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会议书讯 >> 藏学 >>
赵炳林著:《东北地区古代民族政权研究》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22
 

【出版信息】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12月。

【内容提要】

《东北地区古代民族政权研究》主要介绍东北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更替原因,政权疆域的范围及争端现象与问题,特别是历史上跨疆界政权的归属及与周边各个政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作者结合古今中外多个国家是史料,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的研究。

【目录】

前言

绪论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本论题的相关研究状况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古朝鲜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檀君神话及其相关问题

一、一然《三国遗事》对檀君的记载及对“朝鲜”地名的考释

二、《桓檀古记》的成书年代和内容

三、一然及其《三国遗事》

四、檀君朝鲜是神话传说

五、国际关系中檀君的际遇变化

第二节箕氏朝鲜及相关问题

一、箕子及其相关问题考证

二、箕氏朝鲜相关问题考证

第三节卫氏朝鲜及其相关问题

一、卫氏及卫氏朝鲜的兴亡

二、卫氏朝鲜的疆域以及与西汉的关系

第二章高句丽政权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高句丽”的得名及其族源

一、“高句丽”的得名

二、高句丽的族源

第二节高句丽的民族构成

第三节高句丽的疆域变迁

一、高句丽建国前后的大体范围及其归属

二、高句丽的东、西疆界

三、高句丽北部疆界的变迁

四、高句丽南部疆界的变迁

第四节东亚格局中的高句丽

一、建国之初高句丽的对外关系

二、高句丽王朝中期的对外关系

三、高句丽王朝后期的对外关系

第五节中国古代史书对高句丽归属问题的记载

一、中国正史对高句丽归属问题的记载及其所表达的思想

二、从高句丽史在中国正史中的地位看其归属问题

第六节高句丽灭亡后的领土去向

一、被新罗占据的高句丽领土

二、被唐朝占据的高句丽领土

三、被渤海占据的高句丽领土

第七节高句丽灭亡后的人口去向

一、高句丽灭亡时的总人数

二、高句丽灭亡后的人口流布

第三章震国政权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别种”——一个关键的概念

一、辞书对“别种”的解释

二、“别种”在生物学史料中的含义

三、“别种”在民族学史料中的含义

第二节大祚荣政权的族称和国号问题

一、“勿吉”、“靺鞨”、“靺鞨”三者之间不存在前后相继的关系

二、“勿吉”和“靺鞨”是北朝统治者对“靺鞨”的蔑称

三、“靺鞨”是族称,而非国号

四、“震国”是国号,而非俗称

五、“渤海”是族称,而非国号

第三节震国的归属问题

一、中外学者在震国归属问题上的分歧

二、史书对“震国”及其建立者大祚荣族属的记载

三、渤海非高句丽种,大祚荣是粟末靺鞨人

第四节震国的疆域

一、大祚荣的奠基时期

二、大武艺的“斥大土宇”与大钦茂的向南发展

三、宣王大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

四、大玄锡时期“海东盛国”局面的形成

第五节东北亚格局中的震国

一、对突厥先傍结后背离

二、对新罗先事后侵

三、对唐朝貌恭而心不恪

四、对日本既事大又抗争

五、震国“事大”政策的实质

第六节震国灭亡后的领土去向

一、被辽国占据的领土

二、被女真占据的领土

三、震国境内的割据者

四、被高丽占据的震国领土

第七节震国灭亡后的人口去向

一、流入辽国

二、流入高丽的震国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