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前沿与理论研究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学术史的追寻 文本研读与资源共享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
黄兴涛:“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三)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6-05

黄兴涛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2月创刊号)

 

(接前)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反映中国各民族整体性认同的词汇,除了“中华民族”一词广泛传播之外,“中国民族”一词也仍然很常见,同时还出现了“全民族”等其他有意义的词汇。如1925年中共在《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和《中国共产党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等文件中,就都在各民族整体性认同的意义上,使用了“全民族”一词。75      不过该词更为广泛的使用,“中华民族”成为习惯性使用的固定词汇(绝对压倒“中国民族”一词的使用),还是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特别是抗战全面爆发后才得以实现的。

   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再到卢沟桥事变和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提出了加紧民族团结和进一步凝聚融合的严峻使命。于是,“中华民族”一词和概念,在舆论的引导之下,又因能简洁地体现与侵略者对立的国人之整体性和命运的共同性,且超越了国内党派政治的互争局限(如有些党派从心底深处就不愿认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华民国”),也就自然成为各种媒体中出现最为频繁、最能激发国人抗战斗志、最易为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所接受和乐道的时代词汇。一体化的“中华民族”观念也因之传遍大江南北,并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际斗争的洗礼,真正渗透到各族人民特别是占全国人口绝对多数的广大汉人的心中,最终蔚成一个不言而喻、广泛认同甚且难以动摇的神圣信念。

19387月传诵一时的《康藏民众代表慰问前线将士书》,就曾满怀真情地这样写道:“中国是包括固有之二十八省、蒙古、西藏而成之整个国土,中华民族是由我汉、满、蒙、回、藏及其他各民族而成的整个大国族。日本帝国主义肆意武力侵略,其目的实欲亡我整个国家,奴我整个民族,凡我任何一部分土地,任何一部分人民,均无苟全悻存之理”。76由此可见,各族人民血肉相连的民族命运和共同的抗战生活,一体情感的传递与感染,在“中华民族”现代认同过程中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编就、1938年由中华书局发行的大型辞书《辞海》中,也有了关于“中华民族”的内容。在“中华民国”的专条里,曾特别说明:“民族合汉、满、蒙、回、藏、苗等人而成整个之中华民族。人口共约四万万七千余万”。77这是笔者所查到的较早提到这一概念的大型辞书资料。它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中华民族”概念,至此已经逐步趋于巩固。

这一时期,就“中华民族”观念传播的广度而言,报纸宣传、电台广播乃至歌曲传唱等媒体作用功不可没。特别是像田汉《义勇军进行曲》那样流传到中华大地各个角落的歌曲(其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名句)的功能,显然是别的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但若就深度而言,最值得重视的还是那些阐述、认同和宣传“中华民族”观念的各类著作。它们大多具有教材和普及读物的性质,此期得以大量出版,流传极广。如君左的《中华民族英雄故事集》(1933)、张其昀的《中国民族志》(1933)、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1935,上述两书书名上虽称“中国民族”,书中的目录标题和内容里却大多使用“中华民族”概念)、郭维屏的《中华民族发展史》(1936)、黄籀青的《西藏民族是黄帝子孙之后裔说》(1936)、陈健夫的《西藏问题》(1937)、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1937),张元济的《中华民族的人格》(1938)、罗家伦等的《民族至上论》(1938)、熊十力的《中国历史讲话》(1938)、张大东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大纲》(1941)等等。在这些著作中,又以民族史方面的论著为最多,它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起源、构成成分、地域分布、历史发展的分期(包括几大民族混合时期),乃至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性格与精神等,均进行了各自的阐发,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却都致力于传播全民族整体化的“中华民族”意识,以激发团结抗战的力量,所谓“叙述中华民族历史之悠久与光荣,以振起热烈民族意识”是也。因此,在叙述之中,他们也往往自觉意识到“不作此疆彼界之分”,认定“中华民族已结合为一体,故过去历史上,无论汉族,蒙族,或其他各族之光荣事迹,中华民族之全体,均当引为光荣”,“过去历史上各民族间之摩擦或战争,皆为当时情况,已成过去,与今日无关”。78毫无疑问,这些著作既是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产物,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观念的社会渗透。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观念认同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为了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利用国家名义,公开否认组成中华民族的各子民族(包括汉族)自身的“民族”身份,大力宣传“中华民族”是一个单一性民族的观点。一些杰出而真诚的学者如顾颉刚等,也从学术角度坚执这一看法。甚至一些少数民族人士,此期也认同这一观念,自觉而热忱地予以传播,这对于中华民族的现代认同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抗战前后,以“疑古”著称的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是最热心于传播和阐释“中华民族”观念的大学者之一。在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地呼吁中国境内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中华民族”的大旗之下。193712日,他在《申报·星期论坛》上发表《中华民族的团结》一文,公开宣称:种族和民族不同,“血统相同的集团,叫做种族。有共同的历史背景,生活方式,而又有团结一致的民族情绪的集团,叫做民族”。虽然中国境内存在许多种族,“但我们确实认定,在中国的版图里只有一个中华民族”。79在此文中,他还特别强调中国历史上各种族血统混杂的事实,指出,其彼此之间在清代以前,“迁徙和同化,血统已不知混合了多少次,区域也不知迁动了多少次。所以汉族里早已加入了其他各族的血液,而其他各族之中也都有汉族的血液,纯粹的种族是找不到了”。80此后,顾氏又多次申说这些观点。比如,对于“民族”,他就反复强调“共同的民族意识”一点的重要性,认为“‘民族’乃是具有共同民族意识的情绪的人群”,“这种情绪能把宗教信仰、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各不同的人们团结在一个民族意识之下”81;对于中华民族的多种族融化,他则强调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文化原是生活的方式,应当随时制宜,又随地制宜的”。这种文化融化工作至今也不曾停止。82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他还特别主张“表章并推广各族优良文化”,“搜集并创作各族共有的中国通史,” 83尤其是应“把我们祖先冒着千辛万苦而结合成的中华民族的经过探索出来,使得国内各个种族领会得大家可合而不可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团结为一个最坚强的民族”。84这位以“疑古”著称的史学家此时对于中华民族的坚强信念,真可谓是意味深长。

193929,顾颉刚又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对上述观念作了更为明确的集中阐发。在他看来,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民族”共同体,而是由历史上许多种族不断融化而成的一个民族,其血统宗绪复杂,文化也没有清楚的界限。所谓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之说,实在是“中国人自己作茧自缚”,从而给那些别有用心者和敌对势力造成了可乘之机。现在是必须正视这一历史错误的时候了。文章还分析了“五大民族”一词出现的原因和导致的“恶果”,并以史实来论证中华民族是自战国秦汉以来就逐步形成的伟大民族。85此文刊出后,各地报纸转载者甚多,影响不小。

虽然,顾颉刚不把汉、满、蒙、回、藏等境内各族视为“民族”, 只是将其称为“种族”,有着避免所谓“民族套民族之矛盾”、以回击那些借此攻击“中华民族”概念以分裂中国抗战力量者的直接动机,但他由此否定境内现存各族(包括汉族)原有的“民族”身份,却未见妥当。该文发表不久,即引起了争论。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来函表示了对这一提法的忧虑和不同意见。他认为中华民族固然应团结一体进行抗战,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民族研究学理的角度来看,多民族、少数民族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得到尊重。苗民鲁格夫尔也来信提醒:“对变相的大汉族主义之宣传须绝对禁止,以免引起民族间之摩擦、予敌人以分化之口实”。回族史学家白寿彝却来信公开赞同这一观念,他称赞顾颉刚此文是以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开篇之作,并表示,中国史学家应该用真实的材料去写就一部新的本国史,以进一步“来证实这个观念”。86

顾颉刚的这种观点是否影响了国民党政府,还有待证实。但从40年代初开始,蒋介石等也公然地不再称汉、满、蒙、回、藏各族为“民族”。他在1942827日发表的题为《中华民族整个共同的责任》的讲话和1943年出版的《中国之命运》一书中,都明确表明了这一态度。但他与顾颉刚又有所不同,他称各族为“宗族”而不是“种族”。在他看来,中国各民族并非为血统有别的异“种族”存在,而“本是一个种族和一个体系的分支”,是“同一血统的大小宗支”,“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合而成的”,“我们的各宗族,实为同一民族”。87很显然,蒋介石并不满意于像顾颉刚那样将“种族”与“民族”加以简单对立区分的做法,在他那里,“民族”和“种族”虽有差别,但又是意义上有所重合的概念。他对现代西方民族概念的核心内涵,似乎并非无知,只是以为简单强调“种族”与“民族”的区别,在当时中国那种特殊的国情之下,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实在仍无济于事,甚至倒还可能有点“别生枝节”的书呆之气。

以往,人们在提及蒋介石的有关思想时,多爱摘引其《中国之命运》一书的片段言论加以批判,其实或许更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他在西宁对“汉满蒙回藏士绅、活佛、阿訇、王公、百千户”所发表的讲话——《中华民族整个共同的责任》中,就已经相当集中并更为简洁地谈到了有关论说的主要观点,并且当时还出版了单行本,得到广泛传播。在这篇讲话中,蒋介石从中华民族与中华民国的关系,中华民族成员之间平等的、荣辱与共的“整体”关系(包括政治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宗教信仰上的自由平等关系等),以及这种关系认知的现实必要等各个方面,反复说明了他对“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理解,其核心就在于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其各个组成部分都不能单独称为“民族”。他虽然并没有直接阐述自己对民族概念的定义,但其所谓“历史的演进,文化的传统,说明我们五大宗族是生命一体”,已然表明了其对“民族”概念的理解88。在这点上,他的确是煞费苦心。早在1939年,为了增强全民族抗战的凝聚力,他就开始否认回族为一个“民族”,89此论不过是其思想在新的抗战形势下的一个系统化偏激发展罢了。在民族政治极为敏感的年代,不顾早已流行开来的国内各民族为“民族”的既成说法,忽略各小民族大众自身原有的民族身份认同实际,这无异于简单粗暴地否认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已经取得的原有“民族”资格,不免表现出一种缺乏政治智慧的生硬特征和霸道性格。

由于蒋介石在抗战时期的独特地位,他的这一说法曾得到广泛播扬、一度几成“正统”。后来,罗家伦的《新民族观》、俞剑华的《中华民族史》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民族学和民族史著作,又曾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蒋氏这一观念大加发挥。甚至不少少数民族人士,也公开认同和阐发这一观点。如在回民之中,就既有像白崇禧那样的高级官员,也有像孙绳武那样的著名文化人,认真地阐发过类似的看法。甚至孙绳武表述有关见解,还在蒋介石的类似讲话之前。19394月至6月,他先后发表《中华民族与回教》、《再论中华民族与回教》等文,就认为“回族”已成为“历史名词”,应被“回教”一词所取代。90由此可见,抗战中后期,在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力图摆脱“民族套民族”的外在逻辑矛盾,急切否认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子民族的“民族”身份区别,以实现团结抗战和一体凝聚的那样一种“中华民族”整体认同,虽直接间接地体现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意志和其高压的影响,但也确实成为了当时不容忽略的文化思潮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中华民族”观念,在国共两党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中共并不像国民党那样,追求实现一种当下的“单一性民族”的“民族一体化”,而只是认同一种多民族平等存在与融合而成的“复合性”的一大民族共同体而已。这实际也是其至今依然坚持的政策和目标。正因为如此,对于国民党的民族政策,中共便时常采取一种批评态度。如1943年,周恩来就明确谴责蒋介石以“宗族”视国内少数民族的行为为“民族歧视”,指出:“蒋介石的民族观,是彻头彻尾的大汉族主义。在名义上,他简直将蒙、回、藏、苗等称为边民,而不承认其为民族。在行动上,也实行民族的歧视和压迫”。91由此可见其分歧所在。

当然,在整个民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也并非一成不变。1935年前后的情况可以说就略有不同。大体说来,此前由于受到苏俄和共产国际思想的更多影响,中共既注重民族解放斗争,更注重阶级斗争,因此只是一味强调国内各民族政治上的“国家”一体性,对于多民族历史文化的相关性和一体性尚重视不足,从而也影响到其对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程度的体认和表达。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有关的民族政策上,从中共文件对于“中国民族”和“中华民族”两词的使用中,也可以看到某种间接的反映。“九一八”事变甚至1935年以前,在中共的正式文件中,“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两词往往是交替使用的,且后者的使用还远比前者为多。1935年前后,因受到日本侵华所造成的巨大民族危机的刺激,同时也鉴于“中华民族”一词已在国统区舆论界较为流行和国共合作需要共同语言等原因,中共文件和报刊中对于“中华民族”一词的使用才猛然增加,并逐渐成为习惯用语。从中共的各种正式文件来看,“中华民族”一词作为表示国内各民族整体性一体化的概念来使用的情况,大约从1936年起,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与这种对“中华民族”一词逐渐增多及至习惯性的使用相一致,中共对于国内各民族之间整体性的认识与揭示也进一步加深了。92

从表面上看,民国后流行的“中国民族”和“中华民族”两词,都强调了其各组合民族成分之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但就其语言传播效果而言,“中华民族”的说法无疑更相对淡化了国家政治性,而强化了历史与文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或者更确切地说,它在保持了其国家认同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强调或强化了其历史与文化的整体认同性。因此,它是比“中国民族”一词更能有机地体现一大“民族共同体”性质的概念。

在“中华民族”观念上,国共之间虽存有分歧,但“九一八”事变特别是抗战爆发后,在使用和认同“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称谓,也就是将“中华民族”作为中国人整体的身份认同标志,表明各族人民共同的命运和目标,以便与共同的民族敌人战斗到底这一无可质疑的凝聚符号一点上,双方又完全一致。尤其是国共合作宣言等一系列震动全国、激动人心的政治文件中有关“中华民族”概念的共同使用和民族“整个性”的强调,对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认同所产生的影响,更是不能低估。93全国各族人民从中清楚地看到,国共这对生死搏斗十年的冤家对头,正是在“中华民族”这面神圣的旗帜下停止内战、再度合作了起来。这一事实,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族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促进了现实的民族融合,其本身还被视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某种象征。正如两年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关系问题致蒋介石电》中所指出的:“中外人士皆认此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主要根据;此不仅为两党同志之光荣,抑且显示中华民族之伟大。因此,凡关心中华民族命运者,无不企盼国共两党之巩固的与长期的合作”。94

对于中国共产党自身来说,它也正是以抗战特别是国共合作为契机,更加坚定地举起了“中华民族”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旗,并从文化之根上开始树立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继承者和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革命者形象,从而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了更多的知识分子的支持。95此后,当它宣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进步之力量-----反共即反对中华民族解放之事业”,96中共之“所以产生,所以发展,所以没有人能把它取消得掉,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要求有这样一个政党,犹之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要求有一个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一样”97时,也才显得更加的自然和气壮。

这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国共两党乃至其他爱国的政治派别和文化集团都普遍认同的“民族统一战线”、“民族复兴”、“民族英雄”和“民族败类”等概念和话语,其中的“民族”所指的就多是整体意义的“中华民族”,或像有的学者所称之为的那种超越各具体民族之上意义的“宏观民族单位”。98这一思想史的事实同时表明,从整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此时已经完全内化为中国各派政治家乃至一般中国人致思国内民族命运的思维习惯了。

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一位国民党人曾从国民政府的角度,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发展加以总结说:“自(民国)十二年一直到现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渐渐成熟,尤其是九一八以后,国人对这种观念尤为明了,且求之甚切!所以民国十二年到现在才是中华民族萌芽的时期”。99其关于“中华民族萌芽时期”的观点,当然大可商榷,因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成熟,毕竟还是两回事。但他关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发展成熟期的看法,却不能不说是一种相当真切的观察(若将其起始时间再往前移至1919年五四以后,可能将更为准确些)。1939年底,一位回族知识分子也曾深深地感到:“卢沟桥的炮火已经把中华民族四万万五千万条心融冶成一座坚实的牢固不破的整体”了。100这个由各阶层、各民族所共同构筑成的“心”体,也就是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命运和整体观念之认同的那种情感统一体。所以有学者正确地指出:“从激发民族主义情绪的功用而言,中华民族符号系统里还没有超过抗日战争的”。101

人们常说,是抗日战争重新锻铸了中华民族。诚然。实际上最终把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牢固地确立在最为广大的中国民众和海外华侨的脑中与心中的,也是这场持久而壮烈的抗日战争。

追寻历史演变的自身逻辑:

“国家”还是“民族”?“一元”抑或“多元”?“建构”还是“形成”?

以上,我们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从萌生到社会基本认同的过程,进行了粗细相间的历史勾勒和必要分析。这或许可以作为本文的主要目标。90年前,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曾说:“凡事物必尽其真,而道理必求其是,此科学之所有事也;而欲求知识之真与道理之是者,不可不知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之由与其变迁之故,此史学之所有事也。”102对于“史学”的功能及其与一般科学之关系的阐发,此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不过,即便依王氏此说,从“知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的角度来看,本文的任务也还并未完成,就更不必提史学那种内在的“求真求是”的“科学”追求了。

比如,清末至民国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华民族”观念认同,究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民族”认同,还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实质上只不过是一种使用了“民族”一词的现代国家认同呢?此一认同赖以支撑的理论依据和认知基础,又有何值得注意的明显特点?再比如,该观念产生、传播和社会认同的过程本身又具有哪些重要的特质,单纯用“建构”论来概括其总体性质是否妥当等等问题,实都仍需作出进一步集中的探讨和回答。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便不能不回过头来重新检视一下认同“中华民族”观念的人们对于“民族”概念的基本理解,以及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构之总体特点的一般认知等等观念内涵。而在做这种检视之前,对于西方“nation”概念的确切含义及其历史演变作一集中说明,又是很为必要的。这不仅因为现代汉语中流行开来的“民族”一词最初就是从日本引进的对英文“nation”的翻译概念,“中华民族”概念从其诞生之日起,中国人认同的英文对译也主要是“Chinese Nation”,而且从前文的有关梳理中还可得知,它在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人的实际“民族”观念及其“中华民族”认同,也已产生过直接、重要而复杂的影响。

据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的权威研究,“nation”一词来源于法语,最初的含义指的是种族群体(racial group),而非政治上有组织的集团。“其作为一种政治构成物(a political formation)的那种占支配地位之现代含义的出现,在时间上不易确定,因为在这些含义之间,存在着(与种群等传统意义)显而易见的交叠部分”。103 1991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安东尼·史密斯在其名著《民族认同》一书中指出:“民族及其认同的结构非常复杂,包含一些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如族群或种族(ethnic)、文化、领土、经济和法律政治诸方面”。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历史形成的领土;(二)共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记忆;(三)共同流行的大众文化;(四)所有成员所具有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五)共同的经济。104在此基础上,史密斯又根据其具体组合特征,将其概括为两种认同形式:一种是“公民的”和“领土的”,另一种是“族群”或种族与血缘谱系的(genealogical),并认为在实际社会的个案中,这两个维度的内容总是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有的情况是第一种比较重,有的情况则是第二种比较重。他甚至还以法国为例,说明即便在同一个“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会出现有时强调“公民的”和“领土的”因素,有时又强调“族群的”(种族)和“文化的”因素的复杂情形。105可见在他看来,“族群的”和“文化的”因素,无论如何也是构成“民族”及其认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便在他所谓的“公民的民族模式”中,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在东西方的现代“民族”及其认同之中,并不是其基本构成因素有什么不同,而只不过是这些因素的实际组合方式、即“具体比例”有所差异罢了。

因此,严格说来,即便孤立地称西方现代意义的“民族”为“单一的政治共同体”也是明显不足的,因为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如果说前者彰显的是它有别于传统族群或种族的现代性政治品格,那么后者,则表明的是其与传统族群或种族相联系,即与之相因相续的历史文化内涵。实际上,任何一个现代“民族”,如果缺少了以上两个方面内涵的立体融合,都是难以成立和维系的。当然不可否认,在这两方面因素构成的现代西方“民族”认同模式中,“公民的”和“领土的”政治因素,诚如史密斯所言,又具有着某种优先性。

另外,从社会性品格来说,“民族”得以认同,也主要依靠的是文化的涵化功能。这就是它又有别于作为强制性“公共机构”之现代“国家”的原因。史密斯就曾指出:“‘民族’的成员分享共同的文化传统,与国家公民间存在的纯粹法律和科层纽带是完全不同的”。106所以,人们通常忠于自己的“民族”,但却不一定忠于执政的国家政权,维克多·雨果因为痛恨法国政府而长期流亡在外,但他却始终热爱“法兰西”,就是一个例子。

清末以来,关于“nation”概念的准确翻译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人。有的主张译成“民族”、有的认为应译成“国家”,还有人强调须译成“国民”、“国族”或“族国”等,清末民国时就已分歧如此,至今似乎依然如是。107

鉴于前述有关西方现代“nation”概念基本内容的认识,笔者以为,若站在今天的高度,只就传达其基本含义而言,恐怕以“国民民族”一词来对译该词较准,它正好与西方传统的“种群民族”相对。但若再顾及形式上的完美和不容漠视的历史的存在,那么还是维持原判、以“民族”作为其主要译词,在翻译过程中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为好。其主要理由如下:首先,“民族”一词相对能够比较好地传达“nation”从族群或种族的传统内涵到现代政治文化共同体内涵转换过程中的那种延续性内容,即前述雷蒙·威廉斯所谓的“交叠部分”;其次,与此相关,“民族”一词也能较好地体现“nation”那种高度整合国家与社会、政治与文化,并有机地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粘合性”功能;第三,就字面意而言,该词的确不易直接显现“nation”中突出的“公民的”和“领土的”政治因素之内涵,但作为一个晚清才出现的、一开始就用来对译“nation”的汉语新词,它在长期的使用中,可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各个成员在政治法律上一律平等的一般内容,而且其中还有意突出了“民”的地位;第四,用“国家”、“国民”等词来对译“nation”,也同样存在着明确的缺陷。其中,“国家”因与传统“族群”全不相干,且不具备“共同体”成员总合的基本含义,还不如“国民”。

的确,“国民”一词在表现“nation”的现代政治含义方面,有明显的长处,因此在强调现代民族与传统民族的差异、凸显其现代政治特征时,也可以将其译作“国民”。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对于现代民族的全体成员来说,“国民”的政治身份仍只是其必要条件,而实非其充分条件。此外,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乃至血缘联系等与传统族群相“交叠”的那一部分内容,也就是其共同的“文化”身份,也相当的重要,而“国民”一词在传达这一方面内涵时,就显得远不如“民族”。因为该词实在太缺乏历史的纵深感和延续性的文化内涵了。比如,当我们说“法兰西”和“法国人”,与说“法国国民”时,感觉就很不一样。“国民”的政治身份,并不能显示出一种文化的凝聚意义,从而带给人一种悠久感。同样,我们说“中华民族”、“中国人”,与说“中华民国国民”时,感觉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华民国”建国时间短,其“国民”身份就更明显地不如“民族”身份来得厚重了,自然地,就其对所属群体的凝聚力而言,“民族”一词也要远远大于“国民”。前文曾提到1914年《中国之国民性》一文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其作者光昇对于“民族”与“国民”关系的独特“处理”,就颇有启发性。光昇相当熟悉传统民族向现代民族转换的内涵,故他一方面认为“自罗马之世界国家亡,而近世民族国家代之以兴,民族即国民也”。但另一方面他却又并不直接以“国民”取代“民族”,而是将其换成“国民性”一词,直致其行文别扭难通而在所不惜(“学者或舍民族旧名而改称曰国民性,即能为一国民之集合体之性质也”)。此无他,只因“国民”一词太缺历史深度和文化涵融力,包容不广、运转不灵故也。108

清末以来,关于“nation”一直还流传着另一个译词“国族”,台湾学者至今犹喜用之。该词表面上看似乎“国”与“族”义两者都兼顾到了,但就其组合之后的语言效果而言,实际上也同样未能避免“国民”一词的上述缺陷,特别是忽略了其尊崇“人民”的意识形态内涵,故也不能算是一个理想的基本译词。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笔者主张继续保留以“民族”来作为对译“nation”的基本词。但是,这既不意味着不能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具体语境将后者译为“国民”或“国家”;也不意味着中国“民族”概念在西方的影响下诞生后,其在自身的社会运行中的实际内涵与其在西方的本意出现差异为不正常现象(这一差异在其对译之初时恐怕就已微妙发生);更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以西方的概念内涵为标准,来评判中国现实中出现的民族认同运动乃至观念的得失。其有关辨识,只能帮助我们去更好地参照、认知和分析清末民初那些认同“中华民族”观念的人们对于“民族”的实际理解及其特征而已。

在前文梳理“中华民族”观念的过程中,我们曾顺便提到过乌泽声、梁启超、杨度、顾颉刚等人关于“民族”概念的有关见解。如果更为广泛地浏览民国时期认同“中华民族”的人们的“民族”观,则可以发现,这些观点虽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形态,对构成民族的诸多成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但总的来看或者说合而观之,它们却并没有忽视和偏废通常被今人所提及的那些民族构成要素,如共同的地域(或称领土)、血统联系、语言沟通、风俗、生活方式、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平等的公民权),以及经济生活、共同的民族自我意识、历史记忆、文化心理素质(或国民性),等等。也就是说,在阐发和认同“中华民族”观念的各种论说中,这些因素都被程度不同地考虑到了。但与此同时,有一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相对而言,人们又较为普遍地更加重视其中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这一因素,尤其是在强调“民族”作为一种人类共同体,不同于国家、国民和种族之独特性的时候。在这一方面,李大钊的有关主张,或可以从一个极端给人们以鲜明的印象。他认为,“民族的区别由其历史与文化之殊异,故不问政治、法律之统一与否,而只在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之下生存的人民或国民,都可归之为一民族。例如台湾的人民虽现隶属于日本政府,然其历史文化却与我国相同,故不失为中华民族”。109

此种观点,与其前的杨度和其后的顾颉刚等人的看法可谓一脉相通。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族类”观与现代西方“民族”观念的某种互动与结合。110

不过,要说清末以来认同“中华民族”的人们不讲“政治法律之统一”,也并不符合其思想实际。更多人的情况恰恰是这样:他们通常首先强调国内各族人民均为同一之“国民”,地位平等,身份相同。即便不强调,也以为此乃不言而喻之事(至于其背后之国为“中华民国”、“苏维埃共和国”还是“中国”,则视其特定时期的具体政治态度而定)。然后再由此出发,认为仅此还远远不够,遂又才格外突出地强调其历史和文化的同一性因素方面。受此影响,人们在陈述其“民族”见解时,一般也的确不着意突出具体的“国界”或“疆域”内涵。但这却并不表明他们不在意、不关心疆域和国界,恰恰相反,对于疆域不断被列强侵夺的强烈愤怒与持久隐痛,对于保持和夺回失去领土的深切关注,正是他们认同整个大民族的最直接动力和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点,从李大钊对“台湾”的格外眷顾中,实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也正是基于现代“国家”和“国民”认同还不足以凝聚国人、保住疆土的隐忧,“中华民族”的认同者们也极为看重国内各族昔日的“血缘”联系,并不惜笔墨做了大量的论证和揭示工作。这一点,与近代中国“民族”一词始终涵留浓烈的“种族”和“族群”含义,也有直接关联。许多人包括蒋介石在内,都没有也不愿将“民族”与“种族”作简单的对立性区分,而是将“种族”概念整个地涵容到“民族”概念之中。这在蒋介石那里,无疑包含了政治的考量在内,而对更多人来说,可能不过是重“文化”而不重血缘的传统“族类”观涵化西方概念的自然结果罢了。有趣的是,重视揭示血缘联系工作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不重血缘只重文化的传统“族类”观,在“民族”对“种族”概念的涵容这一点上,居然达成了一种自然的默契。

然而所谓“民族”对“种族”概念的涵容,却并不表明它们二者之间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它只是意味着“种族”的那种血缘因素被理所当然地包容到“民族”内涵之中而已。具体说来,这一时期认同“中华民族”的人们对各族之间血缘联系的强调,也还存在着不同的表现程度。像蒋介石等人,乃是其中相当偏激的一类。更多的人,虽也重视揭示各族间血缘联系的持久性与广泛性,却往往更愿意强调彼此间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的统一性,而将血缘联系视为其中有机的一部分来看待。清末民国时期,无论对血缘问题重视的程度如何,把它纳入到“历史与文化”因素中去总体考虑的思路,却又是基本一致的。

安东尼·史密斯教授曾将现代亚洲、东欧的“民族”及其认同归结为所谓的“族群(种族)的民族模式”。他认为这一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对血统和谱系的重视超过对领土的认同;二是在情感上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动员效果;三是对本土文化的重视超过法律。111此种概括是否适于整个亚洲和东欧各国的具体情况,可以置之不论,仅就近代中国相对于西方纯粹的“国民民族”的认同而言,它显然有部分内容相合。但如果我们从“中华民族”认同内部的各组合因素之间自身的复杂关系来看,它似乎又不免失之于简单化和机械化了。这一点,从其仅将“血统”与“领土”、“文化”与“法律”简单对应甚至对立起来考虑问题的思路,即可了然。就拿“领土”与“血缘” 两者来说,我们实在已很难简单地回答,认同“中华民族”的中国人对于它们的关注程度,究竟何者为高,或换言之,在他们心目中,究竟“领土”和“血缘”哪一个因素更为重要的问题。

也许,我们还是应当重新回到认同“中华民族”的人们所依据的“民族观”问题上来,这样反而有利于从总体上对这一认同的实质进行直接的把握。无疑地,这样一种把握,只能从该认同自身内在的历史逻辑出发,而无法就五花八门的“民族”定义直接加以“取舍删削”而得。当我们怀着对“中华民族”认同历史过程的上述了解,再回过头来去披览人们对于“民族”众说纷纭的解说的时候,1937年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所提出的有关意见,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朴实的中国智慧,一种与那段认同历史基本吻合的思想“真实”。

潘光旦指出:“同是一种结合,国家是有政治、经济、法律等意味的,种族是生物学与人类学的,民族却介乎二者之间。一个结合,在种族的成分上,既有相当混同划一的性质,而在语言、信仰、以及政、法、经济等文化生活方面,又有过相当持久的合作的历史——这样一个结合,就是一个民族”。112

此种“民族”解说,既表明了一种世界的眼光,更着眼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虽不是完美无缺,却实在属于不可多得的真知。它不仅说明了民族与国家、种族之间的差别,更揭示了其彼此间的关联度与涵容关系;既谈到构成民族的政治和种族因素,更凸显了其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为其所谓 “文化生活”方面持久合作的同一“国家”之史,血缘交流的种族关联之史,都无不在在表明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在民族区别和民族认同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可以说,此种解说正好历史地构成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观念认同的“民族观”基础。

这样一种“民族”定义,实为大民族和小民族的并存统一、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的交融演化,留下了进一步解说的空间。换言之,它既认同“大民族”的民族身份,也不否认“小民族”的民族资格;既没有在传统民族和现代民族之间划上一道绝对机械的界限,却又并未否认现代国家出现后的民族和传统民族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别。因此,它所具有的历史性和开放性,也是很值得思想史家们予以关注的。

 



75 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36页,422页。

761938712《新华日报》。

771938年中华书局版《辞海》子集,第92页。

78 《中华民族发展史大纲》编者大意19412月出版,军训部西南游击干训班印。

79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266页。

80 同上。

81 193712月中旬,《西北回民应有之觉悟及其责任》,《顾颉刚年谱》第281页。

82 1937117为伊斯兰学会同人讲演的《如何可使中华民族团结起来》,见《顾颉刚年谱》第280页。

83 同上。

84见顾颉刚为《禹贡》所写的《纪念辞》,《顾颉刚年谱》第269页。

85此文发表在顾颉刚编辑的《益世报·边疆周刊》。

86见《顾颉刚年谱》第293-298页。

87 《中国之命运》(增订本),中央训练团印行,第2页。

88 中国国民党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中华民族整个共同的责任》。笔者见到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所藏单行本。30多年后,得到国民政府重视的陈大络《中华民族融合历程考述》一书(1979年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印、发行),也仍以“先总统蒋公训词”的名义,专门将此讲话列在书首。该书还特别设有《中华民族血统之合流》一章。可见国民党的这种观点至此未变(张知本、梁寒超等国民党大老曾分别为陈大络的书作序,刊登在台湾《中央日报》和《中华日报》上,均认为其“立论正确”,堪称有意义之作)。

89蒋介石不仅在1939年开始否认回族为一个民族,而且将昔日孙中山回教虽众,大多汉人的观点推到极端,认为中国的回教,是汉族信仰回教,似乎连部分回教徒的种族身份也否定了。(见《蒋委员长对回教代表训词》,《回教论坛》第2卷第2期,1939730)。不过同时也应指出,以往,不少民族史著作在谴责蒋介石的中华民族观时,一般只提他视各少数民族为宗族,而不提他同时也视汉族为宗族这一事实,有的论著甚至明确说他视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为宗族,这就不太严谨准确和实事求是了。

90回族文化人孙绳武的《中华民族与回教》、《再论中华民族与回教》两文,分别见《回民言论》第1卷第7期和第1卷第12期。此条材料系王峰同志代为查找、提供,谨此致谢。

91 《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见《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7页。

92无庸讳言,早期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观念认同问题上曾犯有严重的左倾幼稚病(可见1925年中共《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决议案》)。抗战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在具体表述上,也不无自相矛盾的不成熟之处,如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有时会强调“中华民族”是“中华各民族”之意 (可见陈伯达1943年在《评<中国之命运>》一文和吕振羽1947年在《中国民族简史》中的有关表述),有时又明确意指“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各民族组成的大民族。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就写道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更多的时候,则是一种含糊的使用。但总的说来,其基本的含义指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历史文化方面带有整个性和一体性的一大民族共同体则是无疑的。

93 193792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将周恩来起草好的“国共合作宣言”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形式正式发表。简短的宣言中,就在民族整体的意义上四次使用了“中华民族”概念,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认为它使得“民族团结的基础已经定下”,“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前提也已创设”,并呼吁:“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地团结啊!我们伟大的悠久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见中共湖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等编《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64)。在有关按语中,国民党中央社还特地加以说明:“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

9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17页。

95参见黄兴涛、刘辉:《抗战前后中国共产党文化“民族性”意识的觉醒及其意义》,《北京档案史料》2002年第1期。

96 同注释94

97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194371《解放日报》社论,为纪念中共成立22周年而作。

98可参见郑凡等著《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国家——民族社会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2页。

99陈健夫:《西藏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2页。

100马天铎:《三民主义与回教青年》,《回教论坛》半月刊第2卷,第9期。此条资料系李少兵兄帮助查找,特此致谢。

101 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102 《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413页。

103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关键词:文化和社会词汇》(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伦敦,1983年版,第213-214页。

104 Anthony D.Smith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 ,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1991.p14.;15;14-15.本文对安东尼·史密斯观点的摘录部分,也可参见马戎《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05 同上,第15页。

106 同上,第14-15页。

107 如朱伦先生就主张译“nation”为“国民”,见其《人们共同体的多样性及其认识论》,《世界民族》2000年第1期。这里转见于前引马戎先生文。

108 同用“国民”来译“nation”相比,用国民性来译“nationality”则显得命运要好一些。不仅清末民国时期,至今人们实际上还仍然能将它和民族性这两个概念互换使用。这主要也是因为国民后面带上一个字以后,已因此获得了某种超越国民这个纯粹政治概念的历史纵深感和文化内涵的缘故。

109 1924年《人种问题》,《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新版,第427页。

110 1926年中国人类学大家吴文藻也表达了相似观点。在近代西方,主张“民族者,乃一文化之团体”,注重语言、历史和文化这类看法的也很多,吴文藻就曾引哥伦比亚大学历史教授海司氏的看法来论证自己的意见,见《民族与国家》,《留美学生季报》第11卷第3号。

111 同注释106

112 19377月版《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潘光旦文集》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乔瑜: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
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
王宪明: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
李国彤:妇女的“三不朽”:写...
  最新信息
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
马春霞 朱 煜:由“蝇头小事...
邱志红|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
桑 兵:对话前贤与标高学术
新书:《陈寅恪新论》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彰显魅力...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王 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