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转见柳亚子:《苏和尚杂谈》,柳无忌编:《苏曼殊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41页。
②苏渊雷:《序袁中郎全集》,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袁中郎文钞传记》,哈尔滨:中央书店,1935年,第1页。
③拙文《苏曼殊文化取向析论》(《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亦涉及此问题。
④比如张家康发表6篇同名短文《陈独秀与苏曼殊》(见《党史纵览》等刊)及《陈独秀和苏曼殊的真挚友谊》(《党史博采》2003年第11期),实为同一内容,略述苏陈交往过程。王建明:《战友•文友•畏友——苏曼殊与陈独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4期,对二者交谊之描述较为翔实。
⑤郑师渠:《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4期)及《欧战后国人的现代性反思》(《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集中讨论新文化运动时期之现代性反思,本文则兼重辛亥革命时期之非理性主义思潮。
⑥周作人答竹林函,见上海《民国日报》1921年11月7日,第4版。
⑦柳亚子:《记陈仲甫先生关于苏曼殊的谈话》,《苏曼殊研究》,第278页。
⑧王光远:《陈独秀年谱》,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第7页,记为“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然据清国留学生第二次报告书,陈独秀与潘赞化同时入成城学校。参见任建树:《陈独秀大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⑨冯自由:《革命逸史》第1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第153页。
⑩柳亚子:《记陈仲甫先生关于苏曼殊的谈话》,《苏曼殊研究》,第280页。
(11)裴效维:《苏曼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年,第172页。
(12)石钟扬:《文人陈独秀:启蒙的智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13)柳亚子:《〈惨社会〉与〈惨世界〉》,《苏曼殊研究》,第382页。
(14)孤桐:《吴敬恒——梁启超——陈独秀》,《甲寅周刊》第1卷30号,1926年1月30日,第36页。
(15)烂柯山人(章士钊):《双秤记》,章行严编:《名家小说》上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第18页。
(16)章士钊:《疏〈皇帝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21页。
(17)小说主人公男德云:“尚海那个地方,曾有许多出名的爱国志士。但是那班志士,我也都见过,不过嘴里说得好,实在没有用处。一天二十四点钟,没有一分钟把亡国灭种的惨事,放在心里,只知道穿些很好看的衣服,坐马车,吃花酒。还有一班,这些游荡的事倒不去做,外面却装着很老成,开个甚么书局,甚么报刊,口里说的是借此运动到了经济,才好办利群救国的事;其实也是孳孳为利,不过饱得自己的荷包,真是到了利群救国的事,他还是一毛不拔。”朱菱溪不满者盖为此节。苏曼殊、陈独秀:《惨世界》,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第2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71—72页。
(18)石钟扬:《文人陈独秀:启蒙的智慧》,第91页。
(19)苏曼殊之《女杰郭耳缦》发表于1903年10月,概述美国无政府党员郭耳缦生平事迹,并详列世界各国无政府主义者之刺杀行动,次年林獬《国民意见书》始列各国著名刺客及被杀人员表。
(20)苏曼殊、陈独秀:《惨世界》,《苏曼殊全集》第2卷,第93、68、77页。
(2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1号,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第1页。
(2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4—105页。
(23)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0页。
(24)陈独秀:《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胡明编:《陈独秀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页。
(25)陈独秀:《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陈独秀选集》,第8页。
(26)参见《陈独秀答胡适之》(1916年10月1日),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40页。
(27)1906年作《曼上人作葬花图赠以蛰君为题一绝》及《偕曼殊自日本归国舟中》。1907年作《曼上人述梵文典成且将次西游命题数语爰奉一什丁未夏五》。1908年作《华严瀑布》8首,曼殊称“词况丽瞻”,遂作图和之(苏曼殊:《画跋二十七则》,《苏曼殊全集》第1卷,第98页)。1909年所作《本事诗十首》,系和苏曼殊《本事诗十首》之作。1911年所作《存殁六绝句》之六,即写曼殊。1913年作《曼上人赴江户余适皖城写此志别》。以上详见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编注:《陈独秀诗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28)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13页。
(29)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30)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钟叔河编订:《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47页。
(31)周作人答竹林函,《觉悟》1921年11月7日,第3版,署名“仲密”。
(32)周作人:《学校生活的一叶》,《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卷,第825—826页。
(33)赵景深:《关于曼殊大师》,《语丝》第105期,1926年,第30页。
(34)周作人答竹林函,《觉悟》1921年11月7日,第3版,署名“仲密”。
(35)陈梦熊:《知堂老人谈〈哀尘〉〈造人术〉的三封信》,《鲁迅研究动态》1986年第12期,第41页。
(36)钱玄同:《关于〈悲惨世界〉来历的信》,《觉悟》1921年11月7日,第3—4版。
(37)周作人:《罗黑子手札跋》,《周作人散文全集》第6卷,第252页。
(38)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第75页。
(39)张菊香、张铁容编著:《周作人年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40)鹤生:《陶焕卿》,《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0卷,第857页。
(41)周作人:《〈河南〉——〈新生〉甲编》,《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3卷,第382页。另在《北大感旧录》中亦有类似回忆:“关于刘申叔及其夫人何震,最初因为苏曼殊寄居他们的家里,所以传有许多佚事,由龚未生转述给我们听。”周作人:《北大感旧录二——刘申叔等》,《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3卷,第676页。
(4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86页。
(43)1908年章太炎致函苏曼殊,即以“师”相称。章太炎:《与苏曼殊》,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1909年章主办梵文讲习班,函请周氏兄弟参加,函首称“豫哉、启明兄鉴”。周作人:《记太炎先生学梵文事》,《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卷,第520页。
(44)参见《苏曼殊年谱》,马以君编注:《苏曼殊文集》下册,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802页。
(45)沈尹默:《刘三来言子谷死矣》,《苏曼殊全集》第4卷,第195页。
(46)沈尹默:《关于曼殊大师》,柳亚子、柳无忌编:《苏曼殊年谱及其他•附录》,成都:北新书局,1928年,第87—88页。
(47)(48)柳亚子:《关于曼殊的画》,《苏曼殊研究》,第109,112页。
(49)沈尹默:《己酉题曼殊画册》,《苏曼殊全集》第4卷,第194页。
(50)沈兼士:《病中闻苏曼殊以胃病死追怀往事怅然有作》,《苏曼殊全集》第4卷,第226页。
(51)“摩罗”即梵文Mara之音译,指佛教传说中之魔鬼。鲁迅解释说:“摩罗之言,假自天竺,此云天魔,欧人谓之撒但,人本以目裴伦(G.Byron)。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52)(54)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7,73—74页。
(53)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从章先生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25页。
(55)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卷,第98页。
(56)周作人:《〈域外小说集〉著者事略》,《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卷,第150页。
(57)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卷,第447页。1920年1月6日,周作人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指出,艺术派主张艺术有独立之价值,人生派认为艺术与人生相关,不承认有脱离人生的艺术。此派之流弊“是容易讲到功利里边去,以文艺为伦理的工具,变成一种坛上的说教。正当的解说,是仍以文艺为究极的目的;但这文艺应当通过了著者的情思,与人生有接触。”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卷,第206—207页。
(58)钱玄同:《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钱玄同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6页。
(59)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12页。
(60)章太炎:《答梦庵》,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95页。
(6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7页。
(62)苏曼殊、章太炎:《告宰官白衣启》,文公直编:《曼殊大师全集》,上海:教育书店,1947年,第131—132页。
(63)(66)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64)周作人:《再是东京》,《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2卷,第615页。
(65)[日]增田涉著,钟敬文译:《鲁迅的印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8页。
(67)周作人:《鲁迅的故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5—356页。
(68)许寿裳:《鲁迅在日本》,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日本》,出版者不详,1978年,第17页。
(69)(74)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卷,第449,453页。
(70)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72页。
(71)其中之绝大部分,系与章太炎、黄侃合译。参见拙文:《苏曼殊文化取向析论》,《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本文为表述起见,称“苏曼殊译本”或“苏译拜伦诗”。
(72)柳亚子:《曼殊诗年月考》,《苏曼殊研究》,第82页。
(73)鲁迅:《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第233页。
(75)苏曼殊:《拜伦诗选自序》,《苏曼殊全集》第1卷,第86页。
(76)马以君编注:《苏曼殊文集》上卷,第323—324页。
(77)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8页。
(78)鲁迅:《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第233—234页。
(79)苏曼殊《本事诗》之三云:“丹顿裴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朱弦休为佳人绝,孤愤酸情欲语谁。”《苏曼殊全集》第1卷,第27页。
(80)王光远:《陈独秀年谱》,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81)马以君编:《苏曼殊年谱》,见《苏曼殊文集》下卷,第801页。
(82)陈独秀:《曼上人述梵文典成且将次西游命题数语爰奉一什丁未夏五》,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编注:《陈独秀诗存》,第37页。
(83)(85)(88)周作人:《邬波尼沙陀》,《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3卷,第389页。
(84)张菊香、张铁容编著:《周作人年谱》,第59页。
(86)苏曼殊致刘季平三函,见《苏曼殊全集》第1卷,第132—135页。
(87)周作人:《记太炎先生学梵文事》,《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卷,第519—520页。
(89)知堂:《五十诞辰自咏诗稿》,《周作人年谱》,第440页。
(90)周作人:《佛经》,《周作人散文全集》第9卷,第236—238页。
(91)王德钟:《燕子龛遗诗序》,《苏曼殊全集》第3卷,第54页。
(92)冯自由:《苏曼殊之真面目》,《革命逸史》第1集,第240页。
(93)罗建业:《苏曼殊研究草稿》,《苏曼殊全集》第3集,第238页。
(94)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9—30页。
(95)苏曼殊:《娑罗海滨遁迹记》,《苏曼殊全集》第2卷,第147页。
(96)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5—66页。
(97)苏曼殊:《文学因缘自序》,《苏曼殊全集》第1卷,第84—86页。
(98)周作人:《〈花束〉序》,《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集,第174页。
(99)[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70页。
(100)(104)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1卷,第180—181,192页。
(101)白浩:《鲁迅与无政府主义》,《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2期,第82页。
(102)此12篇文章是:《妇女选举权问题》、《妇女选举权问题续》、《爱理萨阿什斯珂》、《乔治爱里阿德》、《西伯利亚之囚》、《斯谛勃咢克》、《雯彖飞》、《文章之力》、《中国人之爱国》、《见店头监狱书所感》、《防淫奇策》、《论俄国革命与虚无主义之别》。
(103)周作人:《论俄国革命与虚无主义之别》,《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卷,第80—84页。
(105)曹述敬:《钱玄同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10页。
(106)侯志平:《世界语运动在中国》,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107)万仕国编著:《刘师培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150页。
(108)钱玄同:《〈世界语名著选〉序》,《钱玄同文集》第2卷,第67页。
(109)参见吴雁南等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15—418页。
(110)绝圣:《排孔征言》,《新世纪》第52号,1908年6月20日。转见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第208页。
(111)参见张全之:《从〈新世纪〉到〈新青年〉: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文学革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第1—26页。
(112)醒:《万国新语》,《新世纪》第6号,1907年6月。
(113)然:《新语问题之杂答》,《新世纪》第44号,1908年4月。
(114)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162页。
(115)鲁迅:《关于新文字》,《鲁迅全集》第6卷,第165页。
(116)张菊香、张铁容编著:《周作人年谱》,第60页。
(117)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7、32页。
(118)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8页。
(119)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钱玄同文集》第2卷,第113—114页。
(120)(122)参见拙文:《苏曼殊文化取向析论》,《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
(121)曼昭:《南社诗话》,《南社诗话两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3页。
(123)弗里德里希•希尔具体分析曰:“1918年至1945年德国的运动中那些热诚派显然是1770至1830年德国热诚派的后代。浪漫主义的激烈、革命、颠覆性影响往往难以认清,因为它们有时以诺斯替式的学问体系出现(如谢林、黑格尔),有时以保守的理论出现(如施莱格尔和缪勒),有时以基督教形式出现(如诺瓦利斯),有时又以诗歌或魔法的狂想出现(如蒂克[Tieck]、让•保罗[Jean Paul]、E.T.A.霍夫曼)。德国浪漫主义是一个多层面的现象。”[奥]弗里德里希•希尔著,赵复三译:《欧洲思想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