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二),黄山书社1996年12月版,第188页。
[2]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242页。
[3]姜书阁:《桐城文派评述》,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97页。需要指出的是,胡适、姜书阁等人是在对桐城派基本持否定态度的基础上强调要实事求是地研究桐城派的,姜书阁的《桐城文派评述》一书是最早一部研究桐城派的专著,他在全文开篇时即写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桐城派从康熙年间到民国初元,占据中国文学界二百余年,对于我们学术上的影响――自然是坏的方面多――非常之大。”(姜书阁:《桐城文派评述·自序》,第1页。)
[4]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48页。
[5]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于1929年出版,2000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出版。
[6]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该书最早由无锡国专学生会于1932年12月集资排印,次年九月由上海世界书局正式出版。近有岳麓书社1986年版本。
[7]王气中:《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安徽历史学报》1957年创刊号。
[8]参见王献永:《“五四”以来桐城派研究讨论情况综述》,王献永著:《桐城文派》,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163页。
[9]刘声木编撰的《桐城文学渊源考》十三卷及《补遗》三卷、《桐城文学撰述考》四卷及其《补遗》四卷,1929年会刊于《直介堂丛刊》。1989年,黄山书社出版了由徐天祥点校的《桐城文学撰述渊源考》合编本。刘声木所著《桐城文学撰述渊源考》,除去卷一所列师事及私淑归有光者外,全书共收录方苞以下共计1052人。刘声木所收似过为宽泛,但大体反映了桐城派各期的传承与构成情况。
[1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34,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49-50页。
[12]郭绍虞撰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于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上、下册1999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再版。
[1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页。
[14]欧远方:《<桐城派研究论文选>前言》,安徽社科院文学所等编:《桐城派研究论文选》,黄山书社1986年11月版,第2页。
[15]陆联星:《桐城三大家时代学术文化之横观》,安徽社科院文学所等编《桐城派研究论文选》,第75页。
[16]王镇远:《桐城派与时代风尚》,《文学遗产》1986年第4期。
[17]王献永:《桐城文派》,中华书局1992年1月版,第161-179页。
[18]汪龙麟:《桐城派研究》,段启明、汪龙麟主编:《清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247-276页。
[19]裴效维、牛仰山:《近代桐城派研究》,裴效维主编:《近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262-298页。
[21]张光亚:《桐城派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借鉴》,安徽社科院文学所等编:《桐城派研究论文选》,第1页。
[22]黄霖:《论姚门四杰》,《江淮论坛》1985年第2期。
[23]叶易:《中国近代文艺思潮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4]吴雁南主编的《清末社会思潮》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25]吴雁南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四卷本由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26]关爱和的《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一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28]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湖南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2页。
[29]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第89页。
[30]魏继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页。
[32]尤信雄:《桐城文派学述》,台湾文津出版社1975年4月版。
[33]徐寿凯:《桐城文派绵延久远原因蠡测》,安徽社科院文学所等编:《桐城派研究论文选》,第92页。
[34]徐寿凯:《桐城文派绵延久远原因蠡测》,安徽社科院文学所等编:《桐城派研究论文选》,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