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第七讲在公教二楼2405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考古研究所契丹辽文化考古研究基地主任董新林应邀作题为“辽祖陵陵寝制度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王建伟教授主持,历史学院2023级全体博士生及部分校内外师生参加。
董老师在讲座伊始即指出了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的关系。作为不断发现新史料的过程,发掘工作质量决定了新史料的价值和可信度,进而影响着考古和历史研究的精确程度。辽代历时二百余年,在十至十二世纪中国北部地区影响深远,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南北朝时期。辽代共九位皇帝、十座帝陵,辽祖陵是太祖耶律阿保机和淳钦皇后合葬陵,系辽代首座帝陵,位于大兴安岭南端的低山丘陵地带,坐落于一个椭圆形山谷中,于东南方向开辟陵门,开创辽代陵寝制度风气之先,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辽祖陵考古资料和辽代传世文献在史料层面互相增补映照,有利于推动辽代乃至古代中国陵寝制度研究,对从考古学角度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特质,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在介绍课题背景后,董老师重点展示了辽祖陵遗址的考古工作概况。辽祖陵考古工作承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贾洲杰等先生的工作,基本探明了辽祖陵陵园、祖州城的基本情况。本世纪初,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辽祖陵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发掘工作,推定了辽祖陵位置,确认甲组建筑基址,并对残留石墙进行了勘测和性质推定。后续清理出陵园内一号陪葬墓、甲组建筑基址、二号建筑基址、三号建筑基址、四号建筑基址、黑龙门遗址,以及辽太祖纪功碑楼遗址等,为研究辽祖陵陵寝制度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材料。
通过对辽祖陵考古遗迹的初步分析,董老师认为辽祖陵地域单元较大,并由不同单元建筑设施组合为陵区。从宏观角度来看,辽代祖陵、怀陵、庆陵形成从西南至东北三点一线布局,与契丹贵族墓葬制度一致。以微观而言,祖陵陵墓体现出胡汉交融的色彩。陵区东南方向入口处有两自然山丘作为鹊台。鹊台西北设置有奉陵邑祖州城,并由两千米长的神道与陵区联系。祖州城分内外两城,外城中的市肆、民居建筑基址分布较为密集。内城拥有大型的礼仪建筑,在《辽史》中皆有迹可循。祖州城具有明确的东南向中轴线,沿线分布有兴圣门、两处建筑台基,系《辽史》所载祭祀建筑两明殿、二仪殿,其西北最高处的高台上存留一座花岗岩石室,具有权殡、祭祀阿保机的双重功能,可能为文献所载祖州城黑龙殿。奉陵邑中居住人群身份驳杂,包含契丹、汉、渤海人,保留了唐陵下宫职能,体现出十世纪墓葬文化的胡汉交流特征。陵园与祖州城之间立有太祖纪功碑楼(即龟趺山建筑基址)、圣踪殿、漫岐嘎山北基址等遗迹,通过传世文献、前人考古资料、地表残碑遗存,董老师推测此地应当原立有契丹大字、汉字双语纪功碑,并存有一些祭祀性建筑。此外,陵园陵门黑龙门南向为漫岐嘎山,山脉北麓有一小山丘,玄宫、黑龙门、漫岐嘎山形成三点一线布局,结合了古代中国堪舆术中朝山、案山的观念。陵园并附有排水设施。
辽祖陵陵园是祖陵陵寝制度的核心部分,陵园内部具有辽太祖玄宫、太祖三子耶律李胡墓及其献殿、祔葬墓献殿、膳堂、佛殿等遗址。陵园四周除天然山脊外,筑有三十余道石墙,两者共同作为陵园域界,体现出汉族堪舆文化的特征。黑龙门依山为阙,呈一门三道格局,是辽祖陵唯一的礼仪之门。自东向西由东墩台、东门道、东隔墙、中门道、西隔墙、过水涵洞和西墩台组成,东墩台内侧有登临陵门的慢道。现存的东门道和中门道均为木过梁式城门,门道南口外有五瓣蝉翅慢道。根据门道路面磨损情况和空间关系推测,中门道应是皇帝等通行的御道。陵区内部的山岭与佛殿等建筑成为内外陵区分界线,外陵区分布有辽太祖三子耶律李胡墓,以准帝制的五室类屋式墓规制下葬,保留有彩绘砖雕棺床,出土了鎏金器、玻璃器、秘色瓷等器物。其献殿并出土有祭祀用具、经幢座等器物。在李胡墓附近,设立有佛殿、休憩之所、膳堂、亭台等建筑,具有休憩、祭祀等多种功能。内陵区则主要分布有太祖玄宫、番酋像群、祔葬墓献殿,并有排水设施、天梯山等遗存。天梯山《辽史·地理志》有载,位于玄宫后的山脊之上,切合了阿保机谥号昇天皇帝之说,寓意为其升天通道。辽太祖玄宫为凿山为陵,山体外有人工夯土丘,土丘顶部发现一处特殊的石砌圆孔遗迹,暗示玄宫墓道为东南向。通过考古地面调查和试掘,首次从考古学上确认了辽太祖玄宫的准确位置。这是辽祖陵遗址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在介绍辽祖陵陵寝考古的基本情况后,董老师指出,陵寝制度综合了皇帝驾崩后的祭祀礼制和埋葬规制,是丧与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层面。《辽史·礼志》中的葬仪记载有助于推断辽太祖葬仪。文献记载和考古现象的互相阐释,反映了辽祖陵陵寝制度的观念特征。具体而言,辽祖陵从选址、营造到祭祀,均体现出对唐代陵寝制度的承继。同时辽太祖任用韩知古韩延徽等汉人,极为推崇汉族文化,陵寝制度亦反映出契丹统治者对汉文化的尊崇、效仿与创新丰富。辽祖陵效仿唐晚期帝王驾崩后选定陵墓的办法,继而通过依山傍水,负阴抱阳等原则,体现出对唐朝堪舆术山形地势观念的契合。陵区整体仿照上京城的“日”字形布局,建筑沿轴线分布,阿保机称天皇帝、谥昇天皇帝,陵区置天城军、天梯山,诸多营造规则均可在唐代帝陵、汉族天人观念中得到反映。陵园中设置献殿、祔葬墓、佛殿、番酋像、陵墙及陵门、奉陵邑、陪葬墓、神道、碑楼、玄宫等设施,既有对汉族陵寝文化的吸纳承续,又体现出鲜卑、契丹内在文化一致性的渊源。
最后,通过对辽祖陵与辽怀陵、辽庆陵、辽显陵和乾陵、以及西汉帝陵、北魏方山永固陵、唐代帝陵、北宋帝陵加以比较,并重点对比了唐宣宗贞陵和辽祖陵在选址、奉陵邑设置、陵园设施和玄宫形制方面的异同,指出辽祖陵陵寝制度上承唐规,下启辽制,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礼制规范,成为中国古代帝陵营建的经典个案之一。体现出北方游牧民族在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对中华民族国家一体性的文化认同方面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王建伟老师进行了简要总结。王老师呼应讲座开篇董老师提出的历史学与考古学之关系,指出考古学是历史学的资料支撑。传统史书多以中原为叙述视角,如能以流动的视角分析中原与契丹文化的多元同一属性,有助于跳出以往的研究视角惯性。董老师从考古学视角对契丹辽朝陵寝制度的研究,从长时段的契丹王朝视角审视历史发展,可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草原民族和中原文化是相互吸纳、彼此影响、共同构建统一文化的关系。
讲座最后,董老师就辽祖陵中渤海国文化因素的来源、原因和部分辽祖陵考古出土遗物的背景信息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交流。本次讲座在师生有关辽代的开放心理与多元特征、辽宋文化彼此交流接受的活跃讨论中结束。
排版:张含星
供稿/供图:熊永才、邹金丽、刘海杰
审核:石权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