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前沿与理论研究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学术史的追寻 文本研读与资源共享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 学界动态 >> 学者访谈 >>
金冲及先生治学答问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07
 

【原文出处】《史学月刊(开封)20145期第119131
【英文标题】A Talk about Scholarship by Jin Chongji

【内容提要】

1947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以来,从上海到北京,从大学到研究机构,从当年满怀激情、初出茅庐的青年历史工作者到成长为如今著作等身、受人尊敬的历史学家,金冲及先生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金冲及先生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导,在细致扎实的史料基础上,以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前进的源动力,才能使历史研究更好地肩负起增强人民爱国主义情感、维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伟大责任。对学问扎实深入,对外界不等不怨,对未来充满希望,金冲及先生的话语中流淌着对新一代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深情关怀与殷切期望。
Since entered history department of Fudan University in 1947,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 from the university to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a youth history practitioner with enthusiasm to a respected historian, Jin Chongji has been tightly bound to the stud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Jin Chongji considers that we must insist o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Marxism as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historiography, based on solid historical records, combined with innovation as the source power, our history research could take on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to enhance the cohesion of our Chinese nation. Taking seriously to the study, never waiting or complainning to waste time, being hopefully to the future, Jin Chongji shows his full expectancy and solicitude for our young history practitioners.

【日    期】2013-12-20
【关 词】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史学理论Jin Chongji/stud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theory of historiography.


    
张燚明访问、整理
    
金冲及先生,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史学会会长,现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著有《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主编《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合著有《辛亥革命史稿》、《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论清末的立宪运动》等。
    
一 六十载治史之路
    1.
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
金老您好!在您年轻的时候,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命运大转折的年代。在那激情荡漾的岁月里,您是否也面临着人生的选择与彷徨,又是怎样决心投身到历史研究之中的呢?
    ■
193012月在上海出生,1947年考入复旦大学史地系(1949年改为历史系)读书。当年选择读历史,我思想上有过斗争,因为那时读历史的人找工作很困难,有个吃饭问题。但自己实在喜欢历史,感到它讲的是古往今来那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最动人的历史场面、最有智慧最有才能的历史人物,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知道了一些后,又会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希望更多地知道一些。那时年纪小,就想,将来工作的事等到将来再说吧。就这样,选了历史这门专业。
    
进了大学,最初是用功读书的。但当时的局势使自己无法再平静地读下去。眼看着国家和社会状况一天天坏下去,眼看着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和种种暴行,如果国家和民族没有前途,个人理想和出路都谈不上。一个有正义感、有血性的年轻人怎么能不顾现实只是埋头读书?于是就横下一条心,全身心地投入了当时的爱国学生运动,并于1948年初加入了当时处于地下的中国共产党。这年8月底,我遭到国民党政府特种刑事法庭的传讯和通缉,根据党组织的要求,在外面躲了几个月。这段时间既不能出去,也无法参加活动,不过利用这些时间读了不少理论书籍,对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的。上海解放后我回到学校,忙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还先后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学生代表)、学生会主席,常常缺课。即便如此,学校里系统的专业教育对我的影响依然很深很深。我听过周谷城、周予同、谭其骧、胡厚宣、陈守实、蒋天枢等老师讲的课,还选读过冯雪峰、唐弢、章靳以等老师的课,谭先生80华诞时,我给先生的贺信中讲道:老师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年轻时也许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时间相隔越久,这种感受反而越来越强烈。如果年轻时没有受到过这些熏陶,在心中对怎样才算是做学问树立起一种无形标尺、不如此就不敢拿出来,恐怕连今天这点微薄的成果也难以取得。这确是我的由衷之言。不能不说到,在课外还挤时间读过不少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读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的书,新中国成立初主要是读新华书店出版的书。那时还年轻,读的又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书,在头脑里深深扎了根,可以说终生受用不浅。
    1951
年,我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留在学校里先后担任团委书记、教务部副主任、教学科学部副主任等。最初内心也有过一些矛盾,希望回到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专业去。但转而想想,革命的胜利得来多么不易,难道能一胜利就各奔前程?那样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所以,从这时起,直到2004年从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的岗位上离休,每天8小时在办公室上班,前后共53年。
    □
从一名青年历史研究者成长为令我们后辈敬仰的师长,一定与老前辈们的悉心关怀、同学们的互相砥砺及您多年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能否让我们分享您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
从个人来说,幸运的是1952年复旦大学校党委鼓励有条件的党政干部在系里兼课,那时叫双肩挑。这自然是我十分愿意的。正好教育部在院系调整后规定,大学历史系都要设置中国近代史课程(指的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我参加了编写教学大纲。由于过去史学界的传统很少把中国近代史看作学问,老先生极少专治中国近代史的,这又给了我一个机会:我从1953年起给学生讲中国近代史的课,先是给新闻系讲,以后给历史系讲,1960年起又带了5个研究生(当时叫副博士研究生”),这算是副业生产
    
讲课的头几年没有写什么研究文章,很幼稚地认为,有了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和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一些基本问题都讲清楚了,还有什么可研究的?当时的史学刊物只有《历史研究》(1954年创刊)和天津的《历史教学》、河南的《新史学通讯》(现在的《史学月刊》,后两种刊物1951年创刊),还有一些杂志和报纸刊有不多的史学文章。在中国近代史方面,除太平天国史外,发表的研究文章实在很少。这种状况和今天真是大不相同。我发表的第一篇史学文章是《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历史研究》1955年第2)。写那篇文章,事前并没有想得很多,只是因为胡绳上一年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的文章,影响很大。他主张用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中国近代史中划分时期的标准。我那时教这门课已经一年多,觉得应该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状况结合起来,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准。这两者是一致的。春节那天,我在办公室里值班,想起这件事就写了一篇比较长的意见寄给《历史研究》编辑部,当时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发表,只是像写一封长的读者来信那样,所以用了这个题目。没想到《历史研究》很快就发表了,并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从这件事我深深感到:编辑部对年轻人的热情扶持,对他日后的成长实在是很重要的。
    
这一年,我还写过一篇《论1895年至1990年英国和沙俄在中国的矛盾》,发表在复旦大学的学报上。这是我第一篇利用原始资料写成的史学论文,其实只能算习作或尝试,但我当时是用心写的。第二年,我又写了一篇《云南护国运动的真正发动者是谁》。它比上一篇有进步:上一篇基本上是叙述性的,这一篇可以初步地说是分析性乃至论战性的。以前,对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运动发动者是谁,有许多不同说法,如说是蔡锷、唐继尧、梁启超以及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等。这篇论文收集了当时能找到的尽可能多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论是:云南护国运动的真正发动者是辛亥革命时期受过革命思想熏陶的新军中下级军官。后来,李根源先生的公子李希泌告诉我:他父亲当年看了这篇文章后很称赞。李根源先生在清末做过云南讲武堂总办,护国运动时担任总参议。得到他的肯定,我自然很高兴。《人民日报》也介绍了这篇文章。那几年,我一年只写一篇论文。觉得与其一年写10篇文章都在原地踏步,不如一年用心地写好一篇文章能比原有水平有所长进,求得写一篇文章能进一步。看来,在研究工作起步的时候,这样做是有好处的。
    
在大学里工作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除教学相长外,可以共同切磋学问的人多,还可以同不同学科的学者交换意见。其中,同我一起谈论学术问题最多、合作时间最久的是胡绳武。他比我年长7岁,我进大学时他是同系四年级学生,还算是同学。我们先是合作写论文,到1959年合作出版了我们第一部学术著作《论清末立宪运动》,许多看法都是两人平时在读书后议论出来的。
    □
您和胡绳武先生合著的《辛亥革命史稿》作为您青年时代的一部力作,以宏大的篇幅,将辛亥革命的历史细节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一部重要专著。当时您为何以辛亥革命作为切入点,开启如此深入的研究工作呢?这部巨著在您心目中又有着怎样的地位呢?
    ■
随着年岁稍长和学术上的积累稍多,我就考虑到研究工作应该确定重点方向。这样,奋斗才有目标,精力才能集中,研究工作才能做得更深透一些。不能老是东一枪西一枪什么都弄一下,而什么都如蜻蜓点水,并不深入。本来,我们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等问题都写过文章。经过反复斟酌和筛选,我和胡绳武两人确定把辛亥革命作为共同的重点研究方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第一,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十分重要,这不需要多说;第二,它当时在近代史研究中恰恰是个薄弱环节,我们作为教学主要参考书的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只写到义和团为止;第三,复旦大学所藏这方面的图书报刊资料比较多,自己对它也特别有兴趣。当然,重点并不等于唯一。在大学里教书,其他方面的有关知识也需要不断补充和思考,这对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是有益的。
    1961
年,我们两人一起到武汉参加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那时和现在大不相同,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极少,复旦大学不算闭塞,但我们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回来后,就决心共同写一部多卷本的《辛亥革命史稿》,力求写得扎实些,在分析上有些突破。1963年,第一卷写完,上海人民出版社已经决定出版,编辑部看过稿子后的具体意见也给了我们。但当时的政治空气越来越紧张。当时的政治气氛越来越逼人,听说夏衍准备拍电影《秋瑾》,江青就讲:怎么!现在还要宣传国民党?”我们这部书的主题是讲国民党的前身兴中会和同盟会,这时候拿出去,岂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于是就搁置了下来。没想到这一搁就搁了18年。
    
粉碎四人帮后,我担任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重新把以前的研究工作再捡起来,和胡绳武教授一起着手撰写《辛亥革命史稿》第2卷到第4卷。1991年,这套4卷本的《辛亥革命史稿》终于出齐。
    
这部书论述的范围,起自甲午战争,止于二次革命失败,前后共20年,力求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和阶段性,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对外关系融合在一起,描述事态的演变轨迹,而不是把这些方面分割成各自孤立的主题。但全书的主要着眼点是考察这场革命运动发生、发展、胜利和失败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写成一部中国这个时期的通史。书中大量引用当时的期刊报纸、当事人的文集和回忆录,以及有关档案,力求使它成为原创性的研究。
    □“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十年文革当中,您也受到了冲击。在时事艰难之中,您又是如何面对艰辛、坚守学术之路的呢?
    ■1965
年,我奉调至文化部,在政策研究室工作。说老实话,在上海工作的人一般不愿意到北京来,在大学工作的人一般不愿到机关来,而且那样离我的专业就更远了。不过,我那时倒没有太多想法,只是从服从组织调动的组织观念出发,来到了北京。到北京后,和在复旦时不同,晚上和假日的时间大体上能由自己支配,我又没有其他业余爱好,就可以多读一点自己想读的书。
    
没想到,文化大革命不久就爆发了。19681月,复旦的造反派到北京说找我外调,在文化部宿舍门口停了一辆汽车,跳出几个人把我架上车开到火车站,就押回复旦,在学生宿舍关了整整一年,到12月把我押回北京,同时带去一份材料。后来才知道那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学生中一个军统特务(当时已判无期徒刑,在青海劳动改造)凭空捏造,说我在1948年被告发是地下党员后就成为特务组织学运小组成员。在文化大革命中,即便没有材料,造反派还竭力想给你点材料出来,何况送来了这样一份据说写得活灵活现的材料。这件事又审查了四年,其中有三年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处于被监督的情况下种水稻,不许回北京,不许同家里人见面。五年中,除了写交代和检查外没有写过别的,书也不能看。一看书,军训队就来训你:怎么?没事了?不考虑考虑问题?”
    1972
年底,当时负责国家文物工作的王冶秋不顾我当时的艰难处境,下调令把我调到文物出版社,先后担任副总编辑和总编辑,达十年之久。调令一来,原来挂着的是不是特务的结论才作了出来,党的组织生活也恢复了。我以前从来没有从事过文物工作和出版工作,离开那里后也没有再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但我从不感到这十年是浪费,相反觉得很愉快,很有收获。
    
那时,全国出版文物书籍的出版社只有这一家。能够有系统地策划并整理出版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然很兴奋,觉得为此投入自己全部心力是值得的。以往,史学工作者一般着重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对考古发掘资料不很熟悉,而许多重要历史问题(特别是古代史中许多问题)常常需要依靠考古资料来解决。我是学历史的,因此在主管《文物》月刊时,每发表一篇重要的考古发掘简报,总要求约有关专家写一篇或几篇文章,结合历史文献,说明这些考古成果的价值和它能说明历史(或专门史)上哪些问题,同简报配成一组发表。在出版考古发掘报告时,也这样要求。
    
出于工作需要,自己的知识面有了拓展:不仅有系统地补充了考古、青铜器、陶瓷、古建筑、书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用一年业余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接着又读二十四史,几年内读了14(虽然读得很粗),因为如果对各个时期的历史大背景缺乏了解,就很难做好文物编辑工作。同时,从经常接触的考古和古代史专家那里,也学到许多知识,建立起广泛的友谊。
    
这段历史给了我一点体会:无论把你放在什么岗位上,即便不是你熟悉的或不是原来所期望的,只要全力以赴地投入,总会学到一些东西,有不小的收获。如果抱着临时观点或应付了事,结果时间徒然浪费掉而又一无所获,那才是很不值得的。
    2.
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岁月
    □
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可以说是您治学岁月中的一次大转折。在五十知天命时,您深入到之前并不熟悉的学术领域,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与挑战?又有着怎样的付出与收获?
    ■
粉碎四人帮后,我本来可以要求回到熟悉的专业岗位上。但想想自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被文化部调来的,怎么能情况一好就掉头他去,这在道义上说不过去,所以没有提出来,又在那里工作了五年。直到1981年夏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李琦同志为准备编写《周恩来传》调我去。因为文化部不肯放,所以先是借调,到1983年初才调成,第二年担任室副主任,1991年担任常务副主任,一直到2004年离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调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后,我虽还担负着不少行政工作和其他任务,但毕竟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专业工作上来了。
    
我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有一个困难:以往对党史没有作过专业研究。到了50岁才大改行,步入这个新的领域,这确是我的弱点,但并不是到了这个年龄在新挑战面前就只能无所作为了。文献研究室的工作当时是胡乔木主管的,他对工作抓得很细。我刚去的时候,胡绳还当过一段文献室的副主任。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中央文献研究室有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保存着大量党史资料,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的原始资料。这太有吸引力了。所以办法只有:不气馁,不取巧,从系统认真地钻研原始档案着手,并多向其他同志请教,脚踏实地,奋起直追。好在党史终究也属于历史科学,具体对象和资料虽有不同,但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要求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可靠的历史资料,把它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作出恰当的判断。以往受到的史学训练,对新从事的党史研究工作,确实是很有用的。
    1991
年内有8个月时间,我随胡绳一起住在玉泉山,参加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这部书要以四十多万字写出党70年的历史,力求把这个时期的历史理出一个头绪来,做到条理清楚,文字精练,有历史感。胡绳有8个月住在玉泉山,全力投入这项工作。平时又能多次听到胡乔木对党史中许多复杂问题的具体分析。这段难得的经历等于得到两位大师手把手的指点,使自己受到很大教益,也进一步领会到,对历史上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宏观全局和历史发展的主线而孤立地去考察,那样不但不能对事情有真切和深刻的理解,还容易以偏概全,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来。
    
在中央文献研究室期间,我曾多次参加中央重要文献的起草工作。这对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至于对1949年以前国民党的历史,我原来比较熟悉。并且深感:要研究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能不同时也了解国民党的历史,有如观察一场棋局,不能只看一方如何布局和下子,还必须留心对方怎样布局和下子,否则是看不懂这局棋的。在此期间,我担任过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副主任,在这方面也很有收获。
    □
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期间,您的一批学术代表作涌现了出来,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批专著的成书过程呢?
    ■
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主要任务,一是编辑出版党和国家以及主要领导人的文集、文献汇编,二是研究这些领导人的思想和生平。前一方面的工作之外,我做得更多的是后一方面。我曾经主编《毛泽东传》的新中国成立之前部分、《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与其他同志共同主编《毛泽东传》的新中国成立之后部分、《陈云传》、《李富春传》;共同撰写《邓小平传略》。《毛泽东传》和《周恩来传》的新中国成立之前部分,两书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个人著作有:《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五十年变迁》、《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等。
    
其中,200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的《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是我在年过70岁以后利用公余时间写成的。为什么把1947年称为转折年代”?因为这一年,统治中国20年的国民党从优势转变为劣势,由强者变为弱者;反过来,中国共产党却从劣势转变为优势,由弱者变为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很快到来的。这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短短一年内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它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后来,这本书被收入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文库
    3.
退而不休,志在千里
    □
您在离开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领导岗位之后,以近耄耋之年的高龄迎来了更加芬芳醇香的学术生涯又一春,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以百万余字的恢弘篇章,书写了20世纪中国从苦难迈向复兴的艰辛历程,在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是怎样一股动力推动着您取得了如此成就?
    ■
我是在74岁时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在岗期间,主要精力是投入集体写作。退下来以后,还用了一年时间完成《陈云传》的编写工作。这以后,先写过几篇两三万字的论文,大多是原来在完成集体任务的工作中读了较多原始资料,或者在头脑中积累了较多想弄清楚的问题,有所思考,但由于写传记的篇幅限制,没能在承担的任务中写进去的东西。
    
我在满75周岁的第二天开始动笔写《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这部书约120万字,从中日甲午战争写到2000年。说动笔,确实是写,因为我不会用电脑写作,只能很笨地用笔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甚至连大段引文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录。这样写了两年多。
    
到了这个年龄,为什么还要这样自讨苦吃?从个人来说,大概有几个原因:第一,在20世纪的100年里,我生活了超过70年。和同时代的中国人一样,经历过多多少少的痛苦和欢乐,也在不断地追求和思考,可以说见证过这段历史。这就产生一种冲动,想把自己亲历或知道的这段历史记下来。虽然我也清楚,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性,很难说自己的记述都是正确的。第二,命运使我成了一个史学工作者,从大学历史系读书至今已六十多年。几次工作岗位和任务的变动,使我的研究范围恰恰基本上是从晚清到改革开放这一百多年,有机会接触到比较多的这段时期的历史资料。而对中国来说,20世纪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一百年。当20世纪来临的时候,西方列强的八国联军正占领着中国的首都北京,中国已濒临灭亡的边缘。一百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到这个世纪结束时,中国的面貌已发生使世界惊讶的变化,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过去我所做过的多是单个专题研究,到老年把它们综合起来写成一本纲要性的书,条件比较有利。写作时,力求写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又对一些关键性地方多作一点特写镜头式的叙述和分析。第三,动手时掂量过,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精力看来有可能写完这部书,何况还有过去写的一些东西可以利用。这样,便下了决心。
    
这部书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写了近三年,在2009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印了八万多册,看来还是为一些读者所需要的。
    2011
1212日,在81岁生日前一天,我完成了《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的初稿。在这本书中,我关注的是国共双方最高统帅在这场战争中怎么判断、决策和应对。三大战役是名副其实的大决战。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倾尽全力。双方统帅的高下和优劣,在这种全力较量的检验中,表现得远比其他时候更为明显。面对同一个问题、同一场战役,毛泽东和蒋介石常常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判断。战争的胜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客观因素是否具备,取决于人心向背,取决于各级将领、战士及民众的共同努力,而有了这些条件以后,军事统帅的作战指导是否正确,无疑可以起决定作用。在这本书中,我没有做出太多议论,只把事实列在那里,让读者自己作判断。
    □
除了日常的学术研究和行政工作,您也投身到了社会团体和学术交流的活动之中,在这其中您又收获了怎样的感悟呢?
    ■
多年来同我关系最深的社会团体是中国史学会。因为我最喜爱的工作是史学,对它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担任过中国史学会第二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五届副会长,第六届会长,现在是名誉理事。在学会里结识了许多不同学科的史学界朋友,建立起很深的友谊。我还担任了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的会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我当过十五六年的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同他们的关系是特别亲密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重要变化:同海外学者建立起比较密切的联系,曾到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挪威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其中不少是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年,曾在日本京都大学担任了半年客座教授;2008年,被俄罗斯科学院全体院士会议选举为外籍院士;在国内也同来访的海外学者有较多的交往。这些活动,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注意到许多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增长了知识,是十分有益的。
    
现在,我还在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当兼职教授,负责带过11个博士研究生。以后,如果健康和精力许可,希望还能在史学领域内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 关于史学研究理论的一些看法
    □
当下社会之中,历史热民国范的流行之声不绝于耳,大众对于历史的关注度和热度不断升温,历史本身已不再那么神秘,人们对于历史及历史研究的认识也逐渐深入。那么,身为资深的历史研究者,您认为历史研究本身的意义何在呢?
    ■
首先,应该搞清我们所从事的历史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不可替代性?这样才能明确历史学创新的真正涵义,更好地发扬它的优势和应有的社会作用。
    
给历史下一个定义非常困难。有人打过形象的比喻,说历史就是人类的集体记忆、集体经验。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不少人常有一种错觉,好像什么都是从自己开始的,从现在开始的,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不再有什么价值。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连续性的问题。今天是由昨天发展而来,过去的很多因素在今天的现实中还在起作用。历史不只是一个人的记忆,而是无数代人长期内共同留下的记忆。记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记忆,他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就无法理解,更无法很好地去处理它,甚至无法生活下去。在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好哪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它过去的历史。人们交朋友,只知道所交朋友的现状是不够的。如果你要想和对方深交,就一定要了解他的历史情况,他的家庭、他的经历、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以及他对一些问题的态度等。对他了解得越深,就越有把握决定值不值得与他交往,应该如何交往。又比如去一个新单位工作,除了要了解这个单位的现状外,还要了解它的过去,了解它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你了解得越清楚,工作的把握就越大,信心就越足。这仅是比喻而言。当然,我们所说的历史不仅限于个人的范围,主要是就群体、国家、民族而言。而且,中国人不仅要知道本国的历史,而且还要知道世界的历史,知道世界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知道世界上许多问题的来龙去脉。这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历史又是人类的集体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把人们过去实践中一次次检验的结果汇集在一起,记录下来。现在,有的人只看重理论,忽略历史。当然,理论作为对某一类事物发展规律所作的概括,无疑对行动有着极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一般说来,它只能告诉你事物的一般的状况。世间万物多姿多态,非常复杂。只有抽象而笼统的认识,远不足以达到对事物的深入了解。理论将事物发展的一般性原则抽象出来,而只能把一件件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的东西舍弃掉,只知道这些,容易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毛病。实际上,没有个性、没有特殊形态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一个只有书本知识的人,不懂得事物除了有一般规律外,还有许多次要的因素、具体的形态,那就会在行动中犯脱离实际的错误。
    “
事非经过不知难。历史学的作用不光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且要具体地描述各个事物的发展过程。而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它的特殊性,很多看来是次要的因素,都会在历史过程中起作用。一个有经验的人,有丰富历史知识的人,遇事就知道不能只靠一般道理去处理,还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历史是不会重复的,现在正发生的情况决不是过去历史的简单再现。但人们多一些历史知识,多了解点历史上那些成功与失败的事实,就会在处理现实问题时做到胸有成竹。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道:历史研究的作用在于益人神智。这句话说得很精辟。历史的确能够增强人的智慧。历史学并不要求把所有的人和他们的所有活动都记录下来,这是做不到的。历史所记录的往往是我们的先人,包括那些杰出的、有才智的人们面对复杂环境、棘手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与活动,或者是获得成功的经验,或者是遭到失败的教训,为后人留下借鉴。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发展整体素质。从大的方面讲,历史经验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像历代关于治水、治河就提出过许多办法,许多措施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再像当前我国开发西部的宏伟工程,就需要参考我国历史上经营边疆的经验,开发西部地区的经验教训,还要了解外国的有关历史,如美国的西部大开发的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经营落后地区的作法,考察哪些作法是有效的,哪些作法是无效的、失败的。这些情况知道得越多,对我们今天开发西部就越有助益。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开发西部只要翻翻史书就找到办法了,各国的情况、各个时期的情况都不同,首先还是要弄清现实情况,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才能对症下药。但如果我们多一些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不就更成熟、更顺利些吗?懂得历史经验的人处理问题,比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是大不相同的。
    
历史记载帮助我们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拿民族来说,民族的形成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交流等等。但它必须在思想、风俗、文化、经济等几个方面有共同的东西,彼此之间要有认同感,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整体,对过去有共同的记忆,在今天有共同的利益,在未来有共同的命运,这样才能真正联结为一个巩固的社会共同体。人们可以从我国各民族共存发展的历史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离开历史教育。
    □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界也逐步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人们对于政治史和理论问题的兴趣逐渐减弱,随着文化史、社会史等研究的兴起,当代学者的研究题目往往越来越具体实用,理论色彩也渐渐被淡化了。那么,在您看来,历史研究是否依旧需要理论的有力指导?在历史研究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又如何体现?
    ■
历史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对我们来说,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理论。这不是出于什么先验的结论,而是因为实践的检验及反复证明它最符合实际,最能深刻地提示种种复杂现象背后的本质。当然,这是指要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并不是套用它的所有现成结论。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都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人了,现在的世界变化得那样快那样大,再用一百多年前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已经不再适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的确离我们今天很远,他们作出的某些具体论断有的已不适合当今,马克思主义学说是需要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决不能抛弃。这就像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能抛弃牛顿的定律一样。有些人用前面这种论据要我们抛弃马克思主义,但他们津津乐道法国大革命时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他们一味推崇的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不是在时间上离我们比马克思、恩格斯那时更远吗?为什么要有双重标准呢?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所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要适应客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也会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等道理都没有错。还有,唯物辩证法提出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事物内部矛盾是决定事物变化的主要动力;量变引起质变等观点,都没有过时。这些都是根本的原理。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一切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过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而僵化的教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我们这一代人是解放前的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别人灌输的,而是当时流行的对许多学说进行反复比较后作出的选择。历史现象纷纭复杂,现实世界千变万化,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观察,才能梳理出条理,揭示出规律。时至今日,我仍对此深信不疑。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人,其实并没有认真学过马克思主义。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运用它,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我认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历史研究并不排斥吸收百余年来世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成果,包括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正确方法和成果。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非常重视这些方法和成果,并努力从中吸取一切有用的东西。列宁写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概括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这三个理论来源都不属于马克思主义,而是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因此而排斥它们,相反是认真加以研究,把它们吸收和改造过来,成为构筑自己学说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高人一筹,就是因为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成果,吸取了人类的全部智慧。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大量符合科学规律的研究成果。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马克思、恩格斯当年那样认真地研究它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呢?如果采取同马克思、恩格斯相反的态度,对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都加以排斥,那倒反而是违反马克思主义了。
    □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良好传统同时,当下的历史研究更需要学者们努力开拓创新。您认为,创新精神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如何,它的意义与价值又在何处呢?
    ■
创新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学术具有内在生命力的体现。当前,各门学科都在热烈探讨如何创新的问题。学术研究的创新对于学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研究也要重视这个问题。但历史研究的创新要有它的基础,要从历史学的性质、特点出发,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来展开。必须明确,历史研究首先要靠具体的、生动的、可靠的事实说话,实事求是地把历史场面再现出来,探讨它为什么会这样发展的原因,让人们从中得出结论,增长智慧,提高思想水平。如果丢掉历史学的这个特点而另搞一套,那就不是历史学的创新了。现在不少学者把各种社会科学的方法引入历史研究之中,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文化学等。这些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历史学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手段更加丰富,无疑是好事,是很必要的,对历史研究新局面的开拓起了很好的作用。有人说,历史研究社会科学化了。这里的问题在于要把握这个的分寸。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离开历史学本身的特性,而把它成其他别的东西;或者成为其他社会科学某些现成模式的注解。
    
研究历史不仅要借鉴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方法,而且还有必要借鉴、引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成就,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而且对于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水平大有裨益,有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自然科学每有一个重大突破,人们就常想把它的方法引进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来。那么,历史研究如何引进自然科学方法呢?在这方面,有过经验,也有过不成功的教训。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例,近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把达尔文进化论引入历史学领域,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来解释历史,起过进步作用,但也有着某些局限性。还有人输入了西方的社会有机体论,用生物体来比附人类社会和国家,认为社会的各种不同部门和成员就像生物的不同器官一样,具有营养、分配和调节的功能,听起来很新鲜,其实却脱离实际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引入可以给人很大启发和帮助,但不能简单套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历史学科研究者要密切关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吸取有用的东西,但不能离开历史学本身的特点而硬搬。
    
现在很多人在研究历史问题时使用计量方法,这是很有必要的。过去中国人往往只讲定性,不讲定量,把事情说得很笼统,很模糊。如果用计量方法去表述,一些问题就能讲得很清楚,而且更准确更科学。但是计量法不是万能的,不能滥用。例如形容一位美人如何美,就不能离开美学的原理去考察。如果机械地用计量法来计算她的鼻子高几公分,嘴巴长几公分,眉毛的弯度是多少,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被别人看成是尸体解剖报告,美的感觉荡然无存。我不是反对使用计量方法,主要是想强调准确地把握使用它的分寸。历史学决不排斥一切新的研究方法,尽量从中吸取有用的营养。但是,这种吸取,归根结底,是要使历史学更好地起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掌握历史、丰富历史经验的作用。否则,它就不叫历史科学。
    
历史科学要前进,创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至于怎样创新,则要根据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西方史学流派中,法国年鉴学派有很大影响,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50年代这一学派的布罗代尔在《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一文中提出了三种历史时段的理论,即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主张按时间的延续长短与节奏来划分和分析历史进程,确实有新意。但是到后来,这一学派中的有些人走向了极端,产生了弊病,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仅看作表面现象,看成无足轻重。历史学本来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如果只剩下一大堆数字,看不见活生生的人的活动,看不见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具体事件,那就不成其为历史学了。总之,历史学科要想发展就离不开创新,创新就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吸收一切有用的东西,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本身的特色和独有的作用。
    □
作为20世纪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亲历者之一,您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是否也受到了当代人能否客观公正地做好当代史这一难题的困扰呢?您又是如何理解并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
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前,就有朋友对我说:当代史没法由当代人来写,因为总会有种种局限性,只能让后人去写。甚至觉得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劝我不要做。然而我的感受是,当代人写当代史自然会有它的时代局限性:有些事情多隔些时间也许看得更清楚,后人在论述时更加放得开,以后还会有新的视角和新的材料。这些毋庸讳言。但后人也有他们的难处:终究没有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研究的依据只能是前人留下的一些资料,而那时的时代氛围、人际关系、民众心理以及影响事态发展的种种复杂因素(特别是大量存在而人们已习以为常的东西)未必都能在文字资料上记录下来,后人很容易用他们那时的情况和经验去推想当年的事情,或者难以辨别事物的主次,把未必准确的个别文字记载当作事情的全体,常有很大的随意性,显得隔膜以致失真,还自以为是独到的新意。应该说,当代人和后人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时代局限性,谁也未必能代替谁。比如,世界各地出版的拿破仑传记有上千种,我只看两头的,即拿破仑同时代人写的传记和最新出版的传记。同时代人写的传记,由于作者对当时的时代氛围有切身的了解体验,书中所写的内容更接近于历史实际,少一点后人的主观推断。而最新出版的传记往往能反映学术界研究的最近成果,信息量大,值得一看。进一步说,如果把两者做一比较,前者是不变的,永远是当时人留下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后者不但是可变的,而且在不断地变。今天的最新看法,也许明天就过时了,又有更新的看法代替它。当然,即使是同时代人,由于各人的经历和认识不同,看法也未必相同。那不要紧,只要力求按照事实写下来,读者完全可以用来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不可能写出一本谁都同意的历史书来。可见,有必要打破当代人不能写当代史的陈旧观念,司马迁的《史记》一直写到《今上本纪》不也是当代人写当代史吗?谁能否定他的价值呢?当代人写当代史不要妄加菲薄,当然也不要妄自尊大。
    
研究当代史的基本方法,与研究古代史、近代史一样,都是先从掌握史料入手。我觉得,研究历史大体上要经历这样几步:第一是要熟悉它,要把所研究的事实弄清楚。研究人物要对这个人物了解透,努力做到像了解你自己熟悉的朋友那样。研究事件也要努力做到像了解你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一样,尽管不可能完全做到,但总得那样去努力。第二是要理解它,弄清它为什么是这样?造成它的客观环境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制约?当时的人们,特别是重要人物主观上是怎样想的?等等。第三是要表达它。自己明白还不够,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它表述出来,让读者看起来也能明白。
    
大体来说,历史研究工作基本如此。其中作为基础性的,花力气最大的是第一点,即熟悉它。看资料,熟悉历史情况,应该占去研究工作80%的时间。至于理解它到何种程度,可以说是研究成果水平高低的关键。同时也不能忽视如何表达好的问题。
    
三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问题的一些观点与看法
    □
我们知道,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来说,也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代。在这一历史时代之中,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呈现了怎样的新特点,取得了怎样的新成就,对此您如何评价?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成为研究的指导理论,取得很大成绩。然而,中国近代史研究真正取得全面发展、兴盛繁荣的局面,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以后。从解放初到文革以前,中国近代史研究大体上处于粗线条、勾画轮廊的阶段。1961年召开的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提出的问题,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与知识分子、辛亥革命与会党、辛亥革命与新军等研究课题,在当时都还是带有开创性的,到如今重复以往的一般论述已很难拿得出去了。十年浩劫一结束,近代史领域方方面面的研究都蓬勃开展起来,并且大大深入。无论是史料的发掘整理,还是对问题的研究探讨,都涌现出难以计数的成果。拿我自己来说,文革前,关于中国近代史方面的问题什么都敢写,而现在由于史学界的研究程度大大深化,远远超过当年的水平,凡是自己没有真正下过功夫的领域,就不敢轻易下笔了。现在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工作不但比过去做得更精细、更具体,而且研究内容更充实、更丰富,研究视野更加开阔。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很多,过去对重大政治事件的研究大多是就事论事。现在不同了,不光要把事件本身说清楚,而且还要把它放在当时的经济生产、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社会心态的背景下来作立体式的考察,研究思路进一步开阔,水平大大提高了。
    □
戊戌维新运动,作为由士大夫领导的一次重要的近代救亡运动,虽然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解放,却没有达成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其中原因何在?对于戊戌维新运动的评价,您又持怎样的看法?
    ■
上层士大夫为爱国救亡而发动戊戌维新运动,它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它所以能在一向闭塞的中国社会激起巨大的思想波澜,根本的一条,是因为它适应当时众多苦苦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答案。
    
戊戌维新推动的变法运动注定是要失败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这样写道:没有别的事件能比这更有效地证明:通过自上而下逐步改良的办法来使中国现代化,是绝无希望的。1895年的战败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在1898年彻底破产,第一次大大地促进了革命变革。
    
尽管如此,决不能因而抹杀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发展、特别是思想启蒙方面起过的巨大进步作用。它使当时广大的知识界人士从原来笼罩一切的旧学中多少解放出来,知道并接受了一些近代的新学。这是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不可逾越的一道阶梯。只要比较一下戊戌维新运动以前和以后中国思想界之间的巨大差别,就不难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摆脱陈旧思想牢笼的束缚极不容易。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索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
近些年,随着大众的关注及媒体的发展,社会上对于义和团运动有了更多的了解,也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但对义和团运动的整体评价却逐步降低了,人们对于义和团运动持着褒贬不一的态度。对此现象,您是如何评价的呢?
    ■
这又是一个例证,说明历史是复杂的,需要多角度地考察,进行具体分析,切忌片面性和绝对性。
    
现在一些人过分地贬低义和团运动,这是不妥当的。研究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很大。一百多年前,当时的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发生。义和团运动在短短的时间内迅猛兴起,外国人连想都想不到,使得西方列强看到中国民众中蕴藏着的巨大反抗力量,感到占领中国不容易,只能继续扶植清政府进行间接统治,不敢再对中国轻言瓜分,它确实具有爱国救亡的意义。当时中国的社会是落后的,缺乏能够领导反抗外来侵略的先进的社会力量,这必然给当时的反抗运动刻上种种落后以至愚昧的印记。但当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时,能够因为它有落后愚昧的一面,就指责它不该起来反抗吗?一定要把义和团运动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社会心态进行研究,才能有所突破。义和团运动有很多缺点,如愚昧迷信、盲目排外、活动分散,甚至后来被统治者利用等。我们不必回避这些缺点,也用不着为它辩护,而要在指出这些缺点的同时,深入地分析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缺点?这些缺点存在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不成熟的社会必然会产生不成熟的运动,这是当时中国北方下层社会中只能达到的水平。只有把义和团运动置于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才能在研究上取得真正的突破性的进展。
    □
作为辛亥革命研究专家,您是如何看待学界近年来对于辛亥革命研究的成果呢?我们还需如何深入并拓展辛亥革命的研究呢?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又在哪里呢?
    ■
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虽然还说不上成熟,但是已经出现相当繁荣的局面,想在短期内有很大突破不容易。要想取得新的研究进展,恐怕需要把它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进行全面研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主题。过去往往是就辛亥革命谈辛亥革命,研究的深度广度开掘得不够。其实,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推翻了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当时的思想解放。它的消极方面对1949年以前的中国也有启示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更深入地探讨的。
    □
回首20世纪沧桑百年,您能否先宏观地概括一下20世纪中国历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呢?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在100年内实现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这个变化是怎样实现的?
    ■
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世纪在变化的规模和深度上能同20世纪相比。在这100年里,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是在这100年里,社会的进步令人目不暇接: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从学说变为现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席卷全球;社会经济生活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人类带来过去难以想象的进步。
    
对中国来说,这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100年。
    
当这个世纪来临的时候,八国联军正占领着中国的首都北京。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又大举侵略中国,直到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亡国的阴影一直像噩梦般笼罩在中国人的心头。在很长时间内,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牢牢控制着中国,中国的经济文化那样落后,中华民族被傲慢的西方殖民者讥笑为劣等民族东亚病夫。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连起码的生存保障也没有。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情景!经过半个世纪可歌可泣的奋斗,中国人终于站立起来,以独立的姿态开始建设一个新国家和新社会。这以后,又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经过种种困难和曲折,到21世纪来临时,中国的面貌已发生使世界惊讶的变化,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踏步前进。
    
一部20世纪中国历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它必须分两步走:后者是人们憧憬和奋斗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它是无法逾越的。如果连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都无法做到,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要是把20世纪中国历史分成两半的话,前半个世纪,也就是1901年到1949年,中国人主要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后半个世纪,也就是1949年至2000年,中国人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今天,中国已毫无疑义地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个变化不是也不可能一步达到,中间经历过3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一次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一个复杂艰苦的探索过程。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没有前人留下的现成方案,一切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这个进程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像一场不间断的接力跑,后继者总是以前人达到的位置为出发点,随后又远远地跑到它的前面。前人有过的曲折也是后继者的财富。它又像攀登一座高楼总是要从一个稍低的台阶再跨上另一个更高的台阶,不容许超越实际可能而一步登天。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
    
四 对青年学者的期望
    □
在完成大量繁杂的行政工作之余,您仍然撰写了一大批有影响、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著作,您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平衡工作与研究的呢?
    ■
我在1951年大学毕业起,一边搞教学科研,一边搞行政,几十年来一直如此。直到退休后的一年中,还每天坚持上班9个小时。史学工作者中,我的处境也许比较特殊。史学对我是副业生产,其实很多时间内几乎只能算业余爱好,主要工作是在晚上八九点钟以后和节假日做的。不过,我还可以说是科班出身,不是票友下海,这又要感谢母校给我的教育和在大学工作的有利环境。
    
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在研究工作中做一点事?我的体会是,要打破两个思想障碍:一个是,总想等条件好了再大干一番;另一个是,老抱怨受到客观方面的种种限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等和怨,都是徒劳无益的状况,只会起消极作用,时间就会白白地耽误掉。唯一的办法只有不等不怨,抓紧每一点自己可能支配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上,一直有明确的努力目标。只要目标认定了,就下狠心干下去。不管环境如何,工作的进度在必要时可依实际情况调整,但目标一定要完成,不能动摇。
    
这种处境,对研究工作其实也有很多好处:第一,正因为时间太少(上世纪80年代前我在上班时间内不做专业工作,而且常要加班),对时间就格外珍惜。理发时也总要看书,舍不得浪费这20来分钟,这给理发师傅带来不便,常受到他们批评,但我一直不改。我的孩子笑我,唐山大地震时,第二天下起暴雨而地震棚还没有盖起来,只能在空地上顶着一块塑料布盖着,我就在底下读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稿》。第二,有限的时间会迫使你尽力提高它的利用率。例如,阅读原始资料时一面读一面就用心想,从资料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答案。随着资料越看越多,最初的想法或者越来越充实,或者需要修正甚至全部推翻。当基本资料看完后,这篇文章该怎么写以至它的逻辑层次在头脑里都已想清楚,就可以动笔写了,这就省下不少时间。第三,担负一定的行政工作或社会工作,十分有助于真切地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了解它的全部复杂性,学习作出适当的判断。一个人如果对现实社会生活都缺乏了解和判断能力,要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生活和重大事件,尽管发议论也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仍容易讲出许多脱离实际的书生之见来。
    □
通过阅读您的著作我们发现,其中不但蕴含着您多年研究中积累下的丰富史料,也贯穿着您对写作主旨、文章架构、逻辑脉络乃至遣词用句等一系列环节的精工细琢。那么,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细节是您所关注的,您能否在此与我们青年学者分享一些心得呢?
    ■
进行学术研究,选择题目是关键性的一步。写一篇史学论文,首先要对题目反复掂量。周谷城老师说过,如果能够提出问题,文章便已成了一半。选择题目一般要选那些比较多的人关心而别人研究得还不够的问题。开始时,头脑中的选题还不具体,只是做一些与题目有关的外围性的工作,如了解研究现状,了解资料情况等。不打无准备的仗不打无把握的仗,对做学问也是适用的。此外,选择题目还要根据自己主客观条件的状况而定,要看自己的研究能力、素养如何,图书资料是否具备等。如果不具备,这个题目就没有作的条件。
    
题目有了后,就要锲而不舍,抓紧时间一分一秒去作。在粉碎四人帮后,我们继续撰写《辛亥革命史稿》第2卷到第4卷。当时我的行政工作依然繁重,白天没有时间,只能靠晚上和星期天看书写作。我想,既然目标已经确定,困难再大也要咬紧牙关走下去,走不到爬也要爬到。面对行政工作和研究工作两摊事,要想兼顾二者,只能挤自己的业余时间,即使十来分钟也舍不得白白费掉。不仅珍惜时间,还要有效地利用时间,讲究一点方法,提高效率,合理地安排使用。那时,我决心在60岁以前写完《辛亥革命史稿》和完成单位的编写《周恩来传》建国前部分的任务。那时,朋友笑我是白天周总理,晚上孙总理。因为60岁以前健康大概是有保证的,不完成,拖到60岁以后,万一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就会成为终生遗憾。如果60岁以后身体还可以,还能再做点事,那就算是额外收获。1991年,在我刚过60岁的时候,《周恩来传》建国前部分已经出版,4卷本的《辛亥革命史稿》也终于出齐。
    □“
长江后浪推前浪,国内新一代青年历史研究者正沐浴在新时代建设的春风之中,茁壮成长。对于我们,您一直以来都给予了高度的关心与支持。在这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也有着对生活的压力,对学术的追求,对未来的彷徨,对成功的畅想。矛盾并求索着。在这里,您对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与嘱托呢?
    ■
青年史学工作者是中国历史学的希望和未来。研究历史是非常清苦的,不是说冷板凳坐下去就一定有收获。有时读完一本厚书,却找不到一条需要的材料。从事历史研究往往要花很多工夫,不能很快见效,谈的问题又都是过去的,未必是大家当前最关心的热点,不像一些明星那样侃几句就可以引起社会轰动效应。在当前社会收入反差大、人们追求急功近利的情况下,还有不少青年喜欢历史,刻苦地从事历史研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年轻人有许多优点,思想开放,朝气蓬勃,同时还掌握了外语和电脑,能够做许多我们这辈人很难做到的事。青年人切忌浮躁,切忌急功近利。历史科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要有对资料和知识的一个积累过程。积累就需要花时间、下功夫。研究一个问题,不下功夫收集资料、研读资料,就没有发言权。陈垣先生主张对史料要竭泽而渔,这是至理名言。近现代史的资料太多,各种书籍、报纸、刊物、档案,浩如烟海,常常是令人望洋兴叹竭泽而渔可能难以做到。但是,基本史料一定要掌握,不可马虎。有些年轻人过于性急,功夫未到家就急急忙忙把成品推出去,一味贪多求快。这样做对年轻人的成长是不利的。一些花力量不大的文章不是不可以写,有些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但不要乐此不疲,不能自拔。研究历史首要的是学问扎实,还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文章并不在多,如果这一年竭力写一篇有分量的文章,第二年再向更高的标准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日积月累,必有大进。
    
要想做成一点有意义的事,首先应该立志,要有志向,有追求,有奋斗目标,有理想抱负。志向的确立,应该是远大的,高尚的。老话说:取法乎上,适得其中。有了大的志向未必都能达到,但是没有这种志向那就肯定达不到。不要想一步登天,要立足于持之以恒的努力,不争一日之短长,扎扎实实地上了一层楼,再上一层楼。人在青年时树立的目标会决定一生的成就和前途。既然立志于史学研究,就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耐得住坐冷板凳。从事历史研究往往投入很多,产出比有的学科所需要的周期更长,个人能得到的物质利益更是肯定要比不少行业少得多。
    
经过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使年轻人面对着更多的诱惑和生活选择。我不是提倡安贫乐道。但在基本生活水平能够保证的条件下,人的追求从来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追求,有精神追求。有人认为研究历史既清贫,又辛苦,真没意思。我不这样看。从事历史研究是其乐无穷的。一旦你真的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古往今来那些壮丽宏伟的历史场景会展现在你面前,你可以领略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历史人物的风采和智慧,感悟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命运所系,从中获得智慧,又是社会需要所不可缺少的,从而在内心中有一种满足感。这比与那些酒肉朋友在一起举杯碰盏,喝得酩酊大醉更快乐。在商品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有些人对历史学的前途感到担心。我不相信一个文明的民族会是一个不懂得历史、没有历史感的民族。今天中国存在的问题首先在经济。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而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文化建设高潮必然也会到来。事实上,今天史学工作者的生活待遇已经有不少改善,而且,历史研究得有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并不是一旦有需要临时把人拉起来就能用得上的,我们今天就应该早作准备。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历史学研究的天地是广阔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谢谢金老在百忙当中接受访谈!祝愿您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为国家、为读者、为后世,带来更多更好的学术力作!^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乔瑜: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
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
王宪明: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
李国彤:妇女的“三不朽”:写...
  最新信息
新书:《陈寅恪新论》
马春霞 朱 煜:由“蝇头小事...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王 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彰显魅力...
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
邱志红|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