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思想 文采 道德——对历史学家的思想要求(一)
戴逸
当前,历史科学虽有长足的发展,但也碰到了许多间题和困难。国家由于财政拮据,对人文科学研究的投入不足,学校缺少经费。历史学人才的培养颇不景气,教学和研究工作待遇菲薄,学生望而却步,故招生的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不畅,经商成风,旁鹜他业,使人才不能脱颖而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非常需要人文科学,需要历史学人才。其实,社会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历史学家是很不容易的,不仅国家要投入,学校要重视,学生本人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所谓“百年树人”,是说造就人才必须在很长的时间内形成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的风气与环境。前人说过,优秀的历史学家应具备史学、史识、史才、史德。我把前人说的这八个字转换成“资料、思想、文采、道德”。含意不完全相同,而大体上还是接近的。“学”是指知识、资料、信息;“识”是指理论、思想;“才”是指文才、才华;“德”是指道德、人格。这是对历史学家四个方面的要求。每位历史工作者必须从这四个方面用功夫,努力锻炼,不断提高,才能成为合格的,以至优秀的历史学家。
一、资料
科学研究必需重视资料,重视知识信息,历史学家要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的研究是从事实出发,对事实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抽引出规律,而不是从概念或定义出发,也不是单凭头脑玄想。没有丰富而确凿的材料,就不能进行科学的概括。资料对于研究者来说,犹如水对于鱼,空气对于鸟一样。离开了水,鱼就不能游动;离开了空气,鸟就不能飞翔;离开了资料,研究就不能进
行。辉煌的科学之果是在坚实的资料的树干上成长的。
客观世界,浩浩茫茫,无限广阔,反映客观事物的资料也是无限繁多。古人形容资料、书籍之多,或云“浩如烟海”,或云“汗牛充栋”,或云“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其实,二十四史篇幅并不大,共抵3236卷,已号称繁富,学者难窥全史,像记载清朝一代历史的(清实录)有4404卷,(古今图书集成)有10000卷,(四库全书》有19337卷,二十四史与这些大书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至于历史档案馆中贮存的档案册籍多得不可胜数。中国的全部文献遗存究竟有多少?至今弄不清楚。我们一辈子搞历史研究,犹如在浩淼无际的资料海洋中飘航,穷毕生之力,也仅能窥测到资料海洋的某个角度,范围很小。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资料无穷。因此,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专攻某个学科的某门专业,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题目去读书、研究,去搜集并积累资料,人类的全部知识,是由许多学者分工合作,进行研究的。人类知识日益丰富、专业分工日益细密,越来越难以出现那种精通许多专业的全能式的学者了。
博和专是摆在每个研究者面前的一对矛盾。研究者应更多地浏览书籍,尽可能广博些,用各种知识武装自己。学间越广博,眼界越开阔,才能够高屋建瓶地思考问题,博学才能够深思。博能够促进专,提高人的研究能力。但个人认知的可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全部知识,只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所谓“专业化”,就是研究领域的窄化,只有窄化了科研领域,才能集中精力,攻克难关,取得
成果。在某个窄小的专业范围内,要求研究者的知识和资料越多越好,对资料的占有最好做到“竭泽而渔”。
资料并不是现成的、完整的集中在一个地方,而往往是分散庋藏、凌乱无序。因此,搜集、整理、积累资料是很艰苦的工作,要跑到各地方去探访寻找,风尘仆仆,奔波劳碌,日夜阅读,手不停抄。有时候,跑了许多天、许多地方,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有时候,资料找到了,但人家不肯给你看,或者索要很高的价钱,或者给你吃闭门羹。为了找资料,可能会碰到很多困难,切不可灰心丧
气,要不嫌麻烦,不辞劳累,不怕挫折,要有一股韧劲,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积累越来越丰富的资料,向着科学的高峰攀登。
阅读和抄录资料,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只能逐字逐句摘录抄写,并无捷径可走。如果不抄资料,单凭记忆,长年累月,所积既多,即使你的记忆力超常出众,也不可能记牢记准。今后,计算机技术也许可以简省抄录工作,但目前的科学技术尚未达到可以全部简省抄写工作的程度,在近期的未来,抄写工作尚不可省。
古往今来的大学者都在资料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顾炎武谈到他著作(日知录}的过程时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日知录》自序)。郭沫若自述其研究先秦诸子,如(管子》、(吕氏春秋》,翻来复去把书读过好几遍,把材料分门别类摘抄在本子上,有些篇章,几乎是整篇抄录的。明史专家吴晗,早年在清华大学任教,经常到北京图书馆去阅览,他读《朝鲜李朝实录》,发现其中有许多有关明清和清朝的史料,这些都是当时朝鲜人来到中国的所见所闻,为中国史书中所不载。他将这些资料抄录下来,长期坚持,不厌劳累,积累了400万字,编成(朝鲜李朝实录中所见中国史料),共12册。直到吴晗同志逝世后,方才出版。这是今天研究明清史十分重要的书籍。
资料来源:戴逸《资料 思想 文采 道德——对历史学家的思想要求》,《历史教学》,1996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