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前沿与理论研究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学术史的追寻 文本研读与资源共享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 学界动态 >> 专题综述 >>
周积明 雷平: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进展及其述评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6-14

               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进展及其述评

                             周积明 雷平

有清一代学发展呈现出大开大的格局,相关的学文化史也一直是学人们不断探索和重新认识的领域。近年来清代学文化的研究更是取得较大的进展,学者们不囿成说,锐意创新,不断转换视域,取得列新的突破。

一、“乾嘉新义理学”的探讨 

 

在传统的观念中,清代思想界,尤其是乾嘉时期的思想界可谓是乏善可陈。梁启超在《清代学概论》中即明确说:“吾常言:‘清代学派之运动’,乃‘研究法的运动’,非‘主义的运动’”。[1][1]新儒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中,更是以非常沉痛的口气说:“我们这个课程只讲到这里。明亡以后,经过乾嘉年间,一直到民国以来的社会思潮,处处令人丧气,因为中国哲学已经消失[1][2]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在谈到戴震时说:戴震之哲学,“在当时除章学诚解外,并未成为支配的学说,没有起着社会影响。”[1][3]朱维铮先生1999年也撰文称乾嘉时期的思想界“沉闷之极”。[1][4]近年来,清代学研究在“乾嘉有考据无思想”这一传统定论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乾嘉新义理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研究上。 

“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是在“戴氏之义理”的研究上展开。所谓“戴氏之义理”,正如焦循所说:“非讲学西铭、太极之义理。”[1][5]台湾学者张寿安女士概括其最有建树的指有三:“一,重视人情人欲之满足,理不可忤逆情欲;二,建立客观性的理,理在具体事物中,天理并非‘如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而是必须用人的心‘智’去审察剖析才能得知,因此,不断学习知识以增进人的识断能力,就构成戴氏义理学的第三要点:重学主智。”[1][6]然而,在传统学史论中,“戴氏之义理”只不过是空绝响,和者甚寡,乾嘉学在整体上仍然被描绘成章学诚所形容的“有如桑蚕食而不能抽丝”,或如梁启超所批评的,一如“化石”。 

随着视野的转换和研究的深入,70年代中期,湾学者率先在乾嘉学研究上提出突破性的创见。英时提出“基调转换”概念,批评“好像汉学完全不表现出任何思想性(义理)”的偏见,指出:“尽管清儒自觉地排斥宋人的‘义理’,然而他们之所以从事经典考证,以及他们之所以排斥宋儒的‘义理’,却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儒学内部一种新的义理要求的支配。”[1][7]他还深入的剖析到:“如果我们坚持以‘心性之学’为衡量儒学的标,那不但在清代两百多年间儒学已经僵化,即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千年中儒学也一直停留在‘死而不亡’的状态之中。相反,如果我们对儒学取一种广阔而动态的看法,则有清一代的‘道问学’传统正好可以代表儒学发展的最新貌。”[1][8]尽管氏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戴震和章学诚,但他的见解无疑为乾嘉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论。 

1994年,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出版张寿安女士的新著《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儒学思想的转变》,在这部著作以及与这一著作相关的其它论著中,寿安女士提出“乾嘉新义理学”的概念,并以敏锐的思维、缜密的论证,对“有考据无义理”、“有考据无经世”的关于乾嘉学的传统定论,作出颠覆性的发言。寿安女士对“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有三大贡献:第一,深入清代考证学的腹地,对乾嘉时期以考据为论证方式的若干争辩焦点进行十分细的清理,从而以新的眼光发现考证下蕴藏的思想性。寿安女士通过对清儒关于“姑嫂有服、无服”、“子妇、夫妇孰重孰轻”、婚姻关何时成立、理礼关等争议问题的考辨发掘出清儒在经学考证后蕴涵的丰富思想内容。第二,寿安女士不仅慧眼独具地发掘出清儒考据学中的思想性,而且清理出“乾嘉新义理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以礼代理思潮的兴起。第三,将“乾嘉新义理学”定位于“传统礼秩脱臼”的历史位置上。所谓“传统礼秩脱臼”,实际上涉及到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问题。寿安女士通过对清儒论争命题的考辨,敏锐地觉察到清中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内部新型文化价值的躁动,从而揭示“乾嘉新义理学”的近代指 

继张寿安之后,湾学者在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中继续推进。1999年,北里仁书局出版彰化师大学国文张丽珠教授所著《清代义理学新貌》,为“乾嘉新义理学”的讨论提供新的思考和新的视野。如果说张寿安女士的研究是“小焦点、大议题”,绵密细腻,那张丽珠女士的研究则是宏观建构,视野开阔。其大著虽以“清代义理学”为考察重点,但是所论戴震、焦循、凌廷堪、阮元诸人都是乾嘉时期人物,书中以大量篇幅论述的考据学,也是乾嘉时期的主流学,故张丽珠女士的研究实际上是“乾嘉新义理学。综观张丽珠女士对“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其贡献亦有三点:第一,依据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揭示“清代义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张丽珠女士独蹊径,以传统的“道器观”来考察儒学的发展全程,指出无论是理学还是考据学都不足以应对当时经世济民的时代诉求,进而论证乾嘉新义理学应是“被期待的”这一命题。第二,在《清代义理学新貌》中,张丽珠教授提出“形上思辩义理学”和“形下经验领域的义理学”两种不同的义理类型说,并辩证剖析两者的相互关及其在儒学发展全程上的位置。“形上思辩义理学”以程为代表,“形下经验领域的义理学”则指涉的是清儒义理学。这两种不同的义理学共同构成儒学丰富的内涵,都只能在其各自的领域围内加以评判。第三,从理论上揭示考据学的义理内涵。张丽珠女士指出:“考据学虽然是通过方法论以获取成果,但它却是建立在‘价值转换’之‘时代课题要求’基础上的”,具体而言,即从“形而上之‘道’到形而下‘器’”的价值转换,带来“从主观思辩到客观考证”的方法论的变异,由此方有考据学的发生。她进一步认为:“既然考据学之兴,其意义是被肯定的,则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就不应该完全排除义理成分的发展,即使后来走上‘辨’、‘证’、‘校’、‘补’的考证之途中,其‘进求义理’的考据本旨,也必然还是潜伏在儒者心中,随时等待机会发芽。”[1][9]她的论证,从不同角度与寿安女士相互呼应,对关于乾嘉学的传统偏见作出有力的矫正。2003年,张丽珠教授又出版《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会》[1][10],该书对乾嘉新义理学进行更深入讨论,其主要贡献有二:其一,进一步发掘“乾嘉新义理学”的内涵。在《清代义理学新貌》中,张丽珠教授曾提出“形上思辩义理学”和“形下经验领域的义理学”两种不同的义理类型说。在《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会》中,张丽珠教授又进一步指出:“清儒在宋明理学发扬道德理性以外发扬经验价值,另倡情性之学而以智性,则以清代新义理学名为‘情性学’,以示相捋于宋明‘心性’之学,并以 ‘清代情性学’与‘宋明理学’作为儒学长期发展中两种不同形态义理式的代表”。其二,着重论述清儒所务力发扬的经验价值,是中国迈现代化进程所必须的“价值转型”,是儒学得以完成早期现代化的内在依据。张丽珠教授关于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虽然别开生,但似乎过于偏重于理论建构,其“乾嘉新义理学”的产生应是“被期待的”的论断则具有显然的目的论史学的意味。 

在乾嘉时期的义理学研究上,湾学者还有一个颇为重要的集性成果,这就是由中研院文哲研究所林庆彰教授和张寿安教授主编的《乾嘉学者的义理学》(上下册)[1][11]。该书是林庆彰教授主持的为期三年半之“乾嘉经学研究计划(1999——2002)”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收入两岸三地学者研究乾嘉时期义理学的论文20篇,“篇篇都有自得之见”(主编张寿安教授之语),值得充分关注。 

在大陆学者中,研究乾嘉新义理学较为有力的是湖北大学周积明教授。周氏在《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以及2002年高雄中山大学举行的“第三届清代学史国际研讨会”上相继发表《关于乾嘉新义理学的通信》、《四库全书总目与乾嘉新义理学》以及《从“戴氏之义理”到“乾嘉新义理”》,对“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形成如下认识:第一,在方法论上,必须转换视域,不能以宋明义理学为“义理”的唯一形态。[1][12]第二,在概念的界定上,要把握住“新”这一层意义,即乾嘉诸儒所探讨的问题虽然仍然属于道德论的畴,但在核心价值上相对于宋明诸儒发生重要转型。所谓“乾嘉新义理学”,主要是指乾嘉时期居于主流的学文化思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力主遂情达欲,反对存理灭欲;力主理气一,反对理在气先;主张实证、试验、实测以及行为效应和社会功能,摒弃言心言性的形上之学。第三,在价值判定上,“乾嘉新义理学”具有近代指,属于中国早期启的内容,是一个广阔社会背景之下的社会文化思潮的涌动。 

作为一个刚刚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围绕“乾嘉新义理学”,从概念、框架到内涵都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展开。如“乾嘉新义理学”与晚明思潮的关,尚缺乏周密的讨论,但无论如何,从“戴氏之义理”到“乾嘉新义理学”,内涵大大扩展,个体的学文化观念成为群体的时代的文化思潮的有机成分,乾嘉学展现出新的历史内容和新的文化意态,这是清代学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对清代学特别是乾嘉学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史学启示。这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挑战性的课题,值得清代学史与思想史的研究者充分关注。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乔瑜: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
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
王宪明: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
李国彤:妇女的“三不朽”:写...
  最新信息
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
马春霞 朱 煜:由“蝇头小事...
邱志红|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
桑 兵:对话前贤与标高学术
新书:《陈寅恪新论》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彰显魅力...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王 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