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第13讲在公教二楼2405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袁一丹应邀作题为“沦陷区研究的时空维度”的讲座,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王建伟教授主持,历史学院2023级博士生与校内外众多师生共同参与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袁老师为大家解析了何谓“沦陷”。“沦陷”有双重意义,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时空范围,即1937至1945年间被日本军事占领的中国领土;更是士人或知识人群体在历史上反复遭遇的政治伦理困境。因此,既有具体的一时一地的沦陷,又有受困者如何超越或游离一时一地的处境。如果再与西方二战史研究中的“占领区”研究做一对比,就会发现“沦陷”这一用词带有更加沉重的情感意涵。
在第一部分,袁老师首先将沦陷区研究的时间维度划分为三个层面:瞬间——事件,中程——局势,长时段——结构。接着,她引用了德国学者科塞雷克关于“层累的时间”的概念:时间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媒介,它获得了一种历史属性;历史不再发生在时间中,而是透过时间发生,历史变成一种动态的驱动力。此外,袁老师还征引了布罗代尔、保罗·利科、布洛赫等学者关于历史时间的论述,进一步提升了时间维度研究的理论高度。
对于“瞬间”,袁老师从两个典型案例入手:其一是张爱玲《烬余录》对香港沦陷的书写,聚焦使人心酸眼亮的刹那,从而抓住某一个瞬间;其二是赵园《那一个历史瞬间》选取的“甲申年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这个短暂的瞬间,除了事实上的重要性,还具有被后人不断唤回的意义。
随后,袁老师细致解读了多个重要文本,诸如朱自清、俞平伯、邓之诚、吴宓等人的日记,史家陈垣的《通鉴胡注表微》,常风的《从菲希脱到伯夷叔齐》。她以丰富的文献材料,深入剖析了以上知识人在阅读历史之时,与自身处境紧密联系的心态与相关文字抒发,由此引出了“同时异代”与“易代同时”两个重要概念。在讲座第一部分的最后,袁老师引用了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以及科塞雷克所述的“可能”的历史和“重复性结构”,说明时间维度研究的理论厚度和广度。
在第二部分伊始,袁一丹老师根据自己从事沦陷区研究的经验,提出了战争期间时间秩序塌陷的几种表征,如“乱走的时钟”“融化的时钟”“时间之矢的逆转”等。袁老师认为,这些议题颇具趣味,但是也存在挑战,它们不属于常规的文学或历史学研究对象。接下来,她围绕一些具体文本,对上述议题进行阐释。
首先,袁老师以日本作家堀田善卫描写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体小说《时间》为例,阐释“乱走的时钟”或“融化的时钟”的概念。在堀田善卫的笔下,小说主人公因为日本侵略者的逼近而惶惶不安。堀田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到:在面对死亡的人看来,一切恒常之物都消失了,“不管是哪一块钟表,都像是在乱走”。这反映了战争爆发初期时间秩序的瓦解。
然后,袁老师考察了竹内好、加藤周一对太平洋战争爆发日(1941年12月8日)的不同反应。竹内好听闻“大东亚战争”爆发的消息,内心充满着亢奋的情绪,高呼要“进入历史”和“创造历史”;加藤周一则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中军国主义的嘈杂声,更希望沉浸在“文乐”(木偶戏)表演之中,穿越到遥远的江户时代。袁老师由此展开对时间“质地”多样性的分析:它既可以是混沌的、贫瘠的,也可以是丰盈的、浓稠的。
接着,袁老师从日本文化人奥野信太郎在卢沟桥事变前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讨论沦陷时期北平的“隔音空间”。所谓“隔音空间”,是指戏院、电影院、茶馆等市民娱乐场所,在战争来临之际,它们可以发挥一定的“隔音”效果,降低炮火声对普通人的侵扰,为人们提供暂时的心理慰藉。在奥野信太郎等人的笔下,卢沟桥事变中的北平城,一边充斥着“刺刀与尘土”,另一边依旧保持着热闹祥和的氛围。在戏院广和楼内,甚至延续着“乾隆以来的空气”。袁老师由此谈及段义孚关于“逃避主义”的论述:逃避不完全是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伴随着积极的人类创造,它不是简单的躲避、离场,而是在不同时空中的穿梭、切换。
讲座结束之后,王建伟老师进行了简要总结。王老师首先提到,本学期前沿讲座开设了十四讲,袁一丹老师是唯一邀请的女性学者。袁老师的讲座,可以感受到女性学者在解读材料中细腻的情感,为听众提供了不一样的女性视角。另一方面,袁老师在重新解构沦陷区时间和空间概念时,精巧地选取一些日本文化人面对珍珠港事件的态度,与国内知识人在卢沟桥事件之后的心态,进行了对比。另外,在思考历时维度与共时维度时,袁老师引出了“同时异代”与“易代同时”两个重要概念,是非常有探索性的研究。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袁一丹老师就沦陷区逃避对立面的另一种声音,如何看待标志性知识人的选择问题,沦陷区的知识人如何对待心中的“耻感”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现场交流气氛活跃。
供稿、供图:陈子恒、陈兴、温星金、张爽
排版:张含星
审核:周传龙、叶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