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2日至8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灾害与历史”高级研修班如期举行。因新冠疫情影响,本次研修班采取线上授课及讨论的形式,由8位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负责授课,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校的66名学员参加学习。本届研修班以“灾后重建与生态修复”为主题,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员进行讨论,期冀激发更多的理论与思想的碰撞,提升灾害史研究的社会功能。
开幕式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郝平教授主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高建国研究员,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教授,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段建宏教授等先后致辞。
在历时4天的课程中,本届研修班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方修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院罗兴华高级规划师、美国波士顿学院历史系张玲副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谭徐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晓葵教授、中国地震局高建国研究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郝平教授,为学员们做了8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方修琦教授利用其浓厚的地理学知识底蕴,从生态——社会弹性视角入手分析了历史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具体案例生动展现了历史时期人类在适应各种非常态情况过程中的学习创新与弹性建设。罗兴华老师从工程建筑学的角度讲述了地震灾害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包括城市地震安全韧性的主要对策、供水系统震害特点与安全韧性对策等,为应对城市危机和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张玲老师通过环境史的理论视角详细论述了北宋时期的黄河河患问题,并对北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社会精英、百姓的洪灾应对进行了阐释与对比,指出灾害应对充满了各种利益集团的相互冲突,要重视和承认这种不稳定性和复杂性。谭徐明教授以水利史的视野阐释了大禹治水的历史叙述及其文化意义,认为大禹治水不仅是历史时期自然观治水的依据,也是兴利除害的标志和官员的一种道德约束,还是季风气候条件下中华民族求生存的必然选择。夏明方教授通过回顾灾害史自身的成长历程及其学术地位系统论述了中国减灾文化中的“天人之惑”问题,并以“共识型灾害”与“分裂型灾害”的概念揭示了中国历史时期的灾害问责制度,指出灾害史研究应从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三种维度思考问题。王晓葵教授从人类学视角讨论了灾后重建与日常生活的问题,介绍了“灾害文化”与日常性构造的复杂互动关系,并以灾后重建中的住房问题为例说明了防灾知识须经过灾害体验才能形成应急能力。高建国研究员讲述了全球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中国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逐渐展现出“中国力量”,呈现援助力度大、援助速度快、培养造血功能等优势特征,并提醒要重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的“灾害巨额援助”问题。郝平教授通过考察明清时期的三次山西大地震具体论述了晋南地区城市震后重建的问题,认为晋南地区的震后重建具有“重救灾、轻重建”的特点,而当前的城市防震减灾工作需要借鉴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每场讲座后,研修班学员都针对讲座内容积极提问,与主讲专家交流、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闭幕式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赵晓华教授主持,首先研修班学员们踊跃发言,分享了本届研修班的学习感受和心得。接着举行了专家圆桌沙龙,各位专家就本届研修班的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并为今后灾害史的研究走向及深入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灾害与历史” 研修班始终贯彻加强灾害史领域的学术交流,培养灾害史专业人才的宗旨,坚持并积极践行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互动、融合与创新的学术理念。在全球新冠疫情不断反弹与国内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灾害史研修班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不断凸显,相信随着更多青年才俊的加入,灾害史研究将会在传承与创新中迈向新的阶段,为现今社会的灾害治理提供更多的历史依据和方法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