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逸 |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31 |
戴逸(1926一)原名戴秉衡。江苏常熟虞山镇人。著名历史学家。1946年和1948年分别肆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戴逸先生就读于北京大学期间,即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遭国民党当局登报通缉,由胡适校长出面担保出来。之后,奔赴石家庄解放区,为了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改名为逸。在石家庄,他进入吴玉章为校长的华北大学。北平解放后,华北大学迁至北京,改名中国人民大学。自此,他定居北京,从事党史研究,开始了研究中国历史的生涯。
戴先生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史学会会长;兼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历史组召集人、国务院古籍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曾参加1959年全国群英会。1986年获“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称号。
戴逸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和清史的研究。撰写或主编书籍30余种,发表文章约60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简明清史》、《履霜集》、《乾隆帝及其时代》、《清代人物传稿》(下)15卷、《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清史》、《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步入近代的历程》、《繁露集》等,其中《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后来成为许多高校历史系的教材;《简明清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南,全面、系统地阐释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历史的专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面世,被世界18世纪研究会会长施洛巴赫称为“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清通鉴》则被著名学者任继愈誉为“传世之作”。其著作曾获“吴玉章奖”、“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全国五个一工程著作奖”、中国图书奖和香港柏宁顿金球奖,可谓“成果累累,著作等身”。同时,在担任博士生导师期间,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培养了30名博士,其他的学生不计其数,人们称之“戴公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少已成为著名的清史研究专家。他为清史研究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因在越南综合大学授课,1960年被越南政府授予胡志明勋章。1995年获香港柏立基孺子牛金球奖。曾先后赴越南、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前苏联、加拿大等国讲学。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65年,经董必武副主席提议、周恩来总理亲自商议安排,中央宣传部作出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戴逸先生为七委员之一。但此事因随之而至的“文革”成为泡影。为修纂清史,戴先生受命领衔筹建清史研究所。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清史研究所立即正式成立。纂修清史之事再次议起。经过几起几落,2003年1月28日,国务院组织召开由《清史》编纂领导小组、《清史》编纂委员会成员和部分在京专家参加的“《清史》编纂工作座谈会”,李岚清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经中央决定,推举戴先生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清史纂修工程启动之后,戴逸先生将全部精力都投注其中,致力于清史纂修工作。现在工作正顺利展开,预计在2012年完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