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关于前后“甲寅派”的划分及其标准,参见拙著《前后“甲寅派”考》(《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和《论〈甲寅〉杂志与“甲寅派”》(《近代文化研究的继承与创新——龚书铎教授八秩初度纪念》中华书局2010年)。
②郑英春认为章士钊在《调和立国论》中直接引用莫烈原话有三段。见氏著《章士钊〈调和立国论〉再研究》,第25页,清华大学未刊硕士毕业论文。
③如章士钊在《政力向背论》中曾一再引证:“前述罗伟之名言曰:‘调和者……政制成于仓卒而又传之永久所必具之性也。’法人卒明此性,故最后之成功,远迈前古。”“西方三尺之子,无不知社会之中,与接为构,无不有调和之意,行于其中,团体愈宏,意尤切要,前引罗伟之言曰,调和者政制所必具之性也。……十七世纪以还,欧洲所有政治运动,殆可以此二字尽之,今我极力背此而驰,宜西人之以特别国家辱我。”(以上均见《甲寅月刊》第1卷第3号)在《调和立国论》中又写道:“调和者立国之大经也。美儒罗伟,谓为政制传之永久所以必具之性。愚前论政力向背,已珍重而介绍之,实则此乃政家公言,初非罗氏一人之说,其理由内籀归纳而得,更非一时迁就之谈。”(见《甲寅月刊》第1卷第4号)。
【参考文献】
[1]孤桐.进化与调和[J].甲寅周刊,第1卷第15号。
[2]李大钊.辟伪调和[A].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李大钊.调和之法则[A].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一涵.调和私解[J].甲寅日刊,第27号。
[5]秋桐.调和立国论(上)[J].甲寅月刊,第1卷第4号。
[6]秋桐.政力向背论[J].甲寅月刊,第1卷第3号。
[7]剑农.调和之本义[J].太平洋,第1号。
[8]高一涵.和平会议的根本错误[J].新青年,第6卷第1号。
[9]一涵.解散权之积极观[J].甲寅日刊,第34号。
[10]高一涵.读梁任公革命相续之原理论[J].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
[11]李大钊.调和賸言[A].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A].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3]秋桐.政本[J].甲寅月刊,第1卷第1号。
[14]政本.甲寅月刊,第1卷第2号。
[15]秋桐.政本[J].甲寅月刊,第1卷第4号。
[16]斯宾塞.群学肄言[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7]秋桐.民国本计论[J].甲寅月刊,第1卷第10号。
[18]秋桐.学理上之联邦论[J].甲寅杂志,第1卷第5号。
[19]秋桐.国教问题[J].甲寅日刊,第9号。
[20]A. Lawrence Lowell: Governments and Parties in Continental Europe[M]. Vol 1. p 10-11 Longmans, London, 1896.
[21]张东荪.读章秋桐政本论[J].正谊,第1卷第4号。
[22]甲寅杂志,第1卷第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