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5日晚7点,由历史学院研究生会与清风学社联合出品的校友论坛第六期活动在线上开展。本期活动邀请到2015届校友、现任职于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韩祥老师来分享就读、求职的心得与经验。论坛由清风学社社长沈淼主持,40余位硕博士线上参加。
韩祥老师2004-2008年就读于河北大学,2008-2015年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分享会上,韩老师以“如何适‘己’”为线索,结合切身经历,从怎么判断自己适不适合高校工作、读(硕)博期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高校求职经验、高校人才引进的评价体系、高校工作日常五个方面展开,娓娓道来,既有心态上的调整准备,也有学术志趣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方法路径,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韩老师提到,高校带来的自由和身心发展是其他岗位不能比拟的。进入高校工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志趣,使自己的研究达到学界相关领域的前沿水平,基础条件则要求获得博士学位。明晰自己的选择后,需要在提升专业能力上下更多功夫。例如,博士论文选题至关重要,一个合适的选题要占据研究的制高点,具备足够的延展空间。适合做研究的人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资料控”,即善于搜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整理出个人的分类数据库;二是写论文、发论文“上瘾”,把零散时间都利用起来整理资料、思考选题、撰改论文;三是生活高度自律,减少独立系统内的混乱程度,实现“熵减”。韩老师介绍道,自己在硕士期间养成了编目的习惯,资料文件夹、文献的命名都有一定的体系,进一步建立了自己的数据资源检索系统,把与个人选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整理进Excel中。
在人大就读期间,韩祥师兄十分重视期末论文写作,也提到自己后来好几篇发表的文章直接来源于课程论文。他认为在史学研究者的学术生涯中,硕士论文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博士论文是学术生涯的基础。如果硕士论文的目标在于更换视角翻新旧问题或寻找新问题填补空白,那么到博士论文则不应满足于此,应该逐渐形成个人的学术体系,建立自己的“概念”群与解释模式。而且,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史料搜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尽量做到“上下、官民、城乡、内外”等不同层次的资料整合,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尤其是英文、日文),拓展史料收集、整理与解读的范围、深度。
关于锻炼个人学术能力的问题,韩老师强调要多思、多写、多改、多投,敢于去冲击高水平期刊,即使没有投中,也对论文的修改完善与个人能力的提升有所助益。再者,要通过参加导师课题、高水平学术会议来提升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开拓研究视野,加强学术对话。另外,韩老师鼓励大家要多与导师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也不要消沉焦虑,而应越挫越勇,提升自己的抗打击能力。
分享会后半段围绕高校就业的问题展开。谈到高校求职的经验,韩祥老师提出要重视高校的历史学学科实力,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心仪高校的学科特色最好具有关联性。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举孝廉”与“毛遂自荐”相结合,注意“编制”与考核、分级待遇及配套设施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关注高校内的非本专业岗位以及博士后选项。
高校引进人才的评价体系因区域、高校、阶段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大家去详细调查、具体分析。目前在“破五唯”的趋势下,学术代表作制逐渐成为新的标准。在求职过程中,大家可以查找各个高校自己的期刊分级目录,比对个人情况、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与相关高校的不同需求等做出选择。具体面试则是由教学测评、学术汇报、回答提问几个环节组成,考察应聘者对岗位的认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学术发展潜力等。
进入高校后,也存在科研为主型、科研教学型、教学为主型等岗位的差异,日常生活也因此有所不同,教学工作量、论著发表、科研项目等都与未来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在此过程中,自由与压力并存,也需要自己不断进行调试,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适“己”则优,走出个人的多彩人生。
最后,韩祥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博士期间的科研计划、高校院所的招收门槛、国内外博士的就业考核差异、史料收集的方法、研究选题的选择与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回答,本期分享会到此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