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本所概况 新闻动态 本所学人 学术前沿 本所成果 人才培养 学术刊物 基地管理 清史纂修 清风学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史纂修 >> 海外学界 >>
孟德卫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史杂志》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08

顾宁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不断召开,新的学术刊物和参考书籍不断问世。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了十几年之久的孟德卫博士(Dr. D.E. Mungello) ,早在18 年前就创刊发行了《中国天主教史研究杂志( 1500 - 1800 ) , 该杂志于1989 年改名为《中西文化交流史杂志(中国天主教史研究) ,专门刊登有关研究16 18 世纪中国天主教的最新成果及有关信息。为中外学者研究在华天主教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为刊登有关文章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场所。

孟德卫博士1943 年出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华盛顿。1965 年他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了哲学学士学位,4 年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亚洲研究中国学硕士学位。1973 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获得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主修中国宋朝至清朝的思想史,兼修15001914 年欧洲思想史和中国道教。

他曾在美国的布里尔克利夫学院, 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大学,美国的科伊学院和香港的岭南大学任教,用英文和德文教授过东亚文明(中国历史〔从起源至1700 年〕) 、中国近代史、中国经济史、日本近代史以及15501800 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等课程。目前,他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大学亚洲学系工作。

除了进行教学以外,他多年来还一直从事研究工作。他主要从事的研究侧重于: 1550 1800 年的中欧关系史,汉学的起源,儒学在欧洲的接纳和同化,天主教在中国的接纳和同化。他的主要著作有《莱布尼茨和儒学:探索和谐》(1977 )《令人好奇的国度:耶稣会士的顺应和汉学的起源》(1985 ) 被遗忘的杭州天主教徒》(1994 ) 等。他还为《亚洲历史大百科全书》和《耶稣会史百科全书》撰写过不少重要的辞条。

孟德卫博士于1977 年就萌发了刊行一本有关中西文化交流杂志的想法,因为当时研究早期中西方近代史的学者们分散在世界各地,他们对其它地方的学者们所进行的研究几乎是一无所知。于是他便向“活跃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从事研究的学者们发出问卷,接着便是《中国传统研究(1550 - 1800) 指南》于1978 年问世”。此后便是《中国天主教史研究杂志(1550 - 1800) 》第一卷于1979 年秋季在德国创刊出版。作为一个国际性杂志,这一刊物每年出版一期,博士认为: 16 18 世纪的中国人和欧洲人曾为建立文化和其他方面的联系进行过历史性的努力,在今天努力重现这些联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1989 年后改名为《中西文化交流史杂志(中国天主教史研究) ,到目前为止,一共出了19 期。

为了使欧洲和北美操不同语言的学者与中国学者在中西文化交流研究领域有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为了使不同地域、从事世俗和宗教研究及天主教在中国传统历史研究的学者们有所沟通,他的刊物中收入了由中文、英文、德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所写的文章,使这本杂志在文字方面别具特色,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性的。由于他精通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和西班牙文,编辑这样杂志对他来说可谓得心应手。

从杂志所刊登的文章内容来看,是多学科的和跨学科的,不但涉及古代科技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欧洲扩张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天主教传教史、欧洲教会史、中国反教运动、鲜为人知的文献学和档案收藏、国际会议信息、新书介绍,而且还有对从事天主教在华传教活动研究的学者的情况介绍。就档案收藏而言,该杂志曾介绍过柏林的中国问题档案馆,美国乔治城大学的伍德斯托克神学中心图书馆,荷兰莱顿大学中国学研究所图书馆,德国的夏萨克森- 格廷根大学图书馆,中国上海徐家汇图书馆以及中国台湾辅仁大学收藏的徐家汇图书馆的耶稣会士神学书籍等。

该刊物所登载的文章分为两种,一是转载其他刊物的文章,一是首次刊出研究文章。从1984 年至1992 ,每期都转载一篇中文文章。被转载的中文文章有:吕实强的《由明清之际中国知识分子反教言论看中西文化交流(1583 - 1722) ,林金水的《儒教不是宗教———试论利玛窦对儒教的看法》、《利玛窦交游人物表》和《试论南怀仁对康熙天主教政策的影响》,王庄余的《利玛窦携物考》,沈定平的《中国古代思想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影响》,徐明德的《十七世纪意大利汉学家卫匡国墓地考》,李兰琴的《汤若望简论》及郝镇华的《郎士宁中国西域战图的史实及意义》等。

新书介绍栏目办得很有特色,书评言简意赅,提要性的介绍使人对新书的内容、独道之处及重要性一目了然。会议通讯和会议总结专栏不仅总结了会议要点,而且为不能与会的学者提供了国际性的专题研究的最新动向。比如在介绍1996 年在香港召开的中国基督教发展史学术研讨会时,不仅介绍了开会的意图,而且列出了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题目及学者所在单位,为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中西文化交流史杂志(中国天主教史研究) 》的封面设计颇能体现出主办人的独具匠心。从已出版的刊物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 历史人物画像:,汤若望画像、艾儒略画像和徐光启画像等。2. 文物副本:,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正面澳门图、《黑水营图解》等。3. 墓碑:,耶稣会士张诚之墓和巴多明墓碑;4. 传教士写的中文古书刻本。一般来说,每期的封面与该期刊登的一篇文章的内容相吻合。

1994 年起,美国的《历史摘要》和《美国:历史和生活》两本杂志便开始刊登《中西文化交流史杂志(中国天主教史研究) 》的文章摘要和目录,扩大了该刊物的影响。

《中西文化交流史杂志》虽然只发行300 ,但其区域性覆盖面是很广的。其散发的比例大约是欧洲占45 % , 北美占45 % ,亚洲占10 %。多年来,它一直起到了连接欧洲、亚洲和美洲学者的桥梁作用。

 

(转自《世界宗教文化》199803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上工程
张永江
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
清史目录
胡恒
《清史研究》投稿须知
第十二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最新信息
杨剑利著《闺门的退隐:近代中国性...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五讲 ...
2021年“史学前沿”第九讲:出...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2021年“史学前沿”第八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
博士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顾问:陈桦教授>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