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建设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202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历史学会专场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行。
会议由第11届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共乐主持。第12届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兴涛致欢迎辞。黄兴涛表示,自觉推动自主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历史学科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北京市历史学会的职责所在。
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彭勇看来,史料体系的构建乃“三交”史撰写的基础,而“三交”史的当下书写实践,又反过来对构建史料体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助推深广探寻和多维认知各种史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在对民族关系史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也需要加强解读,将其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下进行合理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昭军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和书写,是当前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议题众多,任重而道远。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讨论了中国历史上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和灾害治理的特色与成效,并对中华文明体系中灾害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他提出,忧患意识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核心理念,研究中国灾害治理是重新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议题;防灾救灾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凝聚力和坚韧性,是中华文明得以长期赓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色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琼认为,对灾害治理传统和中华文明特性关系的理解,不仅对灾害史知识体系的建构有帮助,也对认知和构建中华文明史的学术体系有助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刘林海以西方历史上关于“罗马皇帝”正统问题的传承演变为例,来观察西方有关历史的轨迹及特点,在比较中凸显中国正统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永斌建议,在用正统视角来看待西方历史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中西方历史上政治实践中的“正统”与观念中的“正统”的不同来源与内涵。
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文明通过分析西方与中国的历史书写中“世界观念”的演变及其差异,阐释了全球史对于构建中国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的意义,认为新的全球史探索可以为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提供新视野和新方法,有助于促进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融合及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杨共乐表示,刘文明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的视角,此种自觉的全球史的认知和实践,对我们拓展中国特色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思路大有裨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王学斌从“文化”的概念与范畴入手,推进到对中华“文脉”的认识,认为赓续中华文脉,重中之重是自觉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北京市历史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胡恒表示,文化复兴、文脉传承是全球新兴文明大国的普遍诉求,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提出,核心任务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到原生知识体系的脉络中,并结合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新的文化资源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黄兴涛对会议发言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表示,五位发言者和评论者围绕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讨论,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对话: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对话、多个专门史学科之间的对话、资深学者与青年学者的对话、纯学术研究和社会应用的对话。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的探讨,体现了对建设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感和具体深入认知。
会议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北京市历史学会承办。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