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与宁远
李鸿彬
袁祟焕成为明末著名的抗金将领,这和闻名中外的宁远城(今辽宁兴城)是分不开的。他驻守宁远七年间,曾先后两次击败后金兵的进犯,取得了宁远、宁锦保卫战的重大胜利,致使老汗王努尔哈赤郁闷患疽身亡,新汗王皇太极被迫寻求议和,于是辽东形势和明金战局发生急剧的变化。本文拟就袁崇焕守卫宁远城的战略、战术及其社会影响,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广西藤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出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正月,因御史侯询荐举,入京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他“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当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失陷的消息传到京师,明廷大为震惊,上下一片慌乱,袁崇焕却很镇静,独自单骑出关巡阅形势,回来后抨击那种畏敌言行,并声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这话虽然有些自负夸张,但是英勇气概确实难能可贵,因此受到朝中有识大臣的称赞,于是明廷派他到山海关外监军,袁崇焕从此走上了抗击后金的斗争道路。
当时在明廷内部,有些视敌如虎的权臣,认为关外不可守,主张放弃辽西诸城,退守山海关,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就是推行这条逃跑路线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向朝廷上疏,请求拨银120万两,在关城外八里铺修筑重关一道,“卫山海以卫京师”。袁崇焕 “以为非策”,坚决反对。天启二年六月,兵部尚书孙承宗到山海关一带视察,袁崇焕向他陈述了反对修建重关的看法。七月,孙承宗回到京师后,称赞袁崇焕“英发贴实,绰有担当”,积极支持袁崇焕的意见,业向朝廷奏称:“与其以百万金钱浪掷于无用之版筑,易若筑宁远要害以守”,同时又指出:“在晋不足任”。因此,明廷将王在晋免职,调离辽东,“而八里筑城之议遂熄”。
九月,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重用袁崇焕,孙袁二人通力合作,积极整治宁锦防务,孙承宗为了巩固关外,收复失地,命袁崇焕驻守宁远。袁崇焕到达宁远以后,采取以下措施,使宁远成为抗击后金的前沿阵地。
——修筑城堡,加强防御。袁崇焕首先组织力量,修建宁远城,他“乃定规制:高三丈二尺,雄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业学习西方筑城法,在城的四角各建三面突出城墙之外,“形如长爪,以自柑救”的方形敌台,两台之间形成交叉火力网,增强了杀伤力。他还从山海关调来十一门红夷大炮,命火器把总彭簪古加紧训练炮手的攻守之法。因此,宁远成为一座防御力量很强的坚城,它与同时修复的锦州、松山、杏山、大凌河、小凌河、右屯等五十四座城堡,构成了著名的宁锦防线。
一一安置流民,守卫辽土。由于河东诸城相继失守,许多离乡背井的流民大批涌入辽西各地。袁崇焕反对把流民视为“土寇”,而认为流民可用,故积极推行“以辽人守辽土”的方针,收容和安置了许多流民,除了招募强壮者入伍,进行训练,以加强宁远城的守卫兵力外,还组织其余人员屯田,生产 自救,积蓄粮草,以备守城之用。因此,流民有了安定的生活,他们与全城军民,同心协力,保卫宁远城,于是宁远的防卫加强了,社会生产发展了,不多时宁远就成为一座 “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的城市。
——以守为攻,收复失地。袁崇焕以宁远为据点,为了扩大防区,保卫山海关和京师的安全,积极向北推进。天启四年(1624)九月,他亲率明军一万余人,“东巡广宁,谒北镇祠,历十三山,抵右屯,遂由水道泛三岔河而还”,这次巡行不仅是观察后金的虚实,而且也是向后金显示军力的行动,对鼓励辽民抗金,增强明军士气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二年夏天,他“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缮城郭居之”、于是明军恢复防地二百里,把防线从宁远扩张到辽河西岸,使宁远有了屏障,成为抗金的前线指挥部和粮草供给地。
袁崇焕来到宁远以后,采取以上筑城、 屯田、抚民、练兵、拓边等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不到三年时间,使宁远成为关外军事重镇,在此期间后金不敢轻意越辽河进犯,完全扭转了广宁失守后的不利形势。由于袁崇焕治理宁远防务成绩卓著,因而升为宁前兵备副使,不久又升为山东右参政。
就在袁崇焕充满斗志,大力经营宁远的时候,天启五年(1625)十月,孙承宗遭阉党诬陷被罢职回乡,由高第任辽东经略,他步王在晋的后尘,认为“自广宁弃后,蓟镇单官,所赖以内护邦畿,外拒奴虏者,憔榆关内为扼要”,主张放弃关外诸城,退守山海关一线。于是“令尽撤锦、右诸城守具,移其将士于关内”,结果造成“委弃米粟十余万,而死亡载途,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振”,业把辽西大片疆土拱手让给后金。
袁崇焕对于高第这种畏敌惧战,有损军威的行径坚决反对,他指出:“兵法有进无退,三城已复,安可轻撤,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障,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可是高第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且欲并撤宁、前二城”。袁崇焕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安危之上,拒不从命,表示“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誓与宁远共存亡。
后金汗努尔哈赤得知明辽东经略易人,便于天启六年(1626)正月十四日,统率八旗军约六万余人,从沈阳誓师出发,进攻辽西诸城。十七日,后金兵渡过辽河,“于旷野布兵,南至海岸,北越广宁大路,前后如流,首尾不见,旌旗剑戟如林”,长驱直入,连克右屯,大凌河、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城,直逼宁远。当时宁远只有一万多守军,敌我力量十分悬殊,因此宁远军民见“虏势甚张,人心惶骇欲逃”。明廷闻警,朝中文武皆“无善策”,认为“宁远必不守”。辽东经略高第在山海关,“拥兵关上不救”。
袁祟焕临危不惧,召集将士誓死保卫宁远。他“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乃尽焚城外民居,携守具入城,清野以待。令同知程维(木英)诘奸,通判(金)启倧具守卒食,辟道上行人。檄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守将杨麒,将士逃至者悉斩,人心始定”。业命四员战将,满桂领兵守东门,左辅领兵守西门,祖大寿领兵守南门,朱梅领兵守北门。同时四面城墙上都架起红夷大炮,东北两面由彭簪古负责,西南两面命罗立指挥,他们皆精熟火炮,有实战的经验。另外还派遣专人“宣传督阵”、“城上及四门为援”。最后,袁崇焕向全城军民表示,“苟能同心死守,我为牛羊以报是所甘也”,于是“众感其意”,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严阵以待。
二十三日,努尔哈赤率军抵达宁远,越城五里横截山海关大路驻营,以切断宁远和关内联系,防备明朝从水陆两路派来援军。同时,他又考虑到后金兵“星夜倍道疾驰,士马疲罢,恐我师出战,皆坐马按佛”,不敢轻意挥军攻城。因此,努尔哈赤便遣使前去招降,并对袁崇焕说:“吾以二十万兵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遭到袁祟焕的严词拒绝,坚决表示“义当死守,岂有降理”。随后命罗立向敌营放射红夷大炮,击毙数十人,后金兵遂移营而西,躲避火炮的射击。
袁崇焕清楚地知道,拒降必遭后金兵猛烈攻城,于是下令加强警备。果然,二十四日清晨,努尔哈赤见劝降不成,就发动进攻,先攻打宁远城的西南角,后金兵“戴循穴城,矢石不能退,崇焕令闽卒罗立发西洋巨炮”,十余门大炮“从城上击,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敌人死伤很多。可是后金兵仍不退却,蜂拥攻城,守卫西城墙的左辅率军英勇奋战,祖大寿带领南城墙上的明军前来应援,统炮齐发,箭镞如雨,打退了后金兵的进攻。此时,努尔哈赤见攻打西南不能得手,便移营进攻南门,战斗更加激烈,后金兵在扳车厚盾的掩护下不断攻城,“城上铳炮迭发,每用西洋炮则牌车如拉朽”,当后金兵接近城墙时,“则门角两台,攒对横击”,利用交叉火力杀伤大批敌军。但是在城墙脚下,火炮弓箭不及之处,后金兵用斧凿城,凿开城墙三、四处,宁远城受到严重威胁。袁崇焕在这危急关头,身先士卒,亲自担土搬石,堵塞缺口,不幸负伤,部将皆劝他退下医治,他则厉声说:“偷息以生,复何乐也!”随即“自战裂袍裹左伤处,战益力;将卒愧,历奋争先相,翼,蔽城复合”。当他看到后金兵仍掘城不止,城基俱成凹龛,兵匿深处,城上炮火弓箭、飞石都不能及,便以“捆柴浇油,并
搀火导,用铁绳系下烧走,至二更方才打退,又选健丁五十名,从城上系下,用棉花火药等物,将达贼战车尽行烧毁”,因此后金兵不得不停止攻城,向后撤退。
二十五日,努尔哈赤不甘心失败,亲临阵前督战,向宁远西门发动猛烈进攻。后金兵畏惧城上炮火,不敢近城,其将无奈,“持刀驱兵,仅至城下而返”。激战终日,后金兵伤亡很大,他们“俱抢尸于西门外,各砖窑拆民房烧之,黄烟蔽野”,一片凄惨景象。次日,努尔哈赤无计可施,准备撤退,这时“见觉华岛有烟火,而冰坚可渡,遂率众攻觉华,兵将俱死以殉。粮料八万二千余,及营房民舍俱被焚”,作为宁远惨败的一种野蛮的报复行动。
努尔哈赤经过三天的攻城战,后金兵损失一万七千余人,马匹弓箭无数。二十七日,他率领残兵败将返回沈阳,这是他对明战争以来,第一次遭受挫败,因此努尔哈赤对诸贝勒说:“朕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独宁远一城不能下耶?”不怿累日。
袁祟焕取得宁远大捷的消息传到北京,满朝文武欣喜欲狂,兵部尚书王永光说:“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天启帝也说:“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袁崇焕在敌强我弱,外援断绝的不利条件下,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绝非偶然,这是由以下主客观因素造成的。
宁远之战,明朝军民是为了自卫,特别是广大辽民为了保卫乡土而战;而后金则是为了占城略地,奴役人民,扩大自己的割据势力而战。因此,袁崇焕主张积极抵抗,便得到人民群众和官兵上下一致的拥护与支持,所以宁远被围攻期间,全城军民都奋勇投入战斗,如果不是这样,“何宁远独无夺门之敌,内应之奸细乎?”这说明人心的向背是明军获胜的原因之一:
宁远大战之前,袁崇焕深知努尔哈赤会用兵,后金兵战斗力很强,因此他采取以守为玫,积极备战。可是努尔哈赤不把袁崇焕放在眼里,轻视宁远城的防守力量,他并非知己知彼,却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正如他豹谋臣刘学成说:“汗不到半天就攻占沈阳,一天攻占了辽阳,其他的城无数,今为何两天还没有攻占宁远呢?不是辽阳、沈阳的人比宁远的人少,或是庸儒的缘故,也不是枪二炮少钝劣的缘故,汗占领辽东以来,步兵、一骑兵三年没有作战了,兵的厄真(即主将)一怠惰,兵无斗志,车、梯、藤牌不良,武器已不锐利。因为汗轻视宁远,所以天使汗劳苦”。这是明军获胜的原因之二:
后金的八旗兵,习于野战,不善攻坚,可是攻打宁远则是遇到一场攻坚战。这对努尔哈赤来说是以短击长,以劳赴逸,而明军侧是以己之长击彼之短,仗打得很主动。袁崇焕根据实战的需要,认为明军“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他除了积极修筑宁远城以外,特别重视使用射程远,杀伤力大的红夷大炮,此外还有子母炮、快铣等火器。这些火炮对于防守和进攻都有很大威力,所以在宁远战斗中,“其得力多藉西洋炮”。这是明军获胜的原因之三。
宁远之战是以明的胜利,后金的失败而告终,它对关外辽东的形势产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从此明金双方对各自的战略、策略都进行了反思调整,由战争状态转向议和阶段。
三
努尔哈赤在宁远战败后,郁忿成疾,不久患疽病逝,由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袁崇焕得消息后,便乘机发动外交攻势,于天启六年十月十七日,派遣李喇嘛(即锁南木座)都司傅有爵、田成等三十三人,前往沈阳吊丧。他遣使此行的意图是:“得奴(即努尔哈赤)死之信,盖闻之而未见其的也,无一确探以相闻。边臣所任何事,亟往侦其虚实,一也。因离间其诸子与夷(即后金)上下,二也。且谕其毋仍前叛逆,束手归命,听朝廷处分,三也”。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打破明朝东联朝鲜,西结蒙古,对后金所构成的包围圈,决定“先抢江东(指朝鲜),以除根本之忧,次犯山海关、宁远等城”。因此,当明使李喇嘛一行抵达沈阳,他明知是来察看虚实,但仍以礼相待,表示和好,由于后金“将讨朝鲜,欲因此阻其兵,得一意南下”。所以,十一月十六日,皇太极派方吉纳、温塔石等人随李喇嘛同往宁远,致书袁崇焕说:
“尔停息干戈。遣李喇嘛来吊丧,并贺新君即位。尔循聘问之常,我岂有他意,既以礼来,当以礼往,故遣官致谢。至两国和好之事,前皇考往宁远时,曾致玺书与尔,令汝转达,至今尚未回答。汝主如答前书,欲两国和好,我当览书词以复之。两国通好,诚信为先,尔须实吐衷情,勿事支饰也”.
宁远大战后,袁崇焕认识到后金的军事力量仍很强大,必然要兴兵再犯,以报前仇。因此,他提出了“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以实不以虚,一以渐不以骤”的战略。当袁崇焕收到皇太极求和的来书后,正符合他“款为旁着”,以议和为手段,作为缓兵之计,乘机修城筑堡,屯田练兵,重建宁锦防线之策。但是,他知道议和一事关系重大,必须慎重行事,何况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边官,所以他不拒绝后金的议和,却以书中大金国与大明国并写,不便入奏为由,仍付方吉纳、温塔石带回,以观事态的发展。
天启七年(1627)一月八日,皇太极命大贝勒阿敏等人,率领三万大军入侵朝鲜。他为了防止袁崇焕起兵援朝,进攻沈阳,于是就在出征的同一天,派方吉纳、温塔石赴宁远,致书袁崇焕请求议和,书曰:
“今尔若以我为是,欲修两国之好,当以黄金十万,白金百万.缎匹百万,布匹千万相馈,以为和好之礼。既和之后,两国往来通使,每岁我国以东珠十,貂皮千,人参千肋遗尔。尔国以黄金一万,白金十万,缎匹十万,布匹 三十万报我.两国诚如约馈遗,以修盟好,则当誓诸天地,永久勿愉”。
袁崇焕立即将后金求和报告明廷,他上疏称:
“夷使方金纳(即方吉纳)九人特来讲话,随诘来夷,何故起兵?……又投递汉文夷察,将向时皇帝二字改汗字,如虎酋之称,而仍彼伪号.然既差人求款伪号安得犹存,……令易年号,尊奉正朔”
明廷对后金求和十分重视,明熹宗朱由校认为袁崇焕处理“奴使求款,应之有权,战守可恃,操纵合宜”。同时又提出议和条件是:
“然而十年茶毒,奴罪已深,一旦输情听信匪易,侵地当谕令还.叛人当谕令献.当不止去僭号,奉正朔。一纸夷书,数字改换,便可释憾消疑也”。
袁崇焕看出明金议和条件差距甚大,双方皆无议和诚意,都把议和作为缓兵手段。尽管如此,袁崇焕仍打着议和的旗号,他想利用议和时机,企图修复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所谓“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
三月五日,袁崇焕派杜明忠等三人,前往沈阳,带去他和李喇嘛书各一封,希望“息止刀兵”。此时后金已战败朝鲜,两国结为兄弟之盟,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四月八日,皇太极命明使杜明忠等人回宁远,带回他给袁崇焕和李喇嘛的复书。他在答袁崇焕书中,坚持“以我为是”,索取偿金岁币,业且要求修正国书格式,他说:“我揆以义,酌以礼,书中将尔明国皇帝下天一字书,我下尔明国皇帝一字书,尔明国诸臣下我一字书,已为允协,以后尔凡有书来,当照此书写”。
值得注意的是,这天皇太极又给袁崇焕致一书,书称:“若果两国议和,先须分定疆域,以何地为尔国界,何地为我国界,各自料理。今尔遣使议和,又修葺城垣,僭图侵逼,……不愿太平而愿争战,恐非善事”。这里所谓“分定疆域”,就是山海关以内归明,辽河以东归金,而宁锦一带不得设防,成为中间地带。袁崇焕认为明金分定国界,事关重大,另外还要向后金纳偿金及岁一币,因此拒绝接受,所以议和谈判宣告破裂。
五月六日,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由,‘实际上是怕袁崇焕重建宁锦防线,威胁后金一安全,故率领五万大军攻明。当时守卫锦州的明总兵赵率教、监军太监纪用等人,闻知后金兵来攻,便把临近城堡的守军和粮草皆迁至锦州城内,实行坚壁清野。十一日,皇太极率军抵达锦州,遂围其城,见明军有备,即遣使劝降。十二日晨,赵率教、纪用“欲一缓师以待救”,派人赴金营议和。皇太极盛气怒目说:“此我家地方,尔等在此修城何为?”并遣两人随至,带来致赵、纪二.人书,书曰:
“今董率三军,亲至城下,尔等坐困孤城,外援莫至,将待势穷力屈,俯首就戮耶,抑事识机先束身归命耶,夫讲信修睦,共享太平。岂不甚美。……今或以城降,或以礼议和,惟尔两太监酌而行之耳”。
赵率教对来使答复说:“城可攻,不可说也”。因此,皇太极下令“分兵两路,轮番交攻西北二面”。赵率教等人,率领全城将士英勇奋战,“并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打死敌尸填塞满地。至夜,拖抬死尸,退兵五里,西南下营”。
皇太极攻城受阻后,一面派人回沈阳调兵,一面继续围攻锦州。
袁崇焕看到锦州被围,许多部将要求出一援,他认为“宁远兵不可动”。,不然“正堕其计”,故请求朝廷另“发奇兵逼之”。明廷接受他的意见,从山海关等地调兵援锦,袁崇焕为了增强锦州军民守城的信心和决心,派人致书赵率教、纪用等人,告知明廷援锦的大概计划,“内有调集水师援兵六、七万,将至山海。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俱至宁远、各处蒙古兵已至台搂山。……锦州城中火器俱备,兵马甚多,如加意防守,何能攻克”。此书不慎被后金兵截取,皇太极从中得知明廷派兵解救锦州之围情况,他考虑锦州城坚兵盛,一时不易攻破,明援兵抵达,更难取胜,况且这次伐明的主要攻打目标是宁远,而不是锦州。所以改变了战略,二十五日,当后金的沈阳援兵到达后,二十七日,只留下少数人马监视锦州,而亲统大军进攻宁远。
二十八日黎明,后金兵驰至宁远北岗。袁崇焕已有准备,沉着应战,命监军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啤守,列营壕内,用炮距击”。而总兵满桂从山海关率领一万援兵在城东列阵助守,命总兵孙祖寿、副将许定国于西门扎营,令副将尤世威严整火器,以备迎战。皇太极发现后金兵的先锋部队已逼近城垣,难以尽力纵击,于是下令后撤,企图引诱明军出战,一举歼灭,可是明军按兵不前。他见此计不成,欲率军攻城,这时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对一年前先汗努尔哈赤兵败宁远,记忆犹新,“皆以距城近,不可攻,愿上勿进,劝甚力”。皇太极说:“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仍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因此,他不听劝阻,亲自率军攻城,于是诸贝勒只好随之进击。
宁远城外的明军奋力抗击,阻止后金兵攻城,明车营都司李春华等,用“红夷”,“木龙虎”,“灭虏”等火器,“齐力攻打”,后金兵死伤“约有数千,尸横满地”。接着满桂、尤世威等也率领步骑冲杀上来,双方战斗更为激烈,满桂身中数箭,尤世威的坐骑被射伤。后金兵在扳车厚盾的掩护下不断攻城,城上袁崇焕指挥红夷大炮轰击,把皇太极的大帐炸毁,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俱受重伤。皇太极亲自“督兵攻城,抵暮死者益众,乃撤兵归”,至双树铺驻营。
二十九日,皇太极看到后金兵死伤惨重,宁远城无法攻破,又怕置于宁锦之间,腹背受敌,归路被截,便放弃攻打宁远,挥师北上。三十日,后金兵至锦州,占领骆驼、大兴等堡。六月三日,皇太极命列八旗梯牌及所有攻城用具,并乘骑观察形势,准备攻打锦州。四日晨,后金兵向锦州城南面发动猛烈进攻,锦州守将赵率教等指挥明军用红夷大炮和各种火器射击,迫使后金兵无法接近城墙。皇太极临阵督战,发动多次强攻,皆为明军火炮击退,战斗一直进行到傍晚,后金兵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皇太极“因城壕深阔,难以骤拔,时值褥暑,天气炎蒸”下令停止进攻,决定回师。五日,皇太极率领残兵败将离开锦州,途中拆毁大、小凌河二城,一路忧心忡忡的回到沈阳。这是明军继“宁远大捷”后,再次取得“宁锦大捷”,也是明军在关外战胜后金军的第二次重大胜利。
“宁锦大捷”,无疑与袁崇焕利用明金议和修复宁锦防线分不开,同时与他“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的正确战略战术有直接关系。由于宁锦大战的胜利,从而收复了大片失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宁锦防线,形成了以宁远为核心,联络关外诸城,不仅可以独自固守,而且还能互相支援的防御体系,有效的保卫了山海关和京师的安全。
“宁锦大捷”,除了对明有重要意义外,而对后金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第一,后金因宁锦战败,促使满洲贵族内部汗权和王权的斗争日益激化,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尖锐。皇太极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决定实行一系列的内政改革和对外政策的调整。所以在对明的政策也有所改变,他采纳了廷臣的建议,所谓“我国处南朝之大计,惟讲和与自固二策而已”,就是利用议和的手段,以达到自固的目的,于是主动打起议和的旗号,通过明朝边官、朝鲜国王、蒙古台吉向明廷转达和谈的愿望。直到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由于进行了社会改革,加强了汗权,业征服了朝鲜和蒙古,解除了东西两面的威胁,便改元称帝,对明由积极议和转入大肆进攻;
第二,皇太极吸取宁锦惨败的教训,放弃了攻打宁锦,打开山海关的作战方针,认为“彼山海关,锦州防守甚坚,徒劳我师,攻之何益?惟当深入内地,取其无备城邑可也”。于是就绕开宁锦防线,取道内蒙入关,深入明境,攻城略地。可是,有宁锦坚城的存在,后金进关也不敢久留,害怕后路被截断,沈阳受攻,所以只好很快退出关外。天聪四年(1630),虽然后金兵攻占永平等四城,却得而复失,这说明没有清除宁锦防线,占领山海关之前,要想立足关内是不可能的,所谓“年来我兵内入,累次破城获捷,而不得坐守其地者,皆因关门阻隔,首尾难顾,是以得其城而不能保”。可见,宁锦防线直接影响后金制定对明作战的策略;
第三,后金军在宁远两次战败,都是明军火炮所致,皇太极深感“野地浪战,南朝万万不能;婴城固守,我国每每弗下”,“屡屡出征,屡屡不能长驱”,其因是以刀矛弓箭等冷兵器,要想攻破有火炮设防的坚城是不容易的。所以,他也想改变单纯使用冷兵器,而增加倚重火炮的力量,加强后金兵的攻坚能力,于是开始关注铸炮之事。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命佟养性为督造官,带领一批明降军中的炮匠,如王天相、祝世阴、丁启明等人,铸造红夷大炮,制成后赐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当年就有四十门红夷大炮装备了八旗兵,八月后金兵攻打大凌河城时,“用‘大将军,力也,自后师行必携之”,从而打破了明王朝独擅火炮长技的局面。后金军使用火炮,大大增强了攻坚力量,这对后金战胜明朝,建立清王朝的作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鸿彬,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
资料来源:李鸿彬:《袁崇焕与宁远》,《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