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九时许,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地理学专题讲座第十八讲在人文楼300会议室及线上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萍教授应邀作题了为“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正值春和景明之时,校内外诸多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张萍教授的此次讲座围绕四大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题为“回顾:中国历史地理信息建设的基本设想”。张萍教授梳理了中国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地理信息建设史,指出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有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共同开发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台湾“中研院”范毅军主持的“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近年来,张萍教授本人主持建设的“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以及在“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建成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平台”,以开放平台的形式提供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服务,极大便利了学界和公众。
第二部分题为“GIS辅助历史地理研究”。据张萍教授总结,目前学界利用GIS技术来展开的研究有四大方向:1、借助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古环境更精准的复原与解读。2、借助GIS模型分析软件,进行历史数据处理,解决复杂的历史地理问题。3、借助GIS地图配准软件,进行古旧地图数字化,开展地表动态模拟研究。4、借助GIS生成空间数据,进行复杂的时空统计、可视化分析。
第三部分题为“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是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支持,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有关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其目的是根据现有的研究内容,建立一套自汉代张骞打通西域以来至1949年以前丝绸之路沿线逐年连续变化的、开放的基础历史地理数据库,内容包括二千年丝绸之路沿线自然环境、土地利用、交通、商贸、民族、宗教、文物遗址、文化传播等要素的数据集,为丝路沿线综合性学术研究提供历史地理基础数据。
作为这一项目的首席专家,张萍教授遴选了四种数据集的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它们分别是:丝绸之路交通路线数据集;丝绸之路沿线城址、城市数据集;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政权分布数据集;丝绸之路沿线土地覆被与土地利用数据集。张老师在介绍成果的同时,也分享了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并展望了数据集后续的建设方向。
第四部分题为“问题与思考”。
张萍教授提出,HGIS研究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问题,例如:目前学界运用GIS研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的成果越来越难见。又如,目前学界的基础平台太少,数据库建设不足,可供用于GIS研究分析的数据量太少。这些问题使GIS技术很难在更长时段、更大文本的研究中得到使用。张老师表示,学界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实现数字人文方法上的融合。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在未来应该寻找到融合各种量化历史数据的方法,这也是平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望未来,张萍教授认为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技术应用与历史研究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GIS技术将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历史地理学界正经历着一个由谭其骧先生和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所代表的“二维”时代,过渡到今日乃至未来的“三维”时代的时间节点之中,新的发展有待于今日各位学人的共同努力。
与会师生对张萍教授的讲座反响热烈。师生们围绕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问题,如:地图配准精度的提高、交通驿站路线绘制的精确和可视化、属性表编制、国外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张萍教授一一解答。此外,就历史学从业者掌握GIS技术的困难之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继续复杂化发展的契机、中国史研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等各种重大问题,张教授也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整个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
(文:崔童/图:陈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