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王飞仙《版权谁有?翻印必究?:近代中国作者、书商与国家的版权角力战》
作者:王飞仙(Fei-Hsien Wang)
译者: 林纹沛
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5
第一部以版权为中心的近代中国社会史,爬梳零碎史料揭露晚清至民初的作者、出版商如何抵制盗版,一场西方势力压境的思想碰撞,从雕版所有权到著作财产权,中国版权观念转变的关键时代!
1903年商务印书馆与严复签订第一份有系统的版权合约,知识产权散播。中国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人们对新知的渴求,令西学书籍热销,书商、印刷商都想分杯羹,巨大的商业潜力令各式版本一时间涌入市面,更分不清正式版权归属哪方。当时的作者受西方版权概念启发,觉醒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正被瓜分,而自身并未获益,生活无以为继,开始想方设法捍卫权利。「利润」促使书商与作者团结起来,为版权正名发声,近代中国的版权正义由此开展。设圈套抵制盗版,上书呈维护出版!
书商督促政府立法、号召成立公会,甚至雇用侦探侦缉盗版。在缺乏有力的法律之时,建立起规范与秩序,藉此保护书籍,从而改变了中国对版权的概念。王飞仙教授大量挖掘档案史料,揭露版权观念如何吸收中国的思想与习惯,在帝国晚期过渡为现代国家之际,以开创的精神不断试探,并提到中共建国后,版权观念又出现如何变革。本书从1890~1950年各界对版权的理解与实践面向切入,探索文化产业、知识体系与法律规章在中国的大转变。 1.从现代中国社会史拉出版权史、著作权史,就晚清至1950年代着墨,看中国在版权方面如何从中挣扎、转变到成长,一步步走到今日。借镜他人同时可反思台湾本身的版权史及现况。 2.看到中国与西方对版权所有全然不同的概念。西方保障的是作者精神与智慧的「创作」;而中国则认为是拥有书籍的印刷刻版以及文稿的人。 3.透过报纸广告、书籍的权页、版权凭折、学部官报、盗版书等非传统法律史的研究史料,以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的物品,帮助读者更容易了解版权。
目录:
推荐序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推荐序 李仁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推荐序 徐书磊/法律白话文运动营运长 各界推荐 作者序 导读 黄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绪论 Copyright/版权:外来概念与在地实践 文化的经济生活 在国家的阴影之下 第一章 「版权」在东亚的奇妙旅程 让版权成为「天下公法」 重点在雕版 再译「Copyright」 从「版権」到「版权」 借用空洞套语再造传统 第二章 「新学」是门好生意 传教士的摇钱树 清末政治改革与新学热 开拓知识经济边疆的快捷方式及其乱象 小结 第三章 「著书者永远之利益」 出售亚当.斯密 将作者的利益合理化 从远方监控版税收入 与出版商共享所有权 小结 第四章 介于特权和财产之间 版权特权的浮滥授予 若国家就是盗版者 审视书籍的真正价值 国家丧失身为知识最高权威的地位 将版权和内容审查分离 小结 第五章 棋盘街的「版权」制度 「一盘散沙」 为版权组织公会 建立书籍所有权秩序 在书商法庭惩处盗版商 棋盘街的集体正义 平行共存的「版权」制度 作者应得的收入 小结 第六章 在北平追捕盗版商 上海书商走向全国 新书商面临的危机 北平:成为盗版之都 经营盗版搜查队 东安市场书摊和他们的终极武器 盗版商的名誉、侦探的名誉 盗版之王群玉山房 小结 第七章 没有盗版的世界? 与盗版妥协 自私自利之罪 将作家变成工人 否认个人的才气 结论 谢辞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