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学人访谈 >>
开拓研究领域 推动事业发展——戴逸教授与清史研究(上)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3-02

开拓研究领域 推动事业发展

——戴逸教授与清史研究

王俊义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

笔者从50年代中期起即为戴师之弟子,以后又承蒙其提携与厚爱,曾长期作为他的同事和助手,因不揣浅陋,草成此学术传略。

从江南少年俊彦到著名历史学教授

戴逸,原名戴秉衡,江苏省常熟市人,1926910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一个人从幼年起生活于什么样的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什么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先生的故乡常熟,既是扛南景色秀丽、物产丰腴的鱼米之乡,又是文化积累丰厚、人文荟萃之区。这里自古以来,便哺育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和藏书家。如明清之际在桂林坚持抗清而壮烈殉国的名士瞿式耜、光绪皇帝之师翁同龢、小说《孽海花》的作者曾朴等等,都是常熟人。清代江南有名的藏书家铁琴铜剑楼瞿氏就是戴家的近邻。而且,在他的老师和亲友中,既有清朝的举人、秀才,也有南社诗人。戴逸先生在如此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自幼就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刚迈入小学门槛,就迷恋于阅读以历史故事为内容的连环图画,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西游记》、《水浒传》等等,都使他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这些历史连环图画,描绘的历史知识虽不见得准确,却唤起了其对历史的特殊兴趣和爱好。

随着年龄增长,戴逸进人中学后,对历史的爱好与日俱增,语文和历史是他最爱好的课程,除学校教读的课本外,还大量阅读课外文史读物。常熟市内的几家古籍书店,摆着各种线装书,也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旧书店中没有座位,他就捧着书,站着阅读。什么“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他都贪婪地翻读。有时,他还把家中给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买些自己珍爱的廉价书。有次,买了部残缺的《昭明文选》,他如获至宝,便又设法借得完整的本子,于课余时间一字一句地抄写补齐。他一边抄写,一边装订,直至完整无缺。就这样,日积月累,到读高中时,自己竟拥有了一个小小的藏书室。有了自己的书,他在阅读时,就用红蓝色笔,浓圈密点,甚至练习标点断句。如同他在一篇自述中所说:“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独坐小楼之上,青灯黄卷,咿唔讽诵,手握彤管,朱蓝粲然。”[]正由于他在十几岁时,就对历代文史名著,下了如此刻苦攻读的功夫,所以,几十年后,仍能对许多文史名篇佳作,抑扬顿挫地背诵如流。

中学时代的戴逸,在贪婪地阅读各种史籍诗文名篇的同时,也不断练笔习作,他15岁起,便开始在当地报刊上发表自己的散文——《春》。此后,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在常熟、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发表了散文、小说和短论,如《谈扇》、《爱山篇》、《送毕业同学序》、《巫师娘》、《高中国文课应该改革》等。他当时显露的才华,即为师友称道为“少年才子”。今天看来,确不愧是江南少年俊彦。

自幼酷爱文史的戴逸,于1944年高中毕业后,理应到名牌文科大学深造。但在旧中国重理轻文,学文史没有出路。受社会和家庭影响,他迫于舆论压力,在同年违心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但“交大”的课程设置,与其一向的志趣格格不入,他一心想念的仍是历史和文学,致使他深感彷徨与困惑。最终竟不顾家庭和亲友的劝阻,放弃了在“交大”已有两年的学历,于1946年转入北京大学史学系。

戴逸进入北京大学这座洋溢着民主、自由的学术殿堂后,真是夙愿以偿,如鱼得水。当时的“北大”,名师云集,胡适、贺麟、郑天挺、邓广铭、杨人缏、沈从文等文史哲大师,都曾为他授课。图书馆中那浩瀚丰富的藏书,更令他如进宝山,目不暇接。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废寝忘食地学习,恨不得一口吞下全部知识,并立志献身于学术研究。然而,事与愿违,当时的国民党统治,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富有正义感的戴逸,对之深恶痛绝。此时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更把他从一心钻研学术的幻梦中惊醒。他虽然爱读书,但更爱祖国,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他不顾个人安危,奋身投入进步学生运动,并成为北大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在白色恐怖中,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英勇斗争。他的革命行动,很快被国民党反动派察觉,即将其列入黑名单,发出通缉令。因此,他不得不割弃心爱的学业,离开北大,通过封锁线,毅然奔向解放区,进入设在河北省正定县的华北大学一部学习。后留校在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胡华教授领导的中国革命史组工作。

1949年他又随华北大学进入解放后的北京,满怀喜悦之情迎来新中国的诞生。从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至今,他一直在该校从事教学与研究。曾先后在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中国历史教研室、党史系、历史系、清史研究所工作。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教学与研究生涯中,他辛勤耕耘,勤奋治学,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淡薄名利,不求闻达,以献身学术的执着追求,将全部心思精力倾注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由于其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1955年尚未进入而立之年,即被评为副教授;1959年参加了全国群英会;1961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同时,从1961年起,便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兼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横遭批判。1978年,在“文革”中被解散的中国人民大学重新复校,并成立了清史研究所,他迅即担任副所长、所长。1982年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光荣称号,1988年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92年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成员。

于戴先生在历史学学科领域,成就昭著,贡献卓越,且道德风范也为人钦敬,故在史学界深孚众望。因曾历任北京市历史学会第四届、第五届会长。自1988年起,又任中国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他还曾先后到越南、日本、美国、德国、前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1995年、2000年又两次率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中国历史学界进一步走向世界。

戴逸走上治史道路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尽甘苦,终于成为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享有国际声望的历史学大家。从一个江南少年俊彦,到北大的进步学生,直至为著名历史学教授,就是他所经历的人生道路的轨迹。

循着“逆向回溯”的路径研治清史

戴逸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特别是作为清史专家,他的学术生涯并非直接从研究清史开始,而是循着“逆向回溯”的路径步步推进,如同他在《我的学术生涯》一文中所述:“但我的治学,沿着‘逆向回溯’的路径进行,即由近而远,由今至古。最初我从事党史和革命史研究,稍后研究中国近代史,一步步往前推移回溯。”[]

一个学者在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时,固然出发于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同时,又不得不根据工作的需要而服从组织的安排。戴逸的学术生涯是从1948年离开北京大学史学系开始的,当时,他割弃心爱的北大历史学专业,跑到解放区——河北正定华北大学。在“华大”这座革命的熔炉中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在分配工作时,他填写的志愿是“历史研究”,而后却被分配到该校一部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在著名的党史专家胡华教授领导下工作。在此过程中,他学习到许多革命史知识,阅读了大量珍贵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同时也协助胡华教授收集资料,进行党史、革命史有关问题的研究。直到1949年回到北京,在华北大学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他依然在胡华领导下,继续从事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与研究。中国革命史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根据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需要,此间,他系统地、废寝忘食地攻读了大量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所用的时间几乎超过从事革命史专业的时间。由此奠定了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功底,并养成经常坚持阅读马列经典著作的习惯,从而树立了唯物史观。他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理论,只有用这一科学理论来指导历史研究,才能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探索其深层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把锐利的解剖刀去分析和研究历史,也是戴逸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突出特色。在认真学习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戴逸还以旺盛的精力,着重于中国革命史的科学研究。当时,曾以王金穆的笔名于1951年撰写出版了《中国抗战史演义》一书,这是他的处女作,却一版再版,销行甚广。为了配合解放之初全国范围掀起的学党史、革命史的热潮,他还与彦奇一起协助胡华主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此书经胡乔木同志审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竟畅销几十万册,所得稿酬极为丰厚。是时,正值抗美援朝之际,他与胡华、彦奇爱国热情高涨,三人联名以所得稿酬,与别人一起购买了一架飞机,捐献给前线的志愿军战士。[]①戴逸等人的这一义举,使我想到优秀的历史学家,必须站在时代前列,有充沛的爱国主义激情,而戴逸在初人史学战线时,便努力使自己具备这样优秀的情操和品格。

1952年,戴逸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革命史教研室一分为二,原来的历史组单独成了中国历史教研室,因缺少中国近代史的教师,戴逸又被调到该教研室承担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工作。本来,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任务由著名的老一辈历史学家尹达教授承担,但他这时却调离了人民大学,他的此项教学任务不得不落在年轻的戴逸肩上。从此,他先后担任几届研究生班的导师,主讲中国近代史。那时,中国近代史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有一本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近代史著作(只有范文澜同志的尚未写完的近代史),更没有一本适用的教材,浩如烟海的资料也还未及整理,一切都必须从头做起。为此,戴逸不得不精心备课,常常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努力,戴逸的授课终以精辟的见解,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史料,受到所有学生的欢迎。我1956年进人人民大学历史系学习时,正好有幸听戴老师讲授中国近代史,他当年讲课时声情并茂的风采仪型,至今仍嵌印在我的脑海深处。戴逸通过几年教学实践,对整个近代史的全过程了然于胸,形成了较系统的看法,巳积累了一些新的观点,深感这一领域的研究亟待开辟,于是决定要写一部多卷本的中国近代史。因此从1956年起,经过两年时间的潜心研究和写作,其《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此书以其新颖的论点、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丰富的史料及其清新的文采等独具的特色,在学术界形成一股狂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史学界和读者的高度评价,作者也由此声誉鹊起,成为国内知名的青年历史学家,并奠定了他在史坛应有的地位。《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完成后,在担负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即又着手第二部的编著。不过,从1957年以后,频繁的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同时,他又先后担任大量行政领导工作,个人用于研究写作的时间日益减少,直到1964年才完成第二卷的写作,打出征求意见稿后,尚未及修订出版,便不得不下乡参加“四清”运动。不久,又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祸国殃民的“文革”中,他也因曾撰写过《论清官》及《〈海瑞罢官〉代表了一种什么社会思潮》,被诬陷为是吴晗的同调,而遭无情打击。随之,又被下放五七干校劳动。这近十年的宝贵光阴,正值戴逸40多岁,乃精力充沛、思想成熟的黄金时代,本可更多地从事学术研究,却不得不与书本绝缘,中断了研究工作,实在是时代的厄运、历史的悲剧。戴逸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在“文革”中也一度被迫停办,直到1978年在郭影秋校长等人的努力奔波下,才得以重新复校,并成立了清史研究所。他本人在回顾自己的治学道路时说:“清史是我毕生研究的专业范围。我前半生研究中国近代史,属于晚清时期。后半生研究鸦片战争以前的清史,属于清前期和中期。”如前所述,戴逸在研究中国近代史之前,还曾研究过党史、中国革命史。也正是我们在前文所说的,他是循着“逆向回溯”的路径,即从研治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走向,最后落脚于研究清史的。

从表面上看,戴逸以研究清史作为自己毕生的专业研究范围,但是未能一开始就从直接研究清史人手,似乎是走了一大段迂回的路,似有些事倍功半。实则不然,事实上他沿着“逆向回溯”之路,经过对党史、革命史、近代史的研究,对最后转入对整个清史的研究却大有裨益。因为他通过党史、革命史的研究,曾系统而认真的攻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既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大大提高了理论思维能力。同时,对党的历史及其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正如戴逸自己所说:“对现实知道更多,对历史会理解得更深。”[]至于他从事过的中国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之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朝的历史研究,亦即晚清史研究,正是清史的组成部分,只不过是一段时期内,史学界把中国近代史与鸦片战争之前清前期、清中期的历史有所割裂。事实上清代历史进入晚清之后,沦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愈来愈衰败和腐朽,并非偶然,许多问题都可以从清前期、清中期的历史中找到根源。晚清史正是清前期、清中期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戴逸通过对近代史亦即晚清史的教学与研究,恰恰得以更清楚地了解清代历史的来龙和去脉。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清史名家,对清史的研究博大精深,主要就在于能自觉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自如的做到史论结合,他的一系列清史论著常能独辟蹊径,发人之所未发,恩人之所未思,正得力于他扎实的国学基础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及其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体现在自己的研究之中,而这些却正和他“逆向回溯”的治史道路有关。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