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清史讲堂 >>
清代的翰林院和翰林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02-25

吴仁安

“翰林”两字,最早见于汉赋。杨雄《长杨赋·序》:“聊因笔粉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见《文选》)徐濒《说文解字注笺》引戴氏侗语解释:“羽之祖者日翰。”后即转训为“文翰”。至唐朝,始以翰林命官。开元年间(713741),唐置“学士院”,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制浩。著名诗人李自,就曾供奉翰林。唐朝以后,以翰林为文学侍从之官,历代相沿,至宋、元则品秩渐备。明朝改学士院为翰林院,掌编修国史、编辑奏章、进讲经书和草拟诏谕等高级文墨工作。清沿明制,翰林官分隶于内三院(清太宗天聪十年,即1636年,设立内三院—内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内翰林宏文院),各置大学士一名。内三院的职掌,主要是编纂史书、编辑百官奏章、记注诏令、拟撰文告勒命、侍皇帝皇子讲解经史等等,形式上类于明代的内阁。顺治时改内三院为内阁,另外设立翰林院,专司一般性的文字撰述工作。康熙嗣位之初,一度改内阁为三院,裁去翰林院。但至康熙九年,则又恢复顺治旧制。从此,翰林院体制一直相沿至清末。

清代的翰林院,置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满各二人,汉各三人,侍读、侍讲,满各三人,汉各四人。侍讲以下,则有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无定员。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原来只是从二品官,但“自崖山徐元文、桐城张英兼理掌院后,其体始尊”。雍、乾以后,则常由大学士、尚书等重臣兼任。于是,翰林院的地位,也就日益崇隆。

在清代,进入翰林院的资格,一般地说都须经过会试,并参加复试、殿试。般试,分三甲,一甲三名在殿试揭晓后直接授给翰林院的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此外,殿试二甲的第一名和朝考第一名亦可入翰林院任职。其他二、三甲的进士,则按朝考成绩,结合殿试和复试的名次,选择最优秀的若干人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学习,叫做“馆选”,入选者称之为庶吉士。因为一般都是由皇帝在名单上圈点成绩优异者入选,故又称为“点翰林”。庶吉士名额不固定,每科三、四十人以至五、六十人不等。

在翰林院供职的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各员,通称翰林。但是,庶吉士并不是正式翰林。庶吉士在“馆选”录取后,要在庶常馆里学习三年之后,还要经过一次叫做“散馆”的甄别考试,及格者称为“留馆”,才按原来殿试的等第分别授二甲出身的编修,三甲出身的检讨等职。如果散馆考试时因文词不工或满文不及格等原因不能留馆者,便另授各部主事和内阁中书等京官,或是外放知县。清代前期,庶吉士散馆落选而补授他职的很多,中期以后则比较少。

编修、检讨等翰林官和地方上的知县官同样是七品官职,但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有极大的区别。因为清代有一项不成文法:汉族大臣不是翰林出身的,一般不得升任大学士(文职极品),乾隆在位六十年,用大学士六十六,其中汉人廿五名,大都是翰林出身。可见,凡是被选入翰林的,即使不能迁升文职极品,也可入值内廷,因接近皇帝而简放主考、学政,掌握文权,从而获取声名。且七品编修、检讨能与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平行来往,而七品知县对督抚只能上手本、称卑职、行庭参礼,所以,翰林的地位,实际上远比知县崇隆。

清代翰林院的修挟、编修、检讨(初制分别为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都没有固定名额。编、检升官,可升至五品侍读、侍讲,甚至越升至四品侍讲学士,不过,不得升为六品修攘,因为修撰一职是专门为状元而设的。

同翰林院性质相似的,还有詹士府。这个机构在清以前为东宫官属,雍正以后,东宫不预立太子,詹事府改掌典试提学和编揍经史文章之事,如记注攘文、编纂书籍、选任讲官、简放学政等。所以,詹事府的詹事、少詹事、左右庶子、左右中允、左右赞善等,变成专为翰林升调迁转而设的官职。被升任詹事府左右春坊职务的,称作“开坊”。后来,詹事府裁撤省并入翰林院,翰林升任其他官职,习惯上也仍称之为“开坊”。

翰林也有经由荐摺、特恩或经过特种考试而入选的,例如,康熙十八年开博学宏词科,取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人,分别授以翰林院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入院修纂《明史》,乾隆元年,又开博学宏词科,取一等五人,授编修;二等十人,授庶吉士。又如高士奇,因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特赐博学宏词科,旋授翰林院侍讲。再如晚清名士王闻运,得当时湖南巡抚岑春营保举,于宣统年间由举人破格授翰林院检讨。但上述特殊情况,有清一代并不多见。当时,嫉之者认为这些人都是自民间草野而来,被目之为“野翰林”。

在清代,社会上一般尊称翰林为“太史”或“太史公”,如蔡元培先生在清朝曾为翰林,有人在书簇中就称他为“太史”。社会上对庶吉士的称呼也比较特别,如戴震在乾隆四十二年馆选为庶吉士,未及散馆就病故了,但后人多称他为戴庶常。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清政府迫于进步力量的反对,颁布了废科举的上谕,于同年设立学部和新式学堂,并开始派青年出洋留学。

如前所述,清代的翰林院,是一个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中央机构。由于翰林院成员主要来源于科举制度下的会试、殿试,因此,清朝末年停科举前后,翰林院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光绪二十八年改设庶吉士讲习馆,旋又钦命管学大臣张百熙于北京设立“进士馆”,以代替从前的庶常馆,延请中外专门教习讲求实用之学。令新进士用为翰林院中书者入馆学习,三年毕业。光绪二十九年、三十年两科的一甲修撰、编修及庶吉士,也都照例入馆学习三年,毕业后又在学部进行复试,根据复试和毕业考试的总成绩,分为一、二、三等,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不等,相当于从前的“散馆”。其中亦有在馆学习一、二年后被派往日本进法政学堂肄业的,毕业回国在学部复试以定优劣,考列最优等、优等、中等的,准留翰林院,授职编检。对于一些虽然未入进士馆和未往外洋留学而在各省办学三年卓有成效的,也可作为留馆,授以编检之职。

其次,清末兴办各级学校后,对于大学通儒院(类似后来大学中的研究班)的毕业生不派员考试,但以平日的研究和著述来品评成绩,由皇帝钦定等第,予以翰林升阶,或分用较优的京内外官。大学本科毕业生则应进行会考,最优等者授翰林院编修、检讨;优等、中等均作为进士出身,分别任以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

另外,为了鼓励学生出洋留学,清末满州贵族利用科名奖励东西洋留学生。学成归国赴学部参加考试及格的,最优等者给予进士出身,优等、中等者给予举人出身,以后又集合留学毕业生中得进士、举人的在保和殿廷试,分别一、二、三等,列一等者授职翰林院编检,列二等者用为翰林院庶吉士,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全邦平、三十二年(1906)的陈锦涛等都是出洋学成归国考入翰林院的“洋翰林”。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把科举制度以及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翰林院等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统统送进了历史博物馆。从此,翰林院和翰林也就成为历史名词了。

主要参考书:

一、《皇朝文献通考》。

二、《历代职官表》。

三、《清史稿》卷109《选举四》、卷115《职官二》。

四、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四章。

五、福格:《听雨丛谈》卷1、卷4

转载自:《历史教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