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前沿与理论研究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学术史的追寻 文本研读与资源共享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 学术史的追寻 >>
史革新: 晚清理学经世思潮略议 (上)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9-20
 

史 革 新

     

清代理学经历了两个发展比较充分的时期:一个是在清朝初年,以康熙帝为首的统治者奉行崇儒重道的文化政策,大力表彰朱熹,一度形成程朱理学“独尊”的局面。再一个是在晚清,清统治者及部分士人为挽救社会危机,再次打出“卫道” 的旗帜,祭起程朱理学法宝,朝野鼓荡,推波助澜,终于出现了理学“复兴”的局面。就后者而言,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是晚清理学营垒中的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他们提倡的理学经世思想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晚清理学经世派的思想主张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晚清理学经世派的形成

嘉道以后,清朝走上衰败的道路。社会危机的深化,道德风俗的败坏,对清朝统治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迫使嘉道两朝的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其中就包括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文化学术政策,以提倡“正学”即程朱理学来加强思想控制。如果说清王朝在考据学如日中天的乾嘉时代以倡导浩博繁琐的考据为时尚,那么到此时对考据学的提倡已经不再如同从前那样理直气壮,而开始强调程朱理学的重要性了。嘉庆重弹当年康熙尊崇理学的旧调,命令侍臣在经筵进讲的时候,增加讲授程朱理学的内容,以便做出提倡“正学”的风范。他还训诫皇子“惟当讲明正学,以涵养德性,通达事理为务,至词章之学,本属末节。”[1]他所说的“正学”,就是程朱理学的代名词。道光同样重视发挥程朱理学的政治作用。他不仅号召士人加强研读程朱之书,而且采取了诸如表彰理学名臣等措施,来提高理学的地位。1823年(道光三年),道光采纳通政司参议卢浙的奏请,将清初理学名臣汤斌从祀文庙,排列在明儒罗钦顺之后。他在上谕中明确指出:汤斌“正色立朝,著书立说,深醇笃实,中正和平,洵能倡明正学,运契心传。”[2]毫无疑问,在皇帝乾刚独断的时代,嘉庆、道光对程朱理学的这种倡导会在广大读书人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学风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嘉道年间也是清代学术发展出现转换的时期。原来风行学坛的考据学经过百余年的流行,暴露出不少弊病,已成强弩之末。它的琐碎、偏狭、拙于思辨、漠视现实等缺陷引起许多学者的不满,受到文人学者越来越多的批评,失去了往昔那种对士子的吸引力。由于考据学作为乾嘉时代主流学派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再加上文字狱高潮过后出现的稍微松动的政治局面,学术领域开始活跃起来。原来被压抑或受排斥的学派、学说开始萌动、复活,以争夺主流学派衰退后留下的学术空间。这些开始萌动、复活的学派主要有:今文经学、陆王心学、诸子学和程朱理学等等。在这些学派中,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无论是从学说的基础、影响,还是从它们的社会政治地位来看,程朱理学都占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嘉道年间的许多士人都看重程朱理学也就不足为奇了。如程朱理学一直占据着全国的教育阵地。清代的私塾、书院教育向来是为科举制度服务的,而科举考试的内容则以理学大师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则。为应付科举考试,各地书院大都撇开《五经》,而把《四书集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成为宣讲、鼓吹程朱理学的处所。对于那些传授理学成就卓著者,清政府则大力表彰,予以扶持。如湖南岳麓书院曾经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张讲学的地方,一直保持着讲习理学的学术传统。乾隆初年,蒋溥出任湖南巡抚,在岳麓书院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受到乾隆的嘉奖。乾隆御书“道南正脉”以示表彰。这在当时是特殊的恩典。岳麓书院保持着比较纯正的理学传统,即使在考据学如日中天的年代,这种学术传统也没有发生动摇。类似岳麓书院的教育机构在全国还有许多。

    乾嘉考据学尽管与理学的门户之见甚深,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学家都对程朱理学抱有水火不容的敌视态度。他们当中既有象戴震、章学诚那样激烈排斥宋学的学者,也有主张以宽容态度对待理学的宿儒。汉学吴派大师惠栋曾经说过“六经宗孔孟,百行法程朱”的话,把程朱与孔孟并提,反映出他对宋学的尊重态度。戴震的业师江永著《近思录集注》,也有高度评价宋儒宏道之功的话语。类似惠栋、江永的汉学家不止一二人。正由于此,才在汉学一统天下的年代,给宋学留下一片生存的空间。

由于以上原因,程朱理学在嘉道年间再度被提倡,逐渐形成新的发展势头,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了。嘉道时期是晚清理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后来出现的所谓理学“中兴”的先声。最初,活跃在大江南北的一些名士宿儒首先发出振兴程朱理学的呼吁,并在士林中得到响应。于是,在全国一些地区,诸如关中、皖省、湖湘以及河南等地区,涌现出一批标榜理学的学者,形成了讲究理学的风气。他们公开打出倡理学、卫道统的旗号,抨击程朱理学的对立面------汉学和陆王心学,为咸同时期的理学中兴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学宗程朱的方东树在道光年间写的《汉学商兑》全面而深刻地抨击了汉学,公开打出“卫道”的旗帜,发出了振兴理学的时代强音。他指出:

        今汉学家首以言理为厉禁,是率天下而从于昏也,拔本塞源,邪说横议,较之杨墨佛老而更陋,拟之洪水猛兽而更凶。何者?洪水猛兽害野人,此害专及学士大夫。学士大夫之学术昧,则生心发事害政,而野人无噍类矣。[3]

他还写了《辩道论》,系统地论述了程朱理学是真正代表“圣人之道”的儒学正宗,进一步抨击了汉学、陆王心学对“圣人之道”的危害性。方东树的这些言论在当时复兴理学的士人中很有代表性。 

湖湘地区是晚清理学发展最活跃的一个区域。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湖南的理学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固。有人在谈到湖南当时的学风时说:“汉学风靡一时,而湖湘学子大者专己守残,与湖外风气若不相涉。”[4]可见这一地区自身学术传统的深固不拔。嘉道年间,程朱理学开始崛起,湖湘地区首当其冲,讲求理学的士人大有人在,名气较大的学者有:贺长龄、唐鉴、罗泽南、欧阳厚钧、胡达源、贺熙龄、曾国藩、刘传莹等。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执掌教职,讲学授徒,带出大批门生故弟。欧阳厚钧任岳麓书院山长长达27年,执弟子礼者在3000人以上。罗泽南多年假馆四方,授徒施教,生徒众广。咸同时期的不少“中兴”名将,如王鑫、李续宾、李续宜、蒋溢澧等,都是罗门高足。曾国藩称赞说:“湘中书生多拯大难立勋名,大率公(案:指罗泽南)弟子也。”[5]此外,湖湘地区的理学士人大都强调“义理”与“经世”的结合。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就教诸生明习时务。嘉道年间的能臣严如熠就出自罗典的门下。严如熠被视为实践“义理经济”之学的典范。在陶澍、贺熙龄的推荐下,严如熠在身后并入祀乡贤祠,树立为全省士人的样板。贺长龄既宗程朱,又提倡经世致用,曾与魏源合作,编成《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道光朝以前经世议论之大成,影响了一代士林风气。“三湘学人,诵习成风,士皆有用世之志。”[6]值得注意的是,1841年前后,有“一代儒宗”之称的唐鉴在京师讲授理学,吸引了一些官僚士大夫从其就读,进一步扩大了理学的影响。从其就学者如倭仁、吴廷栋、曾国藩、吕贤基、何桂珍、邵懿辰等几乎都是咸同时期理学中兴的骨干人物。这些都为程朱理学在日后的振兴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咸丰初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广西爆发,很快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了镇压人民起义,挽救清王朝的命运,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理学士人纷纷投笔从戎,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活动。他们一方面组织湘军等地主武装,使用武力进行围剿;另一方面打出“卫道”的旗帜,呼吁振兴孔孟程朱之学,以对抗太平天国的“异端邪说”,挽救人心,恢复被人民起义打乱的封建秩序。1854年初,曾国藩练成湘军率师出征,作《讨粤匪檄》为出师宣言,攻击太平天国“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并重申孔孟程朱所宣扬的“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7],号召读书人起而“卫道”。这表明,面临灭顶之灾的地主阶级既要挽救封建道统的危亡,又要利用封建道统来维护其统治的衰败。振兴程朱理学作为清政府应付统治危机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已经成为封建统治者迫在眉睫的事了。 

    嘉道年间,清朝统治者虽然认识到提倡理学的重要性,但在用人行政上一仍其旧,并没有给理学士人多少优待。而在咸丰初年,理学士人还受到某种排斥。朝廷中以理学相标榜的大臣,如李棠阶、倭仁、吴廷栋、周祖培等人,大多仕途坎坷,不是归籍闲置,便是差派边远。笃信程朱的倭仁一再蹭蹬,被“发配”到千里之外的叶尔羌去“历练”。一向处事谨慎,屡立战功的曾国藩长期不受朝廷重视,未付权柄,吃尽了官场倾轧排抑的苦头。这种情况到1860年发生了变化。

    18605月,太平军击溃清朝江南大营,清政府所倚重的正规军――八旗、绿营――丧失了与起义军对抗的能力,迫使统治者不得不起用汉族地主阶级地方势力武装,给曾国藩一批人以崛起的机会。是年6月,清政府以曾国藩为署理两江总督,8月改为实授,并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次年11月,清政府破例让他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其节制。曾国藩的登进不仅是清王朝在对太平天国用兵选将上的重大策略调整,也是其重用理学大臣的开始。

    北京政变后,清王朝为了树立“正人立朝”的形象,不遗余力地大力提拔所谓“理学名臣”。倭仁在1862年一年三迁,从擢工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升至文渊阁大学士,并当上幼帝同治的师傅,掌管翰林院,一跃而成为清王朝的最高理论权威。曾与倭仁一起切磋理学的李棠阶也于当年内招,授左都御史入军机处,参与枢府机要。与此同时,吴廷栋也被授以大理寺卿、刑部侍郎等职。经过次番人事变动,理学派的地位已非昔比,达到炙手可热的程度。与康熙时代相类似,理学再次被封建统治者捧到政治颠峰,形成了晚清时期的“中兴”局面。

由于理学官僚的登进以及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理学的措施,崇尚理学之风在士大夫中盛行起来,言性习理之士几乎遍及全国各省,理学阵营空前膨胀。在咸、同及光绪初年间,讲求理学的名儒在全国各省的分布情况为:

    直隶:李鸿藻、王用诰;

    河南:刘廷诏、苏源生、李棠阶、王检心、王涤心、徐维扬;

    陕西:贺瑞麟、杨树椿、柏景伟;

    山西:薛于

    安徽:吴廷栋、夏、夏炯、苏元、方宗诚、方潜、涂宗瀛、杨德亨、何慎珍;

    江苏:刘熙载、廖寿丰、成孺、陈寿熊;

    浙江:宗稷辰、邵懿辰、高钧儒、伊尧乐、应宝时、黄方庆、陈居宽、朱一新;

    江西:吴嘉宾、刘绎、龙文彬;

    山东:游百川;

    福建:陈庆镛、林启;

    四川:范泰衡、余焕文;

    湖北:洪汝奎、万斛全、宋鼎、邹金栗、冯礼藩、黄嗣东;

    湖南:曾国藩、刘蓉、李元度、郭嵩焘、丁善庆、王、李续宾、李续宜、贺兴范、钟近衡、胡林翼;

    两广:朱琦、龙启瑞、朱次琦;

    云南:何桂珍、窦

    吉林:于荫霖;

旗籍学者:倭仁、徐桐。[8]

    以上所列名单中的有些人崛起较晚,应该算作光绪中期以后的人物,如廖寿丰、于荫霖、徐桐、万斛全、黄嗣东等,但是,从他们学术思想的形成来看,都受到咸同时期理学之风的深刻熏染,可称为咸同理学“中兴”的余绪延伸。

    特点之一,理学营垒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仅以上所述涉及到的理学代表人物就有69人,分布于全国17个省。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沿海边远省份,都有标榜理学的人物存在。这种情况为乾嘉时期以来所罕见。然而,上述列举仅是此期理学营垒中的部分名家,远远不是他们的全部。

    特点之二,理学活跃的地区大都与该地区的理学传统有关。从以上统计可见,河南、陕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几省的理学家阵容比较强盛,因为这些地方全都具有深远的理学传统。河南是洛学的发祥地;陕西是关学的老家;安徽是桐城派的故乡;湖南不仅是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故籍,而且还是朱熹主要活动的地区;浙江是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的家乡。这种地区性的学术传统为晚清理学“中兴”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特点之三,此期理学“中兴”具有明显的政治化的倾向。从以上统计来看,涉及到的理学人物绝大多数都有官宦身份,有着一定的政治地位或政治背景。他们或者由科举步入仕途,或者因军功跻身官场,或者以学术受褒奖得官,象徐淮扬终身未仕的布衣学者则如凤毛麟角。在具有官宦身份的人中,不乏担任高级职务者。在上述所举的数十人中,身为大学士、尚书、侍郎、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者,竟达15人,占统计总数的22% 。仅担任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的就有倭仁、曾国藩、李棠阶、李鸿藻、徐桐等五人。倭仁先任文渊阁大学士,后升为文华殿大学士,位列宰辅之首。曾国藩授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官居疆臣督抚之首。后来的疆臣督抚李鸿章、左宗棠都是属于曾国藩系统的官僚,与理学派别有着密切的联系。李棠阶是军机大臣。李鸿藻、徐桐都是军机大臣兼大学士。在最高权力中枢充斥着如此众多的理学大臣,这是清朝自康熙朝以来未曾有过的情况。

咸同时期的理学阵营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学术倾向驳杂不一。有坚持纯粹正统的程朱派观点者,如倭仁、吴廷栋、方宗诚、贺瑞麟等人;有调和程朱与陆王者,如李棠阶、宗稷辰、吴嘉宾等人;也有如邵懿辰既宗程朱,又习今文经学者;还有主张汉宋调和者,如夏炘、成孺、朱次琦、朱一新等人。当然,曾国藩等人标榜“义理经济合一”,更是在理学营垒中独树一帜。如果用传统儒学“内圣外王”的基本原则来衡量,大致表现为两种倾向:一部分人侧重于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圣之功”,以“诚”、“敬”为本,代表人物有倭仁、吴廷栋等,不妨称之为理学主敬派;另一部分人既讲“内圣之功”,又讲“外王之道”,强调“义理之学”与“经世之学”的结合,带有较强的事功色彩,代表人物是曾国藩,不妨称之为理学经世派。本文仅就后者所提倡的“义理经济”思想内容谈一些看法。

晚清理学经世思想的基本主张

    嘉道年间,在思想文化领域兴起了讲求经世之学的风气,经世致用思潮再度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当时的思想界带来新气象。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理学营垒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以经世之学,济义理之穷”的主张,企图通过发挥传统儒学中的经世致用精神,来弥补理学末流的空疏,挽救封建治统、道统的衰落,为清王朝摆脱统治危机寻找新的出路。这批人就是活跃在晚清社会政治、文化舞台上的理学经世派。理学经世派是晚清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在理学营垒中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理学经世派“义理经济”观的形成

    晚清理学经世派把“义理”与“经济”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救世良方予以提倡,主要出于政治上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固有的统治危机在各方面都暴露出来,整个国家每况愈下。这种情况极大地触动了晚清理学家们的思想,强化了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为国分忧的责任感。他们本着“修齐治平”的宗旨,思考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著述立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议论有:刘蓉的《致某官书》(1841年前后)、陈庆镛的《武营积弊疏》(1843年)、《申明刑赏疏》(1843年)、吴嘉宾的《论内外罔欺疏》、曾国藩的《应诏陈言疏》、《备陈民间疾苦疏》、《议汰兵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折》等等。这些文章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清朝统治的弊病作了大胆的揭露和批评。不少文章、奏疏对问题的抨击相当尖锐,反映出作者的忧患意识。如刘蓉在《致某官书》中对贪官污吏的劣迹作了极为形象的描述:

        今之大吏,以苞苴之多寡为课绩之重轻,而黜陟之典乱;今之小吏,以货贿之盈虚决讼事之曲直,而刑赏之权乖。黜陟乱,则国何以治;刑赏乖,则民何以措。自古迄今,未有官由赂得,政以贿成,而国犹不乱者也。……今州县之中,稍有洁己自好者,不惟白首下僚,无望夫官阶之转,而参劾且随之。而贪污者流,既以肥身家、乐妻子,而升擢之荣,岁且数至。[9]

刘蓉的揭露深刻地反映清朝吏治的败坏已经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也可以看出他社会批判思想的尖刻性。然而,刘蓉并没有就此止步,进一步向统治者发出警告:吏治败坏是国家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如果置若罔闻,听之任之,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大声疾呼:

        正恐国家之所增无几,而阎闾之被祸已烈;边塞之军资未足,而官司之贪囊已盈;外夷之烽燧未销,而海内之干戈已起。天下之势方岌岌焉,有厝火积薪之忧。今又张之风而助之焰,则前所陈数者之弊,有不一旦并发而速燎原之祸者哉。[10]

他已经预感到一场暴风雨般的社会动荡即将来临。当人们在读到这些话语时,不禁会联想起地主阶级经世派代表人物龚自珍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发出的警告。请看龚氏对社会危机的揭露:“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11]他同样预感到在这种社会危机中酝酿着一场社会动荡,写道:“如是则豪杰轻量京师;轻量京师,则山中之势重矣。……朝士寡助失亲,则山中之民,一啸百吟,一呻百问疾矣。......俄焉寂然,灯烛无光,不闻余言,但闻鼾声,夜之漫漫,和旦不鸣,则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12]刘蓉、龚自珍对社会危机的揭露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嘉宾把官场庸吏们的劣迹概括为一个“欺”字。他在一道奏疏中说:“臣以为国家之忧未有所底也,窃谓‘欺’之一字,非徒海疆诸臣蹈之,即中外大小诸臣皆蹈之。”[13]所谓“欺”是指官吏们为了升官保官而不惜欺上瞒下,文过饰非,谎报军情政情的恶劣作法和腐败风气。其结果则使国家政事有名无实,百业俱废,民怨鼎沸,祸不旋踵。吴嘉宾的一个“欺”字,一针见血地揭露出清朝吏治已经败坏到何种程度。

曾国藩对清朝统治危机也有相当清醒的认识。他在所上的奏疏中直言不讳地抨击贪官污吏渔肉百姓的暴行,描绘出一幅黑暗无道,暴虐横行的凄惨画面。他在《备陈民间疾苦疏》中揭露了三方面的问题,即“银价太昂,钱粮难纳也”;“盗贼太众,良民难安也”;“冤狱太多,民气难申也”。他愤然揭露各级官吏对老百姓的横征暴敛,指出:

        朝廷自守岁取之常,小民暗加一倍之赋。此外如房基,如坟地,均需另纳税课。准以银价,皆倍昔年。无力监追者,不可胜计。州县皆全力以催科,犹恐不给,往往委员佐之,吏役四出,昼夜追比,鞭朴满堂,血肉狼藉,岂皆酷吏之为哉!预截太多,缺分太亏,后任无可复征,使循吏亦无自全之法。则贪吏愈得借口鱼肉百姓,巧诛横索,悍然不顾。江西、湖广课额稍轻,然自银价昂贵以来,民之完纳愈苦,官之追呼亦愈酷。或本家不能完,则锁拿同族之殷实者而责之代纳。甚者或锁其亲戚,押其邻里。百姓怨愤,则抗拒而激成巨案。如湖广之耒阳、崇阳,江西之贵溪、抚州,此四案者,虽闾阎不无刁悍之风,亦由银价之倍增,官吏之浮收,差役之滥刑,真有日不聊生之势。[14]

庸劣官吏制造的冤狱亦令人发指。他揭露道:

        民人京控,……近来概交督抚审办,督抚发委首府,从无亲提之事;首府为同寅弥缝,不问事之轻重,一概磨折恫喝,必使原告认诬而后已。风气所趋,各省皆然,一家久讼,十家破产,一人沉冤,百人含痛。往往有纤小之案,累年不结,颠倒黑白,老死囹圄,令人闻之发指者。[15]

他还揭露大小官吏一味敛财虐民,惰于公事,朝内外官场弥漫着因循推委,泄沓糜烂的腐恶风气。他说:“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他痛切地感到,庸吏充斥官场不仅大大降低了国家各级衙门的办事效率,而且还阻塞了人才登进的途径,造成国家的人才危机。他说:“有此四者(案:指以上提到的官场四项通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16]他对清朝军纪败坏,武备松弛同样忧心忡忡,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兵饷不足和“兵伍不精”,批评说:“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17]曾国藩对社会危机的抨击是全面的、深刻的,在理学经世派的言论中具有代表性。

    理学经世派在揭露社会时弊的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出路。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世运之盛衰在风俗,而风俗之浮浇在政教”,政教的优劣又取决于学术。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欲使有用之才不出范围之中,莫若使之从事于学术。”[18]即要士大夫研习程朱理学。从表面上看,这种主张与理学主敬派的观点并无二致,无非是提倡宋学,高张程朱而已,然而,如果细察其详,二者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同。理学主敬派侧重强调程朱的道德论,试图通过强化道德教化来达到“振纲常,正人心,淳风俗”的目的。理学经世派则主张在推行道德教化的同时,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关注国计民生,研究有用之学,切实解决现实社会中具体问题,带有明显的政治实用倾向。

理学经世派与理学主敬派的不同还在于,能够用现实主义的立场来看待程朱理学,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意识到理学末流存在的流弊并试图予以纠正,而没有象理学主敬派陷入思想上的僵化和停滞。他们认为,人们把理学的空疏之病归罪于程朱是不公平的,理学的弊端是由后世腐儒所造成,与程朱诸儒无关。刘蓉说:“近世学者诵法宋儒,颇牵文义,动涉迂拘,用是常为世所诟病。不知周、程、朱、张数先生莫不洞达世务,体用兼赅,既躬豪杰之资,而所学所养又能充实光辉,含宏博大,非同后世腐小生寻行数墨,稍得一知半解,沾沾自喜,以为独得之秘也。”[19]在他看来,程朱等理学创始人不仅重“义理”,而且还“洞达世务”,通晓“经济”,讲的是“体用兼赅”之学,与理学末流“动涉迂拘”截然不同。程朱之学要旨是否可用“体用兼赅”来概括,是另一个问题。重要的是刘蓉提出了自己对程朱理学的新的理解,即程朱理学不仅包括作为“体”的“义理”,而且还应包括作为“用”的“经济”,是“体用兼赅”、“本末皆备”的学问。在这里,实用性成为衡量学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当然不仅是刘蓉一个人的看法,而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社会思潮。如夏炯也提出治学应当“归本于义理经济”的主张:

        学无大小,以适于用者为贵。故义理为上,经济次之,经学史学次之,诗古文词又次之。至于名物制度、声音训诂,不过藉以攻诗古文词,藉以考经史而已。诗古文词得其概实,经史涉其门矣。是当归本于义理经济,以求为有体有用之儒,斯可以名一家之学。[20]

意思是,在各种学问中,“义理”、“经济”最为重要,其地位应该高于其他学术门类。他把程朱之学称为“明体达用”之学,指出:“朱子之学,由博返约,尊德性,道问学,未尝偏废,得明体达用之全。”[21]他所说的“明体达用”和刘蓉说的“体用兼赅”意义完全一致。夏炯十分强调学术的致用性,认为讲求理学如果不能在治家治国的实际中显示出它的效用来,就根本谈不上洞知其真谛。他说:“根究义理者,虽尺短过长,未必悉归大道。而居家则能治家,居官则能为国,小用之而小效,大用之而大效,如是方可谓之有用之学。”[22]又说:

        穷经以致用也,用之于家,则自收束身心,整齐内外,人情物理知明处当,事事皆有实际;用之于国,则自农桑水利,风俗学校,以及奉公守法,洁己爱民,事事皆有实心。如是而后,可为通儒,而后可以谓之学者。[23]

无论是“穷经”,还是“求理”,都要以“致用”为依归。只有那些既尊崇“义理”,又知晓世事的人,才可以称为“通儒”、“学者”。理学的致用性被他作了充分的发挥。而对“义理经济合一”的思想进行总结性阐述的,则是曾国藩。他在姚鼐提出的“义理、考据、辞章”的基础上,把“经济”从“义理”中独立出来,与义理、考据、辞章齐驾并驱,从而形成“孔门四科”的说法。他说:“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24](1)最初,姚鼐曾经提出“孔门儒学”由“义理、考据、辞章”三科构成的说法,并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晚清时,理学大师唐鉴依然持这种看法。他在与曾国藩等人论学时说:“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还是重复姚鼐的说法。与姚鼐有所不同的是,唐鉴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讲求“经济”的必要性,但只把“经济”包括在“义理”之中,依然没有肯定它的独立地位。他说:“经济之学,即在义理内。”而他对“经济”的理解则是:“经济不外看史,古人已然之迹,法戒昭然,历代典章,不外乎此。”[25](2)曾国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治理学出于唐鉴而又高于其师,把“经济”从“义理”中独立出来,与其他三科并列,提出了“孔门四科”的观点,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艺诗赋皆是也;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26]

在“孔门四科”中,曾国藩始终把义理放在首位,其地位高于其他三科,强调在治学之前。首先要学习程朱理学,悉心体会程朱主张的“居敬穷理”,“诚正格致”等一套封建道德修养的理论,确立超凡入圣的志向。他说:

        人之才智,上哲少而中下多,有生又不过数十寒暑,势不能求此四术遍观而尽取之。是以君子贵慎其所择。而先其所急,择其切于吾身心不可造次离者,则莫急于义理之学。……今与直隶多士约:以义理之学为先,以立志为本。……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志既立矣,然后取程朱所谓居敬穷理、力行成物云者,精研而实体之。其事始于修身,终于济事百川异派,何必同哉?[27]

可见,曾国藩把“义理之学”视为维系道统,为人立本的根本依据,凌驾于其他三科之上,是治其他三科的基础和前提。要学其他三科,首先要学好“义理之学”。“义理之学”是“体”,是根本,其他三科是“用”,是“义理”的辅助。而在其他三科中,曾国藩强调的是“经济”,称之为“政事之科”,一切考求各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学问都包括在内,与“义理之学”互为表里。所以他说:“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可分,特其施功之序,详于体而略于用。”[28]曾国藩的以上言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义理经济合一”的思想,不仅把“经济”独立出来,予以突出的地位,将“孔门三学”发展为“孔门四学”,增强了儒学的实用性、应变性,而且又阐明了“孔门四学”之间的关系,明确地把“义理之学”视为根本,而其他三科则为“义理”的辅助,以“义理之学”纲领其他三科,坚持了封建主义的政治方向。曾国藩的这种观点不是孤立的,在晚清理学营垒中拥有不少拥护者。湖南籍学者朱文沐就是其中之一。

朱文曾经用果树的根、枝、叶、果作比喻,来说明“正学”内部各科学术之间的关系。他把“正学”中的“义理之学”比作果树的“根”,“经济之学”比作果树的“枝”,“考据之学”相当于“叶”,“辞章之学”相当于“果”。果树如果缺了根、枝、叶、果,便“不足以为树”,同样,如果“正学”缺少以上四科中的任何一科,也“不足以为学”。这是他所讲的一个方面。接着,他还讲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认为“孔门四学”并不是彼此平等,相互并列,而是象果树的根、枝、叶、果那样,有着主次、体用的区别。他说:

        其中有体有用。统言之,则根,本体也;枝、叶、果,用也。析言之,则干,体也;根,体之体也;枝,用也;叶、花,用之用也;果则用而反于体者也。有本有末,有先有后,有大有小。……是故为学必以干为本,以根为大本,以枝为用。而叶与花、果经纬其间。此为正学之定,则古今圣贤君子,由此其选也。[29]

    另一位学者沈源深也用“体用”、“根枝”来比喻说明“义理经济”之间的关系,指出:“余谓义理为经济之本,经济为义理之用。考据者,所以考明经济者也;辞章者,所以发挥义理经济者也。犹之木也,义理为根,经济为干,辞章、考据皆枝叶。故此四者,虽不可缺一,而犹必以义理为重。”[30]与朱氏不同的是,沈源深更加突出地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把它摆在仅次于“义理”而重于“考据”、“辞章”的显要位置。也就是说,“考据”、“辞章”的发挥,不仅不能离开“义理”,而且也不能离开“经济”。

    概而言之,在嘉道年间,随着清朝统治危机的暴露,一部分崇尚理学的学者打出“义理经济合一”的旗帜,试图“以经济之实,济义理之穷”,为程朱理学及封建制度寻找出路,形成理学经世派的思想主张。经过曾国藩等人的阐述发挥,这种思想主张的得到进一步充实,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共识:以“孔门四科”取代“孔门三科”,突显“经济”的地位;“义理”与“经济”既有体用之分,又互为表里,不可偏废,可以相互补充。“经济”虽然次于“义理”,但却高于“考据”、“辞章”。



[1]《大清仁宗睿(嘉庆)皇帝实录》第3册,台北文华书局影印本,第1768页。

[2]《大清宣宗成(道光)皇帝实录》第2册,台北文华书局影印本,第907页。

[3]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下,光绪八年四明花雨楼刻本,第29页。

[4]湖南省文献委员会:《湖南文献汇编》第2辑,湖南文献委员会1948年版,第111页。

[5]曾国藩:《罗忠节公神道碑铭》,《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05306页。

[6]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0页。

[7]《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32页。

[8]根据《清史稿》、《清史列传》、徐世昌编《清儒学案》以及《碑传集》、《碑传集补》等书统计。

[9]刘蓉:《致某官书》,《养晦堂文集》卷3,光绪三年思贤讲舍刻本,第45页。

[10]刘蓉:《致某官书》,《养晦堂文集》卷3,第5页。

[11]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12]龚自珍:《尊隐》,《龚自珍全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8页。

[13]吴嘉宾:《论内外罔欺疏》,《求自得之室文钞》卷4,同治五年广州刻本,第17页。

[14]曾国藩:《备陈民间疾苦疏》,《曾国藩全集·奏稿一》,岳麓书社1987年,第30页。

[15]曾国藩:《备陈民间疾苦疏》,《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32页。

[16]曾国藩:《应诏陈言疏》,《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7页。

[17]曾国藩:《议汰兵疏》,《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19页。

[18]曾国藩:《应诏陈言疏》,《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7页。

[19]刘蓉:《复窦兰泉侍御书》,《养晦堂文集》卷7,第4页。

[20]夏炯:《乾隆以后诸君学术论》,《夏仲子集》卷1,咸丰五年刻本,第9页。

[21]方宗诚:《夏仲子传》,见《夏仲子集》附文。

[22]夏炯:《学术有用无用辨》,《夏仲子集》卷1,第12页。

[23]方宗诚:《夏仲子传》,见《夏仲子集》附文。

[24]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2页。

[25]《曾国藩全集·日记一》,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92页。

[26]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2页。

[27]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曾国藩全集·诗文》, 442443页。

[28]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3页。

[29]朱文:《果木明正学全体记》,《慎甫文存》,咸丰三年长沙丁氏刻本,第30----31页。

[30]沈源深:《劝学浅语》,光绪二十六年求实书院刻本,第15页。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乔瑜: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
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
王宪明: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
李国彤:妇女的“三不朽”:写...
  最新信息
新书:《陈寅恪新论》
马春霞 朱 煜:由“蝇头小事...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王 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彰显魅力...
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
邱志红|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