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念群 |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5-05 |
杨念群: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同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1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5-1996年度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访问学者;1997年成为香港道风山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8年度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杨念群自选集》、《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并与友人合作主编系列译丛:《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
在《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一书里,杨念群教授认为,要用新的理论去考察儒学在传统中国以至近代的复杂性。他从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视角,透视出理学与心学源出于不同地域的分化意义。而且,儒学的地域分化现象,历经宋明而日趋发达,清中叶以降,出现江浙、湖湘、岭南三大典型而各具特色的区域儒学形态,并与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保持着或强或弱的紧张关系。在以上的论述基础上,杨念群教授从地域儒学的角度阐释近代社会变革,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清末教育改革分别受到湖湘、岭南、江浙三大区域儒学的话语操纵。
在《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一书的下篇,杨念群教授以书院在维持地域儒学的生产与再生产中的功能为例,具体展示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他不独强调这种知识生产的一面,还力图勾连儒学与儒者的社会行动,展现地域儒学的话语意义。以此为基础,他对传统史学的旧有认识,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挑战。
对于如何摆脱传统史学的危机,该书给出了部分的解答:摒弃以考据为中心旨趣的研究方式,借鉴适当的新的现代社会科学理论,批判地、创造地运用于中国历史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得出根据充分、有一定普适性的中层理论,在其基础上反复辩难修正,如此累加性推进,促成真正的历史学学术积累与知识增长。
杨念群教授系国内最早介绍和运用中层理论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他认为中层理论作为一种史学研究范式的提出有其特殊背景,也就是克服旧史学研究方法的两极化取向,即不是流于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宏大叙事,就变成一种非常琐碎的考据研究。他建议从日常生活拯救历史,比如他对晚清到民国的传教士与西医医疗史的历史性考察,同时他认为必须保持一种跨地域的研究视野,才能从特殊主义走向相对的普遍主义,从而使研究的结论具有一定的解释有效性。
在《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一书里,杨念群教授认为,没有出色的理论背景观照,仅靠量化的史料收集和堆砌是无法指导人们认识复杂的历史真相的。 在这个背景下,他提出了“中层理论”的建构设想,认为如何摆脱仅仅关注国家上层历史的单向思路,赋予社会史资源以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也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走进“中层”的问题。 旨在呼吁运用一些属于“中层”的概念,对中国本土的历史经验加以解释。
此外,杨念群教授还对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中国思想界存在的所谓“后现代”问题进行了梳理,他认为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标准意义上的“后现代”思潮,包括其表述方法、思维逻辑、师承关系以及对文化传统的态度等等,都表现得犹疑不定,难以定位。中国式“后现代”思潮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思想表述总是与某种特定的理论形态纠缠在一起,因而往往使得人们无法孤立地把它从各种不同的思想形态之中剥离出来单独进行评价和审视。由于有了上述特点,所以对中国“后现代”思潮的研究,就不可能是一种边界清晰、内涵明确,具有规范意义的独立思想形态的研究,而必须把它放在20世纪90年代形形色色的多元思想脉络中加以把握。
近年来,杨念群教授还主张重提“政治史”研究。他认为现在要强调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事件史”研究,而是要在新的视野里说明,近代以来的复杂情况使得“政治史”要想真正得到复兴,就必须在与其他研究取向、特别是与“社会史”研究的不断对话中寻求灵感,同时也要不断超越“地方性”的感觉重新建立起整体解释的意识。所以,对“区域社会史”的理解也应更多地关注“政治”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如何与“地方性知识”达成了某种张力关系的。“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最初是以抛弃传统意识形态式的政治史研究而直接进入乡村社会的,可是在进入乡村之前,其潜在的台词是政治史在相对“社会史”研究时的次要性,然而最近的事实证明,如果对上层政治运作的历史没有突破性解释的话,那么,从事地方史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仍是值得怀疑的。
杨念群教授主要著述目录:
著作
《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棗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
《甲午百年祭棗多元视野下的中日战争》(主编),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棗“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译著
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与拓夫、张东东、刘鸿辉合译),华夏出版社1986年版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系列译丛(与黄兴涛联合主编),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杨度日记》,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三联书店2003年版
论文
《蔡锷与梁启超关系初探》,《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历史研究要用结构分析法》《文史知识》1985年第12期
《杨度佛学思想与后期思想转变》《求索》1986年第6期
《从佛学到唯物史观棗杨度思想转变探源》《未定稿》1986年第7期
《打破和谐棗杜维明先生儒学第三期发展驳议》《青年论坛》1986年第1期
《沟通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读书》1987年第3期
《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史学》,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论文集》1988年
《近人代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的三种模式》,《广州研究》1988年第2期
《孙中山与梁启超历史现比较论》,《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
《儒学的地域化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二重取向棗兼论两个地域文化群落的比较研究》,《走向未来》第三卷第四期,1988年12月
《佛教神秘主义:<大同书>的逻辑起点》,《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3月号
《两个轴心的失落与五四文化选择》,《中国论坛》1989年5月号
《知识群体的失落与传统理性的复归棗五四悖论研究》,《广州研究》1989年第6期
《有形的与无形的》,《读书》1990年第4期
《知识分子改革中国的模式》,《二十一世纪》1991年第6期
《书生襟抱本无垠》,《读书》1991年第1期
《地域文化冲突的近代缩影棗时务学堂之争再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2月号
《权力凝聚的象征棗湖湘书院与区域文化霸权》,《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3期
《杨度和帝王之学》,《二十一世纪》1994年2月号
《感情历史的诠释棗停滞的帝国与中西文化的比较观》,《中州学刊》1994年2月号
《梧桐三味》,《读书》1994年第11期
《宗教功能的本土化诠释棗杨庆坤“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读后》,《中国书评》1994年11月号
《空余高咏满江山》,《读书》1994年第4期
《我看曾国藩现象》,《二十一世纪》1994年12月号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知识群体类型的演变棗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载甲午百年祭》知识出版社1995年1月版
《士大夫的流产变革》,载许纪霖等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棗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中国书评》1995年月号
《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棗方法及限度》,《二十世纪》1995年12月号,又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近代“岭南文化中心说”典型述论》,《现代与传统》(第九辑),(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思想与学术岂能如此二分棗就九十年代学风质疑于朱学勤、陈少明两先生》,《中国书评1995年7月号
《构造非儒的纵横家形象》,《中国书评》1995年12月号
《“应然态民主观”的观代范本棗评邓小军新著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11月号
《在神秘叫魂案的背后》,《读书》1996年第8期
《晚清今文经学崛起的社会史理路棗读艾尔曼新著》,《二十一世纪》1996年4月号
《儒学内在批判的现实困境棗余英时现代儒学论简评》,《二十一世纪》1997年4月号
《礼物交换的本土精神》,《读书》19997年第2期
《西医传教士的双重角色在中国本土的结构性紧张》,《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5月号
《学术空间与权力话语》,《读书》1997年第6期
《唯理主义的社会改造设计和文化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季划刊》1997年8月号
《历史记忆之鉴》,《读书》1997年第11期
《基层教化的转型:乡与中国治道之变迁》,《学人》(第11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地方感”与西方医疗空间在中国的确立》《学人》(第12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想象中的真实真实中的想象》《博览群书》1998年第1期
《社会福音派与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与组织基础》,《道风棗汉语神学学刊》1998年春季号
《论维新时代关于“习性”的构想及其意义》,《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我为什么选择了走向边缘?》《开放时代》1998年10月号
《从知识/权力的互动关系看书院功能的演变棗以湖湘书院为例》,《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观及其蛮性遗留》,《学术思想评论》(第四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杨念群谈“儒学地域化”概念的使用》,《中华读书报》1998年7月1日
《什么是思想的原创性》,《中华读书报》1998年9月2日
《知识论与历史研究》《中国书评》1998年2月号
《女人会说话吗?》,《读书》1999年第1期
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与邓正来合译),载《国家与市民社会》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常识性批判与中国学的困境》,《读书》1999年第2期
《为中国的十八世纪立“传”》,《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2日
《福柯:思想界的恐怖分子》,《好书》1999年7、8号
《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的空间的转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传统到底是怎么了?》《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1999年9月28日
《历史研究如何人类学化?》,《中华读书报》1999年9月28日
《中国视野里的西方思想》《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1999年11月16
《东西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棗一个问题史的追溯》,《学述思想评论》(第7辑)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北京“卫生示范区”的建立与城市空间功能的转换》《北京档案史料》2000年第1期
《我们时代的"文化英雄"》《读书》2000年第8期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辜鸿铭现象”的起源与阐释:虚拟的想像抑或历史的真实?》,《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华北青苗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演变》,《中州学刊》2001年第3期
《从“资治”到“反思”: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转向,《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过渡期历史的另一面》,《读书》2002年第6期
《从科学话语到国家控制:缠足由美变丑过程的话语分析》,《北京档案史料》2001年第4期
《中国现代史学传统的变异与整合》,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开放时代》2003年六月号
《防疫行为与空间政治》,《读书》2003年7期
《防疫的空间政治学》《现代思想》(日本)2003年7期
《理论旅行状态下的中国史研究:一种学术问题史的解读与梳理》,载《新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