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8期,第84—93页
作者简介:李繁杰( 1972—) ,男,山东济南人,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地缘政治与周边关系。
摘要: 世界格局变动与中国海权的发展息息相关。进入新世纪,世界格局深刻演变,中国面临的海上形势风起云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着重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世界格局因素对中国古代海权影响的规律和特点,从中国海权兴起与强盛时期、中国海权衰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末三个阶段,分析历史上世界格局变动对中国海权的影响。
关键词:世界格局; 中国海权; 地缘; 历史
世界格局起伏跌宕,中国海权①兴衰演变,构成一部历史与现实相彰的壮阔画卷。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利用海洋既有辉煌的成就,也不乏惨痛的教训。世界格局变动因素对中国海权形势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的实力地位变化与中国海权形势优劣是否存在内在关联? 在当前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变化的大背景下,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研究世界格局与中国的海权问题尤显重要。
一、中国海权兴起与强盛时期
从先秦时期至明朝中期,是中国海权兴起并逐步发展和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总体呈“东强西弱”的世界格局。人类由彼此隔绝发展到逐步出现不同地域之间人员、贸易、文化往来的萌芽,世界格局总体呈几大文明相对孤立与分散状态。16 世纪前后,陆路交往的扩大使各文明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时断时续的和平交往与冲突”,在欧亚大陆出现了东亚封贡、欧洲秩序和穆斯林世界三大国际关系体系并立并存的格局。②从整个世界格局看,总体上是“东强西弱”态势。地处亚洲的中华文明逐步发展并处于辉煌发展时期,而世界其他地区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整体落后于中国。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发展并日渐成熟,唐朝和宋朝封建制度的完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一阶段,中国在东亚维持“中央大国”地位,“具有超级大国的单极地位,处于宗主国体系中心”③。国势的强盛使中国在
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古代海权与现代意义上的海权不同。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只是近代才产生,出现权利意义上的海权是近代以后的事。本文主要是
从海上力量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海上力量演变的历史沿革,以便于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因此,本文中海权的含义与现代海权有所
不同。
② 刘德斌著: 《国际关系史》,高考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2 页。
③ 巴里·布赞: “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载引自陈琪著: 《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7 页。
与周边以及其他国家交往中处于主动有利地位,中国海权力量逐步发展,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陆上,来自海上的威胁总体较小。
1. 1 中国海权早期溯源及发展
中国造船与航海实践早于西方 1 000 多年。商代甲骨文出现“舟于河”的记载。①《周易·系辞下》中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佐证当时削挖树木制造舟船与桨的情形。夏、商、周出现鱼钩、鱼叉等,海洋捕捞技术初步发展,②海洋经济初露端倪。“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③反映了周初姜尚经略海洋的战略。西周末期,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航行渐盛,中国近海交通渐趋发达。④
春秋时期,冶铁技术推动造船业日渐繁荣,出现了用于海战和水战的铁甲战船。⑤齐、燕、吴、越等沿海诸侯国建立舟师。⑥当时沿海诸侯国之间不时爆发海战。《左传》中“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楚子为舟师以略吴疆”等的记载,显示出中国在春秋时期即萌生了原始的海权意识。齐、越、吴“三国边于海,而其用兵相征伐,率用舟师蹈不测之险”。公元前 485 年,吴国大夫徐承率舟师自海入齐,吴齐黄海之战爆发。海上作战成为战争的一种重要形式。
战国时期,韩非子总结海洋治国经验,提出的“历心山海而国家富”论述富含海权思想。《战国策》中“齐涉渤海”的记载,彰显当时齐国海上力量的强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四次巡海,汉武帝也多次“巡海”以固海疆。公元前 2世纪,中国先民航海先后发现西沙和南沙群岛。⑦西汉时期,中国开辟多条纵贯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海船东至日本,南达东南亚各国,西南远至印度、斯里兰卡等地。⑧《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指中日交通之发达。⑨汉武帝时期,南海航线形成。“输将( 指粮食等类物资) 起海上而来”⑩表明秦时中国即通过海上运输粮食等物资。汉武帝、隋、唐时期,征高丽等的军粮补给多从“登、莱或长江下游入海而运至河北及辽东”。⑪大规模海上用兵及其海上补给,凸显了古代中国海权的强大。
北宋时期,中国造船和航海业很发达,密封舱技术被普遍采用,出现用于建造、修理船舶的船坞。⑫罗盘针运用于航海,比西方早 200 年。海上贸易的繁荣使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⑬宋元时期,中国内河与近海航行繁荣发达,沿海漕运船只达一两千只,载重从两千多石至八九千石不等,船只数量与大小在当时举世少见。11—12 世纪,中国的远洋航行逐步活跃,据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番志》记载,中国大型船舶长二三十丈,载六七百人,航行范围已至亚非海域,贸易船舶远达波斯和阿拉伯国家。⑭13 世纪,中国制造出四桅远洋海船并组建起强大的船队,成为当时的海洋强国。⑮先进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使中国远洋航海取得重要成就,在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探险与贸易活动早于欧洲人。
1. 2 走向鼎盛的中国海权
随着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的不断强化,在对内“大一统”、对外“平天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海权历经唐宋时期的发展繁荣,从元朝到明朝初期逐步走向鼎盛。⑯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杨钊著: 《先秦诸子与古史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69 页。
②中国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1》,海洋出版社,2011 年版,第 12 页。
③《史记·货殖列传》。
④中国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0》,海洋出版社,2010 年版,第 6 页。
⑤同①,第 170 页。
⑥秦天、霍晓勇著: 《中华海权史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73 - 190 页。
⑦周忠海: “论领土主权问题上‘行政管辖’的意义”,《周忠海国际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6 年版,第 56 页。
⑧季国兴著: 《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4 页。
⑨曲金良著: 《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先秦秦汉卷》,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131 页。
⑩同⑥,第 79 页。
⑪同⑩。
⑫同④。
⑬同⑧。
⑭同⑥,第 98 页。
⑮同⑧,第 68 页。
⑯同⑥,第 68 页。
元朝通过在澎湖正式设置巡检司有效经略和管辖澎湖和台湾,表明海洋主权意识明显增强。此外,元朝还着手在陆上修复大运河,在海上开辟了从刘家港( 今江苏太仓浏河) 至直沽(今天津塘沽) 等的海上航线。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升使元朝中期已具备二三百万石粮食的海运能力,开创“大规模经营国家海运及海外贸易局面”。①1277 年之后先后设泉州、上海等七处市舶司,与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进出口货物包括丝绸、金银、瓷器、香料、珠宝、木材等,种类超过 250 种,②形成了包括从泉州赴波斯、埃及等的“多条通往南亚、西亚、非洲的航线”。元朝控制的疆域广袤,但由于国势逐步下降,海上疆域没有稳定的局面显现。③
明朝初期中华海权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鼎盛期,海权的强大使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不断成熟和完善。朱元璋拓展与海外交往的战略,实行了“先陆后海”的政策,先以“禁海”稳国内、后解“禁海”以平天下。④明朝仓禀实、民富足,通过海上与世界的交流交往达到高峰。明朝使者“北穷沙漠、南极溟海”,“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明朝组建了强大的船队,永乐时期共有船只 3 800 艘,其中巡船 1 350 艘,卫、所、寨下辖军用船1 350 艘,主力船队中大船400艘,远洋宝船 250 艘等。航海船只载重能力进一步提升,每艘宝船的载人数由 1403 年的 450人增加至 1431 年的 690 人,最大宝船人数甚至超过 1 000 人,⑤充分显示了中国作为当时海洋强国的实力。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权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405—1433 年,郑和率 240 多艘船、27 400 人组成的当时世界最强大、最先进的船队,先后七下西洋,历经 42 条主要航线,访问 30多个国家和地区。⑥郑和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由越南东岸经印尼,穿越马六甲抵印度,最远航至东非,开辟了纵贯太平洋至印度洋、连接亚洲与非洲大陆的航线,展现了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使明朝中华文化圈扩展至东南亚,推动了中国海权达到古代的顶峰。郑和下西洋比 1492年哥伦布( Christopher Columbus) 发现美洲“新大陆”早 87 年,比 1497 年达·伽马( Vasco da Gama) 通过好望角、印度洋航行早 92 年。当时的中国在船队规模、吨位以及航海技术与实践等方面都明显超过西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元、明两朝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在海权发展过程中既注重对外交往中“怀夷”策略的运用,同时也注意彰显海权强大的一面。特别是明朝,不仅加强对外交往、推行睦邻外交,而且凭借以强大船队为代表的海权,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地缘优势地位。同时,郑和下西洋的目标以文化和政治为主,并没有象西方殖民主义者一样四处开疆拓土,而是用船队携带的礼品换回奇珍异宝和各种香料等,旨在“内安诸夏,外抚四夷”,而“非有意于臣服之”。⑦
纵观这一时期的中国海权发展历程,中国安全之威胁主要来自陆上,来自海上的外部威胁不大。尤其是通过汉、隋、唐三朝远征高丽、明朝郑和下西洋等重大事件,以及中国开辟出东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南至东南亚各国的南洋航线以及西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岸的西洋航线等“海上丝路”⑧,标志着中国古代海权逐步发展并进入强盛期。保罗·肯尼迪( Paul Kennedy) 指出,在近代以前,“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⑨。李约瑟( Joseph Needham )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明朝是中国海权发展的黄金期,其水师整体实力冠领亚洲,即使将欧洲国家合在一起,“都无法与明代海军相匹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郑和曾向明仁宗进言: “国家欲强富,不可置海
___________________
①秦天、霍晓勇著: 《中华海权史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81 页。
②同①,第 78 页。
③同①。
④同①,第 82 页。
⑤同①,第 99 页。
⑥中国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0》,海洋出版社,2010 年版,第 6 页。
⑦季国兴著: 《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4 页。
⑧中国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1》,海洋出版社,2011 年版,第 6 页。
⑨[英]保罗·肯尼迪著,王保存等译: 《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 年版,第 7 页。
洋于不顾。财富取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舰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
①其中蕴涵了依托航海力量、发展海上贸易的现代海权思想,这比马汉( Alfred Thayer Mahan) 提出海权论早了近 500 年。但总的看,封建政权和统治者推行的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政治色彩远大于经济色彩,封闭腐朽的政治文化使郑和的海权思想最终夭折。
二、中国海权衰落时期
从明朝中后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中国海权从鼎盛走向衰微的时期,也是中国与欧洲国家国力地位“大逆转”时期,其世界格局的突出特点是“西升东降”,由“东强西弱”逐步向“西强东弱”过渡。这一时期,在经历郑和下西洋的巅峰与辉煌之后,明朝统治者出于抵御倭寇、维系国内统治等考虑,采取“禁海”和“锁国”政策,放弃了历史形成的海上优势,丧失了成为海权强国的历史机遇。而此时,欧洲殖民主义国家正处于地理与海洋扩张时代,航海技术发展、商业精神和宗教因素使西方海权发展壮大。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国力由强盛逐步走向衰落,而西方则随着对外扩张整体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西方强盛、中国衰败的力量对比总体态势日益明显。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则相继崛起成为海权强国。其直接结果就是,从世界格局角度看,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世界战略中心逐步向欧洲转移,整体上出现“西升东降”乃至“西强东弱”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较长时期内西方国家落后于中国的态势发生转变。西方列强开辟通向东方的海上通道,将殖民对象直指东南亚和中国。东、西两大体系在相接、相持过程中,欧洲体系逐步取得全面优势。这种态势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
2. 1 明清的海洋闭关锁国政策
明朝中期开始,明朝政府为打击元朝残余势力,防止倭寇滋扰,推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在打击倭寇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除了官方的朝贡贸易外,民间对外海上贸易被完全禁止,中国逐步进入闭关锁国时期。
清朝初期,出于封锁郑成功抗清势力的考虑,清政府继续推行“海禁”。1655 年,即顺治十二年,清廷下令“不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1661 年,又采取“迁界”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 30 里,造成沿海地区荒芜。康熙时期,1683 年清廷派兵进攻澎湖并击败郑氏政权。1684 年,设置隶属福建省的台湾府并驻兵屯守。此后,清朝“令开海贸易”,允许沿海对外贸易,在南洋地区的航海活动有所恢复,但仍明令海洋出入之禁、货物出洋之禁和海船制造之禁。1757 年,即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将对外贸易“四口通商”变为只广州“一口通商”。在 1683 年至1840 年之间的一个半世纪里,清朝尽管出现过康乾盛世等时期,但海洋政策保守落后,表面执行“开禁”政策,实际实行的是“海禁宁严勿宽”的闭关政策。②从海上军力建设上看,清政府只设近海和长江水师,导致海防渐废。清朝末期遭遇海陆两线夹击,陆上遭侵、海防受制,以至面对列强来犯门户洞开,台湾等领土被侵占,陷入有海无防、任人宰割的困境。③
2. 2 西方海权发展及其对东亚的冲击
西方的海洋意识并非近现代的产物。2000多年前,伯利克里( Pericles) 、西塞罗( Cicero) 等西方先哲即提出重视海洋的思想。公元前 5 世纪波斯与雅典之间的萨拉米斯海战最早显示了海权的优越性。古希腊人从陆权向海权的转变,为罗马、奥斯曼土耳其海权观的塑造提供了启示。近代海外贸易的大发展使西方国家极为重视海洋。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刺激西欧体系急剧扩张。经济与商贸的拓展使西方海权发展逐步显示出内生性、持续性的特点,成为推动西方海权的持久动力,也是西方海权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季国兴著: 《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4 页。
②秦天、霍晓勇著: 《中华海权史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45 页。
③同①,第 15 -16 页。
于中国古代海权的优势所在。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欧洲以外的美国、日本相继成为现代海权思想的实践者。这些强国的兴衰更替,往往以海权强弱的转换为标志。海洋贸易和海军成为西方海权战略的两大核心内容。
西方海权大发展并逐步步入鼎盛期。这不仅表现在西方海上力量的快速发展,也表现为西方海权理论的逐步完善。继葡、西、荷、英等先后崛起为海上强国,美国海权及其理论的发展使其成为西方海权的集大成者。19 世纪末,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发表了《制海权对 1660—1783 年历史的影响》和《制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 1793—1812 历史的影响》等海权巨著,提出“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其核心思想就是控制海洋事关大国兴衰成败。马汉的海权思想受到美国前总统小罗斯福的重视并付诸实施。美国迅速建立起强大的海军,不久其海上战斗力便覆盖整个东太平洋海域,成为最强大的海权国家。
随着西方列强的海上扩张,西欧体系与东亚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西欧体系逐步由东亚体系的边缘向中心渗透。其结果有两个:其一,对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形成强大挤压。达·伽马探航印度后,葡萄牙侵略足迹延伸至亚洲,占领东南亚群岛,1543 年侵入日本,1514 年入侵中国广东屯门岛,一度使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海湾成为其势力范围。西班牙 1565年侵占菲律宾,并统治菲 300 多年。荷兰 1605年在摩鹿加群岛击败葡萄牙舰队,1656 年至1658 年占领锡兰和马六甲,17 世纪初荷兰殖民者窃占中国台湾。西方列强抢占东南亚,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在列强的瓜分下走向崩溃。其二,对中国这个两千多年的东亚主导国造成强烈冲击。中国“大而不强”的弱点充分暴露,中国海权进入一个海陆腹背受敌、前狼后虎的阶段,逐步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海权史的一个分水岭。当时欧洲处于维也纳体系的多极均衡格局,欧洲秩序与东亚秩序激烈碰撞较量并取得优势。西方列强凭借其强大海上力量强行打开中国门户,中国海、陆两个方向腹背受敌,海上先后遭荷、葡、英、法、日、德、美等国入侵,陆上大片领土也逐步被沙俄侵占。
2. 3 国力衰落,中国面临陆海双向安全压力
从陆上方向看,中国面临的陆上威胁主要来自俄国。17 世纪初起,沙俄即开始蚕食中国厄鲁特蒙古牧地,强占黑龙江北的雅克萨。清朝政府与俄交涉无果,于 1685 年出兵雅克萨。1689 年,中俄签署《尼布楚条约》划定东段边界,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划归俄国。随着 19世纪中叶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沙俄加紧从陆上侵占中国领土。1858 年和 1860 年,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瑗珲条约》与《中俄北京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通过 1864 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与 1869 年《科布多界约》和《乌里雅苏台界约》、1881 年《伊犁改订条约》等,俄在中国西北攫取大片土地。英、法也侵占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一些领土。①
从海上方向看,中国面临的海上威胁主要来自西方列强。19 世纪末,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英国加快对外扩张,至 1876 年所占据的殖民地面积已达到 2 250 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 2. 5 亿。②西方列强将对外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海洋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向。1840 年,中国与英国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 年,英国凭借 48 艘军舰和 540 门大炮逼迫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割占中国香港岛。其他列强不甘落后,相继迫使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直至 1900 年八国联军从东部登陆入侵北京,中国的海权全面丧失。根据有关统计,1840年至 1949 年,日、俄、英、法、美等列强自海上入侵中国479 次,其中较大规模的有84 次,入侵兵
___________________
①张植荣著: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 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07 页。
②纪江红著: 《世界通史》第二卷,北京出版社,2005 年版,第 96 页。
力多达 47 万人、舰船 1 860 多艘,胁迫清政府签订 50 多个不平等条约。列强强占中国的领土,包括英国在香港、威海,葡萄牙在澳门,俄国( 后为日本) 在旅顺口、大连湾,德国在胶州湾,法国在广州湾等,大多集中于中国东部沿海。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是对近代中国海上安全构成威胁最严重的国家。19 世纪下半叶,受西方海权思想驱使的日本开始扩展海军。1872年,日本建立海军省并提出打造“进攻型海军”战略。1882 年,日本首次提出以中国为假想敌,此后针对中国制订海军战略并实施海军扩张。1894 年甲午海战,中国在与日本海上军事较量中落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东亚出现历史上首次“中弱日强”的格局。清朝海军自此一蹶不振,中东部门户洞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彻底崩溃。1905 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此后在东北亚地区影响迅速扩张。1910 年,日本占据朝鲜,并以此为跳板于 1931 年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些重大事件均来自东面海上方向。这一阶段,日本逐步成为中国东面战略方向的主要威胁。中日海上力量对比悬殊,如日本海军舰艇总排水量 120余万吨,而抗战之初中国海军舰艇总排水量仅6. 8 万吨,导致“海上和内江内河作战呈现出不同的局面”①。“二战”期间,日本在东亚陆上与海上的侵略扩张愈演愈烈,称霸东亚乃至亚太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图谋在太平洋与海权强国美国对抗,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遭到美国的强力回击,直至 1945 年战败投降。日本海、陆两方面无节制地侵略扩张并企图称霸整个亚太,是导致其注定失败的关键。
钓鱼岛问题的产生与琉球国的存亡是反映世界格局对中国海权影响的典型案例。1840 年中国清朝遭遇鸦片战争、1868 年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这是中日力量转折变化的历史性事件。“中降日升”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走向衰落,东亚格局经历剧烈变革与调整。在 19 世纪中叶之前中国强盛时,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台湾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同时琉球国得以独立存在; 而 19 世纪中叶中国清朝逐步衰落时,日本于 1879 年吞并琉球并改称“冲绳县”,并于“甲午战争末期将钓鱼岛秘密‘编入’版图”②。琉球被吞并是日本海上扩张的开端也是重要一步。它一方面压缩了中国海权与海洋战略空间,另一方面刺日本野心膨胀,发展到全面侵华以及后来侵占东南亚、南太平洋岛国,走上发动太平洋战争之路。这段深刻的历史教训,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应该牢记并认真反思。回顾此段历史,在“中强日弱”的东亚格局下,钓鱼岛问题根本不存在,琉球国文明和统一得以延续; 而在“日强中弱”的东亚格局下,日本推行海上扩张,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岛被窃占,琉球国遭吞并,中国海权沦丧。这充分体现了格局因素对中国海权乃至亚太安全的影响。
2. 4 关于中国近代海权沉沦的反思
近代中国海权发展历程表明,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综合国力差距的拉大,特别是海洋力量的没落,中国陷入海权甚至领土主权丧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在世界格局“西强东弱”的情况下,东方与西方的碰撞“摧毁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迥异的、外部强加的国际秩序做出让步”。③这种让步以海权的全面丧失为代价。中国海权发展史给予的深刻启示是,海权力量既取决于国力构成要素,也取决于海洋战略和政策:
一是经济力量不等于海权。中国经济总量1840 年超过英国、1890 年经济总量高于日本,但这两个时期后不久,中国东面海洋方向均发生了于中国不利的重大事件,即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这两场战争均以中国落败、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告终。可见,中国在东亚战略格局的处境好坏以及海权地位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还包括军事等因素。综合国力特别是海上力
___________________
①秦天、霍晓勇著: 《中华海权史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22 页。
②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http: / / news. xinhuanet. com /2012 - 09 /25 / c_113202698. htm.
③巴里·布赞: “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载引自陈琪著: 《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8 页。
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海权地位的强弱。
二是除国力构成之外,一国海洋战略和政策也发挥关键作用。清朝组建的北洋水师就硬件而言在当时东亚首屈一指,北洋水师有定远、镇远等铁甲主战舰 4 艘,致远、靖远等防守舰 12艘,以及练习舰、补助舰等若干。①但由于训练、指挥官员腐败特别是保守的海上防御政策等诸多“软要素”,甚至在“海军出发之始,天津机局无弹可发,每舰炮弹十四枚,而最大之定远、镇远两舰,则只有十英寸重弹三枚”②,以致在面对日本海军时一败涂地。北洋水师 32 艘主力舰、广东 3 艘巡洋舰或沉或降,损失殆尽。
三是海、陆战略的失衡制约国家整体力量的发挥。作为海陆兼备国家,中国“不得不一直在陆军和海军之间分配它的资源”。③在清代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封建王朝为应对来自内陆的威胁,将军力建设重点放在陆地。此外,古代中国“主要将海洋看作是外国侵略者潜在的进攻路线,而非完成国家目标的媒介……中国主要依赖陆军保护它的国家安全利益”。④这种海权从属陆权、被动应对的政策也是中国古代海权踟蹰不前的重要因素。
四是就整个东亚而言,此段历史证明,作为东亚地区的地缘中心国,中国兴衰关系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国兴则东亚稳,中国衰则东亚乱。”⑤有的国外学者在分析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时,也提出如果中国国力繁荣强大,“将有能力阻止或击败日本的侵略。珍珠港事件和其他的战祸将不会发生”,这将“大幅度减少”美国的战争负担,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不会发生,而可能“仅仅是第二次欧洲战争”。因此,“世界需要一个强盛的中国”。⑥
三、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末的中国海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作为东亚最大的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废除近代被迫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以来海权丧失的困难局面得到极大改善,新中国逐步成为东亚乃至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的地理版图特点是海陆兼备,既有面向太平洋、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海权发展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岛屿及中小国家横亘于中国与太平洋深海之间的地缘困境。大体可以分为冷战期间与冷战后两个时期。
3. 1 冷战期间的世界格局与中国海权
这一时期,世界格局最显著的特征是美苏对抗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出现重大转变,最突出的是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两极世界的形成。“二战”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国家阵营形成对峙局面。美、苏半个世纪的对抗,力量对比数度此消彼长,战略态势几经曲折沉浮,总的趋势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逐步松散,美国西方阵营逐步强化,并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出现苏联解体、冷战终结等重大历史转折。
冷战期间,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建交等重大历史事件使国际形势和战略格局几经变化,但冷战始终存在,国际战略格局始终没有脱离美、苏两极下的大格局。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相互较量构成东亚地区格局的基本架构。其间,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处境调整对美、苏政策的天平,为维护和捍卫国家主权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中国的地缘环境变化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对外战略,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中苏战略合作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围堵。就陆、海两个方向看,这一时期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梁启超著: 《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年版,第52 页。
②同①,第 195 页。
③Tomas M. Kane,Chinese Grand Strategy and Maritime Pow-er,Frank Cass,2002,p. 36.
④Bernard D. Cole,The Great Wall at Sea: China’s Navy Enters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Naval Institute Press,2001,pp. 1.
⑤朱听昌著: 《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时事出版社,2010 年版,第 232 - 239 页。
⑥William H. Overholt,China and Globalization,The Rand Corporation,2005,p. 3.
身处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主要面临来自美国的海上威胁,面临的地缘格局是“陆稳海紧”。中国政府经过谈判于 1955 年收回甲午战争后被沙俄和日本占领的旅顺口,北部海区长期被列强控制的局面根本改变。同时,中国在海权问题上坚持原则,拒绝了苏联提出的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的要求。“二战”后,美国在亚太驻军日本,部署太平洋舰队,把持关岛、台湾,打造“第一、第二岛链”,极力主导东亚海权,形成美国在亚太的海权优势。美国及其领导的西方阵营对新中国采取了海上封锁和遏制的政策。1950 年朝鲜战争使中国与海权强国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美国视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大陆解放台湾,后出现两次“台海危机”。
面对严峻的海上形势,新中国将海军作为国防建设的重点。1949 年 1 月,毛泽东提出“1949 年及 1950 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及一支保卫沿海沿江海军”的号召。①毛泽东强调,“过去我们有海无防,受人欺侮”,“海军一定要搞,没有海军不行”,提出了建立海军的目标和任务,特别是指示海军“应单独成立司令部”。针对当时台湾没有解放的现实,他强调“我们要解放台湾,也要有海军”②。中国将建国初期向苏联筹措的 3 亿美元贷款中的一半用于发展海军,中国海军力量得以逐步发展壮大。
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霸权野心和强权意识不断膨胀,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转向“反帝、反修”两条线战略。这一阶段中国面临的地缘环境是“陆、海双急”。中苏反目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解体。中国既面临美国的遏制,也面临苏联的打压,战略上须应对来自陆、海两个方向的威胁,国际处境极为严峻艰难。在此背景下,中国意识到发展高科技海军的重要性,毛泽东在 1959 年《赫鲁晓夫访华破坏技术援助后的指示》中明确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③中国启动了核潜艇建设,1971 年进行首次潜艇与核试验反应堆联合试验,并于 1974 年建成和装备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核潜艇的成功列装以及海军科技水平的发展使中国海军力量得到重大提升,成为一支具备战略威慑能力的海上力量,东亚海权格局酝酿新的调整和变化。
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随着60 年代后期越战“后遗症”日益显现,到 70 年代初美国全球战略转向收缩,国际力量对比上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美国奉行“尼克松主义”,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以增加与苏联博弈的筹码,这对中国的地缘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于 1979 年建交。中国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地位迅速提升,战略回旋空间扩大。中苏关系在 70 年代后期也逐步缓和,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出现了有利于中国的局面,中国的国际处境特别是海上安全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较好水平。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改善使中国面临的直接海上压力减小,美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对台湾问题作出撤军、“断交”、废约等承诺,美在中美“八一七”公报中承诺逐步减少售台武器,台湾作为美国针对中国大陆的“军事基地”的状况发生改变。1972 年中日建交,日本废止了“日华和约”,否定了“台湾归属未定论”。中国与美、日等海权大国关系的改善使中国海上战略压力减小。
不过,中国开始面临新的海权问题,大国关系带来的权力型海权压力减缓,但主权争端带来权益型海权压力上升。由于东海、南海油气资源的陆续发现,部分周边国家逐步强化对海洋岛礁的争夺,如随着 1969 年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关于钓鱼岛附近海域蕴藏丰富油气资源的埃默里报告( Emery Report)④出台,日本加强了对钓鱼岛的非法控制。海上岛礁归属和海疆划界等问题升温,中国面临新的海权压
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军事科学院、中央文献出版社主编: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第 474 页。
②萧劲光著: 《萧劲光回忆录: 续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 2 -11 页。
③同①,第 343 页。
④吴辉: “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背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 年第 1 期,第 75 页。
力。邻国的步步紧逼,迫使中国与越南在 1974年和 1988 年发生两次海上武装冲突,使有关国家抢占南海岛礁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3. 2 冷战结束至 20 世纪末的世界格局与中国海权
随着20 世纪90 年代初苏联解体,美苏争霸告一段落,持续达半个多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冷战结束后,“来自前苏联的威胁迅速消解,两极世界完成了向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的演变”。①冷战期间形成的“三个世界”分化重组: 美国尽管在两极对抗中力量消耗,但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得以确立,标志着美国“霸权时代”的来临,弗朗西斯·福山甚至认为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成为共产主义“历史的终结”; 俄罗斯成为苏联的继承者,力量大不如前但仍不失为一极; 欧洲、日本以及第三世界的中国维持大国地位。在此情况下,国际格局由冷战时期的两极对抗格局,演变为冷战后的美国一超、中俄欧日多强并立的“一超多强”格局。这一格局的突出特点是,美国的超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大国,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也在发展,单极世界必将被多极世界所替代。
这一时期,中国地缘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苏联解体使中国面临的陆上威胁明显下降。两国关系进入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并因应国际形势变化建立起“平等信任的、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②,中俄关系定位几经变化,但“战略”和“伙伴”两个关键要素没有改变。中俄关系的稳步发展使中国与包括中亚在内的独联体国家关系顺利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中国与中亚等国家先后划定陆地边界,为进一步深化双、多边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使中国在西北陆上方向战略态势得以稳固。相比冷战时期,中国陆上安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第二,中国面临的海上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从中美关系看,苏联的解体使中美共同应对苏联这一战略合作基础丧失,中国在美国的亚太战略棋局中的价值下降。美国出于维护霸权、意识形态等多重考虑,海上对华政策转趋强硬。美国加大利用台湾问题干预中国内政,增加对台售武,纵容“台独”势力,迫使中国于 1996 年在台海举行军事演习。美国仍固守半个世纪的冷战思维,拉紧美日同盟并推动其转型,加大对中国的海上军事部署。冷战时期,美国为遏制苏联而默许日本迈向政治军事大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强化美日同盟的方式逐步放纵日本扩大在东亚的海上影响,其目的在于维系以美日同盟为主导的、军事安全色彩浓厚的的东亚海权格局。同时,美国的南海政策也由冷战期间的相对中立转向公开支持东南亚国家。③
从中日关系看,尽管日美关系冷战后也经历起伏,但苏联解体使日美把目光投向中国,日本对中国的战略戒备上升,共同防范中国逐步成为日美军事安全合作的战略基础。日本在钓鱼岛等问题上采取了批准右翼势力建立灯塔、撞沉中国“保钓船”等行动,钓鱼岛问题一度升温。1999 年 4 月,日本众议院通过《日美防卫新指针》及《周边事态法》,将东南亚区域安全纳入《日美安保条约》适用范围,其中隐含之义直指南海。美国及日本的干预使南海问题日趋复杂,地区紧张和矛盾进一步加剧。
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看,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对内推进东盟一体化进程,对外推行大国平衡外交,整体影响力上升。一些国家利用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在南海问题上立场趋于强硬,强占中国岛礁,强化实际控制,加紧侵害中国海洋权益。
总体来看,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世界格局由两极争霸转向一超多强,霸权国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防范上升,中美关系较冷战后期有所后
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于洪洋、巴殿君: “当代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贵州社会科学》,2010 年第 7 期,第 63 页。
②李宝俊著: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70 页。
③鞠海龙著: 《中国海权战略》,时事出版社,2010 年版,第61 页。
退。在此背景下,中国在海上方向面临着美国的直接打压,日本在钓鱼岛问题、部分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也对中国步步紧逼。
四、结 语
纵观历史,世界格局变动尤其是中国实力地位的强弱对于中国海权具有重要影响。当中国实力地位相对强大、世界格局“东强西弱”时,海上面临的外部威胁总体较小,比如中国海上力量“走出去”的郑和时代; 当中国实力地位羸弱、世界格局“西强东弱”时,中国面临的海上威胁增大,这在清朝后期尤其明显。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尽管中国也面临来自海上的威胁,但由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已成为世界上不可轻视的重要一极,中国面临的海上安全环境比鸦片战争之后积贫积弱的百年已发生质的改观。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必将为中国的海权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