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学人访谈 >>
孟森清史研究成就述论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3-31

纪    宁

   摘  要:孟森治清史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孟森的清史著作,以收入《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编的论文质量最高,《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则是研究心得与一般史实的汇编,具体反映出孟森不同寻常的史识。孟森的清史研究是以政治史为中心,以旧的著述形式中表现新史观,研究中能着眼全局又能探微发覆。

   关键词:孟森;心史丛刊;清史讲义;明清史研究集刊;清史研究

   孟森,字莼孙,号心史,常州阳湖人,1868年出生,1938年因胃癌逝世于北平协和医院。是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杰出奠基人。[1]他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是近代清史研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本文结合其代表著作谈谈他在清史研究方面的贡献。

一 

   孟森先生最早的清史著作,为1914年上海时事新报馆出版的《心史史料》及1904-1906年出版的《心史丛刊》三集,主要内容为满洲开国史事及明清掌故,以充报刊杂志篇什,还不是职业史家的学术专著。前者可能与清末民初孟森先生踏访满蒙拓殖兴业有关,后者则与士大夫喜谈才子佳人前代掌故的结习有关。《心史丛刊》中的王紫稼、科场案,缪荃孙《艺风堂杂钞》中便有相同的名目,[2]周作人回忆孟森,著作甚多,不过自己最爱读的是民国五六年所出的《心史丛刊》,共有三集。[3]谢国桢亦说:“近人孟心史先生所撰《心史丛刊》,他所撰《顺治丁酉科场案》、《董小宛》、《丁香花》诸篇,这样的引人娓娓动听,但是到他晚年所撰《明元清系通纪》(从明洪武朝开始至有明一代,搜集东北女真发展的史料及明廷的对策及政策,以明代年号纪元,故日《明元清系通纪》。号称难读,问世七十年来尚未有一篇研读这一巨著的心得体会的文章),反倒有江郎才尽之感。”[4]《心史丛刊》之所以引人人胜,还在于孟森先生加入不少近代新观念加以分析。如吴梅村《仿唐人本事诗》曾有一首咏孔四贞事,《心史丛刊》有《孔四贞事考》一文。见识远较吴梅村为高,有这样一段话触目惊心:“草昧国家之军队,但知为一姓家奴,无所谓国家观念。”清廷重视孔四贞,为维系其父孔有德旧部军心以安定广西。孟森见解远胜其乡先贤阳湖赵翼《廿二史札记》中的史论,显然有现代观念为背景。

二 

   清王朝是由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满族特质何在?孟森《清史讲义》第二编“开国”开章明义云:“清之开国,不能谓于国民先有何种功德。本以女真崛兴东北,难言政治知识,顾其族为善接受他人知识之灵敏者,其知识能随势力而进,迨其入关抚治中国,为帝王之程度,已不在历朝明盛诸帝之下。虽然死于安乐,以致亡国,在女真之根性,实为一优秀民族。”[5]

   清王朝以武力立国。《清史讲义》又有云:“清之取天下,纯由武力,其结民心,反明苛政,实自世祖人关时始。《太祖实录》载初起时,以矫健警悟,当大敌不惧,受重伤不馁,以此称雄。载在清官书,不具录。要其以勇悍立威,为众所戴,遂能驱率其族,裹胁益多,自是以训练族众见长,《清实录》转不载,《明实录》载之,录数则,可知太祖之养成武力,是即横绝一时。古云‘女真兵满万不可敌。’正以骑射之长,在汉人为特殊艺业,在女真为普通生活所必需。其未能得志于中国者,无大队部勒之法,虽有长技,亦只能零钞取胜耳。中游大豪,能取得信仰,再以天然识力,悟行军部勒之道,是即金世阿骨打之流矣。”[6]

   清王朝以八旗制度为立国之本。孟森注意探讨八旗制度之谜。《八旗制度考实》是孟森的名篇。八旗制度本是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下的部落联盟,其时君王之任犹存民主推选制遗痕,各旗所效忠者为旗主而非君王。入关后清廷对汉人依照明制治理。八旗则被视为特殊的武力集团,分驻北京及全国的军事要地,以拱卫清朝廷为己任。雍正改制,彻底废除旗主权力,均由国家任命都统治理,八旗效忠者惟有君王。[7]这种变化关系到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长治久安。

   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孟森是十分赞赏的。如对于喧嚣一时、持续八年、扰乱大半个中国的三藩之乱。孟森指斥其为军阀集团,为地方反抗中央的武装叛乱,并无民族矛盾的因素混杂其间,盛赞康熙帝当机立断平定叛乱的功绩。这也显示出他的史识不凡。“南明既亡,天下绝望,谓清业可定矣。实则必危必乱之症结,其不易拔除。较之取胜于末运之朝,伸威于稔恶之寇,其虽不啻倍蓰。天下初定,骄悍之武夫,反侧之凶盗,以击斗为专业,不乐归农者,屯结不散,戴一渠魁,为延其生命之计。此渠魁即今所谓军阀。清初武力,自有根柢,但用汉人号召汉族,招降纳叛,事半功倍。大势既定,则解散编制,必有一番扰乱,其所以毅然措手,不稍迟回者,亦正持有有根柢之武力在也。”[8]平定三藩之乱,这是康熙朝的一大军事胜利。这也标志着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彻底巩固。

   《已未词科录外录》则探讨了康熙朝统治政策的一个侧面,康熙帝极其重视笼络汉族文化精英,以正常科举外更以“制科”即所谓“博学鸿词”来求贤,此次共取天下名士虽然只有50人,其政治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要于康熙朝所以安定人心之故,因此可以窥见。当时明社初屋,士虽有亡国之痛,而文会社集,仍沿明季故事。吴中名士,奔走甚盛,科举之焰,深中于人心。四民以士为领导,士以科举为依归。萁尤秀杰者,至科举亦不乐就,而其才名已为士民指目,苟不得其输心,则寻常科目,或有不足牢笼之人物,天下之耳目犹未归于一也。圣祖康熙于三藩未平,大势已不虑蔓延而日就收束,即急急以制科震动一世,巽词优礼以求之,就范者固已不少。即一二倔强彻底之流,纵不俯受衔勒,其心固不以夷虏绝之矣。时天下名士推亭林、梨洲。梨洲虽不赴,犹遣子代应史馆之聘。洁身事外者独有亭林,要其著书立说,守先待后,亦无复仇视新朝之见矣。最不逊者傅青主,究以口吻惯习使然,非真有兴复之望。观内阁大库档,青主以顺治间,以义师牵染就逮,供词中抵辨不承,极口自称‘小的’,亦所谓降志辱身,比迹于柳下、少连云尔,未尝有一死殉明之心。则经此一召,则誓死之说,亦未可必;居然不强人试而遣归,即属望外之幸。所受之职,虽不以夸示于人,要亦不能决绝于代兴之世。清于死者以忠烈褒之,生者则以理喻笼络之。右文稽古歆动于其前,八旗兵力收拾于其后。滇、黔既平,台湾复下,从此汉族帖然,整旅向外,蒙藏相继尽人版图,不得谓非圣祖之庙谟独运也。而制科其一要著,岂乾隆丙辰之比,但为承平之世增一部鼓吹而已哉!”[9]康熙朝文治武功的政策走向脉络于此可以清楚窥见。

   还有《清高宗内禅事证闻》,事关重大。孟森以朝鲜总督府影印《李朝实录》朝鲜来华使者所见所闻为新材料,论证乾隆帝内禅后的政局,乾隆老而健忘,和坤弄权,嘉庆帝动心忍性。孟森发此感慨“有制裁之臣民,享高寿或可言福;无制裁之帝王,享高寿恒足为祸,梁武、唐明,其晚节颓唐尤甚者耳。”[10]孟森先生总结出一条历史规律,权力无限的君王得享高龄,对于国家臣民来说未必是福。这也揭示出传统中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缺陷。

   再有《海宁陈家》,系孟森为感谢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为他庆祝七十大寿而精心结撰。因抗战爆发,直至1948年《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始以手迹印行,孟森先生此文说明乾隆皇帝传说为海宁陈氏子之不确,但海宁陈家恩宠之所以如此,确实反映了“顺、康间极笼络世族,是为政不得罪巨室之深意” [11]是当时统治政策的具体反映。民间传说康熙或乾隆(以乾隆说尤为广泛有力)为海宁陈氏子也说明满汉民族界限的日益消融。

   《宣统三年调查俄蒙界线图考证》一文中,孟森在论清季宗教与政治之关系时指出:“外蒙之不入于俄,得力于喇嘛。王公惟喇嘛是信,蒙民惟王公是从。是以清代驭蒙,以此为绥服之至计。系喇嘛之心,则取得西藏。收达赖喇嘛为所奉之教主,又能以术驾驭,只用以魔藩属,不似前代君主受佛之魔。即以西藏而论,元明以来,所谓‘西天大宝法王’。崇尚之无不乱政丛奸,糜财废事。观于高宗御制《喇嘛说》,于前代之谄敬番僧,穷形尽相,又自述其处置喇嘛,自达赖以下,皆不许彼族依凭佛旨,自觅其转世化生之呼必勒罕,以启兄弟叔侄姻娅,转相传袭之弊,制金奔巴瓶,为之签制以定之。以政驭教,可谓智矣。至笼络其王公,则纯师汉代和亲之策。蒙古为元代帝王之后,皇后娶自蒙古,公主嫁之蒙古,年班朝觐,至别设公主皆子孙班,以示荣宠。遂使名王厥角,候火无光。所谓王公名号,亦皆中国所封授,而其汗、其扎萨克引以为荣,亦御之有其道,能使名器不亵也。[12]清王朝统治者利用宗教调和民族关系的政策十分成功,值得后人肯定及借鉴。

   此外,《书清世祖赐建言词臣牛黄丸引疾事》孟森开首即言“光绪初,吾乡新修《武进阳湖合志》成,家有其书,窃窥之,见其中《人物志》文学类有孙自式传(自请为本县令,诏赐牛黄丸归里养疾),当时心以为异,耿耿于胸中者五十余载。”⑬后从北京大学所藏内阁大库红本中得孙自式原奏折后半段,遂为考证,发顺治皇帝本人行事风格及顺治朝攻治之覆。从官员任官回避制度演变断定清制承袭自明代,从乡先贤孙自式自请到近代地方自治之说,娓娓道来。

   至于《夷氛纪闻》一书事涉鸦片战争,光绪间赵凤章为张之洞两广幕府得之广州,作者不详,孟森初读此书到1936年作跋语考得作者为顺德梁廷枏,写作时间前后历时三十年。[14]还有《赵豁四传》也是孟森撰写历时十余年的佳作。赵四为常州先贤,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名字不详,因排行四,常州乡俗语谓不务正者日豁,故日赵豁四,孟森先生觅得其家传,知公名炳,字自怡,行四,曾助福康安平定台湾,后因柴桢狱戍新疆,与伊犁将军以及留戍的罪臣多有往还,孟森先生在与赵风昌通信中屡屡道及,最后在北京写定并发表,并以《东华录》等材料一一坐实传闻。[15]

   三

   孟森虽以明清史研究擅名于世,但他融汇贯通探讨新知的百科全书式学者的风貌表现在多个方面。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孟森至东北始识方舟与蚁垤”条记孟森1926年为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所作序言事。孟森以清末在东北所见事例为《说文》中的“方”与“垤”作解释。“方舟”为“方”之本义,“方舟之渡,乃并两独木舟,敷板其上,成一大方形,车马人物具登其上,且下不渗水。”“垤”为蚂蚁作窝耐堆在穴口的小土堆。“余行吉林、黑龙江两省,于旷无人烟之处,每见丘冢垒垒成列,一望无际,颇讶其地求生人而不可得,乌有如许死人,既乃问之土人,乃知为蚂蚁墩,即所谓蚁垤者也。”[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孟森为通学大儒,治学绝非仅限于明清史事。

   《张政烺文史论集》中所收《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文考证所谓宋岳珂所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实为元荆溪岳氏翻刻宋廖莹中世綵堂刊本。张政娘文中引孟森先生《相台本周易校记》一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二卷第三号),认为是孟森首发其覆,自己循其例深入而已。孟森以铁琴铜剑楼藏宋本《周易》校读岳本,极论岳本脱略注文之谬;并说:“宋讳全不避,可断定为宋以后一种翻刻,或据纸式墨色等,以审定其是宋非宋,此赏鉴家之事,非吾所知。”张政烺据此指出;“史学家之态度,与鉴赏古玩、附庸风雅者自属不同,今写此篇,盖多得孟先生之启牖焉。”[17]孟森精通版本之学却未以此道名世,《赵凤昌藏札》中孟森自述任参议员后期曾以四部丛刊所收宋本《淮南子》校勘为消遣。张政烺此文撰写于1943年,发表却迟至1991年,但要点1960年已被赵万里写入《中国版刻图录》-书中,成为版本学上的定论。

   四

   孟森1904年入广西龙州边防督办郑孝胥幕(郑、孟两人自1904年订交,直至1938年孟去世,交谊三十余年。[18] 1935年孟森《海藏楼诗序》:“记不佞学为诗,始于龙州军府,奉海藏先生之教。其时边乱大定,不佞窥边事款要,作《旁记》若干篇行世。世以为有当于治边弭乱之纲要,与昔人侈张战伐以草雉禽弥为功者不同。”[19])。1906年,郑资助其与弟孟昭常游学日本,学习法律、考察宪政,一般认为孟森曾就读东京政法大学,实际上孟森先生逗留日本不过一年,可能只是游学。因为孟森侄孙孟蔚彦1994年在日本文部省及东京政法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遂成科特集档案中未查到孟氏兄弟的名字。[20] 1907年回国从事报业及出版业,投入预备立宪活动,民国初年当选参议院议员。并兴办实业,参与东北拓殖,后在常州人股开办实业杂志、纱厂、银行。北伐成功后,曾一度在江苏省政府任职。1929年受聘为中央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讲授清史,开始职业学者生涯。

   陈寅恪在《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中说:清代“虽有研治史学之人,大抵于宦成以后休退之时,始以余力肆及,殆视为文儒老病消愁送日之具”[21]认为这是清代史学不发达的原因之一。但是宦成以后休退的孟森自1931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却在短短八年间成就名山事业。其原因何在?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早岁对史学的爱好,新学观念的启迪,幕府中对清代政治则列的娴熟,现实政治活动中养成的敏锐观察力,还有清朝灭亡后大量档案官文书的公开面世以及孟森先生对清史的浓厚兴趣、过人精力以及勤勉。新近公布的《赵凤昌藏札》中有孟森致曾任张之洞幕僚的常州同乡赵凤昌信札。从中可看出孟森在北大时期,虽然喜谈政治时事的积习仍未有大的改变,但治学已成为其主要的日常工作。孟森一函致赵凤昌中道及其在北京大学之实况:“日以考订掌故消遣,弥久有眷。弟骤入掌故海中,秘籍繁多,前所未见,终日奔走读书,其他登临游览一切俱废。不知老至,乐此不疲,亦结习使然也。”信札不署年月,只有“廿一日”字样。信中有“东事变幻,皆国内不安所发生”。又提到清世祖考证事.大概为1932年年初。《赵凤昌藏札》另有1935年2月14日札:“弟在此日以读书为消遣,中国之文化,自在旧都,见所未见,惟日不足,将有拙著问世,虽无高议,亦读清史者之指针也。”以此表明对自己著作的极度自信。

   孟森的著作宏富,除生前已出版的几种外,由其弟子商鸿逵教授整理,2006年以来由中华书局出版孟森著作集,数百万言,包括《心史丛刊》、《明史讲义》、《明元清系通纪》、《清朝前纪》、《满洲开国史讲义》、《清史讲义》、《明清史论著集刊》、《孟森政论文集刊》、《孟森政法著译辑刊》等。孟森的清史著作,以收入《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编的论文质量最高,为其著述中的代表作。这些论文无论在探讨问题的选择、论述的深度、对史实的发掘深度都是《心史丛刊》诸篇所无法比拟的。至于《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则是研究心得与一般史实的汇编,则具体反映出孟森不同寻常的史识。研读孟森的著作,往往发现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点:以政治史为中心;旧的著述形式中全新史观;着眼全局以及探微发覆。

参考文献:

[1]何龄修.孟心史学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8.

[2]缪荃孙.艺风堂杂钞[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香港: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

[4]谢国桢.《一士类稿》序[A].瓜蒂庵文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5][6][7][8]孟森.清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10][11][12][13][14l[15]盂森.明清史论著集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M].台湾: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17]张政烺.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A].张政烺文史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8]郑孝胥.郑孝胥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9]孟森.海藏楼近刻诗序[A].海藏楼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0]孟蔚彦.孟家的故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1]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A].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纪宁(1963-),男,汉族,河北饶阳人,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民族史。

(转引自《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