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2024北京文化论坛“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专业沙龙成功举行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9-23


9月20日下午,2024北京文化论坛“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专业沙龙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共同承办,是2024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道路”的系列专业沙龙之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加拿大皇家学会等10位海内外学者围绕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华文明时代价值、文明交流互鉴等作了精彩演讲和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相关国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及社会观众80余人参会。



王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轶在致辞中热情欢迎海内外学者莅临,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围绕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在相关领域的工作进展。他表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与深厚内涵。中国人民大学将与全世界的同行一道加强文明研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朱浒(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

  沙龙上半场由朱浒主持。


杨艳秋(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杨艳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开场,她指出,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中产生并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大一统”的政治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穷变通久”的发展观、“协和万邦”的交流观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仅对中国人民具有深远影响,也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陈胜前从考古学的视角审视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当代价值。他指出,多样的文化生态条件构成中华文明多元统一格局的基础;南北互补双中心的农业起源格局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缓冲空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基础;早期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向心模式为统一、包容文化特性奠定了基础;在改造与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了“顺应自然”与“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当代中华文明既吸收西方文明的长处,同时用自身的长处来弥补西方文明的不足,必将在人类面临重大挑战时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许福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创院院长、教授)

许福吉认为,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延续最完整的文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不可忽视。中华文明的创新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海外华人群体的成功与中华文明的交流互鉴、圣贤教育的延续密切相关。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化、多元化和文化交融为中华文明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赵月枝(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赵月枝就中华文明新形态的建设与传播过程中乡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表了看法。她认为,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谱写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生命新图景。乡村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前沿,并在文明互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文明将在数字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出一种克服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跨越城市与乡村鸿沟、弥合人与自然新陈代谢断裂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刘仲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仲华指出,“九州共贯、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活力源泉和始终追求,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筋骨与血肉,使得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九州共贯、多元一体”还是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丰富资源和活力源泉。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来看,多地域多民族的丰富文化资源为中国历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和精神动力。


陈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

陈默主持沙龙对话的下半场。


张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张涛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过程,提出了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的看法。他指出,千百年来,“大一统”传统与中华文化认同之道紧密联系在一起,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始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大势所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是蕴含着马克思主义魂脉、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文明新形态。


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欧阳哲生指出,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包含了物质、精神、制度多重层面,蕴含着丰富的文明互鉴内容。中华文化之所以发展至今,与其包容、吸收、融合外来多元文化有关。在漫长的文化交流中,不仅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文化刺激,相互对照,取镜对方。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任何优秀的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获得验证。

杨一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杨一心(Alexis Lavis)引用“仁”“自然”和“禅”这三个中国哲学宝藏中的关键概念,深入探讨了它们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在科技、经济和交流方式巨大进步背景下,也面临着人性意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心理或精神健康这三重危机。来自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关键概念——“自然”“仁”和“禅”,是深入解决来自现代文明巨大风险的重要途径。


蒲华杰(西安翻译学院客座教授)

蒲华杰(James Trapp)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观察了中国核心文化的连续性。他认为中国一直保持着一种独一无二的能力,吸收各种各样的外部元素,接受、理解、改变,然后把它们变成可识别的具有中国风格的文化内涵,融入到中国主流文化体系中。他以中轴线为例,指出从传统文化和“精神”角度来看,它与2500多年前《周礼》有直接联系。而中国传统超强生命力的最佳体现,莫过于北京中轴线在过去十五年里向北延伸至奥林匹克公园、向南延伸至大兴机场,形成了两个新的端点。


王建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建伟延续了中轴线这一话题,指出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集中展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中华文明传承延续、古今交融的中国故事,也向今天的人们呈现了一个“何以中国”的物质见证,更为今天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契机,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为探索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古代都城保护理念与做法、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

本场沙龙汇聚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通过对中华文明的特性、文化交流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应对当代挑战中的独特优势。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不仅为中国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世界文明未来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供稿:历史研究所、史志学研究所

北京文化论坛市社科院工作专班宣传工作组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