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夏老师又对非线性逻辑进行阐释,并指出 “非线性”中国化的几个重要问题。首先是多向度:不能单纯聚焦于单向度的化夷为华的“中国化”或“华夏化”运动,而忽略以夷乱华的“猾夏”运动,以及由华入夷的“非中国化”或“去中国化”过程。第二,多层次:不能片面理解中国化或非中国化,而应把中国化视为一个多层次、多面向以及多重组合及其变动的复杂演化过程。第三,多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内的不同个体、族群、阶层、地域(集团),也包括主权国家之外的个体、族群、地域或国家。第四,多效应:不能用一种机械的因果链条理解中国化或非中国化,而应发掘其动态的循环反馈机制,揭示种种非预期效应。第五,多过程: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多重变动的复杂过程。
上述问题的提出得益于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相关思考,但相关讨论通常是将“非线性”作为“中国化”的某种偶发的、多样化的复杂特性之一,而非将其视为包容复杂多样的中国化进程的主导性概念,即“非线性中国化”,往往忽视了不同主体交互纠缠后生成的中心化过程。在夏老师看来,这样的过程,大体可以复杂性理论中的 “奇异吸引子”进行概括或描述。所谓“奇异吸引子”,它是一种由开放性耗散结构系统之总体稳定性和局部不稳定性共同作用的产物,描述的是处于动态平衡过程中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交互作用的演化过程。
夏老师进一步指出,华夏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和奇异吸引子现象极为类似。“大中国”与“小中国”的政治话语、政治实践看似方向相反,彼此冲突、对峙,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对话,殊途归一,共同推进华夏共同体的变形和再造。以此思路重新理解《心史》以及有关“大中国”“小中国”的思想,当会形成对于历史时期“中国认同”之政治话语比较全面和适切的认识。通过引述国内学术界回应“新清史”的不同角度和相关主张,夏老师进一步谈及“中国认同”现象的起源与演化过程,阐明了一种以中国为名的跨朝代国家认同在中国历史时期遭遇的挑战及其不容置疑的延续性。
众所周知,“新清史”是用满洲特性来断开清朝与中国的相互关联的,国内学术界对此已有相当的研究成果予以批驳,但往往讳言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小中国”话语。在夏老师看来,这样的矛盾并非无解,而是需要采取一种复杂性的逻辑。实际上,作为主导性统治阶层的满洲统治者之系于 “大中国”认同的“自我中国化”,与相系心史的“小中国”认同,两者其实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对立共生关系。“小中国”的思想传统既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清廷大一统统治话语的对立面,又是迫使满洲统治者转向“中国之治”的强大动力,使其最终克服满洲体制原有的扩张性而入于中华文明之鹄的。明清之际的士人群体与清廷之间的关系,在此可以得到重新理解。清末革命派的观点亦应作如是观。夏老师依此分析了相关的史例,提出“小中国”话语的构建者及其具体主张,更多是在野知识分子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相应的政治行动也只是一种为争取合法性的斗争策略,实际上不具备国际法的主权论据色彩,无损于“大中国”疆域主权的维系、巩固;一旦国家主权遭到侵犯,这些反政府的政治力量无不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当做自己的使命。而经过辛亥革命的风风雨雨,“心史”话语也实现了现代转型,走上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叙事之途。
王建伟老师总结认为,讲座内容理论积淀深厚,尤其用“非线性”作为考察的思路,探讨历史上的“小中国”“大中国”“中国化”等话语,重点阐释两者的关联互动,体现了非常严密的论述逻辑。夏老师将这些问题放置进全球史之中,在历史研究的方法层面应用一些理科原理,展示出跨学科的视野,带给大家许多收获与启发。
提问环节,夏明方老师与同学们就中古史中的南朝化问题与近世的联系、事物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化的准确理解等问题展开讨论,现场交流气氛活跃。
供稿:陈文希、洪闽京、王鑫
排版:谢 坤
审核:石权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