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应清史研究所之邀,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唐启华教授在人文楼四层会议室为全所师生作了题为“北洋政府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以外交史为中心的考察”的学术报告,杨念群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黄兴涛、夏明方、华林甫、曹雯、叶柏川、胡恒等老师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加。
唐启华教授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政治大学历史系主任等职,专长于近代中国外交史研究,尤其是多年来在北洋政府修约外交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新近又出版了《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此次演讲,唐启华教授从国际法的角度,着重讲述了北洋修约外交所取得了一些成就,检讨了近代以来对于北洋时代单一、片面、扭曲的历史叙述。唐教授在讲演中,特别强调了在外交史研究中,广泛收集、对照多国外交档案的重要性,并对“不平等条约”一词的起源及其在国际法中是否成立,“二十一条”与《中俄协定》签订背后的真相等问题,基于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不同于过去的见解。唐教授强调对北洋修约史的重新认知,并非是要否定过去的历史记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元观察历史的视角。
报告会后,就外交活动与政治运动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国际法背后所隐藏的西方话语权力等问题,唐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
(文:胡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