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纂修基础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规模最大文献整理项目《清代诗文集汇编》完成 |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6-23 |
6月19日,《清代诗文集汇编•小传》以项目质量总体评价“优”通过专家组评审顺利结项。国家大型文化工程——清史纂修基础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项目《清代诗文集汇编》至此完成。
“《清代诗文集汇编》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整理、保存、传承清代学术文化意义非常重大。”清史纂修领导小组成员《清代诗文集汇编》项目总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表示。新修清史,首重文献整理,数量浩瀚的清人诗文著述,以其内容广博,体裁多样,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兼具,受到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特别重视。早在清史编纂工程进行初期,择要汇编有清一代诗文集的计划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并由编纂委员会责成文献组着手进行先期筹备工作。
为此,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倡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持,三家携手整理出版清代诗文集。2005年1月,这一设想经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之后,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重大项目,定名为《清代诗文集汇编》,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和已故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何芳川教授共同主持。
根据编纂工作的需要,《清代诗文集汇编》下设两个子项目组,即北京大学图书馆项目组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项目组。其中,北大项目组主要负责诗文集的遴选,初步计划从现存40000余种清人诗文集中精选出3000余种,完成《清代诗文集汇编》的编目工作;人大项目组则主要承担作者小传的撰写,即为选定的3000种诗文集的作者各撰一篇小传。
2005年6月,北京大学图书馆项目组提交第一阶段成果,即编目的前半部分初稿。其后又于2007年6月完成第二阶段的工作,即编目的后半部分初稿。经专家学者认真审核和项目组反复修改,研讨定稿,合编成一部完整的《清代诗文集汇编目录》,总计收书4058种。
在编目的同时,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项目组承担的小传撰写工作也随之开展。本着方便读者查阅利用的原则,每篇小传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姓名、字号、生卒年、籍贯、科举功名、生平履历、学术活动及其学术成就等。由于全书规模浩大,涉及作者众多,情况千差万别,史料或繁杂或缺失,项目组成员多方查阅文献资料,详加考核人物事迹,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投入艰辛的努力。
2007年3月《小传》前半部分初稿完成,经专家反复审核,项目组多次修改后,于当年6月定稿并通过阶段结项。今年3月,《小传》后半部分初稿全部完成。在6月19日的结项会上,专家组审核认为,第二阶段成果搜罗广博,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体例规范,重视考证,文字顺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参考作用。
据项目组介绍,《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目收录4058种,小传撰写3423篇,均超额完成原计划的三分之一以上。全书收录有清一代268年间重要人物的诗文著述,堪称迄今规模最为浩大,搜罗最为广博,内容最为丰富的清代作家作品的汇辑。如全书影印出版,可为当前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提供足资参考的原始文献资料,也为后世留存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