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前沿与理论研究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学术史的追寻 文本研读与资源共享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 学界动态 >>
新书:《道不远人:中国近代“道”概念的盈虚消长》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1-04

邱伟云:《道不远人:中国近代“道”概念的盈虚消长》

出版时间:2023-12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运用数字人文技术的历史研究兼概念史研究著作,以中国近代“道”概念为研究对象,首开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及网络、集群、时序分析等数字技术会通概念史方法的研究路径,对1840—1925年将近百年的近代思想史料进行人机共读,分析近代“天道”“公道”“人道”等概念和认知间的盈虚消长,以此揭示中国式现代性转化的历程,并从语言证据的角度证明了中国思想有别于西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二元模式的独特理性结构,揭示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固有的逻辑理路。

作者简介

台湾政治大学文学博士、历史与思想数字人文实验室博士后,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为《东亚观念史集刊》执行编辑、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与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数字人文》编辑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数字人文研究》编辑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侧重报刊传播、视觉图像、概念话语、数字人文等研究领域。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并参与多个国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专著《中国近代平等观念的形成(1895—1915)》(新文丰出版社,2015年),并于海内外各种图书、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作为问题的“道”概念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数字人文

一、从概念史方法到数字概念史方法

二、概念计算的理论根据

三、数字概念史的全球实践

第三节 本书研究概述

第二章 概念词族视野下的“道”

第一节 概念词族的内涵

第二节 “道”的概念词族

第三节 “道”的词族序列

第三章 天下观中的“道”:“天道”

第一节 “天道”概念的溯源

第二节 快读与远读:“天道”概念的共现数据分析

一、共现结构:“天道”概念的共现概念词丛

二、共现轨迹:“天道”概念共现概念词丛的时序分析

第三节 共读:“天道”概念的发展轨迹与历史意涵

一、早期论述:“人事”“人道”“好还”“人心”

二、中期论述:“孔子”“自然”“地道”

三、晚期论述:“观念”

第四节 小结:“天”的收敛与转化

第四章 万国观中的“道”:“公道”

第一节 “公道”概念的溯源

第二节 快读与远读:“公道”概念的共现数据分析

一、共现结构:“公道”概念的共现概念词丛

二、共现轨迹:“公道”概念共现概念词丛的时序分析

第三节 共读:“公道”概念的发展轨迹与历史意涵

一、早期论述:“人心”“中国”“各国”

二、中期论述:“主持”“世界”“政府”“正义”

三、晚期论述:“平等”

第四节 小结:“公”的扩大与反噬

第五章 世界观中的“道”:“人道”

第一节 “人道”概念的溯源

第二节 快读与远读:“人道”概念的共现数据分析

一、共现结构:“人道”概念的共现概念词丛

二、共现轨迹:“人道”概念共现概念词丛的时序分析

第三节 共读:“人道”概念的发展轨迹与历史意涵

一、早期论述:“天道”

二、中期论述:“文明”“世界”“自由”“社会”“进化”

三、晚期论述:“主义”“正义”“我们”“惨无”

第四节 小结:“人”的觉醒与群化

第六章 概念网络视野下的“道”

第一节 概念网络的内涵

第二节 “道”的所以然:“人心”概念

一、“人心”概念的传统内涵与近代转型

二、“人心”作为概念桥梁的意义:善与正当性

第三节 “道”的近义词:“正义”概念

一、“正义”概念的传统内涵与近代转型

二、“正义”作为概念桥梁的意义:道德的行为制度与正当性平等权利

第四节 “道”的应用范围:“世界”概念

一、“世界”概念的传统内涵与近代转型

二、“世界”作为概念桥梁的意义:具象与抽象

第五节 小结:概念桥梁的内涵

第七章 结论:“道”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中国近代“道”概念的有机盈虚消长机制

第二节 重审中国近代思想转型

第三节 “数字概念史”方法论的确立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乔瑜: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
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
王宪明: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
李国彤:妇女的“三不朽”:写...
  最新信息
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
马春霞 朱 煜:由“蝇头小事...
邱志红|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
桑 兵:对话前贤与标高学术
新书:《陈寅恪新论》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彰显魅力...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王 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