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清史讲堂 >>
清代皇帝的起名与避讳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8-31

文/赵增越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历史和文化现象,也是人们安身立命必须懂的一门学问。避讳大致分三种:皇帝的名字叫国讳,父母尊长的名字叫家讳,周公孔孟等人的名字叫圣讳。犯家讳是无礼,犯国讳圣讳则是违法。其中,避皇帝及其先祖的讳是最为严格的一种,是臣民甚至皇帝本人必须遵循的。档案中皇帝先祖的名字往往也称为圣讳,当朝皇帝的名字称为御名。清朝是满人建立的政权,对于避讳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宽到严又从严到宽的过程,并由此关联到皇帝的起名。

康熙朝开始避讳

   清人人关以前是不避讳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是后来根据满文音译的,当时既没有避讳习俗,也没有汉名,所以不避讳。至今满文研究者仍常把努尔哈赤译为努尔哈齐,认为这才与满语相符。顺治帝名福临,是人关后第一位皇帝,入关时才6岁,但名字早就有了“福临”二字,虽说如同他的年号“顺治”一样,用汉语解释很有开国吉祥的寓意,但实际是满文名字的音译。传说顺治帝曾说朕有福,不能因此就令天下人无福,所以不避讳。笔者未见出处。查清代档案,直到清朝灭亡,福、临二字经常出现,顺治帝给他的第二个儿子取名福全,顺治帝的孙子雍正帝给他的第七、八、九这三个儿子取名福宜、福惠、福沛(可惜这三个孩子没福,都夭折了),可见顺治帝的讳是不避的。

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说:“清之避讳,自康熙帝之汉名玄烨始,康熙以前不避也。”康熙帝大量接触了汉文化,取了汉文名字,在文化管制方面也更加严格。涉及皇帝名字的时候,就要回避。例如康熙帝的御名叫玄烨,凡写字刻书,都要以元代玄,以煜代烨。例如《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要改为“元之又元,众妙之门”,紫禁城北的玄武门改为神武门,《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改“天地元黄”,等等。但康熙时期有关避讳的案件很少,雍正乾隆时期最为严格。

雍乾之世,避讳至严

   陈垣说:“雍乾之世,避讳至严”这也有一个由宽到严的过程。雍正初期,对避讳要求并不严格。雍正帝名胤禛,他将兄弟名字中的胤字改为允,例如胤禟改为允禟,胤祥改为允祥。按常理,避讳不仅要避字,也要避与这两个字相同音的字。这就带来很多问题。虽然雍正帝多次降谕旨,凡与御名发音相同的字不必回避,但还是有许多人名地名因为发音相同被

政换,例如真定府改叫正定府,崇祯改为崇正,赵匡胤改为赵匡允,等等。1735年9月,雍正帝去世,刚继位的乾隆帝就发布谕旨,再次强调以后凡内外各部院文武大小衙门一切章奏文移,遇雍正帝圣讳上一字胤改写为允,下一字禛改写为正。

   乾隆帝名弘历(歷),即位后,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请避御名:“臣民遇‘弘’字改写‘宏’,遇‘歷’字改写为‘歴’。”乾隆帝认为:“避名之典,虽历代相沿,而实乃文字末节,无关于大义也”,此建议“不必行”,以后“凡遇朕御名之处,不必讳”。但又指出,如果有人名字中有和皇帝相同的字,内心感到不安,可以将弘字少写一点,将屋字中间的禾字写为木字,即写成“歴”,就可以了。一个月以后,乾隆帝又发谕旨:文以载道,写文章是要表达志向,总想着避讳,必然辗转嗫嚅,词不达意。以后一切章奏以及考试诗文,都要各展心思,各抒己见,从前避忌之习,一概扫除。几年后,署贵州布政使陈德荣奏请将名字犯御名讳的臣民一律治罪,可见,乾隆初年避讳并不严。但后来越来越严,甚至达到令人发指的残酷程度。

   1757年发生的彭家屏案,乾隆帝认为彭在《大彭统记》中“于朕御名皆不缺笔。朕自即位以来,从未以犯联御讳罪人”,但彭历任大员,不同于老百姓,“其心实不可问,足见目无君上,为人类中所不可容”,“即赐令自尽”。1779年,江西举人王锡侯编成一部《字贯》,在凡例中将康熙、乾隆的名讳开列,乾隆帝认为“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

诛”。王锡侯等被杀。又过一年,河南小商贩刘峨将《圣讳实录》印刷50本卖给应试的童生,这本小册子本来是教人们如何避讳的,却列出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御名,刘峨等也被杀。类似的文字狱很多。这些人多数是潦倒书生、市井贫民,根本不会也不敢“犯上”,而乾隆帝却无限上纲,滥杀无辜。雍正乾隆时期,专制集权者的滥逞淫威和草营人命达到极点。

嘉道两朝,皇帝改名

   避讳问题也常常困扰着乾隆帝。他发现天坛的成贞门被改作成正门,明朝的王士禛改成了王士正,认为这差得太远了,后人都搞不清这个人是谁了,要求成正门改回成贞门,“所有王士正之名,著改为王士祯”。1763年11月,纪晓岚奏请将民间书籍和宫中修书.凡御名本字及加有偏旁的字(如泓、玄、泓等)都要缺笔,科举考场中如误写者,都要加以处分。所有宫中和民间藏书都要避讳修改。乾隆帝同意,但不久又感觉不妥,认为这太麻烦了,规定以后修书印书时要避讳,而已经出版的书就不用追改了。

   避讳造成混乱,大臣都战战兢兢,唯恐出错。河南巡抚的题本中,宏字少写了一点,乾隆帝认为“甚属无谓”,宏和弘本来就是两个字,汉字同音不同义,如果所有发hong、li音的字都少写一笔,那还有完吗?所以乾隆帝规定,以后不再回避与御名同音的字。

   王朝在延续,皇帝有更迭,要避的字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奏章都没法写了。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对皇帝的起名和避讳做了改革。

康熙帝和乾隆帝都长寿。康熙帝在世时给他的曾孙名取了一个永字;乾隆帝给他的第一个孙子取名绵德,并规定以后这一辈取名,上一字用“绵”字,下一个字中都要带“心”字。乾隆帝认为,“永”和“绵”,是辈分用字,以后宗支繁衍,都按此论辈分,所以不能改。他还规定,从他儿子辈起,按“永绵奕载”顺序排辈分。“永”和“绵”都是常用字,很难回避,永字八法,缺一笔不妥,而且名字是先皇所赐,强迫兄弟改名是对先皇不敬,耐手足不亲。“与其改众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将来永字辈继承皇位的人就将名字中的永改作颙,再后的继位者把绵改作旻,颙、旻都是不常用的字,缺笔也容易。而永、绵等字就不用再改避了。以后奕字辈、载字辈等,都可以按此推广,永远遵行。并下令军机大臣敬谨存记,并抄写两份,一份交内阁封存,一份放在书房令皇子们牢记。

咸同光宣,皇帝也不改名

   自乾隆帝开始形成了皇帝名讳自行回避的策略,就是只改皇帝的名字,不改其他人的名字;但是改后的皇帝的名字还是要避讳,方法就是少写一笔。例如当绵寧(道光帝)继位后,立即发布上谕:将绵字改为旻,宁字不改,但写这两个字时,旻字要少写一点,寧字将心字改为一横一撇。颁布这道谕旨以前刻写的书籍都不用追改。

   1826年12月,道光帝令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在“永绵奕载”四字后,“撰拟十字,候朕酌定”。于是大臣进呈“溥、焘、記、蕃、毓、恒、彝、式、启、长”十个字,道光帝选用“溥毓恒启”四字,作为以后宗室排辈用字。道光帝还规定了避讳方法,也就是缺笔,但到了1846年4月,道光帝发布上谕说,按照“二名不偏讳”的原则,以后御名中第一个字不用再回避,也不用缺笔书写,下一字如伺缺笔,临时酌定。

   从咸丰帝以后,继位的皇帝也不改名了,也就是第一个辈分用字不再改了,也不用换字或缺笔,只避第二个字,谕旨发布之前所刻书籍都不用改。当然有些大臣还不适应,例如同治三年御史奏报,各省奏牍及考试诗文中,凡字中有“享”旁者,如谆、惇等,享都被改作(湻去掉左边偏旁)。对此同治帝重申,只有淳改用湻字,其他一律不改。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刘坤一奏请将都司潘奕勋更名,光绪帝认为,这“与前奉谕旨不偏讳之义不符,且奕字系辈分字,嗣后仍应毋庸避用”。

   1867年,咸丰帝命大学士、军机大臣于“溥毓恒启”四字后,续拟四字,大臣们又恭拟十个字,开单具奏,咸丰帝选定了“焘闿增祺”四字。但大清皇帝到“溥”字辈就遭终结。1908年11月,溥仪继位后,颁布谕旨,溥字“仍旧书写,毋庸改避;其下一字敬缺一撇”。三年后,清朝灭亡,在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避讳制度,也在溥仪退位后走到了尽头。

作者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转引自《中国档案》2015年第5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