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央电视台《客从何处来》官方微信
编者按
在寻根的过程中,易中天意外地得到一块欧米伽怀表,这块价值不菲的怀表的主人正是他的曾祖父易翰鼎,他也是易中天这支言馨堂的创始人。但是,多年以来,易中天是只闻其人,未知其事。究其原因,就是“小时候,祖辈和父辈都讳莫如深,怕惹麻烦。改革开放以后可以说了,又没时间。”(易中天语)
在《客从何处来》易中天篇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项旋,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幸运地”找到易翰鼎本人撰写的笔记体文集《太平草木萌芽录》,然后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通读,从中提炼出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生转折的关键点,慢慢梳理出易翰鼎的人生履历表,确定他人生变化的关键节点......
从湖南浏阳河畔,到湖北省图书馆,项旋博士带着他的研究成果,引领同为历史学家的易中天一步步地去寻找自己家族的遗传密码,并且一次次为新的发现感到惊讶、遗憾和欣喜。
作为《客从何处来》专家手记系列,今天请您阅读项旋博士的文章:
专家手记
寻找家族遗传的密码
——参与《客从何处来•易中天篇》手记
“这条河就是著名的浏阳河,这个地方呢,叫做古港镇。”2014年4月28日晚,央视一套播放《客从何处来》第二集,著名历史学家易中天教授站在古港镇浏阳河边,听我讲述曾祖父易翰鼎尘封已久的故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一幕,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2013年9月,清史所历史文献教研室接到了央视《看见》栏目编导孟夏兰老师发来的一封邮件。孟老师在邮件中介绍,节目组想做一档关于寻根的纪录片,真实记录嘉宾的寻根历程,专家的参与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希望教研室能够提供专业性的协助,帮助整理和解读家史文献。
家族史是历史文献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节目组所追求的真实原则和做一档关于“理解人的节目”,的确触动了我们,彼此十分契合。由著名文献学家黄爱平教授牵头,教研室为此专门召开一次会议,最后商定由我作为与节目组对接的代表,以教研室老师为后盾,直接介入到家史的调研中。
节目组制作《客从何处来》,资料收集与拍摄都是秘密进行的。最开始,孟老师并未透露给我们关于候选嘉宾的信息,只是说一位名人的祖辈,生活在晚清的文人易翰鼎,留下了一套诗文集,需要协助解读和还原关于他的人生故事,给的信息就这么多。随着工作的开展,这位神秘的候选嘉宾渐渐“解密“——他就是厦门大学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而我的研究对象易翰鼎(字寿梓)即是易教授的曾祖父。
说实话,刚知道这个消息时,我曾有过一丝顾虑。易老师研究历史,著书立说,对历史有独到精辟的理解,他对自己祖先的故事了解有多少,了解到什么程度,就像分集导演王映潼老师所说的“什么样的历史材料能触动他,用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合适”,我心里真的没底,但很快我的疑虑就打消了。
我到组时,节目组的前期采访已经有了重要的进展,从调研情况看,易中天教授虽然自己就是历史学家,但对曾祖父的人生故事的确知之甚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梳理出最真实的祖先故事,呈现给易教授,记录当他面对未知家族历史的真实反应。毫无疑问,我们都是“玩真的”(易教授语)。
历史研究有赖于留存资料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而在人物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本人的著述,比如留下的诗文集、笔记、日记等,对于了解人物最为直接。从前期调研中,我们知道易翰鼎只是晚清的一个小人物,一生中的最高职务也只是厘金局小吏,可凭借的资料不多。但幸运的是,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还是找到了两份有关易氏家族的重要文献,一个是易氏族人收藏的《太原堂上营田言馨堂易氏族谱》,另一个则是易翰鼎本人撰写的十六卷本《太平草木萌芽录》。
借助于《言馨堂易氏族谱》,我整理出一份易氏横跨十八代的家谱树,并从家史里发现,易翰鼎是其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人物。族谱里的营田言馨堂,正是由易翰鼎所创立,他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所创立的诗书传家的传统也深刻影响到家族里的后辈。
相比于家谱记载的寥寥数语,笔记体的《太平草木萌芽录》对于理解易翰鼎这个在历史上并不显得突出的人物显得更为关键。该书一套三册,由北洋政府的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题写书名,完整地记录了易翰鼎从十六岁到七十多岁的人生轨迹,举凡家居、交游乃至心理活动,可以说巨细无遗。据易氏族人回忆,儿时能看到祠堂大厅用红漆木架架起三箱《太平草木萌芽录》,上面有易翰鼎本人所贴的告示,“书卷三箱,须防白蚁,尔诸孙往来如织,务须随时留心查看。”《太平草木萌芽录》阐明了许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哲理,易翰鼎极为珍视,是要把它作为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至宝的。
在《客从何处来》的片子中,一个场景令人叹惋——阅马场畔,绿瓦灰墙,67岁的易中天教授又一次走进湖北省图书馆老馆,当看到曾祖父留下的遗著《太平草木萌芽录》时,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翻看。易教授告诉我,他是在武汉长大的,家里离老馆不过五百米,中学时期,几乎每个周末都来这里读书,竟不知道馆里收藏了曾祖父的著作《太平草木萌芽录》,不知道此书近在咫尺,静静的等了他近百年。这让易教授没想到,并不禁说出了“My God”,直呼人生的玄妙。
在阅读《太平草木萌芽录》过程中,我提炼出了易翰鼎去世前写下的遗训:“自叙平生至愿,荣华富贵皆在所后,惟望子孙留心正学,他年蔚为名儒,则真使吾九泉含笑矣!群孙勉乎哉!”在节目拍摄中,当易教授读到这段文字时,感慨万千,他后来说当时“完全傻掉了”,节目播出之后,易教授还在央视的《开讲啦》及博客中数度提及祖先遗训给自己带来的震撼,称之为家族的血脉遗产,“直到我完成了《中华史》的第一部‘中华根’后,我才知道,我做的事情正是祖先希望的。”易教授的感触,让我同样感染至深,作为易翰鼎故事的发掘者,正是最希望看到的一幕,当初整理资料的艰辛一扫而空。
经过我和导演组的摸查统计,易翰鼎总共留下了16卷笔记,182首诗,162篇杂文,共计16万余字,这是我用以解读和还原易翰鼎一生故事的最重要凭借,也用了我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通读,笔记繁琐,头绪较多,要从中提炼出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生转折的关键点,并不是轻松的事情。我用了很长时间通读这套文集,慢慢梳理出易翰鼎的人生履历表,确定他人生变化的关键节点。比如易翰鼎到厘金局工作时,前任杨某试图填补亏空遭到他的拒绝;1891年上级举荐他去管理课盐事务,他却觉得不符合不取不义之财的价值观而放弃,最终选择去两湖书院读书。在笔记中提炼出这种能够体现出个人性格的历史片段,才能让人物形象变得具体可感,后辈对祖先的认知也就变得不那么抽象。
受限于电视这种形态,纪录片所最终呈现的,只能是人物的某些侧面。就我的研究对象易翰鼎而言,经过导演组的努力,在节目中展示了易翰鼎的某几个生活片段和人生关键转折点,如任职浏阳厘金局,就读两湖书院。但作为我的研究对象,需要通观他完整的人生轨迹,乃至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就具有了陈寅恪先生所说的了解之同情,沉浸其中,为这个人物鼓与呼,同喜同悲。说实话,以易翰鼎的诗文集为媒介,我也被这位人物所焕发出的文人风骨和人格魅力,所感召,所折服,有一种易中天教授所说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当然,节目中的对易翰鼎故事的还原,也已经足够凸显出易翰鼎的为人处世,也足以感染到许多人。看完节目后,观众纷纷感叹,了解到易翰鼎的故事,发现所谓祖先、家风都不再是一个个的冷冰冰的词汇,原来诗书传家如此之重要,祖先的血脉遗产是能影响到后世的。
两个月的家史文献整理和解读,三天的长沙、武汉实地拍摄,我也因此与《客从何处来》结缘,有了一次邂逅。尽管以往就关注和研究家族史,但在这次个人史的探寻过程中,的确给我相当的震撼,拍摄完成后也和节目组老师们一样,变得“魔魔怔怔”,迫切的想回家乡探寻自己的家史。我想,知道“我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为什么成为现在的我”,这也许就是易中天老师所说的解开了“身世之谜”、“生命之谜”的家族遗传密码。
节目嘉宾曾宝仪老师说“虽说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一个家庭的脉络中,还是得以窥看历史留在每个人身上的共同痕迹。”一语道尽了个人史追寻的意义。通过这次与《客从何处来》的零距离接触,我对易翰鼎的人生故事乃至对个人史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说大大进了一步。易翰鼎在那个时代是可谓小人物,但普通人的故事,往往最动人。许多看过节目的网友也纷纷说,“大历史中的小人物最动人”。的确,个人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温暖、柔软,嵌入了大量的个人情感,用总导演李伦老师的话说,就是“可触摸”。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的人生际遇、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抉择构成了我们细致观察有血有肉历史的一面“显微镜”。如同拼图一般,当千万个个人史和家族史集合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家国史,民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