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献学教研室主办的“文献整理、出版与数字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四层大会议室举行,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朱杰人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顾宏义教授,《史学史研究》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汪高鑫教授,国家图书馆《文献》杂志编审张燕婴老师,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主任、编审李静老师五位来自高校及出版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献学教研室的师生一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分为上下两节。第一节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黄爱平教授主持。黄教授指出,此次会议的主题虽小,却是学界较为关心和困惑的问题,会议的召开就是希望为文献整理出版、数字化建设和文献学科的发展开出药方,指明今后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朱杰人教授首先发言,他的讲话高屋建瓴,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识见与担当。朱教授指出,近代以来古典文献的整理出版自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新时期,这时期既有成绩,也有危机与泡沫,如重复出版,整理与出版的功利性对学术造成侵蚀等。为此朱教授从国家规划、管理机构、人才培养、监管机制、开放庋藏、古籍下限划定、网络知识保护等角度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紧接着,顾宏义教授从工作实践和切身体验出发,揭示了古籍数字化现存的问题。顾教授认为,现代学者接触古籍数字化大多是通过数据库与电子书,它们都为古籍整理研究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古籍整理方面,对版本源流研究不够,校注、校正趋于繁琐,他校的大量利用造成误改等。顾教授指出,导致上述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学者的古籍整理实践不够,及古籍整理在当代缺少被学界广泛接受的古籍整理细则。
随后,汪高鑫教授分别谈论了史学史研究学科、《史学史研究》刊物与历史文献的关系,强调《史学史研究》对历史文献学的重视,特别介绍了《史学史研究》自白寿彝先生以来的原则——扶植年轻人,“只认文章不认人”,欢迎在座师生踊跃投稿。汪教授还强调大到数据库、小到刊物,都要重视数字化建设。
会议的第二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李晓菊教授主持。张燕婴老师首先发言,她回顾了《文献》杂志的创刊宗旨、收录范围,谈论了杂志如何在现今条件下找到刊物的立足点。李静老师指出古籍整理研究不仅面临着人才培养问题,还面临着高校中从事古籍研究的学者不足的严峻情况,呼吁在座的专家学者出版更多古籍整理专著。李老师随后介绍了中华书局在古籍整理规范上的尝试和应对,以及《文史》杂志的情况。
在五位专家学者相继发言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献学教研室的六位老师也先后作了简要的发言。历史学院副院长皮庆生副教授首先感谢了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随后指出文献专业虽然被边缘化,其内容却关涉着文化复兴与人才培养,因此仍然要努力为国家社会作贡献。历史文献教研室主任曹刚华副教授浅谈了建立佛教僧众数据库的构想,并询问文献学研究通过数据库进行展示的可能性。清史研究所副所长阚红柳副教授根据本专业学生在古籍整理上的实践,指出应当依托学校课程给予硕士生培训,并提出清史研究过程中如何将文献档案受到的重视在成果中展现的问题。清史研究所廖菊楝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正确认识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古籍整理实践的重要性,并浅谈了文献数字化对文献学研究的利弊,指出文献学研究的理论、手段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李晓菊教授此前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古文献学对古籍整理的研究支持与规范指导的论文,希望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黄爱平教授简要讲述了北京旧志的整理出版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北京方志集成》将影印出版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出版方式。
最后,黄爱平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简要总结。黄教授指出,虽然与会人数不多,但各有分量,各具特色,其发言可分两大块,一块是对文献整理出版与数字化建设提出思考,另一块是有关文献整理出版信息的交流与情况介绍。会议的最后,黄教授对在座的同学提出殷切希望,鼓励同学们多接触原始资料,多坐冷板凳,多拿出一些在学术界能够展示的学术成果。
(娄山山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