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前沿与理论研究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学术史的追寻 文本研读与资源共享 学界动态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近世思想文化史研究 >> 精英观念与大众文化 >>
邱伟云:词汇、概念、行动:近代东亚文化交涉中“良心”概念的学习与重构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6-01

作者:邱伟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副教授。

来源:本文原载《亚洲概念史研究》第11卷,注释从略。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良心”概念的研究,探讨了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变迁。文章首先从定量角度观察了近代中国对“良心”一词的使用状况,并统计了其在中国近代巨量史料文献中的使用词频比例。接着,文章分析了近代重要双语词典中“良心”一词的对译发展轨迹,以及传教士对“良心”概念的引入与影响。然后,文章基于词频分布的历时性升降轨迹,阶段性的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良心”概念的诞生与发展,并分析了其在政治与学术视野下的不同论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良心”概念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伦理革命视野下的变化,并指出了其在个人视野下的唯意志主义式转变。最后,文章总结了中国近代“良心”概念的三个特点:与政治革命相关、与伦理文化道德革命相关、以及理性化的转型。通过对中国近代“良心”概念的研究,本文展示了其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发展与变化,以及其与中国传统、西方思想的交涉与融合。

一、前言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10-2005)在讨论“差序格局”概念时曾指出,此格局本质上是一个来自人伦的道德系统,维系这种人伦关系的纽带就是“礼”,而维持“礼”的根源性力量,不是身外的权力,而是身内的良心,由此可见“良心”概念的重要性,其乃是维系整个中国人伦道德系统的根本。虽然“良心”概念极其重要,但对于“良心”为何以及由何而来,却始终没有一个固定说法。有人持良心外烁说,有人持良心内求说,多从哲学或伦理学学术范畴进行讨论。然而,“良心”概念绝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或伦理学概念,在近代晚清面临内忧外患多重危机的情况下,还因其担负个人与群体道德合理性的重要角色,具有实际调动社会行动以救亡图存的实质功能;不仅在哲学讨论上具有意义,在现实社会秩序与结构发展中亦具有其重要性,此即“良心”概念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双重价值。

“良心”概念在历代文献中多有使用,但其基本内涵相对稳固。直到1895年以来进入近代思想转型时代后,“良心”概念才伴随时空迁移而产生多元复杂的变化。归结其发展轨迹,有一从选择性吸收到学习西方伦理学概念,乃至于在五四时期重构出近代化后的“良心”概念的发展过程。在上述发展阶段中,伴随晚清时期间接地从日本东学处学习的西方伦理学,以及民初时期直接引入之西方伦理学,中国原有的“良心”概念相应地产生了程度不一的转型。知识分子正是凭借着“良心”概念的近代转型,才能合理地解释世界上某些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行动,例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下的天演竞争。通过对“良心”概念在清末民初近代化历程的研究,可以勾勒出传统中国“良心”概念在东亚文化交涉中完成近代转化的过程,考察“良心”一词在中国与日本的对译现象,可揭示中日在分润共享的汉文化下对于“良心”概念的重构轨迹,借此更为清晰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转型与变迁过程。对于中西古今哲学家有关“良心”概念的内涵争辩,前辈学者已进行诸多讨论,本文主要从概念史理论视域出发,观察中国近代发展中传统“良心”概念与东学、西学的文化交涉轨迹,以使读者对“良心”概念在中国近代的转型变迁现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良心”概念在传统文献中的意涵

“良心”一词在传统文献中早已存在,查询“汉籍全文资料库”可见,“良心”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告子上》篇,句曰:“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其中“放其良心”之意,民国初年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曾在《中国伦理学史》“求放心”词条下作过解释:

人性既善,则常有动而之善之机,惟为欲所引,则往往放其良心而不顾。故曰:“人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虽然,已放之良心,非不可以复得也。人自不求之耳。”故又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理解下的孟子(约前372-前289)认为良心本善,应往内求,基本符合我们今天对于孟子之说的理解。孟子的说法,正是中国传统“良心”概念内求说之根源所在。

在先秦诸子中,以“性恶论”闻名的荀子(约前313-前238)也谈“心”,但却不提“良心”,而是提“公心”。《荀子·正名》句曰:“辞让之节得矣,长少之理顺矣,忌讳不称,祆辞不出。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此中“公心”之意,学者伍振勋指出“公生明,偏生暗”,能“明白其道而幽隐其身”,才称得上“以公义胜私欲”。由上可见,“公心”有别于个人私心,荀子也因为“公心”概念而被归类于良心外烁说的代表。然而实质上,即使是公心说,还是可能为内烁所成,如“公心”一词在1916年赫美玲(Korl Hemeling,1878-1925)编纂的英华双语词典《标准中国官话英华辞典》(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the Standard Chinese Spoken Language and Handbook for Translation)中,对应的是conscience词条下public conscience一词,除了以“公心”对译外,还另解释为“亿兆的良心”,可见,所谓“公心”即集合所有人的“良心”而成。

有趣的是,“良心”一词在后来的中国历代著作中,似乎未见太多讨论,如二十四史中,仅元人脱脱(1314-1356)等撰的《宋史》中提到“良心”一词,从官方史书中对“良心”一词的使用来看,可见“良心”概念的关系对象为君主,关系概念为忠义。更有趣的是,虽然正史文献中极少使用“良心”一词,但民间文学中用“良心”作为世事合理性依据却相对常见,如清人西周生(生卒年不详)《醒世姻缘》中有“如今死了为神,人心里谁有良心,谁没良心,大奶奶你没的还不知道哩!”(第十一回,晁大嫂显魂附语 贪酷吏见鬼生疮)。由上可见,民间文学中“良心”一词多用于个人行为伦理之上,与君主无涉。

从以上的例子可对传统语汇中“良心”一词的用法有初步了解。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指出,“良心”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传统“良心”概念大致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良心与中国传统仁义、忠义概念联结。其二,良心可能被一时蒙蔽,若是求得放心则可原谅。时至清末伴随着泰西伦理学的传入,传统“良心”概念用法虽未完全消失,但却在与conscience概念交涉下发生转型,焕发出不同于传统的近代“良心”概念。

三、近代中国“良心”概念之诞生

conscience一词在当今剑桥英语词典中对译的是“良心”与“良知”二词,而conscience在西方伦理学中自有一套概念内涵与发展。回到近代东亚语境,“良心”概念在中国传统孟子以降的“良心”概念基础上,于晚清会通了自日本而来的泰西伦理学中的“良心”概念,在民初会通了自西方伦理学而来的conscience概念,交涉混成了近代“良心”概念。若要梳理清楚“良心”概念如何从传统走向近代化的发展变迁历程,可先从近代双语词典中“良心”与conscience的对译发展过程加以考察,因为双语词典乃是两种文化在语言上进行沟通交会的桥梁。表1是从中国近代重要双语词典中整理出来的“近代重要双语词典中conscience等词汇与汉语之对译表”。


图片

从表1的对译发展轨迹可以勾勒出conscience概念在对译中文时的五个重点:

其一,从《英华字典》中conscience对译“自内讼,自讼之良心,心内良知,自知”可见,马礼逊使用的是《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典故,即以“心中自责、深刻反省”去对译conscience一词,着重于“自”字,指向良心内烁论。“自讼之良心”的翻译,是马礼逊基于基督宗教原罪与忏悔概念,联结《论语》中“自讼”概念而成。实质上,虽然基督宗教对自身罪恶的反省与儒家自讼传统相似,但从西方基督宗教思想而言,人们是因有原罪的他律而忏悔,而在中国孟子性善论传统中,人们是因内心自律而自省,所以两者仍有差异。

其二,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所编译的《英华韵府历阶》(A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与英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所编纂的《英汉词典》(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都沿用《英华字典》,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增补。在conscience部分,《英华韵府历阶》缩减其字义,去掉了“自讼”以及“心内良知”等概念,仅剩“良心”,而《英汉词典》则将其译为“良心”与“本心”。 “本心”一词在中国出现较早,如《孟子·告子上》,由此可见,“本心”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儒家孟子思想,属良心内烁论。麦都思前无所本地以“本心”一词对译conscience,应与其相较于马礼逊和卫三畏更熟悉中国思想有关。他曾经翻译过《尚书》,中国传统学问底蕴实为深厚,由此也可看出传教士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涉有逐渐深化的趋势。

其三,传教士罗存德除延续前人的做法,将conscience一词译成“良心”外,还另增“天良”“是非之心”“褒贬之心”等,这里“是非之心”来自孟子“四端”概念。而“天良”概念在十三经中未见,在二十四史中仅见于《明史》。在官方文书外,民间文学中则多见“天良”一词。从“天良”概念为民间习用语这一现象来看,罗存德有别前人,新用“天良”去翻译conscience,正是基于学习者角度考量,以普罗大众习用词进行翻译。罗存德还使用“褒贬之心”去翻译conscience,然而特别的是“褒贬之心”并非孟子“四端”之心之一,而是来自孔子著《春秋》寓褒贬之典故,如唐人李翱(772-841)《答皇甫湜书》中提及:“故欲笔削国史,成不刊之书,用仲尼褒贬之心,取天下公是公非以为本。”可见,以“褒贬之心”翻译conscience一词,与过去以“天良”“本心”等概念去翻译有了不同,具有一种为公褒贬之良心之意,不同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皆从个人出发,褒贬之心乃寓于公领域之心,因此从罗存德开始可以看见conscience概念已有了不同于传统中国个人自心的公心展现。

其四,后来《英华萃林韵府》、《增订英华字典》《英华字典集成》所翻译conscience一词,都未越出此前的双语词典,直到1908年颜惠庆(1877-1950)的《英华大辞典》才多了“是非之感情”此一短语译词。此一词典参照诸多书籍,在conscience翻译中增加“是非之感情”,应是来自商务印书馆泰西伦理学教科书内容,如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主张道德情感论,即把人的天然情感或仁爱情感乃至同情心看作道德的本质,道德情感是脱离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先天具有的,最大数量的善由最大多数人来享受是最高的道德。

其五,1913年《商务书馆英华新字典》则在沿用前人的“良心”“天良”“是非之心”外,增加了“知觉”“觉悟”“道心”“道理”等概念。其中“知觉”一词见于北宋张载(1020-1077),其言道:“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所谓“性”指的是本体义,而“知觉”指的是功能义,点出conscience在实质触知的功能内涵,为从生理学与心理学出发翻译的新概念内涵。在1902年之际,国人已经可以看见王国维翻译自日人元良勇次郎的《伦理学》一书,该书在西方近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从“情”“性”“情绪”“气质”“知觉”等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论述伦理学问题,对中国传统以信念(如心、情、性等)作为道德观念的基础进行解构。由上述诸例可见,1913年《商务书馆英华新字典》与清末之际多部双语词书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从生理学与心理学角度的知觉功能论出发翻译 conscience的面向,这也反映出 conscience概念中的心理学、生理学意涵已经混合进“良心”概念之中。

其中有趣的是日本的近代哲学之父西周(1829-1897)在《百学连环》中与众不同,以“独知”去翻译conscience一词。“独知”的原意是什么?西周理解的“独知”为何意?为何中国近代编纂其他英华词典的传教士不以“独知”翻译conscience,西周却这样做?这一翻译又为何没有传入中国?由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看见conscience在东亚文化交涉中的动态发展。

“独知”概念在中国传统中大致有三个意涵:其一,《墨子·兼爱中》指出,“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而攻人之国”,此处“独知”意为仅知道某事之意;其二,《论衡·讲瑞篇》中言“颜渊独知孔子圣也”,此处“独知”意为拥有常人不具备之见识能力;其三,《朱子语类》注《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一句时指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此处“独知”意为在私己的、隐秘的心理空间中察觉念头之诚正与否。以上是“独知”一词在中国传统脉络中的意涵。

西周理解的“独知”为何意?西周为日本近代著名哲学家,热心将西方哲学译介至日本。至于为何西周会用朱子的“独知”概念去翻译conscience,实与其儒学根底有关。西周的祖父师承山崎暗斋派,属朱子学一脉,异常严格且注重人格修养,西周自幼就读的藩校养老馆所授学问亦属此派。虽然他在读了《徂徕集》后说“程朱不可全信然也”,但宋学仍为西周儒学学问根底。关于用“独知”翻译conscience一词,狭间直树(1937- )曾指出,西周在《生性发蕴》中把从培根、笛卡尔到康德、黑格尔的哲学称作“新哲学”,认为笛卡尔“虽曰自疑入门,万象皆疑,无一无取其实,然发疑之主即己之独知,则自知其存于真,不容间疑”,并为“独知”注音“孔奚安斯”(conscience),附注释称“已独知而毋及他知,所同于大学(传第六章)之独知也”。由此可见,西周“独知”之意实由中国传统《大学》中“独知”之意与法人笛卡尔的怀疑主义混生而成,此为西周理解的“独知”之意以及西周以“独知”进行翻译的用意,意即会通中西哲学思想于一炉。

为何中国近代编纂英华词典的其他传教士不以“独知”翻译 conscience,西周却这样做?这是因为西方传教士编词典的目的主要乃是传教,传教对象为一般民众,故使用“良心”此一民间习语去翻译conscience较为容易记忆与理解;而西周编纂的《百学连环》,是其在1870年于私塾育英舍所写的讲义,其阅读对象为弟子学生,故自然以宋学传统中的“独知”去翻译conscience,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熟悉中国宋学“独知”概念,另一方面也可联结到笛卡尔的怀疑主义。由上可见,阅读对象的不同,造成了西方传教士与日本哲学家在翻译 conscience一词时的译词使用差异。至于为何西周以“独知”翻译conscience并未传入中国,这可能是由于晚清重视经世致用的实学,展现出“以礼代理”的学术思潮,如“独知”这样的宋学概念,不符合当时主流知识人的期待,故而并未流传入中国作为conscience的翻译,加之当时晚清时人已经接受以“良心”作为conscience译词,故由东学而来的“独知”一词未能影响到中国近代 conscience的翻译行动。

由上述分析可见,中国近代“良心”概念在中国自身传统,泰西心理学、伦理学与日本哲学视域下的文化交涉现象。西方conscience概念正是通过日本东学此一管道,促成中国传统“良心”概念完成近代转化,以上即为中国近代“良心”概念的诞生。


四、近代中国“良心”概念之发展与变迁

当中国传统“良心”概念完成近代转型后,知识分子如何运用近代“良心”概念进行社会史与政治史的论述,又如何通过概念的组合运用调动人民情感,借以推进社会行动?这些问题的答案展现出“良心”概念中隐含的多元现代性(multiple modernities)。

我们可先从定量角度观察近代中国对于“良心”一词的使用状况,本文以金观涛先生与刘青峰先生主持建置,包含一亿两千万字,收集有清末民初近代期刊、晚清档案资料、清季经世文编、清末民初士大夫著述、晚清来华外人中文著译、西学教科书等六大类政治思想文献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以下简称“数据库”)为资料来源,统计“良心”一词在数据库所收录的六大类文献中出现的词频比例(如图1)。


图片

从图1中的词频使用比例趋势来看,“良心”概念在中国近代早期曾受关注与使用,其后则几乎不用,直到1900年之后才逐渐又产生高峰,真正蓬勃发展则要到辛亥革命后。“良心”概念的发展实与个人概念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以下即从历时性角度出发,配合图表数据线索,定性地考察分析“良心”概念兴起的重要时间点及其所联动的社会事件与行动。

(一)庚子事变前时期:基督宗教视野下的“良心”概念

早在1835年之际,《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即使用“良心”一词。此报为普鲁士来华新教传教士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在中国办的第一份传教士中文报纸,其出版意图是为维护外国公众利益并清除中国高傲的排外观念。爱汉者《道光乙未年正月·新闻之撮要》一文提到当时英国与法国虽然彼此怨恨,但却能谨守和睦,值得称赞。文中引介英国风土民情时提到曾有过一次大瘟疫灾祸,灾祸停止时,人们“都赴神天之堂,感激神天之恩慈,省得瘟疫也”。这里爱汉者想指出并传达信奉神天能免除疾病的思想。文中提到礼拜的行动时指出:

大英国人因奉事上帝救主耶稣,每七日有瞻礼拜,平素丧尽良心的人,犯神天之律例,任意礼拜日之际,恋酒放恣,是以良民已经伏禀大英国之公会,立法严禁亵渎圣法度,及公会允之。自是观之,大英国之民敬畏至上帝,忠心拜之。

由此可见,这里的“良心”一词指的是西方基督宗教框架下的“良心”概念。郭实腊身为第一代来华传教士,具有强烈的传教意志,其良心论述皆是基督宗教视野下的“良心”概念,未见中国传统宋学的“良心”意涵,这里揭示出中国近代早期阶段“良心”概念的运用情况。

有别于1830年代郭实腊纯然从基督宗教角度出发使用的“良心”概念,作为美国公理会传教士的谢卫楼(D. Z. Sheffield,1841-1913)则进一步尝试对比中国儒家与泰西基督教的道德伦理概念。如1882年谢卫楼在《万国通鉴·第一卷 东方国度·外附儒释道三教说略》第一段论儒教中提到孟子述略时指出,孟子主张“人之本性纯善无恶,因私欲蒙蔽以致陷入罪中”,认为“孟子只知良心内有善理,却不知人心本有恶根,与善理为敌,犯罪之由非徒从外来也,亦自内而生”。由此可见,谢卫楼完全不同意孟子性善论的主张,认为心内有善理与恶根,并非全然为善,“良心”是指善理之一面,与恶根为敌。谢卫楼之所以不完全赞同孟子性善论,实根源于基督宗教原罪思想。谢卫楼的“良心”概念虽然表面上看似联结了中国儒家伦理道德,但实质上并非如此,主要还是从基督宗教伦理出发去谈天道、良民、父慈子孝与“良心”等伦理道德概念,这样的“良心”概念是在与中国儒家思想明确对辨后的结果。

约略同时的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也不约而同地提到良心论述,但与郭实腊、谢卫楼等传教士不同,郭氏没有意识到中西比较,谢氏将中西对立,傅氏则是会通中西。在《格致汇编》中可以看到,傅兰雅的“良心”概念不同于郭、卫的纯基督宗教色彩,而是具备着会通中西的特征。如1892年傅兰雅《兽有百种论》一文所提及的人与禽兽的诸多差异中,即有以良心为断者,其指出人因为有良心,所以知道什么是本分并且会去做,不论事情难易与快乐或不快乐,只要是本分都会去做,傅氏这种主张明显与儒家经典中人禽之辨有关。至于什么是善恶的问题,傅兰雅提到“良心觉其善者即善,觉其恶者即恶”,这里把“良心”作为善恶判断标准。那“良心”又由何而来?傅氏指出其乃“灵魂之所主也,禽兽则不能知此”,由此可见傅氏认为禽兽并无灵魂,唯有人有灵魂,而有灵魂方有良心,故灵魂为良心的根源。由此可见,傅兰雅结合了基督宗教灵魂观与中国儒家人禽之辨,会通出结合中西的“良心”概念,这是与郭、卫不同的特点。

由上可见,在甲午战前的“良心”概念,其主要宣说者为西方传教士,具有从纯然基督宗教“良心”概念到中西会通的“良心”概念的转变历程,这是庚子事变前“良心”概念的发展梗概。在庚子事变前的“良心”概念,除具有西方传教士在基督宗教视野下的再脉络化诠释外,也有承袭中国传统“良心”概念者,如1882年《论盗案》一文指出,在处理盗贼案件时,抓到盗贼让其供出同伙时,盗贼可能会乱说话陷害良民,因此作者认为不应让盗贼自供,一般良民说话尚且不足以相信,何况是“天理蔑亡,良心丧尽”的盗贼。由上论述可见,“良心”与“天理”共现,此处“良心”就是指中国传统宋学脉络下的“良心”概念。绾合上述,庚子事变前使用“良心”概念的地方较少,且主要是西方传教士而非中国人,本文认为这与晚清政治思想精英不惯用“良心”概念作为合道性诉求有关,他们更喜欢用的是天道概念,此实受到儒学的大我世界观语境影响所致。

(二)庚子事变后时期:政治与学术视野下的“良心”概念

庚子事变后,知识分子对作为自强运动思想核心的传统儒学产生价值逆反,各种传统概念开始与西方现代化概念产生程度不一的融合。在庚子事变后,知识分子最重要的议论重点即如何救国,或主张保皇立宪,或主张共和革命,这两大主张都联结了由东学与泰西传入的天演进化论、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混生出带有多元现代性色彩的概念与论述。“良心”概念身处其中,也成为立宪与革命两阵营论述自身立场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1.政治视野下保皇立宪派的国族主义良心论

从保皇立宪派来看,1900年梁启超写了《复金山中华会馆书》一文。梁启超受美国金山华人之邀,从日本出发道经檀香山小住,清廷派伍廷芳(1842-1922)去阻止,伍廷芳请美外部禁止梁启超访美不果,后想到招集中华会馆绅董中守旧者写信给梁启超,劝他不要前往,梁启超得信后马上以此文回复。梁启超信中指出,自己在戊戌事变后不死,正是造化欲令他成事。梁启超回应中华会馆他仍须访美,正是其在面对中国遭受瓜分之祸时,“以良心不能自昧,而血性不能尽无耳”。梁氏在信中晓之以理,痛陈清廷不可恃,反劝中华会馆诸人不应苟安,一再表明自己仍欲前往美国金山之意,最后以“良心”为号召,希望劝化中华会馆诸公,其言:“诸君子熟察利害,激厉良心,去逆就顺,共保圣皇,共救国难,共卫身家,实所厚望,匆匆布复,不尽所言,伏惟义鉴不宣。”由此可见,梁启超所言之“良心”概念,是基于中国传统忠君忠义思想,与近代由东学传入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在经由混生转化后形成的爱国之心、保皇之心。

立宪派除用“良心”概念去凝聚立宪阵营的保皇认同外,还利用“良心”概念去斥责共和革命派。1906年8月20日梁启超以《杂答某报(续第八十四号)》一文,回应某报对《新民丛报》立宪主张的质疑。梁启超说道:

彼报第五号,谓“满洲民族与我民族利害相反,欲其行正当之立宪,无异授人以刀而使之自杀”,悍然引申此义者凡数千言,吾友佛公评之,谓睹此段论文,知彼之良心,已不知其何落,彼此共同之目的,不外救国,乃徒为攻击他党计,不惮抛弃救国问题于九霄云外,是何心理?(见本报[第十一号])

上文中梁启超斥责革命党人“无良心”,因为革命党人不知共同救国,却一直反对立宪,甚至污名化立宪,称其乃是一种自杀行径,这里可见梁启超基于国族主义下的“良心”概念进行政治论述,将之作为攻击革命派的概念话语工具。

2.政治视野下共和革命派的满汉平等良心论

在保皇立宪派不断以国族主义式的“良心”概念作为理据,呼吁中国人民要爱护光绪与中国的论述之下,共和革命派也运用“良心”概念作为革命理据加以回击。如1906年署名新中国之少年所作的《瓜分中国之原动力》一文,提到之所以要推翻清政府,正是由于政府专养男盗女娼、弄百姓钱、不替百姓做事的官吏,作者认为,对付狗官的方法就是暗杀,因为“做官的人全莫得一点知识,全然莫得一点良心”,不管民族大义,专做卖国与残害同胞的行为,只知升官发财而不管百姓冤枉和吃苦与否,由此可见“良心”在共和革命派处,是与满汉有别的民族主义结合,成为谴责满族官员的理据。

再如1906年9月5日汪精卫在《再驳“新民丛报”之政治革命论》一文中指出,《新民丛报》贬低国民,称他们没有政治能力的说法,实是自相矛盾,因为文明国的大臣与议员也是国民一分子,政府乃是国家机关,也由国民分子所成,没有分子不良而政府机关能良者,故《新民丛报》“力诋国民以为至卑且劣,夫国民既卑劣若是,安得有良政府,所谓根本者,固已失矣”。汪精卫指出既然此种说法矛盾,除非政府元老都是神仙降世以牧民者,而民者就是该被放牧的牛马,只有这样的情况才能使《新民丛报》自圆其说。他斥责此种说法:“有丝毫良心者,所不敢出诸口者也。”由此可见,共和革命派所理解的“良心”,是追求君民平等之心,没有人天生就该被不平等地放牧。汪精卫以结合满汉民族平等思想的“良心”概念,指责《新民丛报》,以满汉与君民平等作为“良心”概念之内涵,展现出不同于立宪派的良心论述。

3.泰西伦理学视野下的良心进化论

清末之际,泰西伦理学通过日本东学传入中国,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念产生混生转化现象。当时知识分子基于两点认识引入泰西伦理学作为救国之道:其一,认为明治维新之成功,关键在于近代日本推动了道德伦理的西化行动;其二,认为日俄战争中,日本以小胜大之关键在于道德力,故形成道德进化论。正是在上述两种思潮的影响下,当时中国知识人从东学处引入泰西伦理学。在泰西伦理学视野下,中国传统宋学脉络下的“良心”概念产生意义滑动,产生心理学、生理学等科学化转向。

对于“良心”概念进行近代转化行动最力者,莫过于1906年12月16日,由黄国康翻译自日人中岛立造的《泰西伦理学变迁之大势》一文。该文主要引介泰西伦理学发展史,在其中谈及古代以至中世伦理学问题变迁后,接着谈近世伦理学。文中首从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伦理学开始谈起,指出伦理学乃是法理学与政治学之必要,与人生目的并无直接关系。霍布斯伦理学的主轴在于“以为人皆利己者,善恶正邪,非天地之道,乃人道之所作也”,然而霍布斯的主张,却被主张道德不朽不变者,或主张人生有利他感情与同情者攻击,指责霍布斯的主张不合于人之心理,且人皆自利的角度违反道德。《泰西伦理学变迁之大势》一文接着谈及“良心”论:

有所谓良心者,有判别善恶正邪之能力,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此也。人类于利己心利他心之外,更有可为精神之主权者之良心,此人类之特色也,从此良心而行,即谓之道德。从良心而行则为自己之利益,亦为他人之利益,此良心之所示为宇宙之原则,非可依人为变更者。

可见,译自日人中岛立造的“良心说”,是一种凌驾于利己利他之上的“精神主权”,不随人而变更。基于上述霍布斯主张,改良霍布斯主张者兴起了,“良心起原论”成为伦理学上的争论点:“良心”究竟是“生而具之”,还是“经验之结果,因习惯而成者乎”?后来又论及:良心是如何判断善恶正邪的,是“依直觉”,还是“依他之标准”?依直觉者认为“以良心为有直觉善恶正邪之能力者”,依他之标准者认为“以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为善之标准”,直到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社会进化论主张的出现,才调和了良心判断根源究竟为何这一问题。斯宾塞主张就一个人来说,良心“为生得的,直觉的,吾人初生之时即有良心,乃自遗传而得者也”;若就人类全体来说良心,则“最初之人,并无所谓良心也,因代代经验之结果,于是始有所谓良心者,传之子子孙孙,故自人类之经验上言之,良心者,经验之结果也”。上述从霍布斯到斯宾塞有关“良心”概念的讨论,即为英吉利伦理学大体之变迁发展史。对于“良心”概念的变化发展,文中进行了总结归纳,明确指出今日良心论与过去不同之处,在于不再采用天赋论与经验论的二元对立框架,而是采取调和立场,即从“天赋论”与“生得论”出发,指出人人都有良心原质后再走向“经验论”,说明“良心之发达进化各自不同”,使“良心”兼具内求与外烁内涵,并且还会进化,这就使“良心”概念不同于传统宋学脉络下的“良心”概念,结合了进化主义,转化出近代转型后的进化主义式“良心”概念。《泰西伦理学变迁之大势》一文指出,“良心”概念有所变迁,关键正在于“近世科学发达之结果”“经济思想与社会实业之变动”“人格观念之明确”“史学研究之进步”,可见“良心”概念近代转型的几股推动力量与过程。

由上可见,“良心”概念在泰西进化主义、伦理学与心理学学科概念引入的影响下,不再是中国传统宋学中契应天地的良心,而是成为一个能通过后天物质去增强,能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成长,并伴随环境而变化的一个概念,这与过去中国传统的“良心”概念不同。中国传统宋学中主流的“良心”概念是个人内在的与不变的,然而泰西伦理学中的“良心”概念是社会的、国家的、变动的。正是各种泰西现代化思想的传入,使中国“良心”概念从内求转为外烁,这与中国传统教育关注自身修身修心,而西方教育学原理关注外在形塑有关,以上种种即是“良心”概念在中、西、东学相互交涉下的多元转化。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伦理革命视野下的“良心”概念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帝制,使中国走向共和国,但当时知识分子却眼见所处世界未如想象般美好,进而开始怀疑革命方向有误,以及革命力道不足。当时知识分子觉悟到应当从思想上进行改革,才能呼应政治革命之成果,伦理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目标,“良心”概念在上述语境中又有了新的诠释与变化。

1.政治视野下的国族主义良心论

1915年4月20日,梁启超在《中日时局与鄙人之言论[中日交涉汇评之一]》一文中,对中日交涉事宜提出自己的看法,因为不偏袒日本而被日本报纸指责为忘恩负义,梁启超对于日本的谴责回应道:

吾请日本人易地相处,为良心上之判断,吾侪立于国家之最高立法机关,当国家遇此大变,是否有发言质问当局之权利及责任?若谓吾曾受日本保护十余年,即当放弃其对于国家之责任耶,试问日本保护鄙人之初心,岂非以鄙人为一爱国者,循国际法上保护国事犯之大义耶?

梁启超正是以“良心”概念,诉求日本方面应当对他的做法具有同情的理解,而此处指的也是结合国家与民族概念的国族主义式“良心”概念,是对晚清近代转型后“良心”概念的继承。

2.个人视野下的唯意志主义良心论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不同于晚清国族主义式“良心”概念的发展,随着民初“人的觉醒”思潮,个人视野下的唯意志主义式“良心”概念开始展现。1915年10月20日梁启超《良心麻木之国民(伤心之言一)》一文指出一个矛盾,亦即当时士大夫一直谈国体、政体与对外政策及政治道德问题,但是使国家如此危急者也正是这群士大夫。那么,为何让国家危急者为士大夫,而士大夫又反而要一直哓哓不休?梁启超最后将原因归结为“良心之麻木”,即“无良心”是也。而何谓“良心”?梁启超指出这正是人与禽兽不同之处。根据生理学证明,人的器官若是太久不用就会废掉而渐失本能,不仅是生理,即使心理也是。当人遭逢一事,其良心会谆然命之,提醒人们何者可为或不可为,这就是所谓“良心之第一命令”。人的良心兴起,却被人们时时挠之,一旦时间久了,挠之再三,就越来越钝,麻木征候就会开始浮现。但有时在多次挠之之后,最初一念会突然出现,这就是所谓“良心之返照”,亦即“良心之最后命令”,若是能够服从良心最后命令者,则还能回复良心,是为豪杰之士也。然而所谓“良心麻木者”,就是事事再四挠之,使得“良心之最后命令”都不再出现,而且还继续挠之不已,直到第一命令最后也蛰缩不复敢宣,正如孟子所谓“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也”,最后变为以恶为乐时,则良心本能就澌灭以尽,即是“麻木”状态。

上述以分析式语言剖析了个人道德堕落的过程,梁启超指出不管是哪个国家或朝代都有个人的堕落,但人类仍与禽兽有别,正是由于还有一个制裁机制,即“社会之普遍良心”。良心麻木的个人常为社会贱弃淘汰,因此其谬种不能广为播殖,而且这麻木的个人有时还为普遍良心刺激,从麻木状态渐渐复苏一二,这就是“人道所以不绝于天壤”的关键。若有一国是以良心麻木者为掌权者与社会枢轴中坚分子,最后状况就会演化为社会良心之麻木:“善与恶之观念已不复存于其社会,即善恶之名目犹存,而善恶之标准乃与一般人类社会善恶之公准绝殊,而人人之对于善与恶皆无复责任。”此时在此社会之人,其“良心即无复提出之余地”。梁启超感叹当前中国正是如此,“以如此之国民而欲求免于见蹴踏见屠割见剿绝,世间宁有此天幸?呜呼!吾复何言,伤心而已”。由此可见,梁启超对于士大夫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都已经“良心麻木”而没有“判断善恶的能力”,故“良心”所指即“判断善恶之能力”,并且梁启超主张“个人良心”与“社会普遍良心”二者应同时兼具,才能够搭配制裁,使良心永存。

梁启超所提出的“社会普遍良心”,正是要对治当时在人的觉醒视野下所产生的唯意志主义式“良心”概念。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与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把人的意志作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要素,认为人类生活就是追求意志的实现和满足,道德就是那些体现意志的要求和有助于意志发挥和实现的品德。尼采具有反理性主义倾向,认为意志的核心即权力意志,也就是“超人”意志,才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最大之道德。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人接纳了尼采的思想,与当时小己个人主义的兴盛有关,结合唯意志论,焕发出一种唯意志主义式“良心”概念。

如1915年8月20日,谢无量在《德国大哲学者尼采之略传及学说(续)》一文中指出,尼采晚年学习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主要学习“争存之说”。尼采站在唯意志主义立场,反对以“群”为善的“德”。尼采拆解了“德”之概念,指出一旦“德”之名成,则人人都不用负责,只要遵行大家约定俗成的“德”就好,毫无个人自由意志的参与。而所谓的良心也只是约定俗成,尼采反对“良心”说,因为在其看来“良心”乃是后天习成者,非天生所固有,而这正是尼采“超善恶论”的核心主旨。在唯意志论下,“良心”概念被从社会与国家中剥除,重新回到一己之上。在此,通过尼采的主张,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成功断开了晚清所联结组构成的国族主义式“良心”概念论述结构,重新组构成唯意志主义式“良心”概念论式,这样的唯意志主义式“良心”概念,有助于民初时期小我个人主义的发展,尼采也成为如鲁迅(1881-1936)还有陈独秀等追求个人主义发扬之知识分子的偶像。

然而上述的唯意志主义式“良心”概念很容易流于一种自私,故高一涵巧为调和,提出并非只知利己,而是主张先利己后利他,避免“良心”概念在个人主义发扬下转向自私自利的一端。基于自利利他主义,高一涵谈及“良心”概念在实际法律问题中的应用,指出“非因执法者在前,乃勉为自好之士,须于无人察觉之际,而深其自懔之心,惧执法者在前,而始不敢犯者,实寡廉鲜耻,不能自立之辈,乃其所不敢为,非其所不甘为,乃惧他人之察觉,非惧良心之察觉也”。由这可见,此处“良心”所指的是一种法律精神的内化,而这种“良心”来自“人格”。高一涵指出:“夫所谓人格者,乃节操之当然,伦理之本然,凡为人类,皆当自知爱护,自知尊重,以副其远于禽兽之实,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者也。违法而不视为人格上之奇辱,乃视为交际上之缺点,不耻无以对己,乃耻无以对人,是即根本上违反小己主义之处。”由此可见,高一涵的“良心”概念除为一具有个人主义的人格、节操、自尊、自重、知耻之心,也同时为一种自利利他、兼而为公之心。

综观清末与民初“良心”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时代命题已从政治革命转向伦理革命,良心论述的焦点也从立宪与革命的政治论述,转向伦理文化道德革命论述,其中伴随从晚清到民初的个人主义昂扬,有一从大我的国族主义式良心论转向小我的唯意志主义式良心论的变化历程。民初知识分子虽然提倡个人主义,但却也从现实中发现小己良心论并非究竟,可能造成自私竞争现象,故而尝试调和两者,焕发出基于中国传统先己后人、合物成己的儒学传统,属于中国特有的以小己为先、大我为后的自利利他“良心”概念,这是民初“良心”概念的中国式近代化转型特点。结合当时欧战后的个人主义、世界主义、从竞争论转向互助论的思潮,“良心”概念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转型轨迹。


五、结论:“良心”概念的近代转型

由本文论述可见,中国近代“良心”概念伴随时空语境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历程,可归纳出三个特点:其一,“良心”概念在庚子事变前的思想界中不常出现,关键在于以良心作为理据的现象多存在于民间文学中,精英文献则多以天道作为理据,故“良心”概念使用较少;其二,在庚子事变后,立宪派与革命派诉求对象已从过去精英“臣民”转为广大“国民”,因此开始采用“良心”概念为理据进行政治论述、劝服与呼吁,“良心”一词作为民间习语而具备的庶民概念属性,相较于天道概念更为国民所熟稔与肯认,更易于调动国民情感,使其投入立宪或革命行动中;其三,新文化运动时期,专制国体已瓦解,政治革命已完成,故在晚清之际作为思想主旋律的国族主义失去舞台,新一代知识分子捻出晚清作为副旋律的伦理革命与小己个人主义,随着自晚清即开始的泰西伦理学的传入与蓬勃发展,“良心”概念受到五四时期知识人的创造性转化,终于从中国传统宋学脉络下个人的、不变的、天赋的、内求的“良心”概念,转化为带有伦理学、心理学、科学性质的,社会国家的,变动的,有待教育涵养的,外烁的“良心”概念,不再是中国传统中无须讨论的哲学的、心性的至上价值根源,而是成为一个可被理性辩证与社会科学式剖析的研究对象。“良心”概念在近代受到广泛的讨论,有助于传统中国“良心”概念的祛魅,使国民更能理解良心之内涵,进而能自觉接受,并通过后天教育方式涵养良心。“良心”概念的理性化是“良心”概念近代转型中最为亮眼的特征。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乔瑜: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
石川祯浩:晚清“睡狮”形象探...
王宪明: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
吴义雄: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
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
李国彤:妇女的“三不朽”:写...
  最新信息
新书:《陈寅恪新论》
马春霞 朱 煜:由“蝇头小事...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王 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
王汎森:跨学科的思想史——以...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彰显魅力...
张昭军: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
邱志红|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黄兴涛>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