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专业概况 交流动态 新书评介 学术研究 师资队伍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 交流动态 >> 学术报道 >>
香港教育大学郑吉雄教授应邀做客“历史文献学系列讲座”第六讲
来源:历史文献 作者: 历史文献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30

2017年12月20日下午两点,香港教育大学郑吉雄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四层大会议室作了题为“天文与天命:经史文献中天文资料的解读”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献学系列讲座”的第六讲。讲座由黄爱平教授主持,历史文献学教研室李晓菊教授、教研室主任曹刚华副教授、阚红柳副教授、廖菊楝老师、宋瞳老师与历史文献学专业学生及校内外的史学爱好者一道聆听了精彩报告。

郑吉雄教授现任香港教育大学文化史讲座教授,曾任香港教育大学协理副校长,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退休),荷兰莱顿大学欧洲汉学讲座,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访问研究学人,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与文学系访问学者,曾访问亚洲及欧美多所著名大学。研究领域包括《周易》、中国思想史、经典诠释学、清代学术思想史、东亚儒学及文献学等,著有《易图象与易诠释》、《戴东原经典诠释的思想史探索》、《周易玄义诠解》等多种专书。


郑教授开场便称自己所做的研究是“任性的研究”,由读书到研究,最初的关注点在浙东学术,进而由浙东学者的学术领域进入到《易经》的研究,又因为关注阮元,在阅读《畴人传》的过程中,对天文律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逐渐生发出一些关于“天”的思考。接着从自己此前撰写发表的论文《释天》讲起,对“天”字的字形展开讨论,评价了王国维、冯友兰等学者关于古人天道观念的研究,认为前贤在此问题的研究上,或重视训诂,或强调义理,事实上,二者都十分重要,应当采取义理、训诂结合的研究方法。


郑教授从“天”的字形、字义及相关观念入手,进入“天文与天命”的讲题,对殷人、周人关于“天命”的观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在天文与天命的研究中值得讨论的四个问题,问题一:“三正”是史实抑或托古?问题二:观象修历,方法为何?问题三:天象位移,星历失准,是否代表“天命”不可知?问题四:“天命”究竟可不可知?针对这四个问题,郑教授展开详细讨论,一一予以解答。认为三正确实存在;古人观象修历的方法很多;天象位移,星历失准等问题,并不代表“天命”不可知;“天命”实际上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郑教授认为,在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与王朝的正统性存在密切的联系,古人在知“天命”的过程中存在着两难,一方面“天命论”可以支持新政权的合法性,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为篡夺者提供造反理由,因此统治者不得不对观象修历予以管理,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将气氛引向高潮。讲座最后,黄爱平教授进行了总结,表示郑教授深厚的学养、深入的研究和创新的见解使得大家在此次的讲座中获益良多,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高学姣 报道)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杭州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煌煌巨著...
中国省别全志(全50册)
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点专业主文...
《客从何处来》专家手记系列之...
2014年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
2014年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
王余光、钱昆:《张舜徽先生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
  最新信息
2021年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
新书推荐|张仲民《出版与文化...
何朝晖丨福建刻书史研究的新创...
石鹏丨《历代名臣奏议》的编纂...
2021年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
新书推荐|《阮元集》
新书资讯丨《日本所藏稀見明人...
新书推荐|胡祥雨:《百年清史...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廖菊楝>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