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讲座回顾】“史学前沿”第12讲:“心史”新谭:从“非线性中国化”看华夏共同体的构建
来源:清风学社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6-04

2024年5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23-2024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第十二讲在公教二楼2405教室举行。本次主题为《“心史”新谭:从“非线性中国化”看华夏共同体的构建》,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清史研究所王建伟教授主持。历史学院2023级全体博士生及部分校内外师生参加。


夏明方老师首先回顾了美国有关近世中国研究的三种模式:冲击—反应模式、中国中心观模式,以及包括新清史在内的后现代、后殖民研究,并概要介绍了这三种模式的代表性论著和核心观点,指出这些研究对中国大陆近世史研究的影响和冲击。在他看来,自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新清史研究,其关心的话题不再是传统中国有无现代性,以及这样的现代性是否源于中国自身的动力,而是提出何为中国的问题,以其对清朝与中国之同一性关系的质疑,有意无意地消解中国的主体性。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学者随即展开了一场“重构中国”的学术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总体而言,均未能跳脱单一民族国家的逻辑,未能很好地处理 “大中国”和“小中国”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前者指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后者指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他认为,要形成与“新清史”的有效对话,必须从学理和实证的层面辩证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夏老师遂而从宋元之际儒者郑思肖(1241-1318)的《心史》切入,阐释“小中国”话语的演化过程。他指出,《心史》是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僧人意外发现的一本书。书中详叙蒙古灭宋以及南宋君臣爱国、卖国之行,尽现作者眷念故国、志在匡复、傲然挺立的民族气节。但《心史》展现的是极端的民族情和独特的疆域观,是一种典型的“小中国”叙事,把异族政权自外于中国,这对此后直至民国时期汉族知识分子的历史观、国家观产生了持续而深远影响。而瞻前顾后,这种对于中国的历史叙述,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之中,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成为民间社会进行政治动员、反抗强权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接着,夏老师又对非线性逻辑进行阐释,并指出 “非线性”中国化的几个重要问题。首先是多向度不能单纯聚焦于单向度的化夷为华的“中国化”或“华夏化”运动,而忽略以夷乱华的“猾夏”运动,以及由华入夷的“非中国化”或“去中国化”过程。第二,多层次不能片面理解中国化或非中国化,而应把中国化视为一个多层次、多面向以及多重组合及其变动的复杂演化过程。第三,多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内的不同个体、族群、阶层、地域(集团),也包括主权国家之外的个体、族群、地域或国家。第四,多效应:不能用一种机械的因果链条理解中国化或非中国化,而应发掘其动态的循环反馈机制,揭示种种非预期效应。第五,多过程: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多重变动的复杂过程。


上述问题的提出得益于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相关思考,但相关讨论通常是将“非线性”作为“中国化”的某种偶发的、多样化的复杂特性之一,而非将其视为包容复杂多样的中国化进程的主导性概念,即“非线性中国化”,往往忽视了不同主体交互纠缠后生成的中心化过程。在夏老师看来,这样的过程,大体可以复杂性理论中的 “奇异吸引子”进行概括或描述。所谓“奇异吸引子”,它是一种由开放性耗散结构系统之总体稳定性和局部不稳定性共同作用的产物,描述的是处于动态平衡过程中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交互作用的演化过程。


夏老师进一步指出,华夏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和奇异吸引子现象极为类似。“大中国”与“小中国”的政治话语、政治实践看似方向相反,彼此冲突、对峙,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对话,殊途归一,共同推进华夏共同体的变形和再造。以此思路重新理解《心史》以及有关“大中国”“小中国”的思想,当会形成对于历史时期“中国认同”之政治话语比较全面和适切的认识。通过引述国内学术界回应“新清史”的不同角度和相关主张,夏老师进一步谈及“中国认同”现象的起源与演化过程,阐明了一种以中国为名的跨朝代国家认同在中国历史时期遭遇的挑战及其不容置疑的延续性。


众所周知,“新清史”是用满洲特性来断开清朝与中国的相互关联的,国内学术界对此已有相当的研究成果予以批驳,但往往讳言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小中国”话语。在夏老师看来,这样的矛盾并非无解,而是需要采取一种复杂性的逻辑。实际上,作为主导性统治阶层的满洲统治者之系于 “大中国”认同的“自我中国化”,与相系心史的“小中国”认同,两者其实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对立共生关系。“小中国”的思想传统既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清廷大一统统治话语的对立面,又是迫使满洲统治者转向“中国之治”的强大动力,使其最终克服满洲体制原有的扩张性而入于中华文明之鹄的。明清之际的士人群体与清廷之间的关系,在此可以得到重新理解。清末革命派的观点亦应作如是观。夏老师依此分析了相关的史例,提出“小中国”话语的构建者及其具体主张,更多是在野知识分子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相应的政治行动也只是一种为争取合法性的斗争策略,实际上不具备国际法的主权论据色彩,无损于“大中国”疆域主权的维系、巩固;一旦国家主权遭到侵犯,这些反政府的政治力量无不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当做自己的使命。而经过辛亥革命的风风雨雨,“心史”话语也实现了现代转型,走上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叙事之途。


王建伟老师总结认为,讲座内容理论积淀深厚,尤其用“非线性”作为考察的思路,探讨历史上的“小中国”“大中国”“中国化”等话语,重点阐释两者的关联互动,体现了非常严密的论述逻辑。夏老师将这些问题放置进全球史之中,在历史研究的方法层面应用一些理科原理,展示出跨学科的视野,带给大家许多收获与启发。


提问环节,夏明方老师与同学们就中古史中的南朝化问题与近世的联系、事物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化的准确理解等问题展开讨论,现场交流气氛活跃。


供稿:陈文希、洪闽京、王鑫

排版:谢 坤

审核:石权耕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