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游,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来源:《团结报》2024年5月16日文史周刊8版。
思想文化与人物研究
思想文化史是一个内容博杂的学科,不仅需要研究者从多个学科通过个案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也需要对其研究内容、边界、方法理论等不断进行反思。葛兆光《化身万千·跳出三界·眼光向下——思想史研究三题》一文,提出思想史研究应是“开放的思想史”,研究应该跨出自我设置的界限、眼光向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的《化身万千:开放的思想史》一书中,桑兵《思想如何成为历史》、罗志田《思想史中名相的模棱》、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等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瞿骏《立干以扶枝: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基本议题十讲》从方法论关键词、节点问题新探等方面,对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的“问题”与“答案”作了探讨。
中共思想史近年来成为思想史研究的热点,2023年关于此问题有不少理论性的成果。周展安《“同时代史意识”中的思想机缘——中共思想史与一般思想史沟通的五种路向》一文循着“同时代史意识”,从五个方面勾勒了中共思想史与一般思想史沟通的不同路向。刘亚娟《从向下到向内:发现中共思想史的社会史结构》一文,强调中共思想史研究不应“画地为牢”,要从社会史与思想史的内部结构出发,有效吸收社会史方法,实现又“破”又“立”的目标。郭双林《立体的思想:中共思想史研究方法断想》提出“立体的思想”,从中共思想史与五种层次的关系角度体现思想的层次和结构,使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动”起来。宋学勤、李青青《分野与贯通:中国社会思想史与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讨论了中共社会思想的研究方法、视野等。
在人物思想观念方面,段炼《“由道变俗”与“道通为一”——严复的“天演”译述及其世界观转型》探讨了严复思想转型背后在“由道变俗”与“道通为一”上的复杂张力。左玉河、李永贞《杜亚泉多元主义文化观再审视》重新审视了杜亚泉的文化调和主义和多元主义文化观。李政君《顾颉刚古史观念探微》对古史观念存在的一些误解进行了辨析。侯庆斌《旅法期间蔡和森革命观的形塑与表达》考察了法语读物如何塑造了蔡和森的革命观。
2023年是梁启超诞辰150周年,关于梁启超思想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黄宗智的专著《梁启超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在大陆翻译出版,许知远出版了“梁启超五卷本”的第二卷《梁启超:亡命(1898—1903)》。郑大华的两篇文章《梁启超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论五四后梁启超的“汉族”涵义上的“中华民族”研究》,讨论了梁启超在晚清和五四后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认识和使用情况。贾小叶《破坏、革命与立宪——再论梁启超的革命思想(1898—1903)》考察了梁启超的革命思想,揭示了革命与立宪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复杂关系。章永乐《作为“门罗主义”研究先驱的梁启超》考察了梁启超对“门罗主义”话语的译介与研究,认为其对中国知识界和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殷之光《新旧之间的梁启超——亚非意识与民族帝国主义的背反》,在19世纪全球性政治思想巨变背景下来考察梁启超思想的转型,加深了我们对晚清思想转型的认识。
同时,其他人物思想研究也有不少成果,如周轶群的专著《吴宓的精神世界》,从“世界文学”、宗教和《红楼梦》三个角度,构建了吴宓学术和思想的多重维度。王悦之的专著《梁漱溟与现代儒家激进主义的兴起》,认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构建和实践开创了一种新的政治哲学,即儒家激进主义。杨泰龙《多向度的“革命”:中共成立前陈独秀革命思想演变探究》探讨了早期陈独秀思想的演变情况。
思想文化与时代
思想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问题。清季民初是近代中国一个转型时期,此间矛盾、巨变、断裂、认同等问题凸显。杨国强的专著《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呈现了清季民初这一过渡时代的思想、政治与社会的复杂面向。沙培德《帝国之后: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1885-1924)》一书,在近代中国政争和反帝的大背景下,考察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转型问题。李帆《清季历史教科书的双重认同》考察了清季教科书编写中存在的双重特征和双重国家认同问题,文章认为由于这种张力也产生了两种导向并存的问题。黄兴涛、岳忠豪《近代中国“外国月亮比中国圆”话语考释》一文考察了“外国月亮比中国圆”一语在中国近代的运用情况,反映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心态。张宝明《官腔与民调:清末民初白话书写中的官民互济》考察了清末民初的白话书写情况。邹小站《清末民初思想界关于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争论》对清末民初思想界对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分歧与争论进行了考察。
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著作,罗志田《激情年代:五四再认识》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呈现了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和激情的五四。周月峰《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主要从《新青年》群体的反对者、竞争者出发,考察了“梁启超系”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和主张,呈现了新文化运动错综复杂的生态。
抗战时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华民族”观念认同塑造的关键时期。郑大华《论抗战歌曲对“中华民族”的书写》一文中,考察了抗战救亡歌曲对“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情况。郑大华的另一篇文章《论抗战时期知识界的“中华民族”观念及其差异》考察了此间知识界在“中华民族”观念上的异同。李孝迁《“行动的指针”:战时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一文考察了战时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分析了它们的叙事策略、意图和对建构历史的影响。王建伟《从潜流到激流: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左翼思潮与行动》考察了全面抗战前北平左翼思潮如何形成继而转化为行动。闻黎明专著《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考察中国知识分子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自觉意识。同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抗日战争中。
学术思想史的新进展
学术思想史关注学者著述、学术流派的演变、学术制度的形成,以及学人学术思想、学术志趣、学界掌故和学人群体的学术活动等,是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过去一年学界在这些领域有不少成果。
在知识与学术系统构建研究方面,文韬专著《知识分类与中国近代学术系统的重建》探讨了近代中国如何参照西学对学术进行分类,重建中国的学术系统。余欣、周金泰《博物学与Natural History:东西方知识传统的构造》一文从东西方知识传统出发,考察了近代博物学和Natural History对译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博物学概念的界定。对学术的不同认知也会影响对知识的筛选,李欣然《清代学术的内在理路对姚莹考求异域知识的影响》一文通过姚莹思想中的多重紧张,反映了清代学术向异域新知开放中的张力。
在清代民初的经学和学术史方面,2023年也有不少著述发表。吴仰湘《〈易〉孟氏古文说与汉代经学今古文问题》一文梳理了清初以来许慎言说的回响,评述了乾嘉至民国学界的争论,重新探讨了长期争议不休的两汉经学今古文问题。王东杰《“中国的文艺复兴”与〈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从“中国文艺复兴”概念出发,重新梳理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的主题、论述目标及引发的时代反响。在《试析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说起》一文中,王东杰指出“超越”观念在陈寅恪思想中处于枢纽地位,贯穿了陈氏的经世思考、道德主张和学术实践。李长银《钱穆关于先秦诸子起源的论述及意义》一文关注钱穆对诸子起源的论述,彰显了诸子学的平民精神。张瑞龙《政治视角与钱穆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指出钱穆以宋学为坐标和价值尺度来论衡清代学术,完成了学理上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史学一直是学术史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史家的史学思想、研究著述、学科贡献等都有讨论。张越《林甘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初探》认为林甘泉的“三个层次”说是建构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有益尝试。赵庆云《略论朱谦之的史学理论建构》指出朱谦之的史学理论建构无法绕越唯物史观,并以此为参照,从中获取思想资源。李孝迁《范文澜与郭沫若的隐秘论辩——以西周社会性质为中心》焦聚于重建范文澜、郭沫若的学术对话,动态展现了两人论述古史分期问题互竞辩难的过程。在《郭沫若〈十批判书〉的同时代反响》一文中,李孝迁考察了《十批判书》在1950年代回响和“受”“拒”情况。王豪《唯物史观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思路的转变——以谭丕模〈清代思想史纲〉为中心的讨论》通过谭丕模《清代思想史纲》探讨了清代学术思想史叙述与近代史学思潮以及时局变动间的呼应关系。邱亚的专著《张舜徽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对张舜徽的影响及学术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史家对学科的贡献方面,赵庆云《范文澜、郭廷以与两岸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拓》一文对范文澜、郭廷以对两岸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进行了考察比较,对深入认识史学与政治、史学与时代、现代学术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李长银《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探讨了翦伯赞如何在传统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基础上初步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王兴《夏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古史建构》考察了夏鼐对古史建构的贡献。
学者的学术活动、交谊、学界掌故也是学术史研究的一部分,张仲民《作为学术史的生活史:王国维和孙德谦之交谊》《作为学术史的生活史:张尔田与王国维之交谊》两篇论文从生活史的角度,探讨了王国维与孙德谦、张尔田的交谊情况,有助于了解民初上海遗民的“生态”,以及王国维的性格、思想和交游情况。桥川时雄编的《民国时期的学术界》一书,呈现了一位日本人眼中的民国学术界,也是研究此间学界生态的资料。
概念史持续受到关注
历史沉淀于特定的概念,概念也呈现历史的进程。概念既是知识与思想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知识与思想本身。概念史是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热点,每年都有新作品出版。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是大陆概念史研究的重镇,由孙江主编的“学衡·尔雅文库”聚焦概念史研究,持续推出系列概念史研究专著。2023年“学衡·尔雅文库”出版了“封建”“人种”“法治”“功利主义”“国民性”“科学”等6本核心概念的专著。孙江专著《人种:西方人种概念的建构、传布与解构》以东西方知识往还为切口,考察了人种概念在西方的建构,在中国、日本的再生产过程。李晓东《法治》一书将“法治”放在中国传统的法思想和近代以来的法治思想下进行考察,思考中国法治思想的特征及意义。李青《功利主义》一书对“功利主义”传入中国的历程进行了溯源。李冬木《国民性》从“国民性”一词的生成和传播过程进行了语汇史和思想史的考察。沈国威《科学》一书考察了“Science”被赋予“科学”意义的过程,讨论了清末民初“科学”概念的形成、流变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除了以上专著外,承红磊《“社会”的发现:晚清民初“社会”概念研究》,从词汇史和概念史切入,考察了“社会”一词由西入中在中国普及的过程。
在论文成果方面,学界也关注一些近代中国重要政治、思想观念的创生、演变及其与时代的互动等。陈思言《“政府”概念的创制与清末政治改革》一文考察了清季民初“政治”概念在中西新旧观念下的再造和挪用的历史。五四前后许多新概念应时而生,成为时人理解时代传播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科学”是五四时期的核心概念,张帆《还原“赛先生”:近代中国“科学”概念人格化溯源》一文梳理了“赛先生”一词的生命轨迹,考察了其与“科学”“Science”的异同及混用等。王鸿《近代中国思想中的“组织”观念》一文考察了“组织”观念在近代中国的译入、生成、演变过程。蒋凌楠《“阶级制度”“阶级压迫”与“阶级斗争”的历史叙述》一文从词语、文本到思想来辨析“阶级”在20世纪初的生成与转变过程。蒋凌楠的另一篇文章《“苏维埃”概念引入中国的思想史研究》,将“苏维埃”概念的传入放在国际共运史的背景中,探讨与“苏维埃”观念相关的政治思想在苏维埃时期的交汇,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制度转型的影响。
2023年大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在理论方法反思、视角创新、问题意识挖掘、新领域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创获,产生了不少佳作,丰富了思想文化史研究。但对地方的思想史、全球视野下的思想史、思想史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面还有待加强。期待今后学界能够在新的理论方法下,不断提炼问题意识,搜集新资料,发掘新的研究领域,继续推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