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郭跃山:《读礼通考》研究;指导教师:黄爱平
摘要:丧礼是生者以“哀”处理死者遗体、以“敬”安顿死者灵魂并在丧期之内节哀顺变的礼仪。《读礼通考》是以丧礼为中心的历史文献。从康熙十六年(1677)开始编辑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刊刻完竣,历时二十载,三易其稿。是书120卷,分为丧期、丧服、丧仪节、葬考、丧具、变礼、丧制、庙制八类,全面呈现先秦到康熙年间的丧礼文献和丧礼文化,在中国礼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康熙三十五年冠山堂刻本《读礼通考》为研究对象,分五章来研究该书产生的渊源与背景、编者、编辑、乾学案、文献价值与学术影响诸问题。
明末清初,经世思想助力实学成潮,实学思潮推动经学复兴、礼学蔚起,《仪礼》之学倡其先声,丧礼受到陈确、毛奇龄、汪琬、顾炎武等学者之重视。清儒关注社会现实,提倡躬行实践,陆陇其、盛敬、阎若璩、毛骙等皆能谨守丧礼规范,可是居丧毁卒、停丧不葬等违礼现象依然广泛存在,故陶望龄生“教衰礼坏”之感、汪琬兴“丧礼废坏”之叹。为振衰起颓,顺治帝厘定宫中丧制,以律法严明丧礼之禁。康熙帝崇经倡礼,重视教化,改革丧俗。学术思想、社会环境和文化政策众因辐辏、综合作用,推动《读礼通考》之编辑。
《读礼通考》的编者是徐乾学。徐乾学赓续中国居丧读礼编书的文化传统,在为母亲居丧期间旁搜群籍,编辑《读礼通考》,不仅希望保存丧礼以资学者之考证,还希望人们通过《读礼通考》能够知礼、行礼、守礼,借以移风易俗,拯救人心,建设礼秩,体现爱礼存羊的文化精神、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和移风易俗的时代担当。万斯同与《读礼通考》关系密切,参与编纂此书。《读礼通考》以“万斯同曰”和“乾学案”两种方式呈现万斯同的丧礼研究成果。该书所载664条“乾学案”中有23条与《群书疑辨》“万斯同按”的内容完全相同,却以“乾学案”的方式呈现,表明徐乾学在编辑《读礼通考》过程中存在不严谨之处。四库馆臣认为《读礼通考》是“徐乾学撰”的观点正确,其“合众力以为之”的说法具有合理性。
《读礼通考·引用书目》著录文献649种,《引用书目》和《传是楼书目》皆著录之书有328种,故传是楼藏书奠定徐乾学编辑《读礼通考》的文献基础。由于《引用书目》著录的97种书并未见诸《读礼通考》正文,故《引用书目》实为《参考书目》。此外,《引用书目》著录的书名、人名存在讹误之处。在材料搜集方面,徐乾学以“补偏救弊”“财成断制”和“有案无断”三个辑书之法为指导,遍及四部,巨细靡遗,体现“兼收并蓄”和“意主备考”的旨趣。在材料编排方面,徐乾学大体以《仪礼》《礼记》所载材料为先,以郑玄之注和贾公彦、孔颖达之疏次之,诸家之说复次之,最后是“乾学案”。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读礼通考》稿本,应属处于编辑后期的过程稿而非定稿。
从《读礼通考》的文本内容来看,在灵魂不死观念影响下,生者借助丧具、葬具来处理死者的遗体,借助重、木主、神帛、画像等来处理死者的灵魂,在送形而往和迎精而返的仪式中体现悲哀之情,在居丧期间的衣食住行中体现节哀顺变之义,彰显事死如生、慎终追远、仁孝诚敬的文化精神。丧礼因守礼者而存、因过礼者而变,既体现孝子哀情又不以死伤生,此其蕴涵的中庸之道。
“乾学案”是徐乾学丧礼研究成果和礼学思想的文本体现。“说明类”案语反映徐乾学的文献编辑思想和善于总结礼例的学术识见。“考证类”案语反映徐乾学在丧期、丧服、丧制、丧仪、丧俗等众多领域的考证成就,体现援引证据、以经证经、经史互证等考证方法,案而有断的研究特点和遵经守传的学术立场。案语不仅体现徐乾学重视依据的征实思想、辨章学术的贯通思想、关心社会的经世思想,还反映其对郑玄等论礼诸儒、霍韬等议礼官员的批评观念。
《读礼通考》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不仅保存反映传统丧礼文化的材料(如亡佚文献所载材料、中国传统国恤制度、汉唐时期礼议成果以及与无服之亲相关材料),还保存反映清初丧礼研究的成果(如黄宗羲、顾炎武、万斯大、阎若璩、顾湄等学者群体的丧礼研究),具有存礼、汇辑之功,体现继承性和时代性特征。在流传过程中,《读礼通考》对十八世纪以降秦蕙田、凌曙、黄以周、张锡恭等中国学者和尹凤九、杨应秀、丁若镛、洪奭周、金迈淳、洪直弼、金正喜、许传、郭钟锡等朝鲜学者的丧礼研究皆产生一定学术影响。
总之,《读礼通考》是先秦到清代康熙年间丧礼材料之渊薮,是中国传统丧礼文化在清初的文本体现,对清代中后期礼学文献的编纂和礼学考证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中国礼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读礼通考》;丧礼;徐乾学;礼学考证
二、高学姣:清代官修书籍流通传播研究;指导教师:黄爱平
摘要:清代统治者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主导或干预官修书籍的编纂、刊印、流通、传播、接受等生命历程的各个环节,其中官修书籍产生后的“流通”“传播”环节,使得官修书籍在社会中动态流转并最终到达不同“读者”手中被阅读接受,进而产生相应的社会作用。清代官修书籍的流通传播由中央与地方不同的机构与部门协同完成,具体过程有固定的程序、规范以及惯例,本文理清了相关部门的职司分工以及具体的流播过程,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清代官修书籍流通传播的原始图景,让原本静态存在的官修书籍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清代官修书籍的流通传播对清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长时段的视角观察不同书籍在不同政治环境中的表现,探究书籍流播与政治变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呈现出官修书籍流通传播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政治意涵。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回溯清代官方利用及管控书籍的历史,以时间为序,讨论从清初到清末,官方如何利用书籍的编纂、刊刻、流通、传播以及管控、禁抑、删改、销毁等方式来规训、控制、引导其治下的臣民,并在不同时期分别实现“文化治理”“文化统治”和“文治守成”的具体情况。第二章考述清代官修书籍流通传播的具体情况,分别讨论清代进入流通传播领域的官修书籍类别、具体的去向、流通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机构运作情况,理清清代官修书籍流通的基本规律与相关规范。第三、四、五、六章是具体的个案分析,本文作为研究个案的有辅助治理的教化书籍《劝善要言》;有推广统治思想及政治主张、褒贬是非、定论定调的政治宣传书籍《大义觉迷录》;有规范制度运行过程、维护王朝统治的典制书籍《大清律例》;以及清代官修书籍流通传播研究中的特例——具有“官方身份”的私修书籍,如官员幕府私修的西域志书《新疆识略》、辑录民间团练之法的《乡守辑要合钞》以及记载救荒理论与具体措施的荒政书籍《康济录》《筹济编》。这些书籍的编刊、流通、传播均有政治权力的广泛参与,但以往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书籍编纂及意义、价值的讨论,本文则系统还原了其流通传播的原始情景及产生的具体作用。第七章总结清代官修书籍流通传播个案研究的特质及意义,在此基础上回溯中国书籍史传统的研究路径,评述西方书籍社会史的理论框架、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本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创新。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尝试思考更符合中国古代历史环境与书籍特色的书籍史研究思路——“书籍政治史”,使之与书籍社会史共同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书籍史。
关键词:清代;官修书籍;流通;传播;书籍政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