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上携手共进,2025年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胡恒、副所长李光伟、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主任阚红柳等一行前往河北省涿州市,与当地签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下午四时许,签约仪式在清行宫正殿前举行,涿州市委书记赵敏涛、涿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韩震、涿州市副市长谢雪梅及文广旅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涿州市副市长王坤主持。恰逢开园仪式,天清气朗,现场多人观礼,气氛热烈。
韩震表示,涿州自古为京畿辅郡,被誉为“天下第一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清行宫是京南第一处存有主体建筑的清代行宫。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签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有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胡恒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既以学术研究为使命,也具有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自觉。此次与涿州市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要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文带动地方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意义上去衡量,要以高质量的学术基础研究讲好清代行宫的真实历史,要善于挖掘行宫、永济桥、金门闸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清代国家治理与百姓生计中的精彩故事。
随后,谢雪梅与李光伟共同签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与河北省涿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赵敏涛与胡恒共同揭牌。
据悉,涿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永济桥、涿州双塔、金门闸、下胡良桥、永安寺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涿州清行宫是涿州市新改造开放的重点景区,以清代行宫、药王庙为景观核心,2025年元旦起正式对外开放。此次签约,双方将围绕清代历史文化遗存的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