中观论》(Madhyamaka Philosophy)研究的著作;与萨拉·玛克利托克(Sara McClintock)合作编辑《自续派和应成派的区别》(The Svatantrika-prasangika Distinction.Boston,2003)。他近来著有《击掌之声》(The sounds of two hands ClappingBerkeley,2003),以一种自传体的形式论述了西藏寺院僧人特殊的教育方式。他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佛教哲学、经院哲学、僧院制度、保护神祭仪、民族特性和同一性。

    哈如纳嘎(Harunaga Isaacson)美国国籍,1965年生于日本。曾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亚洲和远东研究系,后转到南亚系任助教。19851990年在荷兰的高宁根大学学习哲学和印度学;19905月获得硕士学位,题目是《关于早期胜论的感知理论》(Thesis on the Theory of Perception in early Vais esika)19901991年在汉堡大学威热勒(A. Wezler)教授指导下的印度和西藏历史文化研究班上学习;1995年获得莱顿大学的博士学位,题目是《胜论研究的相关材料》(Dissertation entitled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Vai?esika System)19952000年在牛津大学的东方学院做梵文研究博士后。从2000年起,曾先后任汉堡大学印度和西藏历史文化学院的助教,日本东京国际佛教研究所的访问学者,参加过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项目被授予美国哲学协会2005年度的休假年奖学金(Awarded a Sabbatical Fellowship by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并且被牛津大学的众灵学院选为2006年度的访问学者。

  哈如纳嘎教授精通梵文,并通晓德文、英文、藏文和日文等。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印度哲学和佛教密宗。自从1992年起,在欧美以及日本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及评论十多篇。

二、特点分析

  通过对美国主要涉藏教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人员现状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美国学者由“伙伴关系”逐渐向独挡一面方向发展  从美国的藏学家成长的经历来看,较早期的学者大多是通过与流亡在外的藏人拜师、合作、同居、结婚等一种伙伴式的关系进入藏学圈并得以成长,如杰夫里·霍普金斯、罗伯特·瑟曼、凯普斯坦、金·史密斯、范德康、戈尔斯坦、大卫·杰玛诺等等都拜过流亡国外的著名高僧和学者为师,使他们有机会得到藏族文化的真传,有的还以合作身份撰写论著,名操一时。其中瑟曼还曾皈依藏传佛教、削发为僧,藏传佛教造诣很深,在美国有较大的影响。而戈尔斯坦、大卫·杰玛诺等还是通过其藏族配偶进入藏人圈和藏学界。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其藏人老师或妻子过藏文和藏语关,再学佛教知识等传统文化知识,然后通过自己所学的理论对藏学的某个领域进行符合现代学术规律的研究,成为美国藏学界的代表人物。如今他们带学生,并进行独立研究,在学术界可以独挡一面。他们的学生有的也跻身专家学者行列。

  2、高等院校仍在美国藏学的传播中继续起主要的作用  从美国藏学的学科分布和人员情况看,其主要研究项目和人员大都集中在高等院校。美国藏学研究通过学校为依托,与院校得到同步发展。有的院系还把某些藏学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推动了藏学研究的发展和藏学后续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在传播藏学方面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后仍然是藏学教学研究的主要基地。

  3、美国藏学从单一领域逐渐向多领域发展  美国藏学家传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藏传佛教和西藏历史等学科,很多学者都是这个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近年来美国藏学界关注当代西藏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中美关系中西藏关系等众多领域。从现在的趋势来看,美国藏学领域还有不断扩展的趋势。尤其在朝着现实研究方面与传统研究并重的趋势发展。

4、藏传佛教仍然在美国藏学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藏传佛教在美国发展很快,据统计现有较著名的寺庙和修习中心50多座。藏传佛教与美国宗教从冲突到融合,打破了基督教、天主教和犹太教统治美国社会的局面,成为美国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958年在新泽西建立了美国的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开始,以格鲁派为主的各教派都相继在美国建立传教中心、开办学院。他们有自己的杂志、刊物以及出版社。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尽量使藏传佛教适应西方社会,把现代学科的内容与藏传佛教内容相互融会贯通,追求内心的平静。藏族一些高僧在美国传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帮助和默认。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藏传佛教在美国的传播。从藏传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来看,藏传佛教对美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社会、文化及精神领域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藏传佛教仍然是美国民众感兴趣的一个对象,研究藏传佛教的学者也源源不断。此外藏传佛教有关问题还跟“西藏问题”和“人权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对藏传佛教的研究不仅不会降温,甚至还有升温的可能。

 5、美国的藏学寓学术于政治之中,凸显为其政治服务的特点  美国藏学与美国的政治关系日益密切,研究现实问题的学者日益增多。他们关注的主要是现实研究方面的“西藏问题”和美国对华政策和美国对西藏政策。其中多数学者学术功底深,学风严谨。然而有些学者在政治上不能保持其承诺的“公正”,甚至有的还持错误观点。

  6、美国藏学注重走出去,尤其注重走向中国  美国藏学界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他们积极承办和参加国际藏学会,邀请各国学者到美国进行学术活动。过去他们了解藏族的宗教和社会首选的只能是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藏族聚居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藏学机构与藏学家。他们邀请我国藏学家到美国进行学术活动的人数和时间不断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也到中国进行考察。有些大学还把大学生实习也选在西藏,一改往年到印度、尼泊尔藏族聚居区的做法。中美藏学界的联络趋于更加频繁、更加密切,这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7、美国藏学研究的重点由西东移  美国的藏学研究由原来的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伯克利分校移至东部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20世纪7080年代,西部这几所大学里有韦曼(Alex Wayman)米勒(Andrew Roy Miller)、威利(Wylie)等藏学家,而威利又是美国藏学的泰斗,他不仅发表著书,而且还首创藏文拉丁撰写,并被广泛运用。金·史密斯、戈尔斯坦等在该校获博士学位。韦曼、杰尼特·嘉措等又在伯克利分校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可见当时西部藏学研究的繁荣。而如今西部缺乏名师名导,论著减少,且含金量不足。东部则名师云集,学生增多,并且很活跃,而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注:

也有人译为威廉·伍德维尔·洛克希尔。

参见〔美〕N.C.霍尔:《美国、西藏与中国》,成军译自《西藏评论》19781月号;另载《20世纪的西藏――国外藏学研究论文集》(第十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8页。转引自李晔、王仲春:《美国的西藏政策与“西藏问题”的由来》,《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www.mgyj.comPDF版。

李晔、王仲春:《美国的西藏政策与“西藏问题”的由来》,《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www.mgyj.comPDF版。

资料来源于杜永彬:《美国藏学研究现状述评》,中国藏学网(www.tibetology.ac.cn

资料来源于杜永彬《美国藏学研究现状述评》中国藏学网(www.tibetology.ac.cn

参见《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朱政惠,《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2期。费正清(19071991),原名约翰·金·费尔班克(John King Fairbank),费正清是中文名,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西方现代中国学之父,系推动中美关系的主要学术发言人。

参见程早霞:《美国对中美关系中‘西藏问题’的研究评价》《中国藏学》2003年第2期,第94页。

  杜维明(1940--),1940年生于昆明,1961年台湾东海大学毕业,次年赴美深造,196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1981年起在哈佛大学东亚系任教。

  有关梅·戈尔斯坦(MelvynC.Goldstein)的情况,杜永彬的《戈尔斯坦――美国的“西藏通”》(来源:中国藏学网www.tibetology.ac.cn)有详细的介绍,本文仅作简要介绍。

格西旺杰,蒙古僧人,为格鲁派高僧。1955年抵美,以讲授蒙古文、藏文为主。1958年在美国新泽西建立了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建寺不久,吸收了几位从印度来的喇嘛,香火逐渐兴旺。参见《20世纪欧美的佛教研究》载《黄夏年先生论文集》(www.guoxue.com

陈俊《小议美国国会图书馆》,《人大研究》2004年第12期(总第156期)。

参见朱政惠《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述略》,《中国研究动态》2004年第12期。

  参见红音《金·史密斯和他的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来源:藏人文化网(www.tibetcul.com

⒁有关金·史密斯教授(Ellis Gene Smith)的相关资料引用了红音的《金·史密斯和他的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并进行了整理。来源:藏人文化网(www.tibetcul.com

还可参见李若虹:《美国藏学家金·史密斯及其新书介绍》《中国藏学》2003年第2期,第97页。

“喇孜”是藏语,据该馆相关资料介绍,起名“喇孜”有两种含义:其一,指的是藏人在山顶上堆积砾石堆并在其上面树立旗幡,有时还有木箭、木剑和木矛并用绳子捆在一起,以祈求得到居住在湖泊,山岭,河谷和土地、和山洞的神灵们的保护。这一习俗源于藏人的民间信仰。“喇孜”的第二个含义表示山顶。藏族民间信仰认为,山顶是通往圣地的信道,同时也是各路神灵居住的地方。比如,西藏的传说五位长寿姊妹居住在喜玛拉雅山脉的五座最重要的山峰上,她们分别掌管着人们的寿命、洞察力、珍贵物品和牲畜。由此可见,“喇孜”还寓意神圣性。

⒃参阅www.trace.org网上资料。

⒄格勒:《藏东牧民――人类学田野考察笔记》,资料来自http://www.cwru.edu

⒅此书已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1991

⒆程早霞:《美国对中美关系中“西藏问题”的研究评价》《中国藏学》(汉)2003年第2期。

 

作者简介:索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刊《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