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清史讲堂 >>
盛况空前的清代宫廷冰嬉运动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6-3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刘甲爽

    摘要:清代满族人继承和发扬了先祖冰嬉运动的传统,宫廷冰嬉运动盛况空前。冰球、速度滑冰等冰嬉项目深受人们喜爱。乾隆皇帝是清代统治者中对宫廷冰嬉运动推动力度最大的一位,为宫廷大规模开展冰嬉运动提供了各方面保障。

    关键词:清代  宫廷  冰嬉  盛况空前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冰嬉运动在宋代之前就已出现。与其他古代竞技运动相比,冰嬉运动较为温和,同时也具有相当的趣味性和运动量,无论男女都能参与。因此,冰嬉很快从早期的一种冰上嬉戏活动演进发展成为一项深受中国社会上上下下喜爱的运动。至清代,冰嬉运动普遍流行,其流行盛况被记载在诸多清史文献中。例如《清朝文献通考》中说,自康熙之后,清代历代皇帝对冰嬉运动都有不同程度的喜爱。几乎每到隆冬腊月时节,他们就会到太液池,也就是今天北京市的北海,对上千名八旗子弟兵的冰嬉技艺进行检阅。尤其是乾隆皇帝年间,每年的冰嬉技艺检阅动辄上万人,所有开支均由朝廷负担。这种由朝廷组织、规模盛大的冰嬉运动在中国古代乃至整个世界冰上运动史中都极为罕见,甚至后来为人所不齿的慈禧太后,也对冰嬉运动青睐有加,这些都反映了清代宫廷冰嬉运动的发展程庋。

   一、先祖女真冰上夺城,后辈清人继承传统

   实际上早在满人入关建立大清朝以前,他们的祖先女真族人就在中国北方艰苦生活环境的长期影响下练就了熟练的冰上打猎、行军等技巧。他们用兽骨做成类似冰鞋的滑冰工具,将其捆绑在双脚上,于冰上如飞般行走[1]26。在达鲁古城争夺战中,正是女真族士兵在冰封期穿着兽骨冰鞋以惊人速度奇袭了对手,获得了战役的胜利。达鲁古城之战让女真族更加意识到了冰上技巧的重要性,决定将其作为本民族的一项重要传统传承、发扬下去。16世纪中叶,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各部,建立后金,对女真族的冰上传统极为重视。在他的命令下,工匠们将原来兽骨制冰鞋改进为冰刀。冰刀有双刀和单刀两种,它们被钉在一块木板上,人的双脚只要绑上钉有冰刀的木板就能在冰上自由滑行。这种带有冰刀的冰鞋与兽骨冰鞋相比,制作工艺更为简单,实用性也更强,更重要的是,它比兽骨冰鞋穿起来更舒服,操控性也更好。努尔哈赤主持改进而成的冰刀式冰鞋也是现代冰鞋的雏形。有了改良后的冰上滑行工具,冰嬉运动在后金贵族中的推广也更如容易。努尔哈赤曾多次组织贵族子弟和士兵在浑河进行“跑行头”和“跑冰”比赛。这种比赛类似于今天的速度滑冰,不仅锻炼了后金贵族和士兵的冰上行军作战能力,而且为后金上流社会增添了不少趣味,愉悦了人们的心情。

   清军入关之后,每年的阴历十月至寒冬腊月的某天,只要太液池的池水结了足够厚的冰,皇帝就要到此来检阅八旗子弟兵对先祖冰上运动传统的继承情况。受检阅的八旗子弟身着冬季在战场上作战的战服,脚上穿着冰刀式皮靴,腰后背插上小旗,且小旗的形制、颜色要反映出他们分属八旗中的哪一旗。在太液池的冰面上,中间竖着三道门,在正式检阅开始前有两路纵队要从三道门中熟练地滑行穿越。冰面的晶莹剔透和八旗子弟的矫健身姿,加上他们身上飘摇的各色彩旗,使场面蔚为壮观。检阅的项目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杂技、冰球等。速度滑冰即在一段固定长度的冰面上比拼速度,先到终点者为胜,是属于竞技性较强的冰嬉运动。相比较而言,花样滑冰的观赏性要更多一些,其冰上动作包括“猿猴摘桃”、“紫燕拂波”、“蜻蜒点水”、“野马奔腾”、“凤凰展翅”、“金鸡独立”、“蝎子摆尾”、“龙王探海”等,种类繁多,甚是壮美。冰上杂技也是多彩多姿、技艺超群,包括“冰上叠罗汉”、“滑冰射箭”、“冰山缘杆”、“冰上飞刀”、“冰上耍叉”、“冰上弄蟠”等[2]46。与前代相比,清代宫廷冰嬉运动可谓丰富多彩、规模宏大,无论运动竞技水平还是观赏性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冰上体育史的最高峰。

   二、冰球专属禁卫军人,争抢彩球荣誉特殊

   在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杂技、冰球等清代宫廷冰嬉运动中,最兼具竞技性和观赏性、且最为活跃和受欢迎的是冰球。中国古代的冰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冰球,即用球杆击球、以攻入对手球门的次数为计算胜负的标准,而是一种将滑冰与蹴鞠相结合的运动,因此也被称为“冰上蹴鞠”。这种冰球运动在康熙皇帝统治后期开始出现于清代宫廷冰嬉运动中,至乾隆皇帝年间得到普及,并成为每年太液池冰上检阅的必备项目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冰球在清代宫廷中并不是所有八旗子弟或士兵都能玩的,它只能作为紫禁城中禁卫军的冬季军事训练和检阅项目来进行,这也凸显了冰球在清代宫廷冰嬉运动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除了太液池,清廷还专门为冰球这一项冰嬉运动建造了瀛台、蕉园、五龙亭等宫廷冰球场。每年冬季,皇帝都会到这些球场至少看一次冰球比赛。比赛开始前,禁卫军士兵们穿上冰鞋在球场中央集体展示武艺,一来是在赛前提振士气,二来是做好暖身活动。比赛分两队,每队有十人,其中一个为统领,相当于队长。上场之前这二十个人必须穿好铠甲、冰鞋,到场上后基本都是分位而站。他们可以在比赛过程中同队相互扶持,以保持行进和对抗中的身体平衡。当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将彩球抛向空中,两队就要群起抢球了。稳稳得到一次彩球的队可以在自家旗门上插上一面彩旗,以示自己得一分。然后裁判再将彩球抛向空中,开始另一回合的争抢。如果一队先获得了八面彩旗,那么比赛就以该队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获胜队可以列队依次滑过插着八面彩旗的旗门作为庆祝和一项特殊的荣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观战的皇帝还会向获胜队恩赐打赏之物。冰球以其竞技性和娱乐性的兼具而自乾隆皇帝开始广受清廷欢迎,皇室、禁卫军财这项宫廷冰嬉运动的热爱之情也很快传到了民间。据《帝景岁时纪胜补笺》的记载,清末时,冬季的什刹海和护城河冰面上到处都是练习冰球的普通百姓[3]13。

   三、乾隆青睐千人冰嬉,为期数天盛况空前

   乾隆皇帝对宫廷冰嬉运动十分喜爱。在他的旨意下,冰嬉运动成为朝廷律例规定的国家性体育文化活动。1754年,礼部将冰嬉定为“国俗之年例”,规定每年都要在宫中至少开展一次冰嬉活动。乾隆在位时,只有1786年这一年清廷没有开展冰嬉活动,因为乾隆皇帝的母亲圣母皇太后病逝,乾隆下旨宫中停止各种娱乐活动,为期一年。除了1786年,乾隆每年都会观战冰嬉运动,而主要接受乾隆皇帝观战检阅的八旗军早在每年的入秋季节就开始为冰嬉检阅做准备。首先,要从八旗中的每个旗中挑选二百名善于冰上运动的身手矫健者。然后再由礼部和内务府为他们准备冰鞋、弓箭、彩球、彩旗等与冰嬉运动相关的工具或行头。最后,八旗共一千六百名子弟集中开展冰嬉训练。

   清代宫廷冰嬉运动从清军入关之初的仅持续一天到乾隆皇帝时期持续三天左右,再到后来陆陆续续总共进行五到六天时间,足见这一运动在清代宫廷中受欢迎的程度。在前文提到的几个冰嬉单项运动项目中,速度滑冰的参赛者分组在起跑线处等候法令.冲刺的目标是远方一千米或者一千五百米处皇帝御座的冰床。两名裁判拉着绳标在冰床前伫立,表示为终点线。在乾隆皇帝之前,速度滑冰的法令者一般是由礼部挑选一名官员做发令员。而到了乾隆时期,兴致勃勃的乾隆为参与其中,亲自担任起跑线上发令员。乾隆皇帝发令后,参赛者迅速滑出起跑线,竞相冲向终点。比赛不计时间,只以冲过终点线的名次排序和决定胜负。而且比赛也不设冠亚军,每一组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参赛者都算是胜者,而且能够获得乾隆皇帝的重赏[4]89。由于速度滑冰与冰球、花样滑冰、冰上杂技等其他冰嬉运动相比,其技巧性并不复杂,只要是会滑冰的八旗子弟都可以参加,所以一般都会成为所有宫廷冰嬉运动中参赛者最多的项目,往往仅速度滑冰一项就要占据一天的时间。

   有了制度方面的保障、有了皇帝的热衷参与,清代宫廷冰嬉运动在乾隆年间备受推广,冰嬉运动每次都能吸引宫中上千人观战或者参与。有时候在场人数可以上万计,且活动持续三四天,盛况空前。

   四、宫廷冰嬉如火如荼,冰上训练增强军力

   清代宫廷冰嬉运动盛况空前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自17世纪中叶清朝统治者在北京定都入主中原开始,满族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族文化影响并呈现出逐渐汉他的趋势。满族文化汉化的同时,其民族意识也逐渐淡化,这样容易导致清朝政权出现不稳定因素,从而威胁清政府的统治地位。乾隆皇帝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登基之初就下旨,要求满人练习骑马射箭等传统的民族本领,并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目的在于,重新树立和增强满人的民族意识。冰嬉运动是满族特有的体育文化。乾隆认为,在宫廷开展冰嬉运动有利于族人不忘先辈遗志,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基于重树民族意识的出发点,以乾隆为代表的清朝统治者对冰嬉运动极为重视,使冰嬉运动在清代宫廷开展得如火如荼。

   此外,冰嬉运动被列为八旗军训练项目,有助于提升八旗士兵的军事战斗力。骑射是满人主要的军事作战方式,因此骑射项目是满族士兵的必做功课,也是军队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与此同时,八旗士兵在每年秋季进行的围猎项目和在冬季进行的冰嬉检阅活动也是军事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项目。由于北方的冬季时间较长,冰嬉检阅在八旗军中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训练项目,地位不亚于骑射训练。在八旗军中有一种普遍认识,即骑射技术再高明的人如果不能够通过冰嬉测验那就根本算不上全才。冰嬉运动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提高军队战斗力。首先,冰嬉运动的队形、步伐和动作编排有利于增强八旗土兵的组织性、纪律性和严谨性。其次,冰嬉运动中的技巧、规则和竞技速度等方面的训练能够提升士兵们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再次,冰嬉运动有利于培养士兵顽强、坚韧、拼搏、勇敢、进取的精神。最后,八旗军将冰嬉运动与传统的射箭项目结合起来形成了冰上射靶这种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提升士兵的骑射技术,有利于士兵们在难度较高或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保持射击精准度。乾隆皇帝十分肯定冰嬉运动在军事训练方面的作用,因此他在《冰嬉赋》一文中用到“肄武”、“辉军仪”、“习武”、“武由是以习”、“简武事”等语言[5]275,充分表明冰嬉运动在清代宫廷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黄聪.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体育史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鲁光.体育博物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3]两曾凡静在北京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王士禛.清代史料笔记丛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崔乐泉.体育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省级项目:全面建设中原地区阳光体育运动常态化发展运行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727。

(转引自《兰台世界》,2015年第1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