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专业概况 交流动态 新书评介 学术研究 师资队伍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 新书评介 >> 新书资讯 >>
钱玄《校勘学》再版
来源:历史文献 作者: 历史文献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9-08


作者:钱玄

定价:48元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钱玄先生(1910-1999),字小云,书房名曰朴斋,江苏吴江同里镇(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人。幼年时受到钱穆先生启蒙,立志研习国学。在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跟从黄季刚先生学经学、小学,尤重《三礼》之学;师从胡小石先生攻小学。先后在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职,从事古汉语和古文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钱老潜心学术研究,著有《三礼名物通释》《校勘学》《三礼辞典》《三礼通论》等著作。

本书简介

《校勘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钱玄先生为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专业研究生授课时的讲稿,后经整理修改,于1988年5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商务印书馆2019年6月再版。全书共分为六章,依次是:字句校勘、篇章校勘、句读及标点校勘、补阙、校勘方法、校勘学简史及重要著作。钱先生在大量校勘实践的基础上,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对校勘学的对象作了分类和总结,对各种校勘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论述,将校勘学史分为校勘学的开创时期、校勘学的发展时期、校勘学的全盛时期、校勘学新的发展时期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书中附有大量的校勘实例,多取古今校勘专家的经典校例,对学习校勘的人大有裨益。此书的一大特色是将句读和标点校勘纳入校勘对象,对句读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的情况分类举例,这在同类著作中是很少见的。

目录

绪言
第一 字句校勘
第一 误字
形近而误
音同、音近而误
一字误为二字、二字误为一字
不明词义而妄改
第二节 衍文
涉上下文而衍
涉注文而衍
后人旁记之字而误入正文
不审词义而妄增
第三节 脱文
不慎而误脱
不审文义而妄删
第四节 倒置
字的倒置
句的倒置
第五节 多重误例
第二章 篇章校勘
第一 解说误为正文,另加篇名例
第二节 解说与正文未加标明例
第三节 正文夹解说例
第四节 篇章次序倒置例
第五节 分章分篇错误例
第三章 句读及标点校勘
第一 句读校勘
释句读
句读校勘举例
第二节 标点校勘
不明词义误用标点例
不明专名误用标点例
失检事理误用标点例
不明语法误用标点例
不明记言起讫误用引号例
不明引语失用引号例
第四章 补阙
第一 用同书别本校补
第二节 用本书及相类之书校补
从本书上下文来推究补阙
用相类之书校补
第五章 校勘方法
第一 对校法
第二节 本校法
第三节 他校法
第四节 理校法
第五节 综合校勘法
第六节 校勘处理方式
定本式
底本式
札记式
第六章 校勘学简史及重要著作
第一 校勘学开创时期
校勘学的奠基人刘向、刘歆
郑玄校勘群经
高诱校释《淮南子》等书
第二节 校勘学发展时期
陆德明《经典释文》
颜师古《汉书注》、《匡谬正俗》
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
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
刘绩《管子补注》
第三节 校勘学全盛时期
清代朴学的开创者顾亭林
吴派校勘学家――惠栋、钱大昕、顾广圻等
皖派校勘学家――戴东原、卢文招、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阮元、俞樾、孙诒让、于鬯等
章学诚《校雠通义》
第四节 校勘学新的发展时期
出版大量善本书,编制专书索引及善本目录
发现和整理大量竹木筒、帛书、敦煌遗书、碑刻
本期校勘成果
后记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杭州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煌煌巨著...
中国省别全志(全50册)
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点专业主文...
《客从何处来》专家手记系列之...
2014年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
2014年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
王余光、钱昆:《张舜徽先生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
  最新信息
2021年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
新书推荐|张仲民《出版与文化...
何朝晖丨福建刻书史研究的新创...
石鹏丨《历代名臣奏议》的编纂...
2021年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
新书推荐|《阮元集》
新书资讯丨《日本所藏稀見明人...
新书推荐|胡祥雨:《百年清史...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廖菊楝>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