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作为中国经典历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源自汉代经学,其思想内容不仅涵盖了诸如正统观、民族观、宗教观、疆域观等重大历史问题,其实践形态亦与古代王朝政治决策、基层治理、习俗信仰及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造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古代“大一统观”的批判性继承为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大一统观”的研究有必要重新以贯通的眼光,从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经纬嬗变逻辑中寻求突破性解释,同时赋予其多学科交叉互动下的全球视野,以便从更广泛意义上深刻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与演进的内在机理与发展动力,为建立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有益镜鉴。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拟于2024年8月10日至11日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大一统”观的源起与实践过程、“大一统”观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及其转化机制、“大一统”观与世界“一统”观念的比较等重大问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讨论。
会议报到
京外学者:8月9日(周五)12:00-20:00
北京友谊宾馆怡宾楼大堂
京内学者:8月10日(周六)8:00-9:00
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
会议时间
8月10-11日
会议地点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
分组讨论与闭幕式:逸夫会议中心
会议议程
2024年8月10日(周六)上午
时间 |
议程 |
9:00-9:20 |
开幕式(世纪馆北大厅)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致辞 主持人:胡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 |
9:20-10:20 |
主旨报告(上半场,世纪馆北大厅) (每场报告15分钟) 主持人:黄兴涛 1、《从封建与郡县的持续紧张看大一统的治理》 报告人: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石头、社坛、土地——大一统在地方社会的实现》 报告人: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3、《中国大一统的几个问题——愿景、措施、过程与当代》 报告人:朱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 4、《大一统与主权》 报告人: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
10:20-10:40 |
合影 |
10:40-11:55 |
主旨报告(下半场,世纪馆北大厅) (每场报告15分钟) 主持人:胡 恒 5、《大一统与疏放型行政》 报告人:周雪光(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 6、《山脉(太行山)与大一统》 报告人:唐晓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7、《秦汉以降“大一统”秩序的华夷交融演进》 报告人:李治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8、《考古所见东亚大陆走向一统的进程》 报告人: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9、《“大一统”观的演化过程及其现代性意义》 报告人: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12:00-14:00 |
汇贤府午餐、午休 |
2024年8月10日(周六)下午
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
(每场报告时间15分钟,分组报告完成后有3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
时间 |
议程 |
14:00-15:45 |
分组讨论1 “大一统观”与早期中国 主持人:陈苏镇 1、《周人经营西土》 报告人:罗新慧(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再说东周秦汉的“大一统”与“并天下”》 报告人:孙闻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3、《“大一统”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报告人: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4、《隋朝的大一统问题再研究》 报告人:赵永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5、《“天下时代”的“大一统”思想与普遍秩序问题》 报告人: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15:45-16:00 |
会间休息 |
16:00-17:30 |
分组讨论2 儒家经典与“大一统观” 主持人:孟宪实 1、《汉代公羊家的“〈春秋〉大一统”说》 报告人:陈苏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2、《重论王闿运与廖平经学转向问题》 报告人:吴仰湘(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3、《“大一统”的经学来源和文明基础》 报告人:陈壁生(清华大学哲学系) 4、《历代民族文字儒家经典之影响刍论》 报告人:赵令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17:45-19:30 |
汇贤府晚餐 |
2024年8月10日(周六)下午
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
(每场报告时间15分钟,分组报告完成后有3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
时间 |
议程 |
14:00-15:45 |
分组讨论3 “大一统观”与“正统论” 主持人:刘永华 1、《金元之际的“中州士”与蜀汉正统论》 报告人:江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收国”:年号追改所见金朝建国法统与历史叙事的重构》 报告人:邱靖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3、《“以正而统”:对宋明正统论的一点思考》 报告人:孟尧(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4、《王朝、道统与运数:清人的清朝历史地位论》 报告人:高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5、《大一统的文明基础:东西方文化论战期间有关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论述研究》 报告人:张翔(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
15:45-16:00 |
会间休息 |
16:00-17:30 |
分组讨论4 “大一统观”与礼仪 主持人:江 湄 1、《“急公奉上”与“庶人之忠”:清代一种君民关系意识的兴起》 报告人:刘永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2、《“曲儒喜若狂”:孔尚任阙里进讲与清前期的皇权士风》 报告人:孔勇(山东大学历史学院) 3、《清代前期宗庙祭祀体系的演进与大一统政治文化》 报告人:陈晨(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4、《清代选拔“佾生”制度研究》 报告人:姚春敏(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17:45-19:30 |
汇贤府晚餐 |
2024年8月10日(周六)下午
逸夫会议中心第三会议室
(每场报告时间15分钟,分组报告完成后有3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
时间 |
议程 |
14:00-15:45 |
分组讨论5 “大一统观”与政治(一) 主持人:李文杰 1、《康熙绕开朝廷的私人通讯与权力运作》 报告人:孙立天(独立学者) 2、《大一统的代价:“本朝无名臣”与盛清帝王治术》 报告人:江晓成(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3、《处于守势的“大一统”观念建构——嘉庆朝东巡盛京与19世纪初清代政治文化的转折》 报告人:张一弛(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清代官员升转壅滞的原因及处置方式》 报告人:王敬雅(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5、《清乾隆帝推崇岳飞考论》 报告人:陈兆肆(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15:45-16:00 |
会间休息 |
16:00-17:30 |
分组讨论6 “大一统观”与政治(二) 主持人:陈兆肆 1、《重审治道合一:晚明清初士人的君权论述与秩序探索》 报告人:马子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2、《理学真伪论的实践意图及其示范效应》 报告人:姜金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3、《“大一统”:明末清初的王朝鼎革与地方控制》 报告人:冯贤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4、《清季的“大一统”尝试——1907年关于边疆普遍建省的大讨论》 报告人:李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
17:45-19:30 |
汇贤府晚餐 |
2024年8月10日(周六)下午
逸夫会议中心第四会议室
(每场报告时间15分钟,分组报告完成后有3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
时间 |
议程 |
14:00-15:45 |
分组讨论7 “大一统观”与地方治理(一) 主持人:李细珠 1、《清代大一统观念的财政实践:以州县驿站财政运行机制为视角》 报告人:刘文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地籍管理史的视角》 报告人:胡英泽(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3、《从武陵山区土司地区的族类整合看中华民族的整合凝聚》 报告人:谢晓辉(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4、《清前期直省马政建设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报告人:郭宇昕(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5、《清代的驿站管理与运行机制》 报告人:琚小飞(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15:45-16:00 |
会间休息 |
16:00-17:30 |
分组讨论8 “大一统观”与地方治理(二) 主持人:刘文鹏 1、《大一统观念下的两岸一体化进程——从清政府治理台湾政策演变看清代台湾史的历史定位》 报告人:李细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雍正帝视“台湾是紧要地方”的特殊治理》 报告人:李国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3、《大一统视角下台湾原住民社学的历史考察》 报告人:伍媛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4、《“大一统”的格式——公文视角下的香山县民诉葡萄牙人占地案》 报告人:张小也(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
17:45-19:30 |
汇贤府晚餐 |
2024年8月11日(周日)上午
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
(每场报告时间15分钟,分组报告完成后有3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
时间 |
议程 |
8:30-10:00 |
分组讨论9 “大一统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主持人:赵现海 1、《“心史”新谭——从“非线性中国化”看近世华夏共同体的铸造》 报告人: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从“天下之人”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秩序对文明共同体的塑造》 报告人:关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3、《以“国家”兼“天下”:中华多元一体传统的赓续》 报告人:张广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4、《清代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大一统”族群凝聚——以“燕行录”为中心》 报告人:何永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10:00-10:15 |
会间休息 |
10:15-11:45 |
分组讨论10 “大一统观”与疆域观念 主持人:夏明方 1、《关于新疆南疆八城“非藩部”性质的讨论》 报告人:祁美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清朝的“边”和“边疆”》 报告人:成一农(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3、《边疆结合部政权与中国的历次统一》 报告人:赵现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4、《八极会同:清代边疆区域间关系背后的“大一统”理念调适与变迁》 报告人:袁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2024年8月11日(周日)上午
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
(每场报告时间15分钟,分组报告完成后有3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
时间 |
议程 |
8:30-10:00 |
分组讨论11 “大一统观”与司法 主持人:柳岳武 1、《论雍正时期对西藏管理的制度化》 报告人:林乾(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2、《“部权特重”的另面——清代刑部与京师其他审判机构之间的异常关系》 报告人:胡祥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3、《清朝御史巡视地方职能的萎缩:以巡台御史为例》 报告人:李典蓉(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4、《从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权到央地关系的历史考察——以清代省例为中心》 报告人:魏淑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
10:00-10:15 |
会间休息 |
10:15-11:45 |
分组讨论12 “大一统观”与边疆治理 主持人:林 乾 1、《制度设计与具体运作:清代漠北边疆内地商民管理及其困境研究》 报告人:柳岳武(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清朝公主的荷包:公主收支与财务管理及其对清代蒙古边政的意义(十七至十八世纪)》 报告人:蔡伟杰(中正大学历史学系) 3、《文教治疆理念与晚清新疆治理的文化转向》 报告人:张伯国(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4、《蒙古地区监狱制度与清朝“大一统”国家边疆治理实践》 报告人:张心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
2024年8月11日(周日)上午
逸夫会议中心第三会议室
(每场报告时间15分钟,分组报告完成后有3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
时间 |
议程 |
8:30-10:00 |
分组讨论13 比较视域下的“大一统观” 主持人:谢宏维 1、《中国历史背景下礼仪的意义和本质刍议——理解作为礼仪的东亚朝贡制度的一个理论的尝试》 报告人:林少阳(澳门大学历史系) 2、《“天下之中国”的回光返照——清中期将英国纳入“朝贡体制”的尝试及其失败》 报告人:李恭忠(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 3、《西域视野下的清朝君主观试析:以中国君主认同观与宗教中心主义-欧亚帝国论的史实检证为中心》 报告人:钟焓(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19世纪上半叶清朝与中亚诸部间宗藩关系演变考》 报告人:曹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10:00-10:15 |
会间休息 |
10:15-11:45 |
分组讨论14 “大一统观”与历史书写 主持人:李恭忠 1、《大变局视野下的晚清方志编纂与王朝国家认同研究》 报告人:谢宏维(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再造“五岳”:唐代以来南诏“五岳”的地方塑造、国家进场与历史书写》 报告人:李杰(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3、《情感与理性之间:民国时期清史书写中的“正统”观》 报告人:庾向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蒙古文人如何书写大清宏业:清代边疆视角下的大一统问题》 报告人:惠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2024年8月11日(周日)上午
逸夫会议中心第四会议室
(每场报告时间15分钟,分组报告完成后有3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
时间 |
议程 |
8:30-10:00 |
分组讨论15 “大一统观”与治理实践 主持人:景跃进 1、《中心统合主义:大一统国家的一个理论阐释》 报告人:任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重经、行权、合道:中国“大一统”观统领下的治理实践历程》 报告人:王日根(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3、《清朝的国家规模与空间治理逻辑初探》 报告人:胡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4、《共同体建构视域下清初灾害文化与“大一统观”的调试》 报告人:周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10:00-10:15 |
会间休息 |
10:15-11:45 |
分组讨论16 “大一统观”与现代中国 主持人:王日根 1、《“大一统”与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性议程——从孔飞力〈现代中国国家建设〉说起》 报告人:景跃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2、《清朝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特征》 报告人: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3、《大一统秩序的能动主体:从皇帝-士大夫到中国共产党》 报告人:姚中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4、《告别诸神——反“迷信”与现代中国的兴起及其双重反观》 报告人:沈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闭幕式
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
11:50-12:10 |
主办方致答谢辞 主持人:李光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 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杨念群总结发言 2、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致谢 |
12:10-13:00 |
汇贤府午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