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清史讲堂 >>
清朝末期的“海归”们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07-31

岩流

   中国首位留美博士容闳于1870 年说服曾国藩,奏请朝廷派遣子弟出洋学习。清政府最终批准容闳的教育计划:四年内每年选派10 至12 岁幼童30 名共120名到美国留学,学费由政府提供,每 批 留 学 期 限 15 年,学成后归国,由政府部门聘用。清廷拟订的《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十五年后,每年回华三十名,由驻洋委员胪列各人所长,听候派用,分别奏赏顶戴、官阶、差事。”

   清政府当时专门成立了幼童出洋肄业局,分别由刑部主事陈兰彬和容闳任正副委员。 后来由于清政府发现留美学生在教育理念上背离了封建礼教,属“大逆不道”,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都没有学满十五年。但清政府对于官派留学生回国的就业是做好了计划的,而且在晚清相当长一个时期,形成了官派留学生回国进入官场的模式。

   1872 年 8 月 11 日,第一批入选赴美的 30 名幼童登上了停在上海港的一艘邮船,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官费留学生。此后的三年间,又连续有三批中国幼童赴美,四批共120 名幼童。这些幼童后来成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的学生。

   这些人回国后很多身担要职,并成为近现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人物: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梁诚作为驻美公使促成了美国退还部分庚款;曹家祥成为了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创始人;胡适成为北京大学校长、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参与创办了香港大学;唐绍仪成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官,出任第一任“中华民国”责任内阁国务总理 ;蔡绍基参与创办了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并任校长。

   同时,清政府还派留学生到欧洲和日本学习军事科学技术。1877年至1897 年,清政府先后派遣了八十多名学生留学欧洲,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先后进入了军队,如晚清北洋舰队的主要将领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林永升等都是留欧学生。

   1908 年之后,清朝的海陆军队中很多都是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他们被清廷收纳重用。后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主要骨干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等也都曾是留日学生 ;留日学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蒋百里,他曾代理蒋介石任的陆军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务。1937 年,蒋百里曾以蒋介石特使身份出访意、德等国,回国后发表文章,断定在中日战争中,“日本必败,中国必胜”。

   清朝“海归”对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打破闭关锁国、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为后来清王朝的推翻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文化基础。

(转引自《职业》2014年第10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