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宋念申(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主持人
刘文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时间
4月18日(星期五)15:00
地点
人文楼400会议室
主讲人介绍
宋念申,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近期研究兴趣包括区域及全球史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边疆与民族、东亚史、城市、历史地理等。出版专著 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s, 1881-1919,《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和《发现东亚》。
讲座提要
作为清朝入关前的都城,盛京亦是满人政权崇奉藏传佛教的起点所在。清朝前期,盛京城内形成了以实胜寺为核心的所谓“四塔七寺”敕建寺院系统,将陪都打造成一个颇具吸引力的藏传佛教中心。盛京敕建寺院网络,是由国家与宗教共同缔造并维系的。与此同时,这个网络也不可避免地以某种方式整合进地方社会。盛京寺庙中的喇嘛,主体是蒙古人。不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群体,蒙古喇嘛身上显示着寺院、国家与社会的相互纠缠。喇嘛的生命轨迹是怎样的?他们与国家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如何与地方人群互动?他们内部关系又是怎样的?所有这些关系是如何在历史中演化的,特别是在清朝灭亡之后,又遇到怎样的问题?为什么蒙古和藏区的喇嘛寺院在清朝结束后继续维持和发展,而盛京的敕建寺院很快衰落?本讲座利用从官方制度、行政档案、司法及诉讼文书中收集到的零散信息,试图探讨这些问题,以此揭示清代至民国政教关系变化的一个面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