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邹逸麟:《清史地图集·序》
来源:huheng 作者: huheng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2-02

《清史地图集·序》

编纂历史地图是一项崇高的学术事业。它是一门很深的、专门的学问,是一种非常严肃、艰难的学术研究工作,也是历史地理学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华林甫团队是新一代学人,愿意承担编绘研制清代历史地图的学术使命,勇于迎接学术挑战,甘于坐冷板凳,潜心于爬梳文献档案,精神可嘉,而且也做出了成绩,学术事业后继有人。

现代的历史地图事业,要追踪到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谭图”)。谭图编绘是从1954 年开始的。我从1957 年开始跟随谭先生从事历史地图编绘,到1987 年结束,历时三十年,甘苦自知。编绘地图是有标准年份的,现代地图也是如此。标准年份的选取,谭先生有三个原则:第一,该年份的政局、社会比较稳定;第二,疆域、政区可以代表这一朝代的面貌;第三,资料要齐全。以此衡量,唐朝图选了开元二十九年,因为天宝以后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宋朝图选的是政和元年,因为那时是澶渊之盟以后,有二十余年比较稳定。清时期的地图,谭先生选定嘉庆二十五年,此时正处于清朝由盛到衰的转变过程中,有《嘉庆重修一统志》为据。这样选都是有道理的。

谭图的第八册是清时期图组,包括嘉庆二十五年和光绪三十四年的两幅全国图和三十来幅分省图(包括省级地域图和单独成图的放大图),展开分省图的标准年份是嘉庆二十五年。八册谭图涵盖了中国通史大部分时段,从先秦一直画到清朝,如果加上简明图的话还包括了民国。从整体来说,清时期图组已经是一册了,篇幅占八分之一,图幅数量、详略程度只能如此。如果说“中国通史”是全貌,那么断代史是一个个连续的剖面;因此,历史地图集不仅需要通史式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新时代也呼唤断代史式的《清史地图集》。

我们都知道,清朝疆域不仅是清朝本身历史发展的结果,更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疆域发展变化的最终沉淀,奠定了目前国家版图的基础。清朝对内地的统治自不必说,就是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也远远比汉、唐时期牢固,治理成就也巨大。东北地区,虽然先秦以来就管辖着辽河流域,但中原王朝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联系一直比较松散,如唐代黑水都督府、明代奴儿干都司均属于羁縻性质,清朝设立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牢牢控制了白山黑水,东北1907 年建省时则已经内地化。清朝对于西域新疆、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控制,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到了乾隆、嘉庆和道光前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中原与边疆地区关系最紧密的时期。

清代内地与边疆的关系如此巩固,不仅仅是因为武力强大,而更是中国境内各个民族长期相互融合的结果。汉唐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或互市贸易、或入主中原,中原政权强大时也曾北征朔漠,说明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历史发展到了清朝,各个民族的发展是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乾隆时期大一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清朝在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遍设驿站台塘,派驻八旗兵丁,有漕八省的滚滚财源也持续输入京师,全国形成一个整体。但是,康乾盛世的全国性历史地图,过去没人做,谭图也没有,《清史地图集》画出了乾隆六十年疆域全盛时期的全国地图,很有价值。


清代的行省体制,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顺治朝,把明朝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改造为十五省;康熙初江南、湖广、陕西三省各一分为二,形成十八省;乾隆末改掉元朝以来的“属州”,形成整齐划一的省、府、县三级制度(其中直隶厅、直隶州相当于府,散厅、散州相当于县)。道光中期以后,沿海、边疆地位日益重要,光绪年间从福建析出了台湾省,伊犁、盛京、吉林、黑龙江四将军辖地分别改制为新疆省、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此新建五省意义重大。清代全国的治理体系,除了内地行省制之外,北部边疆是将军制,青藏是朝廷管辖的政教合一体制,而内蒙古则辖属于理藩院,把全国管理得井井有条,均值得用历史地图来直观地反映。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漕运示意图

1840 年以后,列强入侵导致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接踵而至,中国人民经历了深重的苦难。近代史上失去的一百五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果没有道光二十年与光绪二十年地图的对照就看不清楚。晚清七十年,中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此时中国正在逐渐近代化,与嘉庆以前的昔日中国有些不同了,五口通商之后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开放,与外国打交道过程中知道了“国籍”等新概念,出现一些新生事物如租借地、铁路、新式邮政等。这些都应该可以用地图反映出来。

因此,编绘研制《清史地图集》不仅是清史研究、历史地理研究的需要,也是赓续历史地图事业,学术价值非常高,当然难度也很大。

就具体做法而言,上文提到某标准年份虽然选定了,但是要编出来还是很不容易的。当初,谭先生布置开元二十九年政区图由我来做,他说:“老邹,你先要编一个开元二十九年唐朝政区表。”那么,那一年有多少道、多少府、多少州、多少县,都要编出来。因为没有一部地理志书有现成的答案,我用《旧唐书》《新唐书》《通典》《唐会要》《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来编出一个开元二十九年的政区表,有矛盾处还要做考证,十分繁琐;并且,开元二十九年以前、以后的历史都很长,唐朝二百九十年期间曾置或已废的县也要画,做小地名处理,所以唐朝所有县级及其以上的政区我都做过考证。还有,因为唐朝延续时间长,一个年份的图组不够,另外还选了一个大中十三年,那时刚好元和平淮西,藩镇平定,晚唐有一段时期比较稳定。大中十三年的政区表,也是我编的,我也是根据这些典籍编出来的。绘图必须有这个政区表,否则无从下手。

华林甫在项目组会上多次表示,没有我主持的《大型清史·地理志》,他主持的《清史地图集》画不出来。这是客气话,但是也是事实。编政区表是一个基本功,也不是很容易能做好的事情。《清史地图集》展开的省域图选定宣统三年,就是因为《地理志》政区框架是以宣统三年列目的,那是清朝疆域、政区发展到最后一年的形态。如今的《清史地图集》,不但真正下功夫编出了详细的政区表,还有一千多万字的《编稿表》各种考证,利用档案、文献、舆图,边疆地区还利用满文、蒙文资料,对政区治所、河流所经、湖泊范围、地物选取、地名写法、政区边界、草原鄂博、西藏宗谿、海岛名实等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功夫扎实,很好地继承了谭先生的学术精神。

《清史地图集》项目组既有宏大设计、具体入手又非常细致,在《编稿表》阶段做了大量地名考证,在研究清代常规地物如何上图的同时,尤其着重于全国的县级政区界线考证(青藏除外),把政区界线的研究精度从谭图的府界提高到了县界。画出全国的县界,这是个雄心壮志。本来,研制明清县界的任务应由省级尺度的历史地图集来完成,但现有成果不尽理想,如今作为全国尺度历史地图的《清史地图集》初步做了有益尝试,是为学术上一大进步,因而出版之后将是影响一代的学术成果。


    当年谭先生教我们画历史地图集,虽然是以政区疆域为主,但不能没有山川骨架。山峰简单,古今没有什么大变化的,但河流变化很大,特别是平原的黄河、运河、长江、海河水系等。唐朝以前,河流基本就靠《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水经注》非常详细,基本都能画出来;唐朝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材料,仅仅靠《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画不出来。那时,谭先生对我说:“老邹,这个事情你干吧!”所以唐朝以后的河流都是我来弄的,这个也是很难的。历史地图集一个朝代只有一个代表年份,画唐朝的黄河就要画开元二十九年的黄河,宋朝图要画政和元年的黄河,明朝图要画万历十年的黄河;但是要把黄河这两千多年的变迁都逐年考证清楚之后,才能知道哪一年的黄河是怎么个流向。所以,图上画画就这么一条线而已,实际花费了很大功夫。《清史地图集》有若干条线、有一些点修正了谭图,“含金量”是很高的,这几条线、这些个点就是专深的学术研究,没有这样的研究是无法推进学术进步的。

晚清黄河下游改道示意图

这些《编稿表》的考证和结论,是地名地物编绘上图的依据,是《清史地图集》质量的后盾,将与地图伴随终身。以前谭图也设计过《编稿表》,为怕遗失还用蜡纸刻印过前两期,但后来因各种节日献礼,地图要先赶进度,导致《编稿表》残缺不全而日后无法出版,成为重大遗憾。所以,希望《清史地图集》把地图部分出版之后,文字部分也尽快整理出来。

项目组通过这次编绘清史地图的实践,我盼望今后陆续有一批扎实的研究成果问世。我一直认为《清代城市研究》是很值得写的一本专著。清代的城市从早期的康、雍、乾时期,到晚清同光、宣统时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非常值得系统研究。同时,清代疆域变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也很希望项目组能集体写一本比较精确、非常细致、带有精细地图的《清代疆域变迁史》。

现在,《清史地图集》团队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成员,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令人振奋,我非常高兴。这个团队是十分有希望的,这项工作也非常有价值。共同参加一个项目是一种缘分。我一直认为,凡是一个大的科研项目都能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培养一批人才。目前,《清史地图集》项目组内已有多人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冷门绝学项目、青年项目以及各种地方科研项目,今后必将有一批年轻人脱颖而出,这是“既出成果、也出人才”的好兆头。

是为序。

(原文刊载于《地图》2020年第4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