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宇辰
摘要:怡亲王胤祥,乃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在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以前,为康熙所钟爱,但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废太子事件,使其骤然失宠,从此离开人们的视野14年之久。直到雍正继位,才又被重新重用,其政治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在雍正朝的各个领域都做出重要的贡献,雍正帝始终对其信任有加。不仅对其厚加赏赐,而且恩及子孙后代。终
雍正一朝,荣宠有增无减,对雍正帝新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怡亲王;胤祥;雍正
一、康熙时期的胤祥
1.一废太子前的胤祥
怡亲王胤祥,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卒于雍正八年(1730年)。幼年日寸,“圣祖过,寻履迹伏地嗅之,其孺慕诚切如此”[1]3603。孩童时期便亲吻其父足迹,其孺慕之情即使身为帝王的康熙也为之感动,深受康熙帝喜爱。自“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自是有巡幸,辄从”。①胤祥13岁时,康熙便带其去盛京谒陵,相信胤祥在这次出巡中表现优秀,自此10年中康熙出京巡幸,都会带胤祥随行。康熙四十一年(1701年),“命皇十三子胤祥,祭泰山”。②祭泰山象征着海内升平,国泰民安,是帝王统治下盛世的象征。康熙命胤祥祭泰山,可见胤祥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
一废太子之前的胤祥,备受康熙帝的宠爱。在康熙帝众多子女当众,胤祥脱颖而出,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因为胤祥对康熙的孺慕之情,使康熙深受感动。前文所说,幼年胤祥就亲吻父亲的足迹,这样的孩子,即使是万人之上的帝王,也会深深喜爱。其次,胤祥本人,精通诗书,文采出众。康熙帝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问题,也对皇子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亲自考校皇子的功课。而胤祥不论文史武功都非常出色。在《八旗通志•初集》中有这样的记载:“王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尝从猎,猛虎突出林间,王神色不动,手利刃刺之,见者服其神勇。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1]3607。面临猛虎临前而色不变,显示了皇子的沉着稳重,而其诗文书法样样皆精,成为康熙的骄傲,康熙曾经让胤禛、胤祥在群臣面前书写,“令内侍引诸臣至行宫左厢、恭视皇四子皇十三子书联。诸臣环立谛视、无不欢跃钦服”。③诸臣欢呼钦服,可能有奉承之意,但是康熙让胤禛、胤祥二人在群臣注视下书写,必然是二人书法极佳。如此文武双全的皇子,必然得到皇父的喜爱。再次,由于其生母章佳氏原因,章佳氏在康熙一朝虽然没有任何封号,但为康熙生育三个儿女,可见其荣宠上佳。直到章佳氏去世,康熙赐谥号为敏妃。在清后宫中,妃子赐谥号在清宫非常少见。而且因为敏妃丧期不满百天,诚郡王允祉私自剃头,被康熙由郡王降为贝勒,由此可以看出章佳氏很受康熙的喜爱。由母及子,所以康熙对胤祥宠爱有加。
2.胤祥的骤然失宠及其原因
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康熙忍痛废黜皇太子允礽。此事掀起较大风波,也引起多年的储位之争。不久之后就因皇长子允禔诅咒皇太子而被革爵圈禁,从此终止了其政治生命。当时很多年长的皇子都牵连在内,包括皇十三子胤祥。但很快年长的皇子都得到康熙的宽恕,而皇十三子胤祥却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康熙的原谅。在康熙四十八年(1708年)时,“册封皇三子多罗贝勒允祉为和硕诚亲王。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禛为和硕雍亲王。皇五子多罗贝勒允祺为和硕恒亲王。皇七子多罗贝勒允祜为多罗淳郡王。皇十子允被为多罗敦郡王。皇九子允禟、皇十二子允祹、皇十四子允禵俱为固山贝子”。④皇八子允禩因为被康熙怀疑觊觎储位,没有进爵,但也保留其多罗贝勒爵位,皇十四子允禵比胤祥小两岁,也得到贝子爵位,胤祥成为在康熙年间年长皇子中唯一一个没有爵位的光头阿哥。康熙四十九年(1709年),在皇三子允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允禵的请安折子上批复:“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从一个皇帝的宠儿到批复不大勤学忠孝之人的考语,可见地位一落千丈。在其后康熙帝给皇子们的赏银也没有胤祥的份。可见胤祥在这一阶段完全退出人们视野,一直没有被康熙所原谅。
从最受宠的皇子,到连爵位都没有的阿哥,是什么原因导致胤祥的骤然失宠。到底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废太子中做了什么不可原谅的事,由于史料的缺乏,暂时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但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胤祥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被康熙所发现,并且在一废太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胤祥很受康熙所钟爱,所以,在风云突变时自己觊觎储位,而康熙帝作为一位皇帝,是不会允许任何人觊觎储位的,康熙感觉胤祥有可能威胁自己的皇权,所以对其进行打压。第二,胤祥是代人隐瞒受过,在一废太子时很多年长皇子都受到康熙的斥责甚至短暂的软禁,但康熙很快就鉴宥了他们。当时的胤祥只有23岁,康熙感觉到胤祥暗中帮助某个皇子而隐瞒自己,视为对自己不忠不孝,所以一直冷落胤祥14年之久。第三,胤祥可能被人陷害。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一废太子并非偶然,很多皇子觊觎储位蠢蠢欲动,皇长子允褆因为太子风波被终身圈禁,皇八子允禩也多次受到康熙的斥责,足见当时皇子争夺储位激烈,排除异己也是争储的一个手段,胤祥作为一个受宠皇子,很容易受到他人的陷害。雍正继位后曾说:“怡亲王前因二阿哥之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⑤可见,胤祥被陷害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论什么原因,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之后明显失宠于康熙帝,但笔者认为第一个原因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的胤祥只有23岁,参与夺储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从雍正继位后胤祥受宠程度,应该第二点和第三点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没有一个帝王会重用一个曾经觊觎皇位的人。
二、雍正时期的胤祥
1.雍正时期所担任职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继位。雍正即位后,胤祥迎来了政治春天。雍正刚刚继位,就“命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⑥不久,又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命其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又命其总理户部事物。从一个阿哥一跃成为亲王,在康熙诸子当中,当时是亲王的只有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和皇十三子,可见其受宠程度。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设立会考府又命其负责会考府。雍正三年(1725年),擢任议政,当年冬,又负责直隶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成立军机处,命胤祥为军机大臣。除此之外,胤祥还担任很多职务,兼管汉军侍卫,负责圆明园八旗兵丁,筹备西北用兵事宜,负责造办处,为雍正帝勘陵等等,几乎活跃于雍正朝各个领域,深受雍正的信任。
2.怡亲王胤祥在雍正朝的重要作用
怡亲王胤祥于雍正八年(1730年)去世,虽然在雍正朝只有8年,却完全显示出其政治才华,对雍正朝做出重要的贡献,在雍正的各项新政中充当重要角色,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怡亲王总理户部,追缴亏空,革除弊政,充盈了国库,为雍正朝的各项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康熙末年亏空严重,资金运转不灵,金钱的匮乏掣肘雍正时期各项政策实行。胤祥掌户部,领会考府,首先负责追缴亏空,胤祥办事一心为公,不论远近亲贵,整顿财务,进行财务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最终使得雍正朝国库充盈,保证各项政策顺利实行。其次,自雍正三年(1725年)起,胤祥负责营田水利事宜,他提出很多有益见解。并且合理治理河流,利用土地,变劣势为优势。有效治理当地水利,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再次,胤祥为国荐贤很多,康熙帝的十七子允礼,刚开始被雍正所怀疑并且疏远,但胤祥向雍正帝进言,夸赞允礼“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⑦雍正帝接受了胤祥的建议,重用允礼,而允礼也不负所望,为雍正朝作出很大贡献,被雍正所信任。最后,胤祥掌养心殿造办处,做事尽心尽责,所做出物件精美不俗,雍正朝的珐琅彩瓷,简洁而不失华丽。胤祥喜欢搜集孤版古书,名人字画,为我国艺术宝库贡献一份力量。
三、怡亲王胤祥所享受的殊荣
雍正继位后,对胤祥宠信有加。刚刚即位就封其为亲王,总理事务。雍正元年(1723年)封其长子弘昌为固山贝子。雍正元年(1723年)十一月,雍正引康熙时期皇子分家时赏赐银两例,赏其23万两白银,固辞不受,最后,雍正再三谕令,仅受13万两。雍正又引裕亲王例,允其支官物6年,又固辞不受,最后雍正下到诸王大臣议奏。雍正三年(1725年),因服制已满,总理事务王大臣卸任,对其进行嘉奖。据清实录记载:“怡亲王极其敬慎。遵守臣节。凡朕所交事件。竭尽忠诚。勤劳办理。三年来,佐朕治理之功甚大。廉宗王种种悖谬之罪。朕既尽行宽宥。如怡亲王之诚心效力者,右不加恩褒异,则将来之宗室诸王为国效力之心,必至懈怠矣。怡亲王著赏一郡王。听王于诸子中指名奏请受封。”⑧任由胤祥在其子中指一人封为郡王,一亲王尚在,就封其子为郡王,自清入关无此先例。胤祥固辞不受,再三恳辞,雍正才允其请。但胤祥死后,雍正又将这一郡王爵位给予胤祥之子弘皎。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扁额赐怡亲王。”⑨并且对这八个字分别做了解释,仍然“觉此八字。实不能尽其美善。亦无一毫过量之词。”⑨雍正七年(1729年)又加怡亲王仪仗一倍。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怡亲王薨逝,雍正帝异常悲恸,饮食无味,坐卧难安。亲自素服一月,稍解悲思,认为自古无此忠公体国之贤王。皇帝为臣子素服,自古鲜见。怡亲王去世当天,雍正帝就交代后事,命将太皇太后赐的数珠,康熙帝所赐数珠,和怡亲王所进鼻烟壶归于一处,于其万年之后放于梓宫之中。也就是交代将这三件物品随葬,可见感情至深。自怡宗王去世后,雍正帝连发上谕褒奖其功绩忠义。谥号为贤,雍正帝以泪研磨而书之。并且将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号之前。而且因为允祉于怡亲王丧礼迟到早退毫无忧戚之色而将其革爵圈禁。允祉乃雍正之兄,却因怡亲王丧礼而被革爵,足见雍正对怡亲王之情甚深以至于不避人言。雍正登基后,为避圣讳,所有兄弟改胤为允,胤祥去世后,雍正允其恢复原名胤祥。如此恩典,无此先例。胤祥仙逝后,雍正将其思念倾注于其坟茔上。胤祥为雍正勘陵,选定吉地。雍正将中吉之地赐之,胤祥惊悚色变,请求将涞水境内一平善之地赐之。雍正迟迟不肯批复。胤祥于重病中多次请求,雍正才不得已同意。胤祥立刻命护卫前去取土吞食以明志,雍正亲临其丧,将血泪巾帕及所陪香囊附棺中。雍正不仅对胤祥其人屡屡逾制,赏赐有加,而且恩及其母妃子女。胤祥生母章佳氏去世后康熙谥号敏妃,只是普通妃子,雍正继位后连升两级,进为敬敏皇贵妃,附葬景陵,开创了妃子附葬的先例。对于胤祥的子女,雍正爷眷顾有加。弘暾、弘吟早逝,皆按贝勒葬。弘昌初封贝子后晋贝勒,弘晓袭怡亲王,弘咬封宁郡王。据清实录记载:“吾弟怡贤亲王之事朕躬。至诚至敬。翊赞勖襄……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佐领属下等项,亦不可挪移更改。再者、朕于雍正三年春曾降谕上口日。于王诸子之中再封一郡王。以昭恩奖。彼时王再四恳辞。情词谆切。朕不得已、勉从所请。今吾弟薨逝,朕追念遗徼,中心辗转,在贤王应有加隆之礼,在朕衷实有难己之情。虽与吾弟素愿相违,朕亦不遑顾恤。弘咬著封为郡王,世袭罔替。”⑩不仅封其子弘晓为怡亲王世袭罔替,而且又封弘皎为郡王世袭罔替。其殊宠亘古未见。胤祥也成为大清第九位铁帽子王,也是第一位恩封的铁帽子王。其他八位都是开过立有战功的军功铁帽子王。
胤祥的恩宠终雍正一朝,有增无减。其去世后雍正帝久久不能释怀,多次亲写祭文、诗词表达思念之情。在《花下偶成》一诗中雍正写道:“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雍正的孤独心境。在胤祥去世一年后又写下:“节届香蒲陈似旧,贡来细葛赐谁先”诗句以表达对胤祥的纪念和自己的无助。胤祥去世二周年仍有诗云:“诘朝端午节,再命罢称觞。岁月如流迈,容仪何日忘。”已经两年过去,但雍正帝仍然不能释怀,因胤祥病逝于端午前一日,端午仍然不让欢庆。足见胤祥在雍正心中的重要作用。
怡亲王胤祥一生大起大落,但其对历史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不可磨灭。其与雍正帝的棠棣之情也感人至深。
参考文献:
[1]八旗通志•初集:卷134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注释:
①《清史稿》列传七 诸王六 卷220,9077页。
②《清圣祖实录》卷210康熙四十一年甲申条。
③《清圣祖实录》卷201康熙四十一年十月壬午条。
④《清圣祖实录》卷239康熙四十八年九月戊午条。
⑤《雍正朝起居注册》139页 中华书局。
⑥《清世宗实录》卷1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戌刻条。
⑦《上谕内阁》卷94,454页。
⑧《清世宗实录》卷30雍正三年三月乙丑条。
⑨《清世宗实录》卷46雍正四年七月辛亥条。
⑩《清世宗实录》卷97雍正八年八月辛亥条。
作者简介:裴宇辰(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转引自《黑河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