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李帆:“夷夏之辨”之解说传统的延续与更新———以康有为、刘师培对《春秋繁露》两事的不同解读为例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4-12

李帆

【内容提要】

晚清最后十余年,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成为各派人士特别是学术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夷夏之辨命题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康有为刘师培通过对春秋繁露晋伐鲜虞之战两事的各自解读,展现出不同的夷夏观观念的背后,则是经学传统的各自继承与阐发,以及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特别是民族国家认同理论的不同影响分析康刘的解读,可了解夷夏之辨之解说传统在他们那里的延续与更新,从而对思想观念导源于学术资源这一思想学术史上的通例,以及这一通例在某种情形下的变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夷夏之辨 康有为 刘师培 春秋繁露

从戊戌维新前后到辛亥革命之时,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学术变动最剧烈纷争最多的时期之一其中,民族国家认同问题因关涉中国的基本走向而受到各方面人士的注意,各种议论纷至沓来在这一讨论中,中国固有的夷夏之辨命题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各派人士特别是学术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围绕夷夏之辨命题所进行的讨论,确也促进了当时的政治革新和思想更新所以,这一问题非常值得关注1本文拟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从一个极小的个案入手,通过考察康有为刘师培对春秋繁露晋伐鲜虞之战两事的不同解读,分析夷夏之辨解说传统在他们那里的延续与更新,力求由此对当时的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并希望由此出发,将政治思想的分析与对思想背后的学术资源的探讨结合起来,使思想史研究的蕴涵更为丰富

春秋繁露·楚庄王中,董仲舒说: “《春秋晋伐鲜虞。’奚恶乎晋而同夷狄也? : 春秋尊礼而重信信重于地,礼尊于身何以知其然也? 宋伯姬疑礼而死于火,齐桓公疑信而亏其地,春秋贤而举之,以为天下法,曰礼而信礼无不答,施无不报,天之数也。”2晋伐鲜虞事见春秋昭公十二年经鲜虞属白狄,但为姬姓,与晋侯同姓晋本为中国( 华夏) 诸侯之一,经中通例提及时是要连国称爵的,这里单言一字,是予晋国与夷狄一体看待,表达了对晋伐鲜虞的不满这种不满的出现,在董仲舒看来,是因晋之所为不合尊礼而重信“《春秋大义礼而信方为天下法,诸夏共遵之,否则就流于夷狄了

春秋繁露·竹林中,董仲舒说: “《春秋之常辞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至之战,偏然反之,何也? : 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夫庄王之舍郑,有可贵之美,晋人不知其善,而欲击之所救已解,如挑与之战,此无善善之心,而轻救民之意也,是以贱之,而不使得与贤者为礼。”3之战事见春秋宣公十二年经属郑地宣公十二年,楚庄王伐郑,击败郑军,郑国君肉袒投降,庄王应允此时,晋大夫荀林父率领救郑的军队到达,请与楚国作战,庄王命楚军迎战,在地击败晋军董仲舒认为,春秋记事之通例是仅予中国( 华夏) 而不予夷狄,但记之战事,却偏偏相反,将予夷狄( ) 而非予中国( ) ,这是因为楚不取郑地,有可贵之美,其行合,而晋之所为无善善之心,而轻救民之意,故不使得与贤者为礼”。春秋繁露·观德中,董仲舒再次表达此意: “《春秋常辞,夷狄不得与中国为礼之战,夷狄反道,中国不得与夷狄为礼,避楚庄也。”4

对于春秋繁露所言晋伐鲜虞之战两事,康有为在1897 年刊行的春秋董氏学中有所评价。《春秋董氏学》“夷狄条中,有署名弟子徐勤的按语,可以体现康有为的基本看法文中引述春秋繁露·楚庄王晋伐鲜虞的事例后,所加的按语指出了划分夷与夏的标准: “《春秋之义,尊礼重信,故能守乎礼信则进之,违乎礼信则黜之,其名号本无定也。‘晋伐鲜虞与此相背,故拟诸夷狄。”5即在康有为师徒看来,依据董仲舒的思想,区分夷夏的标准在于是否遵守”。在这一标准下,背信弃义的晋国虽为华夏,但已堕落为夷狄”。6春秋董氏学》“夷狄条在引述春秋繁露·竹林春秋繁露·观德之战的事例后,分别加按语说:“《春秋无通辞之义,》、《二传未有明文,惟董子发明之后儒孙明复胡安国之流不知此义,以为春秋之旨最严华夷之限,于是尊己则曰神明之俗,薄人则曰禽兽之类’。僮之民,则外视之边鄙辽远之地,则忍而割弃之呜呼! 春秋之义,以自隘其道孔教之不广,生民之涂炭,岂非诸儒之罪耶! 若无董子,则华夏之限终莫能破,大同之治终末由至也。”7泥后儒尊攘之说,则当亲者晋,不当亲者楚也,何德之足云? 不知春秋之义,唯德是亲中国而不德也,则夷狄之夷狄而有德也,则中国之无疆界之分人我之相。”8这两段按语集中批评了主张严夷夏之防后儒们,如宋代大儒孙明复胡安国等人,认为他们的主张其实未能真正理解春秋的夷夏观,而且在现实中造成严重后果,罪莫大焉此外,康有为师徒强调,区分夷夏的标准在于“《春秋之义,唯德是亲中国而不德也,则夷狄之夷狄而有德也,则中国之。”

综合来看,康有为通过阐发董仲舒思想所表达出来的夷夏观颇为明确,即以是否遵守”、”、“作为准绳,遵之即为,不遵则为”。依照当今的概念,这样的标准实为文化标准依此标准,其实是可变的,若按”、“”、“行事,可被视为; 若违”、“”、“,则可视为”。这样,夷夏之辨就成为了夷夏之变”。董仲舒乃西汉经今文学之宗师,康有为是清末以今文言政的大家,他们的主张,代表了今文学派在夷夏观方面的主流看法

与康有为见解相异的是倾向于古文经学的刘师培作为清季著名的革命派学者和民族主义者,1907 年前的刘师培致力于从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中寻求思想资源,以利于排满兴汉,实现革命目标9为此,他极力宣扬春秋夷夏之防的微言大义,说: “《》、《二传之旨,皆辨别内外,区析华戎吾思丘明亲炙宣尼,备闻孔门之绪论,故左传一书,亦首严华夷之界。”10春秋三传之旨皆为严华夷之界”。

对于董仲舒及其春秋繁露,刘师培同样予以较高评价1905 年发表的两汉种族学发微论中,他认为最能体现夷夏之辨精义的是春秋公羊传公羊大义,朗若日星”。于汉代最能传承这种思想并光大之的学者,当为董仲舒,董子繁露,翼辅麟经,于晋伐鲜虞,则讥晋人之同狄; 于晋败于,权许楚子之称贤又谓春秋常辞,不予夷狄( 竹林) 则华夷大防,董子曷尝决其藩哉?11同样是以晋伐鲜虞之战为例,谈董仲舒春秋繁露所反映的夷夏观,但所表达的见解与康有为截然不同,不讲遵守”、“”、“之为,强调的是“《春秋常辞,不予夷狄,认为董仲舒也是讲华夷大防西汉大儒董仲舒先生学术一文中,刘师培亦谈及春秋繁露·竹林关于之战的议论,认为夷狄乱华,是董子最伤心的事情”。董子的宗旨,还是主张攘斥夷狄的,还是主张不共夷狄同化的如若共夷狄同化,就连中国也带坏了,不可是中国顶大的羞辱么? 后世的人,多以土地分华夷,说中国以外的人种,全是夷狄; 夷狄进了中国,也同中国一般所以,不晓得邦交的道理,也没有攘夷的宗旨,这真是不懂董子的学术了。”12

实际上,春秋繁露·竹林既讲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春秋常辞,也讲“《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而且强调的是后者,看重的是从变而移”。刘师培仅强调“《春秋常辞,不予夷狄,将董仲舒文的宗旨,界定为攘斥夷狄,颇有断章取义之嫌,充分反映出他其实是借古人之言,表达自身的严夷夏之防的民族主义观念

康有为刘师培都是清季的经学大师,他们对春秋繁露之战晋伐鲜虞两事的理解,与他们的经学修为密切相关,体现出经学系统里夷夏之辨之解说传统的延续与更新为了充分说明这一问题,有必要梳理一下原始文献和康刘以前的相关解说

春秋繁露是解读春秋的著作,其所议之事无不关联春秋及其三传,所以首先需考察春秋三传对之战晋伐鲜虞的记载

春秋左传中,对之战晋伐鲜虞皆有客观记录关于之战,记曰: : 十有二年( 鲁宣公十二年)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晋师败绩。”“则对之战过程进行了具体描述13关于晋伐鲜虞春秋左传记曰: : 十有二年( 鲁昭公十二年) ……冬,十月……晋伐鲜虞。”而其则仅言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14

春秋公羊传中,对之战有以下描述: ( 鲁宣公十二年)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晋师败绩大夫不敌君,此其称名氏以敌楚子何? 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曷为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 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曰: 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庄王曰: 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庄王亲自手旌,左右军,退舍七里。”15晋伐鲜虞公羊有经无传

春秋梁传中,对于之战的记载,同于左传”。对于晋伐鲜虞,则曰: 冬,十月……楚子伐徐晋伐鲜虞其曰晋,狄之也其狄之何也? 不正其与夷狄交伐中国,故狄称之也。”16

董仲舒是西汉景帝时的春秋博士,主公羊学,他之解读春秋,自然取公羊传之微言大义并发挥之与此同时,从他对晋伐鲜虞的解读看,与梁传也不无关系17公羊传之战的描述,其核心在于说明_______与晋而与楚子为礼春秋微言大义; 董仲舒则解说因之战时,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春秋之常辞,才偏然反之”。《梁传晋伐鲜虞的记载,关键是要说明春秋仅曰,不连国称爵,是将晋与夷狄同等看待; 董仲舒则有发挥,认为春秋将晋视同夷狄,是因“《春秋尊礼而重信,晋伐鲜虞,礼信俱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已等同于夷狄

董仲舒之后,公羊学最主要的代表是东汉何休在何休解诂唐徐彦疏的春秋公羊传注疏中,也对之战晋伐鲜虞做了阐发前已言及,公羊传之战时说: 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对此,何休解诂曰: 不与晋而反与楚子为君臣之礼以恶晋。”就何休此解,徐彦疏云:内诸夏以外夷狄,春秋之常今叙晋于楚子之上,正是其例,而知其恶晋者但楚庄德进行修,同于诸夏,讨陈之贼,不利其土,入郑皇门,而不取其地卓然有君子之信,宁得殊之? 既不合殊,即是晋侯之匹林父人臣,何得序于其上? 既序人君之上,无臣子之礼明矣臣而不臣,故知恶晋也。”18晋伐鲜虞,何休解诂曰: 谓之晋者,中国以无义故为夷狄所强今楚行诈灭陈蔡,诸夏惧然去而与晋会于屈银,不因以大绥诸侯,先之以博爱,而先伐同姓,从亲亲起,欲以立威行霸,故狄之。”19从何休之言可以看出,他在夷夏问题上的主张与董仲舒是一致的,也以是否遵”、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

同属今文系统的梁传的疏解者亦是抱有与董仲舒何休相似的主张春秋梁传注疏中,对于晋伐鲜虞,晋人范宁注曰: 鲜虞姬姓,白狄也,地居中山,故曰中国夷狄谓楚也何休曰: 春秋多与夷狄并伐,何以不狄也? 君释之曰: 晋不见因会以绥诸夏,而伐同姓,贬之可也狄之大重晋为厥之会,实谋救蔡,以八国之师而不救,楚终灭蔡今又伐徐,晋不纠合诸侯以遂前志,舍而伐鲜虞,是楚而不如也,故狄称之焉。”20此言所强调的仍是中国之晋其作为尚不如夷狄之楚,所以晋可称,亦即夷夏之位可互换

上述今文学者对之战晋伐鲜虞的解说,到清代仍为经学家所认同如孔广森对公羊传所言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晋师败绩大夫不敌君,此其称名氏以敌楚子何? 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做了以下解读:言不以晋人为直而善楚子为有礼也林父录名氏反为不与晋者,庄王之师进以义退以仁,卓然君子之行林父不度德力,轻取败衄,中国遂衰,故特出主名,专见其罪……董生言:春秋之用辞,已明者去之,未明者著之今君臣常辞,城濮伯莒已明,故于此得变文以托别义。”21对于晋伐鲜虞,孔广森评论道:晋为诸夏盟主,楚剪覆姬宗,坐视不救,又效楚之尤,亦加兵于同姓,故称国狄之,春秋特于此责晋之甚者初,楚人为申之会,请诸侯于晋,晋弗敢竞,楚由是大得志于中国,放乎灭陈蔡者,晋君臣为之也苏辙曰: 楚灭陈蔡,而晋不救,力诚不能,君子不罪也能伐鲜虞,而不救陈蔡,非力不足也,弃诸侯也,故以夷书之。”22这些议论,所强调的还是”、”、“”、“华夏诸国本应遵守的信条,如若不遵,则华夏转而为夷狄,晋即因此而被视为夷狄可见,今文学者一脉相承,始终坚守夷夏之别的文化标准,认为春秋大义在此

作为清季今文学者的代表,康有为的夷夏观显然是延续了历代今文学者的主张,其对春秋繁露之战晋伐鲜虞的解说,无非是一个显例而已他还曾明确说过: 夷夏之分,即文明野蛮之别。《春秋之义,夷狄而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其许楚庄入郑是也中国而为夷狄之行,则夷狄之,卫伐凡伯晋伐鲜虞是也惟德是辅,故董子曰: 中国夷狄无恒,随变而移。’由文明而野蛮,下乔木而入幽谷也由野蛮而文明,出幽谷而迁乔木也滕文公行仁政,而各国志士负耒受廛,可知民心之归仁今欧洲各国之人,多迁于美国,德英欲极禁之而不可得,亦可见滕文公得民之盛矣。”23这样的言论,清晰地表达出康有为继承先辈学说而又与时俱进的特点

相对而言,公羊传》、《梁传及其注疏对之战晋伐鲜虞的解说较为完善,而左传除客观记录外,对此少有解说在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晋伐鲜虞条下,疏云:正义曰: 十五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定四年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二者皆书将帅,此独不书将帅,知是史阙,或是告辞略史阙不得书,亦得言史阙文也梁曰: 其曰晋,狄之也,不正其与夷狄交伐中国,故狄称之也服取以为说左氏无贬中国从夷狄之法,传曰: 亡者侮之,乱者取之又曰: 间携二覆,昏乱霸王之器也鲜虞夷狄也,近居中山,不式王命,不共诸夏,不事霸主,伐而取之,惟恐知力不足,焉有以夏讨夷,反狄中国? 从此以后用师多矣,何以不常狄晋更复书其将也? 杜以其言不通,故显而异之。”24这段话表明,注疏者认为左传记载晋伐鲜虞一事不合其书常例,疑史有阙文,而且强调左氏无贬中国从夷狄之法,不赞成梁传》“其曰晋,狄之也的说法,显示出立异于今文经学的态度

作为四代传经长于左氏之学的学者,刘师培当然熟知左氏之传疏,并极力从左传中寻求严夷夏之防的证据他说: 左氏亲炙孔门,备闻宣尼之绪论,故左传一书,斥杞子之从夷,先晋人之有信,辨别华戎,大义凛然及贾逵服虔诠释传文,而进夏黜夷之谊,隐寓其中天王天子,夷夏殊称,则华夷殊等,典礼不同,彰彰明矣即外楚外吴,亦含屏斥夷蛮之旨……攘夷大义,咸赖贾服而仅存此左氏之微言也。”25实际上,仅就晋伐鲜虞而言,贾逵服虔所申言之夷夏观乃取梁传之说,并非遵左传之辞而刘师培看重贾服之注,一个重要意图是强调古文经学家对阐发左传》“攘夷大义所起的作用,由此,某些细节甚至可以忽略不仅如此,为了申言夷夏之辨,刘师培把今文学大师何休也塑造成严夷夏之防的学者,说: 邵公( 何休字邵公) 解诂,于内外之别诠释详明,而戎伐凡伯,排斥尤严以中国为礼义之国,君子不使无礼义制治有礼义,则文物之邦,岂可屈从于蛮貉乎! 推之贬邾娄为夷狄,美鲁庄之追戎于吴会黄池,则嫉诸夏之事夷于荆败蔡师,则愤华夷之入伐驭外之心,至深且密。”26这里仅是强调何休严于内外之别驭外之心,至深且密,而于何休据”、“标准区分夷夏故夷夏位置可变之说,却忽略不提,显然是出于自身论点的需要

至于对晋伐鲜虞之战的解说,认为董仲舒也是据此讲华夷大防,恐怕系刘师培的一个创造,属夷夏之辨解说传统的更新因刘氏所传承之左传及其注疏并无此类说法,就连康有为所指斥的以为春秋之旨最严华夷之限的宋儒孙明复胡安国,在谈及晋伐鲜虞时,亦是强调天理”、“信义在区分夷夏时的作用27,而非由此大讲华夷大防”。夷夏之辨问题上,刘师培与孙明复胡安国最为合拍,但刘氏解说晋伐鲜虞,与二人却不一致,这更可见出刘氏不依前人之创见

围绕春秋繁露晋伐鲜虞之战两事,康有为刘师培分别做出自己的解读,其不同主张的背后,自然有其传承的解经传统和所倾向的经学流派的因素不过与此同时,两人所处的时代语境亦发挥了制约作用

清季,维新保皇和反满革命共同构成政治上的一大景观,围绕此二者,不同立场的人们争执不休,而且政治主张往往关联着学术见解,经学纷争也就因此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作为保皇派的领袖,康有为力主满汉一体,历代今文学者的夷夏观恰给他以学理上的支持; 而作为革命派的骨干,1907 年前的刘师培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排满兴汉是其首要政治目标,中国历史上的夷夏之辨自然成为其取法的资源

自从清朝统治建立后,其合法性问题就一直备受关注当时的汉族士大夫多以夷夏之辨为由,质疑或反抗其统治,而清廷也搬用历史上夷夏位置可变、“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证据,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并采用或笼络或镇压的各类手段来巩固这一合法性。“遗民不世袭,渐渐地,士人与朝廷形成共识,不再对立,也不再对清廷以夷狄视之鸦片战争前后,之称呼已主要是指来自西方的外国人但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随着排满革命风潮的兴起,革命党人心目中的夷狄再度成为满人的指称而坚守保皇立场者,则力证满人已非夷狄,而是华夏一体化的成员了1902 年发表的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中,康有为曾就此指出: 孔子春秋之义,中国而为夷狄则夷之,夷而有礼义则中国之故晋伐鲜虞,恶其伐同姓则夷晋矣……国朝入关二百余年,合为一国,团为一体……所谓满汉者,不过如土籍客籍,籍贯之异耳其教化文义,皆从周公孔子; 其礼乐典章,皆用汉明,与元时不用中国之教化文字迥异盖化为一国,无复有几微之别久矣。”28与之相反,刘师培认为夷夏之辨是百世不易之理1904 年的致端方书中,他说:孔子有言,夷不乱华而华夷之防,百世垂为定则,想亦尔之所悉闻也自满洲肇乱,中原陆沉,衣冠化为涂炭,群邑荡为邱墟,呻吟虐政之中,屈服毡腥之壤,盖二百六十年于兹矣……光汉幼治春秋,即严夷夏之辨垂髫以右,日读姜斋亭林书,于中外大防,尤三致意窃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春秋大义,九世复仇。”29其视满人为夷狄,从事排满革命的立场十分鲜明

与此同时,和保皇革命等政治风潮相交织的,是思想学术领域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冲击着中国固有的思想学术西方思想对当时学界冲击之大,使得学者们在处理思想学术问题时难免要倚之为利器关于夷夏之辨的论争,实际就关联着来自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

这一时期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是民族国家认同问题对此大体有两种意见: 一是以血统种族为主划分民族,建立单一民族国家; 二是以文化为主划分民族,建立多民族国家前者与欧洲19 世纪强调血缘关系的族群民族( Ethno Nation) 理念分不开这一理念的传播,使得民族与国家应融为一体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观念颇为盛行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先驱赫尔德说: 最自然的国家,莫过于具有一种民族特点的一个民族……把一百个民族硬捏在一起并由一百五十个省份组成的帝国,决不是个政体,而是一个怪物。”30这实际主张的就是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一民族一国家这样的观念,在20 世纪初的中国开始流传,对革命派知识分子产生较大影响1903 年,浙江潮发表的民族主义论说得很直接: 合同种,异异种,以建一民族的国家,是曰民族主义。”31并主张非民族的国家不得谓之国”。32后者在西方政治学界也颇有影响,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也传至中国如伯伦知理的理论,认为文化因素( 语言文字风俗等) 比血统对一个民族的形成更重要,所以一些不同血统但文化相同的民族,可以联合在一起,建立多民族的国家这样的理论,为梁启超等人所广泛接受梁启超曾引用伯伦知理同地同血统同面貌同语言同文字同宗教同风俗同生计,而以语言文字风俗为最要焉民族界说,强调那些国境大而民族小,境内含有数民族者,大约存在四种发展趋势,其中第一种即为谋联合国内多数之民族而陶铸之,始成一新民族在昔罗马帝国,及今之北美合众国,是其例也。”33并由此提出他的大民族主义,认为: 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 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34实际上,大民族主义的建国主张,也就是建立多民族国家的主张

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这两种不同趋向,自然反映到当时革命与保皇两派的政治论争中,刘师培和康有为也是各取所需刘师培在一系列论著中阐发他的单一民族国家思想他曾力证满族( ) 不属中国,为排满建国的合理性辩护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一文中,他说: 汉二民族,当满族宅夏以前,不独非同种之人,亦且非同国之人,遗书具在,固可按也。”35当然,他也深知满族统治者与普通满人的区别,所以强调排满是为夺取政权,即今日之排满,在于排满人统治权民族主义即与抗抵强权主义互相表里,固与前儒中外华夷之辨不同也使统治之权不操于满族之手,则满人虽杂处中国,亦无所用其驱除。”36也就是说,他所努力奋争者是推翻满族统治,建立汉族统治的国家,此即他的民族国家认同理念为此他曾专门言道: 凡一族之人民,必有特立之性质……合数国而同一种族,则数国可并为一国( 如德意志联邦是) ; 合数种族而为一国,则一国必分为数国( 如土耳其各小国) 。”37很显然,他所认同的是以血统种族之别为根基的民族主义,实际是种族民族主义他还用此来强化夷夏之辨,说: 三代之人,无人不明种族之义盖邦国既立,必有立国之本中国之国本何在乎? 则华夷二字而已上迄三代,下迄近今,华夷二字,深中民心,如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言于孔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言于季文子,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言于管夷吾故内夏外夷遂为中国立国之基汉儒之言,亦即此意日本倡攘夷之说,始知排外中国倡攘夷之说,始知开边。”38这段话表明,夷夏之辨为立国之本,讲求的是种族之分

与刘师培相较,康有为对种族问题大多时候抱有较开明的态度,尽管有时也讲种族之别1879年,他西国近事汇编》、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及西书数种览之薄游香港,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乃复阅《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39从此,他认为不能再对西方人“以古旧之夷狄”的传统观念看待。但在甲午战败后的1895 年,他则警告说: 西人最严种族,雠视非类,并以法国殖民越南和英国殖民印度为鉴,强调“吾神明之种族”必须及早为计,免蹈覆辙。40在其影响下,弟子梁启超等人也在此时倡导过种族之论。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周游列国,了解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民族、国家学说,就很是不以种族之别为意了。他明确反对以种族区分中国与夷狄,说: 孔子之所谓中国、夷狄之别,犹今所谓文明、野蛮耳。故中国、夷狄无常辞,从变而移。当其有德,则夷狄谓之中国; 当其无道,则中国亦谓之夷狄。将为进化计,非为人种计也。”41即中国与夷狄,仅是进化程度之分,非为种族之别。所以,他反对一些革命党人排斥满人的单一民族国家论,主张“合满建国,说: 满洲在明时则为春秋之楚,在今则为汉高之楚,纯为中国矣……满之与汉,虽非谓同母之兄弟,当亦比于同父异母之兄弟,犹为一家也……夫今日中国积弱,众强环视,苟汉之于__满,割而为台湾,亡而为印度波兰,则必不得政权平等自由之利,是则可忧也。”42这样的论调,当然是为反对排满革命服务,但不能不说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与大民族主义相合

正是出于上述差异,在解读春秋繁露》“晋伐鲜虞之战时,康有为和刘师培的态度有所差别康有为延续了以往今文学者的解说,其辞相合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认同的某些理论,具有文化民族主义色彩; 刘师培的解说则较少依托经学传统,甚至有强为之解之嫌,但亦相合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认同的某些理论,具有种族民族主义色彩这表明在夷夏之辨问题上,两人依托传统的程度不同,结合新知的方向亦不同中国传统特别是经学传统错综复杂,两人又有不同的学派背景,加之西方新知亦是错综复杂,故对其各取一端,以之与本人的经学修为结合,自会得出相异的结论

平心而论,中国固有的夷夏之辨虽也涉种族之别,但核心不是种族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夷夏之辨最初出现时,人们主要是从族类差异来区别夷夏的所谓族类差异,既指人种之别,也包括地域语言习俗生活方式等的差异,而且后者渐居主导人们认为华夏诸国在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都高于优于夷狄,华夏乃礼仪之邦,而夷狄则被发左衽”、未臻开化孔子虽也讲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注重族类差异,但更强调诸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即以礼( 文化) 来区分夷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观点,提出用夏变夷,强调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即只能用华夏文化改造夷,绝不可能以夷变夏此种夷夏之辨,已超越种族血统等因素,而视文化因素为最高认同符号,其所体现的是文化民族主义精神就此而言,康有为对春秋繁露》“晋伐鲜虞之战的解说应属正解而刘师培的解说虽有新意,但于学理有亏,更多是出于现实应用目的因为对于夷夏之辨关键不在种族而在文化,可以用夏变夷,刘氏并非全然没有认识他曾指出,用夏变夷的提出,是因孔子认识到世界总有文明普及之日,使无礼义者化为有礼义特以声名文物非一国所得私,文明愈进则野蛮种族愈不能常保其生存”。但是目前据此以荡华夷之界则殊不然”。43也就是说,谈夷夏之辨时强调种族之别是时势所需,是排满斗争的需要,而文化上的用夏变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目标,两相比照,刘师培更重视眼前的政治目标,所以更强调种族之别

进而言之,一向被视作以经术作政论”、甚至被刘师培开除出学者队伍的康有为44,在夷夏之辨问题上倒是基本依遵今文学统,以正统今文家说作为自身思想观念的依托而一直为学谨严学术持平”“不主门户理念治学的刘师培,却在这一问题上不那么谨遵学统,显示出更多的变通这表明在学者那里,思想观念源于学术资源虽可作为一种通例,但并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一旦出现特殊情形,则有变通的空间对刘师培而言,坚守夷夏之辨立场,相符于排满革命的最高政治目标,所以就要在解说经典时做些更新,姑且以经术作政论”。而康有为在夷夏之辨问题上的表达,虽合于学统学理,但只是因为固有学术资源和他的现实理念乃至政治策略恰巧相符罢了这仅是一个案,不能据此说他整体上摆脱了以经术作政论的为学理路

 

【参考文献】

1近年来,学界对清季民族国家认同讨论中夷夏之辨命题的表现地位作用以及康有为与刘师培之董氏学等问题已

有所研究,如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 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王春霞《“排满与民族主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贾小叶18401900 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 李帆西方近代民族观念和华夷之辨的交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 年第2 ) 曲洪波刘师培与康有为董氏学

究之比较(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 年第4 ) 等论著,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探讨,但以宏观论述为主,相对缺少从个案入手的细

致分析,尤其疏于对思想命题背后的学术资源的探究

2)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袁长江等校注: 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2003 年版,第3738

3)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董仲舒集,第60

4)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董仲舒集,第215

5)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 康有为全集2 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414

6)在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中,康有为评论晋伐鲜虞时,又说: 不能拯中国之弱,乃自伐同姓,此野蛮之行,即以文明为敌,故以晋为狄也能守礼信则为中国,违礼信则为夷狄,名号本无定也。”( 康有为全集6 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版,第257 )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是康有为1901 年董理旧作而成,其中夷夏观方的主张仍同于春秋董氏学,可见他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戊戌前后没有变化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全集2 集,第414

7)康有为: 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全集2 集,第415416 另外,在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中,康有为又说: 后儒尊攘之说,则当亲者晋,不当亲者楚也,何德之足云? 不知春秋之义,中国夷狄之别,但视其德中国而不德也,则夷狄之夷狄而有德也,则中国之无疆界之分人我之相……后儒孙明复胡安国之流不知此义,以为春秋之旨最严华夷之限,于是尊己则曰神明之胄,薄人则曰禽兽之类僮之民,则外视之边鄙辽远之地,则忍而割之呜呼! 春秋之义,以自隘其道孔教之不广,生民之涂炭,岂非诸儒之罪耶! 若不知此义,则华夏之限终莫能破,大同之治终末由至也。”( 康有为全集6集,第179 ) 这段话显然是将春秋董氏学引述春秋繁露·竹林春秋繁露·观德之战的事例后分别所加按语,重新组合而成

8)按: 1907 年起刘师培在思想观念上转向无政府主义

9)刘师培: 读左札记,钱玄同编: 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年影印版,第293

10)刘师培: 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种族学发微论刘申叔先生遗书,第533

11)刘师培: 西汉大儒董仲舒先生学术,万仕国辑校: 刘申叔遗书补遗上册,广陵书社2008 年版,第416417

12)杜预注,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正义23 卷,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 年影印版,第18781883

13)杜预注,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正义23 卷,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0612064

14)何休解诂,徐彦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16 卷,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2842285

15)范宁集解,杨士勋疏: 春秋梁传注疏17 卷,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436

16)有学者认为公羊传梁传的联系极为紧密,是西汉时人影射了公羊的牌子而为梁传》”。参见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第6263

17)何休解诂,徐彦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16 卷,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284

18)何休解诂,徐彦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22 卷,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320

19)范宁集解,杨士勋疏: 春秋梁传注疏17 卷,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436

20)孔广森: 春秋公羊通义7 卷,阮元王先谦编: 清经解清经解续编5 册,凤凰出版社2005 年影印版,第5849

21)孔广森: 春秋公羊通义10 卷,清经解清经解续编5 册,第5879

22)康有为: 孟子微康有为全集5 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496

23)杜预注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正义23 卷,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061

24)刘师培: 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种族学发微论刘申叔先生遗书,第533

25)刘师培: 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种族学发微论刘申叔先生遗书,第533534

26)在春秋尊王发微中,孙明复说: 直曰晋伐鲜虞者,楚灵不道,殄灭陈蔡,晋为盟主,既不能救,其恶已甚今又与楚交伐同姓,无复天理之存矣,故深恶之。”( 春秋尊王发微10 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春秋传中,胡安国说: 晋伐鲜虞是中国居而夷狄行也人之所以为人,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信义而已矣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 春秋传25 卷,四部丛刊续编本)

27)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康有为全集6 集,第327

28)刘光汉: 致端方书刘申叔遗书补遗上册,第110

29转引自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欧洲1993 年第5 期,第16

30)余一: 民族主义论浙江潮1 期,1903 年,第3 ( 文页)

31)余一: 民族主义论浙江潮2 期,1903 年,第11 ( 文页)

32)梁启超: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中华书局1989 年影印版,第7375

33)梁启超: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第7576

34)韦裔( 刘师培) : 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民报14 号,1907 6 8 日,第1 ( 文页)

35)韦裔( 刘师培) : 辨满洲非中国之臣民民报18 号,1907 12 25 日,第22 ( 文页) 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连载于民报141518 号,但自15 号起,题目为辨满洲非中国之臣民,与14 号标题有一字之异

36)刘师培: 中国民族志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23

37)刘师培: 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种族学发微论刘申叔先生遗书,第532

38)康有为: 我史康有为全集5 集,第63

39)康有为: 京师强学会序康有为全集2 集,第89

40)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康有为全集6 集,第327

41)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康有为全集6 集,第329

42)刘师培: 攘书·夷裔篇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31632

43)刘师培大体不把康有为视作学者,他基本不与康氏讨论学术问题,其驳斥康说的文章多属政论,如论孔子无改制之事》、论孔教与中国政治无涉; 而且刘师培也不认为康有为是今文经学在学术上的传承人,他回顾清代今文经学演进历程的论著讲到同时代的王闿运廖平等人,却根本不提康有为,如近儒学术统系论》、《近儒学案序》、《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等都是如此

                                                                                     《近代史研究》2011年06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