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引自中华书局
网址来源:http://www.zhbc.com.cn/zhsj/fg/news/info.html?newsid=402885966381f0970165696e9dea1905
丛书名: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作者:[宋]岳珂 编 王曾瑜 校注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定价:258元
《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和《鄂国金佗续编》三十卷,是现存最重要、最详尽的记录岳飞事迹的史籍,由岳飞孙岳珂所编。岳飞在宋宁宗时追封鄂王,故名“鄂国”。“金佗”是嘉兴府城内的坊名,岳珂曾在金佗坊中居住,取“先王佩佗绶于鄂”之意。宋末董嗣杲诗说:“何处有花春掠眼,金佗坊里岳家园。” “稡”或与“萃”字相通,岳珂在序言中说:“稡五编为一,名之曰《金佗》。”
岳飞像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为当时祖国的进步和统一,而奋斗不息,最后惨遭宋高宗、秦桧等人的屠害。在岳飞身后二十年间,他作为一个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的死者,几乎没有人敢于在公开场合,为他说半句公道话。在漫长的阴暗岁月里,在非常严酷的政治迫害下,大量有关岳飞的文字资料佚失或销毁了。宋高宗和秦桧大兴文字狱,三令五申禁绝私史,还委派秦桧之养子秦熺主编《高宗日历》,恣意篡改官史。
《高宗日历》是宋高宗在位时的主要官史,属编年体。在宋高宗即将退位时,张震上奏:“自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至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日历已成者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的十六年间,正是宋金战与和,南宋抗战派与投降派激烈斗争的重要时期,也包括了岳飞从靖康元年冬参军杀敌后,直至冤狱殉难的主要经历。
正如李心传所说:“盖绍兴十二年已前日历,皆成于桧子熺之手。”秦熺在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初,即将这部份《高宗日历》编撰完工,他和助手王扬英、周执羔因此升官受奖。按“宰相监修国史”的惯例,秦桧还只是挂个空名,唯有秦熺主编日历,篡改官史的任务才得以落实。
经秦熺之流笔削之余,官史中“凡所纪录,莫非其党奸谀谄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后来有个叫徐度的官员看了,唯有“太息而已”。当时一个“日历之官”说:“自(绍兴)八年冬,桧既监修国史,岳飞每有捷奏,桧辄欲没其实,至形于色。其间如阔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状者,殆不可一、二数。”岳飞生前居高位,握重兵之时,秦桧已如此放肆,则秦熺在日历中如何诋毁岳飞,磨灭岳家军的战绩,更可想见。
岳飞死后近四十年,宋孝宗决定给他定谥号,据现存三个定谥文件,即《忠愍谥议》、《武穆谥议》和《武穆复议》所载,一方面,“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另一方面,“因博询公平生之所以著威望,系安危,与夫立功之实,其非常可喜之大略,虽所习闻,而国史秘内,无所考质”。足见岳飞事迹被湮没到何等地步。为了定谥,官员们不得不采取访问故将遗卒的办法,“独得之于旧在行阵间者云”,但对岳飞事迹的记述依然颠三倒四,挂一漏十。所以后来袁甫非常感慨地写诗说:“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侯。先辈有闻多散轶,后生谁识发潜幽?”
《高宗日历》等宋朝官史今已失传,现存记述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的史籍,是《三朝北盟会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两部书号称良史。《三朝北盟会编》搜罗了大量原始文件和记载,即使彼此互有矛盾抵牾,也博采兼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高宗日历》为底本,广泛地参据各种资料,考订史实较为精详。两书作者徐梦莘和李心传都是肯定岳飞的,然而他们这两部史书关于岳飞的记述,却是残缺不全,错讹百出,在相当程度上承受了宋高宗和秦桧大兴文字狱,篡改官史,严禁私史的恶果。岳飞的主要事迹,包括四次北伐,绍兴七年(一一三七)的愤慨辞职与复职,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和九年(一一三九)的反对和议,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的援淮西和遇害,这两部书基本上都没有写全和写对,甚至还转抄了宋高宗和秦桧之流的不少污蔑之词。
宋高宗像
岳飞的冤案被宋孝宗平反之后,由于次子岳雷已在流放期间饮恨而终,三子岳霖承担了重新整理父亲历史的工作,却遇到很大困难。这不仅因为大量文字资料的佚失和销毁,也由于原岳家军的一些重要部将和幕僚,如王贵、牛皋、董先、李若虚等,都已相继辞世。岳霖在父亲遇难时,只有十二岁,不懂世事。尽管如此,他还是花了很大气力,搜罗到一部份残存的史料,其中包括八十多件在左藏南库“架阁”的宋高宗亲笔御札。他还“考于闻见,访于遗卒”,并请国子博士顾杞整理出一个岳飞传记的草稿。岳霖的工作未能完成,却于宋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十月逝世,这个前半生饱经忧患的老人,时年六十三岁。临终之时,只好将顾杞草稿和其他史料托付次子岳珂,说:“苟能卒父志,死可以瞑目矣!”
岳珂“自年十二三,甫终丧制,即理旧编”,后来“束发游京师,出入故相京镗门,始得大访遗轶之文,博观建炎、绍兴以来纪述之事。下及野老所传,故吏所录,一语涉其事,则笔之于册”,对顾杞草稿“因其已成,益其未备”,进行修改加工。他“涉笔五年”,于宋宁宗嘉泰三年(一二〇三)“刊修了毕”,明年,向宋廷“缴进”“高宗皇帝御札手诏七十六轴”,“大父先臣飞《行实编年》六卷、《吁天辨诬》五卷、《通叙》一卷并《家集》十卷”,这就是今存《金佗稡编》前二十五卷。当时岳珂年仅二十一岁,然而从这二十五卷的文字看,却是文笔老练,甚富才气。宋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岳珂将上述文字,另加《天定录》三卷,在嘉兴府刻板印书,取名《鄂国金佗稡编》。到宋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岳珂又将有关祖父的其他文件和记载,汇编为《鄂国金佗续编》,在镇江府刻板印书。端平元年(一二三四),他将这两部书合在一起,第三次在江南西路刻印,“凡六百二十二板,字差小于旧”。
总的说来,《金佗稡编》无疑是成功之作。在宋高宗、秦桧之流恣意玷污青史之余,岳霖父子穷搜冥索,仍然得到不少原始文件和其他记载,据以恢复了部分历史真相。
例如对于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岳飞突然提出辞呈,与宋廷发生冲突的原委,秦熺的日历讳莫如深,并作了精心的篡改。徐梦莘和李心传也沿讹袭谬,在他们的史书中写得荒诞离奇,面目全非。《金佗稡编》却以确实的证据,说明宋高宗君臣对岳飞并统淮西等军的出尔反尔,使岳飞愤而辞职。
又如在宋朝官史中,原来已无岳家军绍兴十年(一一四〇)大举北伐,郾城和颍昌两次大捷的地位。故宋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定所谓“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多数是不足道的小胜,却无岳家军的两次大捷。《金佗稡编》公布当时的一份奖谕诏,说在“十五年”中,“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如今日之用命者也”。反映了在岳飞生前,宋廷不得不对郾城之战作出的绝高评价。
又如对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岳飞援淮西,《三朝北盟会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都承袭秦桧之流的毁谤,说岳飞有意逗遛,拒不赴援。岳珂依据宋高宗的亲笔御札,推翻了对祖父的污蔑不实之词。如此等类,无须一一枚举。
《金佗稡编》也存在着重大缺陷,主要是抹煞宋高宗与岳飞的矛盾,回避宋高宗杀害岳飞的罪责。岳飞既然是在赵宋政权之下恢复名誉的,岳珂就只能表白祖父“独以孤忠,结知明主”,“以章先帝委寄待遇之隆”。事实上,岳飞与皇帝的矛盾,在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前即已存在,但总的说来,他还是宋高宗最器重、最着力提拔的武将。自绍兴七年宋高宗收回令岳飞并统淮西等军的成命,岳飞愤而辞职之后,两人的裂痕愈来愈深,最后宋高宗决心违背宋太祖不杀大臣的誓约,动用屠刀,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岳珂不愿正视这个客观的史实,并且煞费苦心,铺叙了许多曲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岳珂的曲笔是可以理解的,却又为后世戏曲小说塑造岳飞的“愚忠”形象,开了先河。
此外,岳珂本着强烈的孝子慈孙之心,对祖父的事迹不免有虚美的成份,其史笔也有不少错讹和疏漏。
尽管《金佗稡编》存在着严重的缺点,毕竟瑕不掩瑜,不失为研究岳飞的主要史料。此外,这部书不论对研究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还是对研究金史,也都或多或少提供了有价值的记载。
作者简介
岳珂,南宋人,字肃之,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撰有《桯史》、《愧郯录》、《玉楮集》、《棠湖诗稿》等。
王曾瑜,著名宋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先生。著有《尽忠报国——岳飞新传》、《宋朝兵制初探》、《金朝军制》、《宋朝阶级结构》、《荒淫无道宋高宗》、《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辽金军制》等学术专著,出版论文集《锱铢编》、《涓埃编》、《丝毫编》、《点滴编》、《纤微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